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琨(1991.09-),男,汉,陕西省西安市,本科学历,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摘要: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建设将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管理能力,规避科研经费使用风险的客观必然。针对当前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文章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控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科研;内部控制;应对策略
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现状
1. 科技投入强度迈台阶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015年2月23日联合发布了《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5%,其中,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占全国经费总量比重7.2%。
表格1我国科研经费投入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经费投入总额5802.17062.6868710298.411846.6
*资料来源: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0-2014)
2. 科技研究问题较突出
(1) 资金问题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14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度登记的46456项应用技术科技成果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数达34783项。其中,大专院校占3324%;应用后停用成果数111项,未应用成果数2085项,大专院校和独立科研机构在这两项中所占比例总计达到64.53%。
(2) 产出问题
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了《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资料汇编显示,在2014年科研经费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最多拥有科研成果包括专著56部,学术论文10443篇,技术转让获得的实际收入554.8万元,最少拥有科研成果报告专著仅1部,学术论文4034篇,技术转让获得的实际收入仅有10万元。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规范、真实的经费预算编制
高校科研经费申报一般采取自主申报和指标下达。由于研究项目研究的领域不同尤其自身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因为在经费预算编制中就存在着课题负责人负责编制预算表,但其自身缺乏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主观性与随意性较强,通常会夸大经费。要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难度很大。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随时更改调整,造成预算脱节。在项目实施中与实施后由于财务审批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过程不熟悉,不愿意“外行参与内行的角色”,监管与审核力度较低,这样预算的编制工作没有了实际意义,更没有了制约力。
2、 缺乏准确、科学的成本核算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核算管理较为薄弱。对科研项目中的各项成本要素支出不能进行准确、科学的核算。在科研项目中各种理由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不乏有人利用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关系以签合同的方式进入科研项目中,巧立名目,虚假交易等手段套取现金:也有人利用虚假的学生名单和本不存在的活动情况冒领劳务费;并且将个人家庭的生活开支也纳入科研经费中,进行报销。另一方面,结题不结账,资金沉淀等现象也非常普遍。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应对措施
1. 完善规范、真实的经费预算编制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科研经费使用前应该进行全面预算与合同管理。不全面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都可能导致预算管理 流于形式。高校要完善规范预算编制工作,必须明确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不能单凭个人经验和不具有专业财务会计知识的科研人员估计进行空泛的预算。在预算的审批过程中必须审核全面预算。在预算的执行中,明确预算指标分解方式、预算执行审批权限和要求、预算执行情况等,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一旦制定不能改变,确保预算刚性、严格预算执行。高校在验收科研成果时要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对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切实做到有赏有罚。合同管理,合同的签订必须在严格内部监督进行,不允许与科研人员有密切关系的企业与个人与科研项目签订合同。
2. 完善准确、科学的成本核算
建立完善成本核算理念,将高校中教学和科研经费从人员、设备、用房、水电等相互交叉方面的成本界限划清。同时参照国外模式,科学设置“直接发生成本”、“直接分摊成本”、“间接成本”及“其他成本”类别,合理计算科研项目成本。
审查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时,重点审查经费支出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科研经费;是否存在以虚假发票套现情况,或将个人家庭消费列为科研支出;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转拨业务有无规范合同、有效转拨手续等等,最大限度保证拨款方、课题组和学校三方利益。
3.加强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高校内部各部门能够取得各部门人员在执行、管理和控制风险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信息系统提供包括立项、合同签订、财务、资产、审计等方面信息的报告,作为经费使用和控制风险的依据。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动,还包括信息在职能部门的横向流动。高校应当拥有双向沟通通道,即所有人员都能够从上层管理部门获取准确信息,所有的上级部门都能够及时获取下级反馈信息。信息沟通不仅包括高校内部的信息沟通,还包括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只有拥有畅通有效的沟通与信息,才能在透明状态下使高校科研经费处于监督之中,才能更好的予以风险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4.明确内部监控
(1)完善立项制度,将科研项目分为政府公关与自由研究。政府公关的项目;由政府主管部门主管国家攻关项目,这一部分项目包含着国家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的课题。其本质不在于经济利益的回报与短时间内的产出。如航空、航天、远洋等科研项目。而自由研究项目更多应该将科研的最终目的与成果面向市场,注重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与应用。
(2)健全中标项目的合同制管理。在科研进行的过程中,对于违约的情况,则可行使合同解除权,收回研究经费,追索经济赔偿。对项目承担人的违约行为,国家主管部门有权追究担保单位的责任,并按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M].《关于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
[2]樊行健,肖光红.2014.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
[3]蒋美玉.2014.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2
摘要: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建设将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管理能力,规避科研经费使用风险的客观必然。针对当前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文章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控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科研;内部控制;应对策略
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现状
1. 科技投入强度迈台阶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015年2月23日联合发布了《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5%,其中,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占全国经费总量比重7.2%。
表格1我国科研经费投入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经费投入总额5802.17062.6868710298.411846.6
*资料来源: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0-2014)
2. 科技研究问题较突出
(1) 资金问题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14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度登记的46456项应用技术科技成果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数达34783项。其中,大专院校占3324%;应用后停用成果数111项,未应用成果数2085项,大专院校和独立科研机构在这两项中所占比例总计达到64.53%。
(2) 产出问题
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了《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资料汇编显示,在2014年科研经费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最多拥有科研成果包括专著56部,学术论文10443篇,技术转让获得的实际收入554.8万元,最少拥有科研成果报告专著仅1部,学术论文4034篇,技术转让获得的实际收入仅有10万元。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规范、真实的经费预算编制
高校科研经费申报一般采取自主申报和指标下达。由于研究项目研究的领域不同尤其自身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因为在经费预算编制中就存在着课题负责人负责编制预算表,但其自身缺乏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主观性与随意性较强,通常会夸大经费。要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难度很大。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随时更改调整,造成预算脱节。在项目实施中与实施后由于财务审批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过程不熟悉,不愿意“外行参与内行的角色”,监管与审核力度较低,这样预算的编制工作没有了实际意义,更没有了制约力。
2、 缺乏准确、科学的成本核算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核算管理较为薄弱。对科研项目中的各项成本要素支出不能进行准确、科学的核算。在科研项目中各种理由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不乏有人利用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关系以签合同的方式进入科研项目中,巧立名目,虚假交易等手段套取现金:也有人利用虚假的学生名单和本不存在的活动情况冒领劳务费;并且将个人家庭的生活开支也纳入科研经费中,进行报销。另一方面,结题不结账,资金沉淀等现象也非常普遍。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应对措施
1. 完善规范、真实的经费预算编制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科研经费使用前应该进行全面预算与合同管理。不全面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都可能导致预算管理 流于形式。高校要完善规范预算编制工作,必须明确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不能单凭个人经验和不具有专业财务会计知识的科研人员估计进行空泛的预算。在预算的审批过程中必须审核全面预算。在预算的执行中,明确预算指标分解方式、预算执行审批权限和要求、预算执行情况等,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一旦制定不能改变,确保预算刚性、严格预算执行。高校在验收科研成果时要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对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切实做到有赏有罚。合同管理,合同的签订必须在严格内部监督进行,不允许与科研人员有密切关系的企业与个人与科研项目签订合同。
2. 完善准确、科学的成本核算
建立完善成本核算理念,将高校中教学和科研经费从人员、设备、用房、水电等相互交叉方面的成本界限划清。同时参照国外模式,科学设置“直接发生成本”、“直接分摊成本”、“间接成本”及“其他成本”类别,合理计算科研项目成本。
审查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时,重点审查经费支出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科研经费;是否存在以虚假发票套现情况,或将个人家庭消费列为科研支出;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转拨业务有无规范合同、有效转拨手续等等,最大限度保证拨款方、课题组和学校三方利益。
3.加强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高校内部各部门能够取得各部门人员在执行、管理和控制风险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信息系统提供包括立项、合同签订、财务、资产、审计等方面信息的报告,作为经费使用和控制风险的依据。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动,还包括信息在职能部门的横向流动。高校应当拥有双向沟通通道,即所有人员都能够从上层管理部门获取准确信息,所有的上级部门都能够及时获取下级反馈信息。信息沟通不仅包括高校内部的信息沟通,还包括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只有拥有畅通有效的沟通与信息,才能在透明状态下使高校科研经费处于监督之中,才能更好的予以风险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4.明确内部监控
(1)完善立项制度,将科研项目分为政府公关与自由研究。政府公关的项目;由政府主管部门主管国家攻关项目,这一部分项目包含着国家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的课题。其本质不在于经济利益的回报与短时间内的产出。如航空、航天、远洋等科研项目。而自由研究项目更多应该将科研的最终目的与成果面向市场,注重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与应用。
(2)健全中标项目的合同制管理。在科研进行的过程中,对于违约的情况,则可行使合同解除权,收回研究经费,追索经济赔偿。对项目承担人的违约行为,国家主管部门有权追究担保单位的责任,并按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M].《关于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
[2]樊行健,肖光红.2014.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
[3]蒋美玉.2014.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