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MV人体热舒适模型的建筑热工设计室内计算参数研究

来源 :建筑节能(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与人员热舒适影响巨大,合理设计围护结构对提升建筑节能性能与室内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关键.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以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外墙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作为隔热、保温设计的指标,热舒适依据不足.此外,传统热舒适理论仅适用于均匀稳态环境,对于围护结构和供暖空调设备形成的不均匀辐射环境下人体的热舒适研究尚属空白.从人体热舒适角度出发,结合冷、热墙暴露实验结果与PMV模型,发现满足20%热不可接受百分比的热感觉范围为-0.2~0.5,得到冬季室内温度为18℃时,满足热舒适需求的外墙内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温差为4.4℃,夏季室内温度为26℃时,满足热舒适需求的温差为5.4℃.
其他文献
相关研究表明基于铝粉增材制造的烧结式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理论比容量相比传统腐蚀箔有大幅提升,有望在未来得到普遍应用,但目前铝粉烧结工艺仍有待完善.石墨烯作为二维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的特性,在烧结过程中加入石墨烯有利于铝粉间的接触,从而改善铝粉烧结性能,因此石墨烯在烧结箔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分别对铝粉和石墨烯在NMP分散液中的Zeta电位进行了研究,表明二者由于存在较大的电位差且电位相反,因此在铝粉烧结箔的制浆过程中,将石墨烯分散液加入铝粉浆料,可以实现石墨烯对铝粉的均匀包覆;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石墨烯包
国产GPU的研制生产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尤以焊点热疲劳和随机振动疲劳为主.通过构建国产GP101单板的板级仿真模型,分别在热载荷和随机振动载荷下对GP101芯片上焊点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结合已有的数据和资料,对板级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并借助SolidWorks建立装配体模型.之后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对GP101单板分别施加热载荷和随机振动载荷,研究GP101芯片上焊点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以此确定危险焊点位置,完成危险焊点的寿命预测.本文给出了GP101单板
适当改变建筑的空调设定温度值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建筑节能设计基础参数研究建筑室内设计温度的更新数据,进行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选取我国寒冷地区住宅和办公典型建筑,通过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批处理程序,对典型建筑进行不同空调设定温度组合下的建筑能耗批量模拟,得到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后典型建筑在寒冷地区的能耗数据集并分析其节能潜力.同时,为减少进行建筑制冷与采暖温度穷举模拟的时间成本,对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线性和非线性快速预测模型进行探讨,得到仅需极少次数的
现行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提出的室内计算参数对应的人体热舒适水平较低,基于数据驱动热感觉预测模型和不对称辐射舒适阈值模型,提出了非人工控制热环境下保温、隔热和自然通风设计室内计算参数,通过提升参数要求来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水平,进而改善室内热舒适.针对非供暖建筑保温设计,给出了各气候区典型城市满足整体热可接受(TSV≥-1)且不产生不对称辐射不适感(PD≤5%)的室内参数;针对非空调建筑隔热设计,按模型热可接受(TSV≤1)提出的室内参数要求过高,仅依靠围护结构隔热设计的被动调控手段无法实现,仍沿用现行热工规范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