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工程建设经常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建立和完善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完善
工程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形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并要通过建立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降至最低。同时也要求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这对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及危害
1.1滑坡
滑坡指的是由于地下水、河流冲刷地震亦或是人为因素,在斜坡的岩体或者是土地上出现相对软弱的地带,从而导致整体出现下滑的情况。出现滑坡的原因:降雨或者是降雪影响;地表水长时间的冲刷或者是浸泡;发生地震。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因为受到降水的作用,在沟谷或者是山坡出现携带大量石块、泥沙等物体的“洪流”,属于固体与液体的高浓度混合物。出现泥石流的原因:弃土、弃渣等防治不合理;胡乱开挖,随意开垦,不计后果。
1.3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主要包含了地面的的塌陷、地面沉降以及出现地裂缝等。目前,国内城市地面出现塌陷或者是出现沉降都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且最大的沉降量已经超过3 cm,甚至还有沉降带形成。出现塌陷的原因:表面存在熔岩;大量抽取区域之内的地表水;缺乏合理性的进行地下矿产的开采工作。
1.4崩塌
崩塌主要是因为根部的空虚,导致陡坡上裂缝分割的岩体出现局部折断、滑移等情况,最终丧失稳定性,从而脱离母体翻滚到沟谷之中。出现崩塌的原因:矿产资源的开采;道路工程边坡开挖;强烈的振动;水库蓄水或者是渠道出现渗漏等。
2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2.1综合管理系统
可有效进行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可方便进行参数设置、状态本地/远程浏览、数据本地/远程下载以及数据共享等。
2.2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基准站、监测站以及包括野外电源和防雷装置组成的保障支持系统组成,监测站主要有GPS天线、GPS接收机、气象终端、信息传输模块及附件构成。
2.3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可采用RS232、专线有线/无线Modem、TCP/IP、GPRS无线、CDMA无线、3G无线、UHF无线电台、无线网桥及其他无线网络等方式,具体建设时可以按照总体方案的论证灵活选择。
2.4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可连续实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解算可根据我省CORS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模型和变形监测的定位精度,待总体方案论证时选择,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及数据的可靠性。
2.5分析预警系统
分析预警系统应有足够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分析要多角度、手段丰富,能计算三维位移分量及各向变形速率,自动生成变形历时曲线、变形分布图和多因素相关图;能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或实地地形数据生成三维仿真图形,并生成变形场等高图和渐变色谱图,有数据源的话应能生成变形场实体任意剖面图;能综合其他相关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能根据预设警界值进行风险判别。
2.6辅助决策系统
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及其管理平台,建立有效的分析和决策机制。以地质灾害的空间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依托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形象地进行地质灾害和处置方案的风险评估,为职能部门有效控制、防治、处置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7信息发布系统
网络通讯方式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方便实现远程信息发布与共享。预警发布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预警等级采用短信、网页、邮件、声音、大屏幕等方式和渠道进行分级发布,预警信息的发布方便灵活。
3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完善措施
3.1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由于工程地质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形式复杂多样,促使研究者不断积累经验,挖掘研发需求,目前已经研发出大量的自动化、高速化、高精度的监测产品,解决了监测预警技术手段落后,缺少信息集成与分析,依据不充分、标准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3.2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获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成果是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最主要目的。通过集成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专业监测成果后,用相关预报模型经计算机运算后生成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可全方位监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准确地预报险情,对指导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和公共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工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主要包括区域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地面沉降专业监测。
3.3地质灾害信息发布
地质灾害信息发布是实现监测预警服务于政府与社会的最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成果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电话、显示屏等宣传途径传达给各级政府领导、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群测群防人员、受灾害威胁地区的广大群众,对指导当地政府采取防治对策、管理人员采取应对措施、群测 群防人员加强监测、受威胁地区群众提前准备防 灾避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地质灾害信息管理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之后,通过该体系中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可对各个灾害点的相关信息整理归档,提供多种方式对灾害点进行查询、管理、统计和分析,实现短信预警及专家远程实时会诊,协助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防灾预案和避险搬迁安置工程规划,发挥减灾防灾效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5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一些适用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及影响范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房后切坡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削方减载护坡以及前缘支挡等工程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型以上的滑坡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来选择防治措施。
(2)岩土工程生物防治措施。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其应用原理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同时生物防治措施在应用中具有持续时间长、投资少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改善岩土工程施工场地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地面塌陷、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可以采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影响范围。
(3)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采取一些避让措施来避免地质灾害损失,针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在雨天要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避让措施,例如,在雨天让收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进行转移,但是在雨天避让措施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就近原则、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威胁等原则,针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强、防治费用过大的地质灾害,可以采用搬迁避让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公众减灾意识的提高,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必将取得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减灾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金荣.浅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J].能源环境,2012(04).
[2]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
[3]欧广东.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
摘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工程建设经常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建立和完善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完善
工程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形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并要通过建立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降至最低。同时也要求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这对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及危害
1.1滑坡
滑坡指的是由于地下水、河流冲刷地震亦或是人为因素,在斜坡的岩体或者是土地上出现相对软弱的地带,从而导致整体出现下滑的情况。出现滑坡的原因:降雨或者是降雪影响;地表水长时间的冲刷或者是浸泡;发生地震。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因为受到降水的作用,在沟谷或者是山坡出现携带大量石块、泥沙等物体的“洪流”,属于固体与液体的高浓度混合物。出现泥石流的原因:弃土、弃渣等防治不合理;胡乱开挖,随意开垦,不计后果。
1.3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主要包含了地面的的塌陷、地面沉降以及出现地裂缝等。目前,国内城市地面出现塌陷或者是出现沉降都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且最大的沉降量已经超过3 cm,甚至还有沉降带形成。出现塌陷的原因:表面存在熔岩;大量抽取区域之内的地表水;缺乏合理性的进行地下矿产的开采工作。
1.4崩塌
崩塌主要是因为根部的空虚,导致陡坡上裂缝分割的岩体出现局部折断、滑移等情况,最终丧失稳定性,从而脱离母体翻滚到沟谷之中。出现崩塌的原因:矿产资源的开采;道路工程边坡开挖;强烈的振动;水库蓄水或者是渠道出现渗漏等。
2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2.1综合管理系统
可有效进行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可方便进行参数设置、状态本地/远程浏览、数据本地/远程下载以及数据共享等。
2.2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基准站、监测站以及包括野外电源和防雷装置组成的保障支持系统组成,监测站主要有GPS天线、GPS接收机、气象终端、信息传输模块及附件构成。
2.3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可采用RS232、专线有线/无线Modem、TCP/IP、GPRS无线、CDMA无线、3G无线、UHF无线电台、无线网桥及其他无线网络等方式,具体建设时可以按照总体方案的论证灵活选择。
2.4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可连续实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解算可根据我省CORS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模型和变形监测的定位精度,待总体方案论证时选择,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及数据的可靠性。
2.5分析预警系统
分析预警系统应有足够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分析要多角度、手段丰富,能计算三维位移分量及各向变形速率,自动生成变形历时曲线、变形分布图和多因素相关图;能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或实地地形数据生成三维仿真图形,并生成变形场等高图和渐变色谱图,有数据源的话应能生成变形场实体任意剖面图;能综合其他相关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能根据预设警界值进行风险判别。
2.6辅助决策系统
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及其管理平台,建立有效的分析和决策机制。以地质灾害的空间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依托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形象地进行地质灾害和处置方案的风险评估,为职能部门有效控制、防治、处置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7信息发布系统
网络通讯方式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方便实现远程信息发布与共享。预警发布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预警等级采用短信、网页、邮件、声音、大屏幕等方式和渠道进行分级发布,预警信息的发布方便灵活。
3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完善措施
3.1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由于工程地质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形式复杂多样,促使研究者不断积累经验,挖掘研发需求,目前已经研发出大量的自动化、高速化、高精度的监测产品,解决了监测预警技术手段落后,缺少信息集成与分析,依据不充分、标准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3.2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获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成果是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最主要目的。通过集成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专业监测成果后,用相关预报模型经计算机运算后生成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可全方位监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准确地预报险情,对指导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和公共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工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主要包括区域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地面沉降专业监测。
3.3地质灾害信息发布
地质灾害信息发布是实现监测预警服务于政府与社会的最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成果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电话、显示屏等宣传途径传达给各级政府领导、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群测群防人员、受灾害威胁地区的广大群众,对指导当地政府采取防治对策、管理人员采取应对措施、群测 群防人员加强监测、受威胁地区群众提前准备防 灾避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地质灾害信息管理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之后,通过该体系中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可对各个灾害点的相关信息整理归档,提供多种方式对灾害点进行查询、管理、统计和分析,实现短信预警及专家远程实时会诊,协助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防灾预案和避险搬迁安置工程规划,发挥减灾防灾效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5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一些适用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及影响范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房后切坡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削方减载护坡以及前缘支挡等工程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型以上的滑坡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来选择防治措施。
(2)岩土工程生物防治措施。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其应用原理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同时生物防治措施在应用中具有持续时间长、投资少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改善岩土工程施工场地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地面塌陷、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可以采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影响范围。
(3)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采取一些避让措施来避免地质灾害损失,针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在雨天要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避让措施,例如,在雨天让收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进行转移,但是在雨天避让措施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就近原则、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威胁等原则,针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强、防治费用过大的地质灾害,可以采用搬迁避让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公众减灾意识的提高,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必将取得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减灾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金荣.浅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J].能源环境,2012(04).
[2]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
[3]欧广东.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