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反应蛋白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血小板反应蛋白(TS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患儿51例,对照组21例(包括发热及无热组)。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川崎病患儿心脏受累组和非心脏受累组血浆TSP-1和TSP-2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SP-1和TSP-2可能参与川崎病急性期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可以作为早期免疫性炎症反应指标,对于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认知情况和需求,为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8份,回收率为9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近紫外光激发CaLa2-xZnO5∶Eux(x=0.01~0.2),研究了 Eu3+掺杂浓度对晶体结构、形貌和光谱性能的影响.对样品分别进行了 X 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扫描电镜(SEM)测
赵连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和本科专业的创始人,光电信息与量子器件实验室的奠基者。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方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椎间孔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