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士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之下,容易出现情绪变化,不良的情绪可能会随时释放于服务对象,从而造成患者不满和护理质量低下,影响患者的康复。对此,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市3所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102位,均为女性;年龄19~48岁,平均24.2±4.24岁;工作年限2~30年,平均9.21±7.24年;文化程度:中专46位,大专以上56位;护士50位;护师30位,主管护师22位;内科54位,外科48位。
方法:发放自评式调查问卷102份,收回102份,回收率100%,内容:①护理人员基本资料: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工作科别、是否值夜班的。②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护理人员情绪状况[1]。结 果
不同科别、不同工作性质的护理工作人员SDS个因子、总分比较,见表1。
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与SDS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相关,见表2。
讨 论
在我国目前医疗卫生工作制度下,护士相对患者的比例相差悬殊[2]。社会工作的快节奏,使各科急重患者的比例上升,护士面临高压力和人员的相对不足,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呈上升趋势。
表1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值夜班工作的护士抑郁情绪相对较高,SDS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其中抑郁、晨重夜轻、思考困难、能力减退、决断困难、兴趣丧失等因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绝望、易倦、易激惹、无用感等因子,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表2结果显示,科别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其SDS的总分基本相同,但经常倒夜班比正常的护士抑郁程度相对较高,其患者满意率相对较低,患者满意率只有60.59%。分析原因内科2个科室加床较多,患者病情较重,患者家属有时在言语、态度方面的克制较差,极易与护士发生冲突。而在普外、骨外工作的护士,工作量也很大。各科由于护理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夜班频繁,在处理急、重及濒死患者时缺乏支持[3],担心出现差错及意外,其值夜班护士比不倒班护士抑郁程度明显高出很多,出现生物钟紊乱。给护士创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另外,要定期举办医院院长或护士长培训班,加强“人性化”管理培训,达到系统学习管理的基本理论,小到沟通策略的现场演练,以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现代管理能力。其次医院努力改良管理。
资料与方法
本市3所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102位,均为女性;年龄19~48岁,平均24.2±4.24岁;工作年限2~30年,平均9.21±7.24年;文化程度:中专46位,大专以上56位;护士50位;护师30位,主管护师22位;内科54位,外科48位。
方法:发放自评式调查问卷102份,收回102份,回收率100%,内容:①护理人员基本资料: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工作科别、是否值夜班的。②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护理人员情绪状况[1]。结 果
不同科别、不同工作性质的护理工作人员SDS个因子、总分比较,见表1。
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与SDS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相关,见表2。
讨 论
在我国目前医疗卫生工作制度下,护士相对患者的比例相差悬殊[2]。社会工作的快节奏,使各科急重患者的比例上升,护士面临高压力和人员的相对不足,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呈上升趋势。
表1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值夜班工作的护士抑郁情绪相对较高,SDS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其中抑郁、晨重夜轻、思考困难、能力减退、决断困难、兴趣丧失等因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绝望、易倦、易激惹、无用感等因子,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表2结果显示,科别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其SDS的总分基本相同,但经常倒夜班比正常的护士抑郁程度相对较高,其患者满意率相对较低,患者满意率只有60.59%。分析原因内科2个科室加床较多,患者病情较重,患者家属有时在言语、态度方面的克制较差,极易与护士发生冲突。而在普外、骨外工作的护士,工作量也很大。各科由于护理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夜班频繁,在处理急、重及濒死患者时缺乏支持[3],担心出现差错及意外,其值夜班护士比不倒班护士抑郁程度明显高出很多,出现生物钟紊乱。给护士创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另外,要定期举办医院院长或护士长培训班,加强“人性化”管理培训,达到系统学习管理的基本理论,小到沟通策略的现场演练,以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现代管理能力。其次医院努力改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