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片面追求教学的风格及课堂气氛,而忽略了识谱教学这一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如何使枯燥无味的识谱学习富有情趣?该文具体阐述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识谱教学图形谱器乐
识谱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大纲要求从三年级开始,识谱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感受音乐、模唱和背唱,而是要开始学习各种的音符和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和旋律。学生不但要熟记常用的音乐符号和拍号,还要进行节奏和短句的编写训练。三年级识谱教学难,这几乎是所有音乐教师的共识。识谱学习的过程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到底识谱教学难在哪儿?如何让识谱学习更加富有情趣?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传统的学习识谱的方法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设置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这也是一门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学习识谱知识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把识谱知识的学习与音乐情境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过程的难度,也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故事,引起学生对以往生活经验的丰富联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嘀哩嘀哩》歌曲中,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观看“春天”美丽的画面,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春天的意境中来,接着用“报春鸟”在森林中自由自在欢快的歌唱声,让学生有意地欣赏这首歌曲的旋律,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起到熟悉旋律和节奏的作用。教师只要通过精心的设计,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直观的教具引导,就能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知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变化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感受乐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的能力,也能掌握短小旋律的模唱和听辨,但对于一首完整的歌曲还不能准确地视唱,如何进行整首歌曲的识谱呢?我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点:
2.1 先唱歌后识谱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先教学生唱歌曲的曲谱,让学生识谱后再跟唱歌曲,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教学产生了厌倦,总带着被动的心理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往往都喜欢先学唱歌曲,一旦学会歌曲后,对整首曲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跟琴视唱曲谱,这样就降低了视唱的难度。
2.2 解决难点后识谱
在识谱教学之前,我们要先分析一下这首曲子的难点在哪里,哪些节奏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可以重点对这些节奏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先学习。难点突破了,学生再对全曲进行视唱,就学得快了。如歌曲《剪羊毛》中,附点音符比较多,也是本课的难点,可以先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最后再跟琴哼唱,这样学生能较快掌握,还不易错。
2.3 分句、分段来识谱
可对一首歌曲进行分句或分段,找出相同的乐句,再逐一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进行视唱学习,最后整首视唱。
2.4 创编旋律,提高识谱
让学生自己编创几个小节的旋律,并能视唱音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2.5 进行唱名背唱,培养音程感
要求学生进行歌曲的“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了使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能力,对于以后的识谱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3巧助图形谱,提高教学效率
柯达伊理论主张“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感性上。”新教材中,许多歌曲都被设计成内容丰富、富有创意的图形谱的形式,这种以图形谱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能减轻学生对音高和节奏的学习负担,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谱来帮助视唱歌谱。但仍有许多老师不能妙用图形谱教学,忽略了它,使之成为音乐课本上的一种装饰,浪费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值得遗憾。如何行之有效地运用图形谱教学,发挥其潜在的作用,正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探讨的。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解读图谱,主动领悟和体验音乐中蕴含的美。教材中图形谱的设计为学生学谱过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形谱,并能使它融入学生的音乐识谱教学中去。如第五册教材中欣赏《樱花》,图谱依据歌词的内容,采用樱花高低排列的图形,加以色彩浓淡的变化,展示音的高低和时值长短,使歌曲的旋律线条走向一目了然。明了清晰的图谱中,既能体现旋律的高低和线条的走向,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诱发学习兴趣。
4运用多媒体,辅助识谱教学
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只是对学生进行听与唱的活动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要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多媒体进入音乐教堂,它不仅把这种综合艺术形式融入到课堂中,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弥补了许多课堂教学的不足。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识谱教学中,对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例如,第五册教材中的《捉迷藏》,出现连续的附点节奏,学生很难掌握,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识谱教学。我将难点乐句的学唱设计成郊游中“捉迷藏”的环节:多媒体屏幕上,一片青翠起伏的山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按音的高低出现的曲谱分布在山谷间,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歌曲的旋律线和音高。便可以自然地感受和掌握旋律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捉迷藏”。那些复杂的附点节奏、高低起伏的旋律甚至大跳音程很快就被学生轻松掌握。可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将多媒体课件引入音乐课堂,运用于中年级识谱教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5结合器乐,强化识谱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教育也在蓬勃发展,乐器学习作为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识谱教学最有效的实践活动莫过于让学生进行乐器的吹奏,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小学音乐教材中从第三册开始已经出现了口风琴的学习和演奏。借助反复的听音训练及进行口风琴或竖笛等乐器的吹奏,引导学生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学生在多听中就会慢慢地建立音准的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识谱能力。
在第五册的音乐教材中出现了让学生用碗、瓶、杯等器皿加水自制有音高的“碗琴”为歌曲《四季童趣》伴奏,这种自制简易乐器,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与他人合作演奏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总之,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识谱训练,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识谱学习,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识谱教学图形谱器乐
识谱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大纲要求从三年级开始,识谱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感受音乐、模唱和背唱,而是要开始学习各种的音符和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和旋律。学生不但要熟记常用的音乐符号和拍号,还要进行节奏和短句的编写训练。三年级识谱教学难,这几乎是所有音乐教师的共识。识谱学习的过程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到底识谱教学难在哪儿?如何让识谱学习更加富有情趣?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传统的学习识谱的方法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设置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这也是一门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学习识谱知识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把识谱知识的学习与音乐情境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过程的难度,也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故事,引起学生对以往生活经验的丰富联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嘀哩嘀哩》歌曲中,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观看“春天”美丽的画面,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春天的意境中来,接着用“报春鸟”在森林中自由自在欢快的歌唱声,让学生有意地欣赏这首歌曲的旋律,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起到熟悉旋律和节奏的作用。教师只要通过精心的设计,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直观的教具引导,就能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知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变化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感受乐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的能力,也能掌握短小旋律的模唱和听辨,但对于一首完整的歌曲还不能准确地视唱,如何进行整首歌曲的识谱呢?我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点:
2.1 先唱歌后识谱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先教学生唱歌曲的曲谱,让学生识谱后再跟唱歌曲,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教学产生了厌倦,总带着被动的心理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往往都喜欢先学唱歌曲,一旦学会歌曲后,对整首曲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跟琴视唱曲谱,这样就降低了视唱的难度。
2.2 解决难点后识谱
在识谱教学之前,我们要先分析一下这首曲子的难点在哪里,哪些节奏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可以重点对这些节奏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先学习。难点突破了,学生再对全曲进行视唱,就学得快了。如歌曲《剪羊毛》中,附点音符比较多,也是本课的难点,可以先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最后再跟琴哼唱,这样学生能较快掌握,还不易错。
2.3 分句、分段来识谱
可对一首歌曲进行分句或分段,找出相同的乐句,再逐一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进行视唱学习,最后整首视唱。
2.4 创编旋律,提高识谱
让学生自己编创几个小节的旋律,并能视唱音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2.5 进行唱名背唱,培养音程感
要求学生进行歌曲的“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了使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能力,对于以后的识谱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3巧助图形谱,提高教学效率
柯达伊理论主张“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感性上。”新教材中,许多歌曲都被设计成内容丰富、富有创意的图形谱的形式,这种以图形谱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能减轻学生对音高和节奏的学习负担,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谱来帮助视唱歌谱。但仍有许多老师不能妙用图形谱教学,忽略了它,使之成为音乐课本上的一种装饰,浪费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值得遗憾。如何行之有效地运用图形谱教学,发挥其潜在的作用,正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探讨的。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解读图谱,主动领悟和体验音乐中蕴含的美。教材中图形谱的设计为学生学谱过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形谱,并能使它融入学生的音乐识谱教学中去。如第五册教材中欣赏《樱花》,图谱依据歌词的内容,采用樱花高低排列的图形,加以色彩浓淡的变化,展示音的高低和时值长短,使歌曲的旋律线条走向一目了然。明了清晰的图谱中,既能体现旋律的高低和线条的走向,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诱发学习兴趣。
4运用多媒体,辅助识谱教学
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只是对学生进行听与唱的活动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要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多媒体进入音乐教堂,它不仅把这种综合艺术形式融入到课堂中,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弥补了许多课堂教学的不足。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识谱教学中,对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例如,第五册教材中的《捉迷藏》,出现连续的附点节奏,学生很难掌握,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识谱教学。我将难点乐句的学唱设计成郊游中“捉迷藏”的环节:多媒体屏幕上,一片青翠起伏的山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按音的高低出现的曲谱分布在山谷间,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歌曲的旋律线和音高。便可以自然地感受和掌握旋律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捉迷藏”。那些复杂的附点节奏、高低起伏的旋律甚至大跳音程很快就被学生轻松掌握。可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将多媒体课件引入音乐课堂,运用于中年级识谱教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5结合器乐,强化识谱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教育也在蓬勃发展,乐器学习作为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识谱教学最有效的实践活动莫过于让学生进行乐器的吹奏,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小学音乐教材中从第三册开始已经出现了口风琴的学习和演奏。借助反复的听音训练及进行口风琴或竖笛等乐器的吹奏,引导学生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学生在多听中就会慢慢地建立音准的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识谱能力。
在第五册的音乐教材中出现了让学生用碗、瓶、杯等器皿加水自制有音高的“碗琴”为歌曲《四季童趣》伴奏,这种自制简易乐器,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与他人合作演奏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总之,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识谱训练,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识谱学习,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