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提出了一种使用蚯蚓粪颗粒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方法,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蚯蚓粪颗粒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抑制活性,并研究了经蚯蚓分颗粒处理后猕猴桃中抗性相关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猕猴桃中抗性相关酶系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与蚯蚓粪颗粒的抗病作用有一定关系。
【机 构】
:
贵州沃家永续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黔科合支撑[2020]1Y135,黔科合支撑[2019]2327号,贵州理工学院大地论文工程(KJZX20-005),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经费启动项目(XJGC2019063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4440295、201914440299、2019144400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使用蚯蚓粪颗粒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方法,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蚯蚓粪颗粒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抑制活性,并研究了经蚯蚓分颗粒处理后猕猴桃中抗性相关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猕猴桃中抗性相关酶系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与蚯蚓粪颗粒的抗病作用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针对麻雀算法(SSA)早熟、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采用混沌策略反向学习初始化种群代替随机初始化种群,增强种群多样性;同时引入黄金正弦因子更新发现者位置以平衡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引入自适应t分布改进跟随者位置。与粒子群算法、灰狼算法作对比,在测试函数上验证改进麻雀算法的优越性。采用改进后的麻雀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GSASSA-BP)对短期负荷问题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GSASSA-BP模型在短期负荷问题上预测效果更好。
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整治,对石漠化严重区域进行炸取卧牛石,使耕地得到平整,再进行覆土的方式达到土地整治的效果;对坡度15°以下的耕地实行土地归并,打破原有土块界限的方式达到土地整治效果。并配套水利灌溉、生产道、机耕道基础设施。改造土地面积6 049.43亩,实现新增耕地241.98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改造前的30.41%提高到70%,亩均产值提高到2 915元/亩,综合效益提高了261万元。
针对水尺图像人工读数不及时、耗费人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全自动河道水位估计方法。首先使用Faster R-CNN网络检测水尺区域图像,然后对水尺图像进行倾斜调正,最后使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水位信息。该方法通过霍夫变换对水尺图像进行直线检测,根据检测到的直线来实现水尺图像的自动调正,有效解决了由于摄像机拍摄角度不同导致的图像中刻度尺倾斜程度不同的问题;提出一种根据先验知识修正刻度尺图像的思路,根据已知的刻度尺相关信息来自查通过像素级计算得到的刻度尺矩阵是否合理,有效解决了刻度尺图像可能存在的刻度尺
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七星关区下辖的30个村为“样品”,通过对生产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宜居环境、乡村管理、村民幸福感六个方面开展调研、分析与判断,对当前七星关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给出了基本判断。同时,通过对七星关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七星关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这些制约瓶颈的主要原因。并就七星关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提出构建乡村选人用人长效机制、构建乡村管理长效机制、构建狠抓落实长效机制的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践行社会担当,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接到锦屏县东庄村、令冲村、新化寨村的乡村振兴规划的工作任务后,该院迅速选派精兵强将,组成了由副院长黄娅教授带队,同济大学博士尹昌应、华南理工大学博士颜政纲、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王东、原省规划院所长于鑫等同志领衔的规划项目组。
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主要优势以及如何充分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内涵和相关优势,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内涵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智能化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针对传统烟叶烘烤过程对温湿度的控制较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imulink的烟叶烘烤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OPC技术有效实现了PLC、组态软件与Simulink的互联,研究人员可以快速在Simulink环境中搭建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等多种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对加热器、风机等执行元件的智能化控制,从而快速稳定地调节烤房内的温湿度。同时,该系统对于进一步研究更完善的烘烤控制算法和探索更优质的烘烤工艺曲线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快建设贵州省现代化农业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贵州农业产业化的转变和升级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贵州省农业的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建议。
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罗甸大小井风景名胜区内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以旅游地学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指导,在前人地质科研成果,特别是近年完成的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查调研,对罗甸大小井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地质遗迹的区域地质、类型特征、景观价值、开发现状等进行初步研究,并结合区位条件分析,提出景区地质遗迹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研究成果对贵州省喀斯特贫困山区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