加工新教材 培养思维能力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教研调查中,我发现有的数学老师教法比较呆板,讲解例题时都是原原本本地按照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那种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什么现在的数学教师还会被教学参考书所束缚住呢?为什么对权威的教学参考书或者教材不敢质疑,不敢创新?为什么只“求同”而不“求异”呢?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新教材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教学参考书给教师仅仅作为参考使用的,主要靠教师自己去钻研新教材,对教材要作艺术加工,探索新教法。如何要大胆灵活地加工新教材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粗浅体会。
  1 要灵活处理教材,再现教材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是静止的,有局限性的,我们不能被教材束缚住,要灵活处理教材,用活教材,使教材动起来,变静态为动态,要精心设计教学,再现教材情景,充分利用电脑课件、实践操作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新课程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1页的课题是《用数学》,我听了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上了这节课,她教学经验缺乏,把课本上的三幅图原原本本地用投影显示在学生眼前,第三幅金鱼图求总数用加法计算,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第一幅天鹅图和第二幅青蛙图是用减法计算的,学生难以理解。她问学生:“小朋友,第一幅天鹅图求的是什么问题?”多数学生回答:“水里有4只天鹅。”有的学生回答:“7减3等于4。”有的甚至说:“3加4等于7。”因为第一幅图里的“?只”就写在“水里的4只天鹅”旁边,由于这位教师处理教材没到位,把 “水里的4只天鹅”没有遮住,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出“水里还有多少只?”到底什么是问题学生还不懂,他们看到“?只” 写在“水里的4只天鹅”旁边,就以为是4只天鹅。第二幅图求的是什么问题?学生的回答同样糟糕。可见学生的思维比较混乱,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课后,我跟这位女教师交流时,向她提出建议: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问题”,“问题”是题目里还没有告诉我们的,要求我们想办法把它求出来的。可以结合实际操作来让学生切实理解“问题”的含义。其次,要灵活处理教材,在上述第一幅天鹅图里面,引导学生看清总共有7只天鹅,飞走了3只天鹅,剩下的“水里4只天鹅”用东西遮住,再问学生这里求的是什么问题。再其次,可以制作电脑课件进行直观形象教学,把天鹅飞走的情景再现出来,使教材动起来,变静态为动态,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图意了,思维也会得到很好训练。后来,她采用我的建议,在另外一个班级又上了这节课,教学效果就好多了。
  2 要适当补充教材,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
  新课程教材,有的内容比较简单,例题少,我们就要适当地补充教材内容,重视学习过程,落实好知识点,突破教学难点,抓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例如,新课程数学第三册第68页《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内容很简单,怎样处理教材呢?如果我们没有补充教材,只重结论,不重过程,那么,几分钟就可以上完这节课了。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呢?可能一下课,学生对这节课知识就全忘记了,因为对称轴这个概念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难以理解。如何在小学生的脑子里建立起对称轴这个表象呢?我重新设计教材,补充教材内容。先让学生通过折纸,看一看,摸一摸等动手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一下,感受到对称轴的存在。当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称轴的表象后,又设计一个问题:“同学们,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几条呢?”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白纸动手折一折,他们很快就发现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如图:
  


  接着,我又补充问道:“同学们,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白纸对折几下,画了几下,有的学生说长方形也有4条对称轴,有的学生说长方形只有2条对称轴。学生的作品展示如下:
  


  这时,学生发生了争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沿着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直线是不是对称轴?可见有的学生还没把握“对称轴”的内涵,凭感觉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的直线好象也是对称轴,因为分成的两部分形状一样,大小一样。这正是学生的思维薄弱的地方,他们还没有抓住“对称轴”的本质特征,这正是教学的难点。我就让学生再通过折一折,仔细比一比,学生终于发现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对折后,两部分不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全班学生都认为长方形只有2条对称轴了。这样通过对比,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称轴条数加以区别开来。这节课适当补充教材,落实知识点,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不仅理解了“对称轴”的概念内涵,突破了教学难点,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和深度性。
  3 要大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教材体现出开放性,我们要大胆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例如,新课程数学第七册第102页例题是:一个煎饼每一面需要煎3分钟,一次最多只能煎两面。爸爸、妈妈和我每人都吃上一个煎饼,最少需要煎多少分钟?教材没有给出一种标准的解答方案,我们要正确解读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体现出开放性。如果给出一种标准的解答方案,就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会依赖标准的解答方案,懒得去另想解答方案,这样就会影响了学生独创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要依赖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一种标准的解答方案,要大胆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我上这节课,就大胆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而不求同,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创造出许多种不同解答方案。学生的不同方法如下:
  第一种:(用文字描述)先把两个煎饼的一面一起煎3分钟,再把其中一个煎饼的另一面和第三个煎饼的一面一起煎3分钟,最后把起先一个煎饼的另一面和第三个煎饼的另一面一起煎3分钟,这样一共只用了9分钟,就煎好3个煎饼。
  第二种:这3个煎饼用数字①、②、③表示,第一次①正(指煎饼正面)、②正一起煎3分钟,第二次①反③正一起煎3分钟,第三次②反③反一起煎3分钟,也是需要煎9分钟。
  第三种:这3个煎饼用字母阿a、b、c表示,第一次a正(指煎饼正面)、b正一起煎3分钟,第二次a反c正一起煎3分钟,第三次b反c反一起煎3分钟,总共需要煎9分钟。
  第四种:(列表格)三次总共需要煎9分钟。
  


  第五种:用√表示煎饼正面,用×表示煎饼反面。先煎3分钟——第一个煎饼√第二个煎饼√,再煎3分钟——第一个煎饼×第三个煎饼√,后煎3分钟——第二个煎饼×第三个煎饼×,这样一共需要煎9分钟。学生还有其它的方法,我大力表扬了学生创造出上述不同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 要合理深化教材,打破思维定势,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受到定势作用的影响,有的很明显,尤其是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受到面积计算公式的定势干扰,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就要打破思维的定势,合理深化教材,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新课程第九册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时,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是否只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呢?我想这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定势作用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强调必须要知道上底、下底和高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思维受此定势作用的干扰,对条件灵活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为此,我在学生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为学生设计了一道题目: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60厘米,一条腰长10厘米,高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图:
  


  有的学生一看题目,觉得上底、下底的长度没有告诉我们,就无法着手。我稍稍提示一下:“这里,虽然不知道上底、下底的长度,但是能否从条件中求得上底、下底长度的总和呢?思维敏捷的学生,立即想到从梯形的周长里面减去两条腰的长度就是上底、下底的总和,于是他们就求出了梯形面积,即:(60-10-10)×8÷2=160(平方厘米)。
  我又设计了一道题目:一个梯形的上底与高相乘的积是20平方米,下底与与高相乘的积是30平方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道题目也不能从一般的思路去考虑,因为它没有告诉我们上底、下底、高的具体长度,我就引导学生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变形去分析,许多学生想到了: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应用乘法分配律,(上底+下底)×高÷2=(上底×高+下底×高)÷2,所以这道题目的梯形面积就是(20+30)÷2=25(平方米)。
  从此,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学会灵活应用。这样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升思维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灵活处理新教材,大胆地进行艺术加工,适当补充教材,合理深化教材,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着无限生机。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对文章重点文段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这是其基本功之一。有的同志不很重视,有的虽然重视,也挖掘出来了。但不分轻重缓急、主要次要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会让学生有吃不了撑破肚皮的感觉。  本人以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来谈谈对这方面的体会。  这一段是本篇文章中公认的重点段。说它是重点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该段的条理清楚,全段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三个词来连
期刊
明末清初作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现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入选课文,全文仅仅160多个字,却把西湖雪景写得气象苍茫、恍惚迷离,把“余”拥毳(cuì)围炉、冒雪游湖的孤高性格和遗世独立的落寞情怀凸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教学中,“更定”一词,却让我教得极不放心,文中说:“是日更定,余挐(ráo)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文后注释说:“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我也照此教给学生,
期刊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次贡井区的语文教研活动,授课教师讲授得很不错,大家都给予高度的评价,但也有老师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这就是: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  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喜欢语文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早已被公认的道理。怎么去实现这一步呢?这无疑要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当今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素养:  广博的学识。请诸君注意,我这
期刊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整组集中编排、课内课外统筹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这种新的教材编排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有效教学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肃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阐述得非常清楚:“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也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
期刊
一、授课班级:四年级  二、学科名称:小学数学第八册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103-104页,质数和合数  五、教学目标  知识素质目标:在了解约数和倍数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尝试活动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技能素质目标:  1、让学生自己尝试,编制50以内的质数表。  2、通过练习和游戏使学生迅速地判断出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思想素质目标:通过学
期刊
【摘要】小学生对数及数理逻辑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不断积累增长的;在数学教师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下,创设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情境、提炼生活中的实际亲身体验,促进学生数理逻辑的发展、提升教学有效性实效性,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  【关键词】边远小学生 ; 数学学习 ; 情境创设;生活体验 ; 教学实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  用的知
期刊
说明文的教学中,对文意的理解和结构的梳理可采用缩读法,它包括缩读文章和缩读句子两种。  这一点,我是受了两位老师的影响。一位是余映潮老师讲《说屏》一课,在梳理课文内容时,让学生以“如果没有这一段,就”去研读全文,巧妙地在自主学习中,让学生熟知了课文内容,把握了各段的作用。再一个是刘湘玉老师,她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把毕业典礼前后的事情以英子当天日记的形式摘抄出来,再去引导学生揣摩
期刊
《论语》开篇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论语》中一段很有名的话,大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然而对其理解未必一致。大多的解释为:学习了并且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然而自己并不因此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对于此种理解从字面上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按照依字推意的原则,就会发现这种理解失
期刊
设计教学=设计自己的人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师生行走在课堂45分钟,如何走出精彩?我个人认为关键要抓“课眼”,抓住它,你的教学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设计教学其实也就是在设计自己的人生,它不仅要求框架美观,还要有鲜活的血肉去填补。人生旅程有低谷有高潮,跌宕起伏,时则平淡如水,时则激情四射,这样的曲线美是一切靓丽生命的缩影与结晶,也唯有这样的生命才是绚丽多姿的。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是如此
期刊
语文学科是融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课”,它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是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因此,语文课应该上得有滋有味。但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中,95%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凝固严重危及着课堂。凝固的课堂气氛如同瘟疫,窒息了教者的智慧,压抑了学者的灵感,即使有学生的思维曾闪出一束火花,在这压抑的气氛中也会泯灭,势必导致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