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上科学城”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83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远在大洋圆满完成此次海上测控任务的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
  大家在喝彩和感叹测量船在“嫦娥”任务中出色表现的同时,也对他们如何完成海上测控任务、海上测控的意义、特点及海上测控与陆地测控的不同等问题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兴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去逐一揭晓这些广大读者所关注的焦点。
  
  延伸的触角
  
  世界上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时,其射程仅为几百千米,一部雷达就可完成对它的全程跟踪测量。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及卫星相继问世,它们飞行时间长、航程远。我国本土测控站已经不能满足对这些航天器跟踪测量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国土以外的测控站。于是,活跃在占地球71%的海洋上的机动航天测控站——远洋测量船应运而生。
  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1977年8月和1978年9月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测量船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它们的建成使用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对飞船、卫星及其它航天飞行器进行海上跟踪测量以及与任务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的能力,从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1994年,我国又建成了第二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三号,它的诞生使中国跨入了自行建造现代远洋测量船队的世界先进行列。1998年7月,由原来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10号”改造而成的又一劲旅——远望四号船正式交付使用。至此,我国拥有了四艘航天测量船,一个遍布世界三大洋的海上移动测控网形成。
  
  


  游弋大洋的“眼睛”
  
  我国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卫星、飞船和其他航天飞行器提供海上跟踪测控服务。四艘远望号船设备完善、功能齐全,集中了我国当今机械、电子、气象、光学、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船上安装的各种各样的雷达和遥测设备,既能测量火箭、卫星和飞船等航天飞行器的外部状况,也能探听它们内部的奥秘。“神舟”任务中,远望号船担负着跟踪测量航天器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与航天员通信等任务。船上装备的相应的设备,可以保证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从人员上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直接从事航天高科技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测量船是我们国家高技术的集成者。
  
  海上测控 特点突出
  
  海上测量与陆上测量差异很大,技术上更为复杂。海上测量是在海水流动、船体摆动、天线晃动、目标移动等复杂动态环境下捕捉高速运动的航天器,并对它们进行复杂的控制。而且控制时间很短,战机稍纵即逝,一秒甚至一毫秒的误差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为使测量船满足各种任务测控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刻苦钻研,勇于攻关,对设备和测量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自主创新设计和改造。如航天测量船的许多大型测控通信天线密集在上甲板上,电磁环境复杂,天线视角受到许多限制。电磁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在测量船的船舶设计与建造、测控通信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研制中,要很好地处理好电磁兼容问题。在远洋测量船执行试验任务中,需要通过测量工况设计来解决天线视角受限的问题。多年来,他们相继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航天器轨道确定和改进、航天器海上测控等关键技术,成功实现了海上测控事业的一系列重大跨越。目前,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的测控能力、测控精度、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等整体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远洋 六大跨越
  
  截至今年4月底,远望号测量船队已57次远征三大洋,66次出色地完成了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任务,安全航行130余万海里,成功率达到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我国的航天远洋测控实现了六大历史性跨越:
  1980年5月,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 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1984年4月,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卫星的测量任务,实现了航天测量从运载火箭测量到卫星测量的跨越。
  1990年4月,我国首次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远望号测量船队圆满完成了由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测量任务,实现了从国内卫星发射测量到国外商业卫星发射测量的跨越。
  1997年6月,远望号测量船连续7天对风云二号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实现了航天测量从单一测量到综合测控的跨越。
  1999年11月以来,远望号测量船队成功完成了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测控任务,实现了航天测量从卫星测控到载人航天测控的跨越。
  2007年10月、11月间,嫦娥一号卫星任务中,远望号测量船队跟踪测控距离从7万千米延伸到40万千米,实现了航天测量从航天器地球轨道到月球轨道测控的跨越。
  六大跨越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上航天测控之路。
  


  
  新的航程 新的使命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后续航天试验任务频度加大,型号种类复杂,轨道类型增多,对航天远洋测量船队的测控通信支持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未来高强度航天飞行试验任务要求,我国新建了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五号采用当今船舶、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四个系统。甲板上同时安装了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C波段统一测控系统和C波段脉冲雷达三套大型测控设备,这在测量船建造史上尚属首次,大大提高了测量船完成海上科研试验任务的能力。船内采用光纤构建综合信息传输平台,各大系统能够利用这个平台扩展业务功能,实现了测量船与海上测控部及各系统中心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具备了海上联合会诊的能力。新测量船测控设备数字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水平明显提高。它们的建成使用,可以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及导航定位等大型航天工程提供更强有力的海上测控支持,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欧盟VEATAL计划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清华大学与中国宇航学会协办的“2008年北京国际飞艇会议”,于 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飞艇在应急救援及民事和军事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许达哲、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欧盟VEATAL计划指导委员会项目总协调人克里斯蒂·格洛诺夫先生、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皮埃尔·卡拉塞先生、杰奎斯
期刊
英国宣布潜射型“战斧”Block IV巡航导弹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投入使用。英国海军"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岩湾"号将成为英国首艘装备发射“战斧”Block IV导弹的鱼雷管的潜艇。  战斧Block IV原来被称为战术战斧导弹,由雷锡恩导弹系统公司和美国海军联合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可承受性要求,同时该型导弹在性能上也比Block III导弹更加灵活,反应更加迅速。射程将超过战斧Block
期刊
巴基斯坦发射了能够携带核弹头和常规弹头、射程覆盖印度的“沙欣II”远程弹道导弹,这是三天内的第二次成功发射。   “沙欣II”地对地弹道导弹的射程达2000千米,这是巴基斯坦陆军战略部队指挥部的首次野战训练演习。所有先前的发射均由国防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巴基斯坦并未说明发射地点。   “沙欣II”是巴基斯坦所拥有的射程最远的弹道导弹,能够携带核弹头和常规弹头,具有很好的精度。“沙欣II”导弹于2
期刊
在深圳南山区卓雅小学的校史馆里,珍藏着一本相册,用陈斌校长的话说:这可是深圳乃至全国的中小学中少有的“宝贝”,是卓雅小学校史馆的“镇馆之作”!因为在这本相册里记录了从2003年11月到2005年12月期间,卓雅少年先后4次与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见面的精彩瞬间以及3名航天员的亲笔签名和留言。  翻开这本精美的相册,当年卓雅少年与航天英雄见面的情景犹在眼前呈现、航天英雄的谆谆嘱托犹在耳边回响
期刊
基本概念    1.什么是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就是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科学术语应该是“出舱活动”,其定义是:航天员穿着出舱活动航天服,离开飞船、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进入宇宙空间(包括在月面上或是在火星上),完成指派的各种任务的过程。    2.在太空如何行走?    太空行走并不像人们在马路上遛弯或在公园里散步,它其实并不是“走”。因为太空一无所有,既无人行道,又没有马路,因此无处
期刊
美试射先进反辐射导弹  阿连特技术系统(ATK)公司和美国海军在今年2月成功进行AGM-88E先进反辐射导弹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后,还将在接下来的近几个月内在中国湖海空武器站进行2次实战评测发射试验,并计划在年底生产该导弹。在美国,有数种改进的反辐射武器的方案处于研究与发展中,但是ATK公司的反辐射导弹是唯一列入生产计划的项目。  ATK公司的双模主动/被动MMW/ARH导引头是反辐射导弹升级的核心部
期刊
日全食是蔚为壮观、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日食虽然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日全食并不多见,平均每三年见到两次;又由于只有在两三百千米宽、几千千米长的全食带里才能看到,因此,就某个地方而言,平均大约300年才能看到一次。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预告,2008年8月1日18时傍晚,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日全食天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经发生
期刊
在“斯必泽红外邻近星系巡天”计划SINGS的后期研究中,有一重要任务是对斯必泽空间望远镜探测到的星系,根据红外波段特征进行重新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又叫哈勃音叉形图,即根据星系的核心和旋臂的形态进行分类。这些星系的图像由斯必泽空间望远镜两部分观测数据合成而来,一个是红外阵列照相仪(IRAC)在3.6微米和8.0微米波段上的数据,一个是多波段成像光度计(MIPS)在24微米波段上的数据。这些合成的观测数
期刊
太空游客又有新选择  3月26日,美国加州XCOR宇航公司对外展示了新型亚轨道飞船“山猫”(Lynx)。该飞船能为人们提供廉价和前排就座的太空旅游机会。这家小公司称,这种双座亚轨道飞船可把游客带到太空边缘,让人们在那里体验微重力,欣赏上方的星空和下方的大气层。据估计,正在兴起的太空旅游市场的价值超过50亿美元,XCOR公司意欲争得一席之地。“山猫”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它的未来
期刊
5月27日,长征四号丙火箭成功护送风云三号卫星精确入轨,掀开了我国气象卫星史上的新篇章。消息传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沸腾了,八院沸腾了,这是对参与研制的10家单位以及科研人员8年多艰苦努力的最好回报。  风云三号卫星的成功飞天具有特殊意义。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风云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时指出,风云三号卫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航天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集智攻关、勇创一流的气概。      卫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