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银行与民营企业借款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财务信息不对称和非财务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即使是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商业银行也难以真正确认财务信息真实准确;非财务信息不对称表现为:银行对借款人的行为信息变化难以充分掌握,再加上民营企业呈现关联关系复杂隐蔽化、担保风险凸显、融资渠道不規范、对外扩张冲动性强、现金流管理能力不足等特点,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做到架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数据整合和有效分析的能力,最终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校准机制。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民营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其特点在于:第一,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第二,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
二、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具体到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借款人之间信贷情境下,信息不对称则具体表现为:民营企业借款人对其自身的信息了解程度远大于银行,并有选择性地给银行提供信息,主要形成财务信息不对称和非财务信息不对称。
(一)从财务信息方面分析
民营企业借款人,尤其是非上市民营企业,其财务管理不规范,受到从银行方面获取贷款的动机驱使,倾向于提供美化粉饰过的财务报表,在实践中依旧存在财务信息不真实的情形,针对不同的对象,甚至存在一个企业提供多个不同版本报表的现象,即使是经审计的报表,也存在数据不准确的情形。除了企业在银行的借款信息可以从人行征信系统中获得印证之外,银行无法从其他渠道来印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资产与企业法人的企业资产容易混淆,财务处理上存在大量公私账户之间的操作,对于贷款资金用途的监管无法准确把握。
(二)从非财务信息方面分析
商业银行主要对民营企业借款人的行为信息变化难以充分掌握,民营企业呈现关联关系复杂隐性化、担保虚化风险凸显、融资渠道不规范、对外扩张冲动性强、现金流管理能力不足等特点,具体体现在:
1、民营企业复杂隐性化的关联关系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民营企业的关联关系日益呈现复杂化、隐性化、多层次化特点,企业实际控制人通过间接投资、代理持股、裙带人员持股等多种隐蔽的方式控制数个企业。一方面,通过实际控制的多家公司抬头之间虚构买卖合同,制造虚假交易流水,形成表象上的资金需求,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而这些贷款发放之后极易被实际控制人挪为他用;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对自身风险事项的了解程度远远大于银行,在银行觉察出风险事项苗头之前,实际控制人通过隐性关联关系将其优质资产以出售、转让等形式转移给其他控制企业,形成逃废债现象。
2、民营企业担保风险凸显,银行难以准确绘制担保圈图谱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担保圈图谱的绘制大多以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为基础,这就将企业之间的线下保证行为排除在外,线下保证信息在银行和民营企业借款人之间是极其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数据的不完整性和担保方式的隐蔽性导致商业银行无法绘制完整的担保圈图谱,叠加担保圈风险的交叉性、连环性、传染性、传递方向的不确定性、风险积累性等特点,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正确评估与判断民营企业实质担保风险。
3、个别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规范,商业银行难以获得信息
个别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规范,在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不乏通过高息民间借贷提供“过桥资金”进行银行贷款转贷等行为。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获得借款的途径繁多,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和隐蔽化,而这种借贷行为大多无法从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中获得,商业银行无法获取非正规渠道融资信息。
4、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下的对外投资冲动容易导致银行贷款资金易被挪用
企业是资金的具体使用人,对于资金的实际使用、投向情况及其风险、收益水平、是否能够按约定偿还的概率等信息十分了解。即使借款人与商业银行前期就资金用途进行约定,而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之后,对于借款人的资金走向监测往往是通过本行的银行账户流水和企业提供的他行流水,对于民营企业借款人提供的账户信息完整性无从印证,由于贷后有效监控手段的缺乏,贷款资金也容易被挪用。
民营企业借款人如果是通过企业名义进行对外投资,银行信贷经营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网站进行查询获得,如果是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投资,除了企业主动提供信息之外,很难通过其他途径及时获取信息。
若民营企业通过经营风险较低的项目从银行渠道获得融资,在面临着风险更高却收益更高的项目时,他们往往具有对外投资冲动,进而挪用贷款资金。许多民营企业借款人从银行端获取了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却被挪用到房地产投资等长期建设贷款中,导致短贷长用、期限错配等问题,更有甚者投资数个项目,其资金需求量超过承受范围,导致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5、某些多元化经营策略下的民营企业借款人现金流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信用风险加大
跨行业经营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备高度专业素质与技能,精通行业经营特点,不同的行业管理模式千差万别,需要经营者及时调整融资渠道、资金结构,销售策略等。多元化经营对民营企业借款人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中现金流管理往往依靠企业核心人员调度划拨,除了实际控制人之外,每个项目的信息呈碎片化,不确定因素增大,现金流管理不规范导致信用风险加大。
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
目前,商业银行系统信息的更新与导入往往依赖于经营管理人员的手工录入,而获得信息并掌握变化情况需要信贷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内外部渠道进行人工逐个查询,费时费力,通过依靠个人工作经验与精力去缓解客户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由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管理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架构信息共享平台
应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把人力资源从重复性地人工查询中解放出来,将内外部数据都整合到一个可视可操作界面上,实现全景式的客户信息查询平台,实现信息查询的延展性和纵深性。
(二)加强数据整合和有效分析的能力
如果缺乏有效的数据整合能力,数据量越大反而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如何进行数据整合,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变得十分重要。在信息共享平台基础上,结合民营企业信用风险事项特点,设置风险提示触发机制,实现平台自动推送。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校准机制
随着风险事件的迭代更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也要不断升级,前后台联动,前台风险事项处理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后台,不断校准修改风险判别规则,使风险判定规则更加准确有效。
参考文献
[1]游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仵志忠.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7.1:66
[3]刘科,王伊平,刘慧敏.“担保圈”风险的成因探析及防范对策[J].北方金融,2016.8:79-80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民营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其特点在于:第一,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第二,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
二、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具体到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借款人之间信贷情境下,信息不对称则具体表现为:民营企业借款人对其自身的信息了解程度远大于银行,并有选择性地给银行提供信息,主要形成财务信息不对称和非财务信息不对称。
(一)从财务信息方面分析
民营企业借款人,尤其是非上市民营企业,其财务管理不规范,受到从银行方面获取贷款的动机驱使,倾向于提供美化粉饰过的财务报表,在实践中依旧存在财务信息不真实的情形,针对不同的对象,甚至存在一个企业提供多个不同版本报表的现象,即使是经审计的报表,也存在数据不准确的情形。除了企业在银行的借款信息可以从人行征信系统中获得印证之外,银行无法从其他渠道来印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资产与企业法人的企业资产容易混淆,财务处理上存在大量公私账户之间的操作,对于贷款资金用途的监管无法准确把握。
(二)从非财务信息方面分析
商业银行主要对民营企业借款人的行为信息变化难以充分掌握,民营企业呈现关联关系复杂隐性化、担保虚化风险凸显、融资渠道不规范、对外扩张冲动性强、现金流管理能力不足等特点,具体体现在:
1、民营企业复杂隐性化的关联关系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民营企业的关联关系日益呈现复杂化、隐性化、多层次化特点,企业实际控制人通过间接投资、代理持股、裙带人员持股等多种隐蔽的方式控制数个企业。一方面,通过实际控制的多家公司抬头之间虚构买卖合同,制造虚假交易流水,形成表象上的资金需求,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而这些贷款发放之后极易被实际控制人挪为他用;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对自身风险事项的了解程度远远大于银行,在银行觉察出风险事项苗头之前,实际控制人通过隐性关联关系将其优质资产以出售、转让等形式转移给其他控制企业,形成逃废债现象。
2、民营企业担保风险凸显,银行难以准确绘制担保圈图谱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担保圈图谱的绘制大多以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为基础,这就将企业之间的线下保证行为排除在外,线下保证信息在银行和民营企业借款人之间是极其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数据的不完整性和担保方式的隐蔽性导致商业银行无法绘制完整的担保圈图谱,叠加担保圈风险的交叉性、连环性、传染性、传递方向的不确定性、风险积累性等特点,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正确评估与判断民营企业实质担保风险。
3、个别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规范,商业银行难以获得信息
个别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规范,在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不乏通过高息民间借贷提供“过桥资金”进行银行贷款转贷等行为。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获得借款的途径繁多,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和隐蔽化,而这种借贷行为大多无法从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中获得,商业银行无法获取非正规渠道融资信息。
4、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下的对外投资冲动容易导致银行贷款资金易被挪用
企业是资金的具体使用人,对于资金的实际使用、投向情况及其风险、收益水平、是否能够按约定偿还的概率等信息十分了解。即使借款人与商业银行前期就资金用途进行约定,而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之后,对于借款人的资金走向监测往往是通过本行的银行账户流水和企业提供的他行流水,对于民营企业借款人提供的账户信息完整性无从印证,由于贷后有效监控手段的缺乏,贷款资金也容易被挪用。
民营企业借款人如果是通过企业名义进行对外投资,银行信贷经营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网站进行查询获得,如果是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投资,除了企业主动提供信息之外,很难通过其他途径及时获取信息。
若民营企业通过经营风险较低的项目从银行渠道获得融资,在面临着风险更高却收益更高的项目时,他们往往具有对外投资冲动,进而挪用贷款资金。许多民营企业借款人从银行端获取了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却被挪用到房地产投资等长期建设贷款中,导致短贷长用、期限错配等问题,更有甚者投资数个项目,其资金需求量超过承受范围,导致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5、某些多元化经营策略下的民营企业借款人现金流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信用风险加大
跨行业经营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备高度专业素质与技能,精通行业经营特点,不同的行业管理模式千差万别,需要经营者及时调整融资渠道、资金结构,销售策略等。多元化经营对民营企业借款人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中现金流管理往往依靠企业核心人员调度划拨,除了实际控制人之外,每个项目的信息呈碎片化,不确定因素增大,现金流管理不规范导致信用风险加大。
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
目前,商业银行系统信息的更新与导入往往依赖于经营管理人员的手工录入,而获得信息并掌握变化情况需要信贷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内外部渠道进行人工逐个查询,费时费力,通过依靠个人工作经验与精力去缓解客户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由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管理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架构信息共享平台
应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把人力资源从重复性地人工查询中解放出来,将内外部数据都整合到一个可视可操作界面上,实现全景式的客户信息查询平台,实现信息查询的延展性和纵深性。
(二)加强数据整合和有效分析的能力
如果缺乏有效的数据整合能力,数据量越大反而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如何进行数据整合,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变得十分重要。在信息共享平台基础上,结合民营企业信用风险事项特点,设置风险提示触发机制,实现平台自动推送。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校准机制
随着风险事件的迭代更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也要不断升级,前后台联动,前台风险事项处理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后台,不断校准修改风险判别规则,使风险判定规则更加准确有效。
参考文献
[1]游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仵志忠.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7.1:66
[3]刘科,王伊平,刘慧敏.“担保圈”风险的成因探析及防范对策[J].北方金融,2016.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