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美操是在特定音乐伴奏下高频率、大幅度的完成动力性和静力性动作的集形体美、舞蹈美、音乐美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它的教育功能和审美价值是别的运动项目所难以企及的,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结晶,本文通过对健美操所表现的美的揭示, 让学生体会健美操的内在魅力和表现美,从而让学生在健美操的学习中受到美的教育,并达到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目的。
【关键词】美的主客体;审美感官;审美修养;审美心境;审美观
健美操是现代体育运动的新兴项目,对健美操进行美学欣赏就是对健美操进行审美,是发挥和实现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基础。进行健美操的美学欣赏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客观的审美对象即美的客体,另一是具有相应条件的审美主体。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的主体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欣赏对象是第一位的,没有欣赏对象就没有欣赏者,健美操运动的美感是审美对象的美作用于审美主体的结果,所以能给人们美的享受的比赛一般都具备某些特点。如有悬念,直到比赛结束才见分晓,双方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都勇于拼搏,技艺精湛,行为高雅,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而违反体育规则,服用违禁药物,已经知晓比赛结果的竞赛等,是不能给人美的享受的。因此审美对象中美的因素的多少、美学价值的高低决定着美感的深度和范围。另一方面,没有欣赏的主体,多美的对象也无用,因为不通过欣赏,再美的艺术形象也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的社会功能。一套完美的健美操动作,一种独具匠心的技术绝招,一场蔚为壮观的团体操表演,都必须通过欣赏才有意义。正如世界杯上意大利“蓝色军团”奋力拼搏的美学意义,是通过高水平的国际级较量,通过全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而得到证实,并实现其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作用的。
对于健美操而言,客观的审美对象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有健美操运动员的健美的体型、熟练的动作、高难度的技术、运动员的表现力,音乐的节奏、内容和风格,运动员的服饰颜色和款式,操的编排和流畅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等。审美的主体主要是指观众,也可以是健美操运动员和参加锻炼者。健美操的欣赏过程是一个知觉、了解和认识的过程。比如欣赏健美操的音乐就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否则很难产生美感。因为音乐创造的形象,是靠高低、快慢、轻重的声音流动作用于听觉的,是运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创造形象、意蕴及时代精神的。当人们观赏健美操比赛或表演时,人们常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欢呼和赞叹,这就是欣赏者发自内心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对审美对象的美的一种肯定的判断。健美操的欣赏是审美主体能动的、积极的和有所发现的,因此对健美操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欣赏。而要成为一个高明的欣赏者,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 具有健全的审美感官
健全的审美感官是体育欣赏的必要条件。因为任何艺术欣赏活动都首先是从审美客体(艺术作品)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开始的。音乐首先作用于听觉,绘画、建筑首先作用于视觉,而健美操的美的欣赏是审美对象首先作用于感官(以视觉为主包括运动感觉、肌肉感觉、平衡感觉等多种感知觉)开始的。像健美操这样的特殊艺术,在现场表现为多彩多姿、瞬息万变,必须有视觉等感官的参与,才能形成一个感性的、如实的、完整的形象。健美操的美是借助人体运动、表情这种形象可见的因素来表现人的智慧、勇敢、意志和创造才能的,欣赏者正是从直接的感性因素出发去把握间接的理性内容,因此对于健美操进行欣赏应具备健全的审美感官。
二、 具有必要的审美修养
欣赏健美操要有必要的审美修养,包括一定的健美操基本知识、运动体验、生活经历和文化教养等。同是欣赏一场比赛,人们感受的广度和深度不一样,获得的美感也不尽相同,这与欣赏者的主观条件有关系。体育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是一种观照和想象、感受和再创造、情感共鸣和发人深思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只有设身处地,进入角色,才能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这就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欣赏一场健美操比赛,没有运动体验的人只看出运动员快速的动作变换、脚步移来移去,手臂上下挥舞,只能为运动员的表现而发出赞叹,而内行人却从运动员的步伐轻快看出了他腿部肌肉力量强,从他移动的位置看出了他使用的是哪种步法,从他动作的完美完成看出了他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些就是懂得健美操技术的观众看出的“门道”,是对健美操运动全面的欣赏。只有懂得、喜欢健美操运动的人,才能欣赏健美操的美。
三、 要有一定的审美心境
美感在一定程度上随着个人心境情绪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审美主体的心境影响着审美感受。心境在美感中,影响着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制约着审美情感的产生,给不同的事物带上心境的色彩。爱国诗人杜甫在感伤国土破碎时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看花也像人一样流泪,哀叹亲人离别,听鸟鸣也会感到心惊,这说明主体的情绪心境直接影响着对对象外貌和形象性质的认识,引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健美操欣赏同样也需要一定的审美心境。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在不同心境影响下表现的审美趣味也会大相径庭。心境不好必然影响对体育美的欣赏活动。马克思在他的哲学手稿中写到:“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都说明审美需要一定的心境,而心境又是受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制约的,只有当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时,人们才能有审美需要,也才能有审美心境。
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欣赏要以正确的审美观为指导,这是由体育美的本质和体育欣赏的特点决定的。体育是自我认识 也是使别人认识自己的一种好形式。体育运动的特点是竞争激烈,对抗性强,成败胜负立见分晓。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的技术战术、思想风格都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运动员的素质、技艺、胜败观、内心世界都暴露无遗。因此,欣赏者必须以正确的审美观为指导,才能分清美与丑。在体育比赛中,都有一定的法则和比赛规则,如果违反了,就是对体育美的破坏。如在健美操比赛中出现恶意贬低对手的表现力,讥笑别人动作僵硬滑稽,或出口秽语,辱骂裁判,无视体育道德和赛场纪律,甚至为了争夺比赛名次大打出手,或有的不是靠自己能力和技术取胜,而是走熟人路线等违背体育道德的现象,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观众的批评。所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规定着人们的审美方向,制约着审美感受。
我们的生活需要美,我们的时代需要美,体育的未来更需要美,而凝聚了人类智慧之光的健美操运动,在未来定会反映出更高的审美理想和追求。
【关键词】美的主客体;审美感官;审美修养;审美心境;审美观
健美操是现代体育运动的新兴项目,对健美操进行美学欣赏就是对健美操进行审美,是发挥和实现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基础。进行健美操的美学欣赏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客观的审美对象即美的客体,另一是具有相应条件的审美主体。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的主体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欣赏对象是第一位的,没有欣赏对象就没有欣赏者,健美操运动的美感是审美对象的美作用于审美主体的结果,所以能给人们美的享受的比赛一般都具备某些特点。如有悬念,直到比赛结束才见分晓,双方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都勇于拼搏,技艺精湛,行为高雅,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而违反体育规则,服用违禁药物,已经知晓比赛结果的竞赛等,是不能给人美的享受的。因此审美对象中美的因素的多少、美学价值的高低决定着美感的深度和范围。另一方面,没有欣赏的主体,多美的对象也无用,因为不通过欣赏,再美的艺术形象也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的社会功能。一套完美的健美操动作,一种独具匠心的技术绝招,一场蔚为壮观的团体操表演,都必须通过欣赏才有意义。正如世界杯上意大利“蓝色军团”奋力拼搏的美学意义,是通过高水平的国际级较量,通过全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而得到证实,并实现其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作用的。
对于健美操而言,客观的审美对象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有健美操运动员的健美的体型、熟练的动作、高难度的技术、运动员的表现力,音乐的节奏、内容和风格,运动员的服饰颜色和款式,操的编排和流畅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等。审美的主体主要是指观众,也可以是健美操运动员和参加锻炼者。健美操的欣赏过程是一个知觉、了解和认识的过程。比如欣赏健美操的音乐就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否则很难产生美感。因为音乐创造的形象,是靠高低、快慢、轻重的声音流动作用于听觉的,是运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创造形象、意蕴及时代精神的。当人们观赏健美操比赛或表演时,人们常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欢呼和赞叹,这就是欣赏者发自内心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对审美对象的美的一种肯定的判断。健美操的欣赏是审美主体能动的、积极的和有所发现的,因此对健美操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欣赏。而要成为一个高明的欣赏者,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 具有健全的审美感官
健全的审美感官是体育欣赏的必要条件。因为任何艺术欣赏活动都首先是从审美客体(艺术作品)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开始的。音乐首先作用于听觉,绘画、建筑首先作用于视觉,而健美操的美的欣赏是审美对象首先作用于感官(以视觉为主包括运动感觉、肌肉感觉、平衡感觉等多种感知觉)开始的。像健美操这样的特殊艺术,在现场表现为多彩多姿、瞬息万变,必须有视觉等感官的参与,才能形成一个感性的、如实的、完整的形象。健美操的美是借助人体运动、表情这种形象可见的因素来表现人的智慧、勇敢、意志和创造才能的,欣赏者正是从直接的感性因素出发去把握间接的理性内容,因此对于健美操进行欣赏应具备健全的审美感官。
二、 具有必要的审美修养
欣赏健美操要有必要的审美修养,包括一定的健美操基本知识、运动体验、生活经历和文化教养等。同是欣赏一场比赛,人们感受的广度和深度不一样,获得的美感也不尽相同,这与欣赏者的主观条件有关系。体育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是一种观照和想象、感受和再创造、情感共鸣和发人深思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只有设身处地,进入角色,才能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这就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欣赏一场健美操比赛,没有运动体验的人只看出运动员快速的动作变换、脚步移来移去,手臂上下挥舞,只能为运动员的表现而发出赞叹,而内行人却从运动员的步伐轻快看出了他腿部肌肉力量强,从他移动的位置看出了他使用的是哪种步法,从他动作的完美完成看出了他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些就是懂得健美操技术的观众看出的“门道”,是对健美操运动全面的欣赏。只有懂得、喜欢健美操运动的人,才能欣赏健美操的美。
三、 要有一定的审美心境
美感在一定程度上随着个人心境情绪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审美主体的心境影响着审美感受。心境在美感中,影响着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制约着审美情感的产生,给不同的事物带上心境的色彩。爱国诗人杜甫在感伤国土破碎时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看花也像人一样流泪,哀叹亲人离别,听鸟鸣也会感到心惊,这说明主体的情绪心境直接影响着对对象外貌和形象性质的认识,引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健美操欣赏同样也需要一定的审美心境。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在不同心境影响下表现的审美趣味也会大相径庭。心境不好必然影响对体育美的欣赏活动。马克思在他的哲学手稿中写到:“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都说明审美需要一定的心境,而心境又是受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制约的,只有当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时,人们才能有审美需要,也才能有审美心境。
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欣赏要以正确的审美观为指导,这是由体育美的本质和体育欣赏的特点决定的。体育是自我认识 也是使别人认识自己的一种好形式。体育运动的特点是竞争激烈,对抗性强,成败胜负立见分晓。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的技术战术、思想风格都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运动员的素质、技艺、胜败观、内心世界都暴露无遗。因此,欣赏者必须以正确的审美观为指导,才能分清美与丑。在体育比赛中,都有一定的法则和比赛规则,如果违反了,就是对体育美的破坏。如在健美操比赛中出现恶意贬低对手的表现力,讥笑别人动作僵硬滑稽,或出口秽语,辱骂裁判,无视体育道德和赛场纪律,甚至为了争夺比赛名次大打出手,或有的不是靠自己能力和技术取胜,而是走熟人路线等违背体育道德的现象,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观众的批评。所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规定着人们的审美方向,制约着审美感受。
我们的生活需要美,我们的时代需要美,体育的未来更需要美,而凝聚了人类智慧之光的健美操运动,在未来定会反映出更高的审美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