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hos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生活中,“第一次”总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学生和 班主任的交流中,“第一次”的质量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良好的开始,美好的未来不但不可想象,甚至已根本没有可能。因为,学生心灵的大门可能已对班主任紧紧关闭!那么,当学生心怀忐忑、小心翼翼地第一次向老师倾诉说自己的苦衷,期望得到敬爱的老师的帮助时,该如何对待呢?李镇西老师提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多提建议、避免训斥”,无疑都是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做到这些,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才能悄悄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分享学生生命中的悲欢,为他们指点迷津。
  20多年前,我第一次乘火车去北京。邻座是一位刚刚中师毕业的女孩子。她听说我是教师后,便和我聊起教育。她说得最多的是她的班主任。记得当时她对我说起这样一件事——
  我刚进学校时,因为是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很不适应;再加上进入青春期,我感到自己心中有许多苦闷得不到排遣。我实在憋不住了,便找到班主任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找她谈心,我想向她倾诉我的种种困惑,期待老师给我帮助。
  但是,我的话刚刚开了个头,老师便打断了我:“你是不是太娇气了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战胜各种困难。何况你说的这些还谈不上是什么困难。当然,对你来说,第一次住校也许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是你应该想想,你的这点儿困难难道比张海迪姐姐的还要大吗?”
  我至今记得当时这个女孩子对我说完这件事之后的激烈评论:“老师说得对,我的困难的确不如张海迪大,但老师的话根本不能解决我的任何问题!我并不是张海迪呀!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找班主任谈心了!”
  很难说这位老师不负责任,相反说不定她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师呢!但这样和学生谈心显然是失败的。她的失败之处在于:第一,她没有珍惜学生对她的信任。学生找老师谈心,不管老师是否能够解决学生的困难,这份信任都应该珍惜,这是日后和学生保持心灵交流的基础。第二,她对信任她的学生缺乏尊重。学生话都还没说完,她便自以为是地打断了学生的话,这样的谈心很难说是真正平等的心灵交流。第三,她缺乏对学生的理解。有些在成人看来算不了什么的事,在学生看来却是天大的困难,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就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第四,她用“原则”取代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用抽象的“人生的意义”取代了学生具体的困难,用远在天边的“榜样”取代了近在眼前的学生,用看似毋庸置疑的说教取代了富有针对性的开导,于是,学生对她永远地关上了心灵的大门。
  应该说,这位班主任还是很想帮助学生的,但语言的隔膜造成了心灵的隔膜。不,准确地说,首先是因为心灵的隔膜才造成了语言的隔膜。
  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怎么办”,其实都是通过语言来解决的。正是在和孩子的一次次谈心中,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在了一起。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也许正是因为语言不当,结果班主任不但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反而离孩子的心灵更远。
  走进孩子的心灵,仅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特别是第一次和孩子谈心,更要特别讲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谈心将决定孩子心灵的大门是否愿意随时向你打开。
  高一新生进校一周后,我收看他们的随笔,黄微微同学在她随笔的后面加了一句话:“李老师,我想和你聊聊。”这是我最喜欢听的学生对我说的一句话。还有什么比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幸福的呢?我在批语中写道:“吃了晚饭到我办公室来吧!”晚饭后,她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本来是她主动提出要找我聊,但进了办公室,她却没有话说。毕竟是第一次和我谈心,也许她有点紧张。我知道她找我决不会只是随便“聊聊”,肯定有什么在她看来是要紧的事需要对我说。但是,第一次和她谈心,我不能单刀直入,只能慢慢引导她说出心里话。
  我先问她新学期感觉怎样,她说还好。我又问班上的情况,她也说挺好。我问开学几天来有没有不满意的事,她说住宿条件还不太满意,主要是新床还有点怪味儿,另外感到睡眠时间不够。
  我很心疼我的学生,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的女儿。我对女儿的睡眠要求很严,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因此,我便对她说,我争取和学校领导研究一下,调整一下作息时间。
  也许是我的关切让她感动,进而觉得我值得信任,她终于开始对我诉说。她说她特别恋家,希望我同意她每周三回家一次。她说了很多很多,向我说了她的家庭、她的性格、她的生活习惯,等等,特别给我强调她特别特别想家。
  在她倾诉的过程中,我一直静静地倾听,没有打断她的话,直到她说着说着眼泪流了下来,我才赶紧给她找了纸,让她把眼泪擦一擦。看着她擦泪,我想:她这么想家,连一个星期都不能坚持,那以后读大学怎么办?
  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娇气的女孩子。但我显然不能直接批评她矫气,那样她可能就不会和我继续聊下去了。于是我和她开玩笑:“那以后你考大学最好考西南交大,西南交大离你家(她家住在成都万福桥)最近,这样你回家最方便!,,她破涕为笑。
  一个玩笑,不但委婉地表达了我的批评,同时也轻松了气氛,缓解了她悲伤的情绪。
  我看她笑了,感到可以把话说得直一些了,便说:“你希望每周三能够回家一次,我完全可以同意你的要求。但是,这对你成长不利——你早晚得离开父母啊!因此,你还是不要周三回去,而是和大家一样周末回家,好吗?战胜自己!”她点点头:“好吧!”但眼泪又流下来了。
  嘴上同意我的话,但依然流泪,说明她并没有完全想通。这时,我完全可以搬出“学校纪律”来要求她。但是,如果那样,我很可能会堵死和她交流的心灵通道。比起坚持学校的纪律,我感到保持和孩子的沟通更为重要。再说,同样是平时不回家,她是迫于外在的纪律,还是出自内心的自律?表面结果相同,但背后却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境界。
  于是我说:“我同意你每周三可以回去一次,但你自己控制好自己,如果能够不回去最好。到了周三你坚持不回家,第二天早晨起来你会非常自豪,因为你战胜了自己。当然,如果你忍不住想周三回去,也没有什么,你就回去吧!然后第二个星期再开始考验自己。我觉得,如果是因为我不准你回去而你没有回去,这并不能算你自己战胜了自己;只有当你可以回去却不回去,这才是了不起的。你尽量试试看能否战胜自己,好吗?”
  她点了点头,说:“其实,这个星期我就没有回去,已经六天了,我从来没有这么久不回家。”说着她有些自豪地笑了。
  “就是嘛!”我鼓励道,“你完全可以战胜自己的!祝你成功!”
  三周后,黄微微对我说:“李老师,我已经连续三周都是只在周末回家。我现在终于可以坚持一周都不回家了!”   对她来说,通过这次谈心,收获的是“战胜自己”的忠告;对我来说,和她谈心,收获的是她对我的信任。在以后的日子里,黄微微一直对我很信任,愿意在随笔中和我谈心。每次看她的随笔,我都能感到一种源于信任的幸福。
  和黄微微的那次谈心是一次非常普通的谈心,但其中蕴含着一些走进孩子心灵的普遍原则:
  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这是成功谈心的前提。可以想像,弦子第一次主动找老师谈心,一定有过犹豫甚至有过思想斗争,如果不是遇到了困难,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找老师的。因此,在这里“尊重”首先应该体现于对孩子的体贴与关切中。当孩子叩开老师办公室的大门时,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颗心在向另一颗心求助,我们应该以真诚的眼光给弦子以心灵的安全感,进而,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向我们敞开心扉。
  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在一些班主任的眼里,所谓“谈心”就是“老师谈,弦子听”。其实,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善于倾听。必须摆正师生关系,不能仅仅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还应该认识到,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而言,教师一般来说远在孩子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和孩子不但是在人格上、情感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既然是平等的朋友,那么当朋友向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耐心地倾听,并用温和的眼神鼓励孩子畅所欲言、一吐为快,通过倾听走进孩子的心灵。没等孩子说完便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的诉说,这样的老师不可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在成年人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面对孩子的倾诉,班主任任何的不屑或不以为然都是对童心的亵渎。理解孩子,不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一颗孩子的心去理解。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弦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
  多提建议,避免训斥。既然是弦子,他们的观点就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他们的想法也不可能都是成熟的,需要老师的引导。但是这里的“引导”,不应该是不着边际的空洞说教,更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而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关切,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在谈心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和弦子一起分析并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会不知不觉把我们当做朋友,进而更加信任我们。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谆谆告诫教育者:“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按我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触及年轻的心灵”自然包括教师和孩子的谈心一“关怀备至”说的是细心,“深思熟虑”说的是慧心,“小心翼翼”说的是耐心。如果面对孩子的第一次求助,我们能够表现出“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和“小心翼翼”,我们就能真正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帮助者和引领者,并继续赢得孩子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永远的信任!
  
  (责编 晓 月)
其他文献
人上了年纪,难免会想到死。尤其看到周围的老伙伴纷纷离开人世,难免欷歔感叹。  其实,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我们不妨将对死亡的恐惧抛在脑后,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    您身边有如此恐惧死亡的老人吗?    事例一:张老师刚退休,总疑心自己得了什么病。尽管学校每年组织退休老师体检,但是她依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放心。尤其是听说隔壁朱老师最近因为肠癌晚期,无法救治而过世,她更加担心。因为隔壁朱老师是和她
喜羊羊  小王昨晚喝醉(zuì)了,早上醒(xǐng)来,发现满嘴是泥,就打电话问朋友是怎么回事。  朋友幽(yōu)幽地说:“你昨晚说你是喜羊羊,要吃草。我拉都拉不住。”  小王生气地说:“你就不会说‘灰太狼来了’啊?!”  想太多  老师:“做多位数减法,遇到低位数不够减时,就向高位数去借。”  小明:“高位数不借怎么办?”  老师:“……”  好可爱  一只帅气的阿拉斯加犬走过我身边,我小声
编者按:本栏目着重记录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人员在学校视导后关于课程整合的心得与体会,主题不一而足,包括整合课堂中的教学理念、技术应用、语言表述、教学节奏等。  本期推出孙玮老师关于多媒体课件的思考记录,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同时,欢迎各地教研员赐稿。投稿邮箱:tougao5@chinaitedu.cn    多媒体课件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大容量、
[摘要]高职生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质量备受关注。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阶段,技术与技能的不断互补使得高职生向高质量就业方向发展是应然指向,但由于当前技术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变动迟缓以及有效供给不足的实然困境造成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内部技术与技能逻辑链条发生断裂,阻碍了高职生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理论,从技能需求、技能供给、供需对接三方面提出破解之
市场整体下滑、对手互相追赶、固有格局改变、新科冠军诞生……相对气温的升高,中高级车市“好戏”层出不穷。  随着前不久一汽-大众CC的上市,犹如8月火热的天气一样,中高级车市竞争的战火也再度升温。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导演的“变局”之下,中高级车未来何去何从?    拒绝“抱原守一”,中高级车萌生“变局”    纵观中高级车市,虽然市场一直希望用“差异化竞争”来丰富人们的选择,但近年来中高级轿车市场不争的
表弟学习成绩不好。一天,老师问他圆明园是谁烧的。  他说:“不是我烧的。”  老师就打电话给他爸说:“你儿子最近越来越不像话了,我问圆明园是谁烧的,他竟然说不是他烧的。”  回家后,表弟被他爸好好教训了一顿。  第二天,他爸打电话给老师:“昨晚他已经承认圆明园是他烧的了……”
【摘 要】 采用投入产出表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生产性服务的特性出发,深入研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三大产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的服务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最少,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相差不多,但在部门之间有差别;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明显大于对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说明服务业产出离不开制造业产品的供给;对服务业整体而言,反映后向联系的影响力系数和反映前向联系的感应度系数均较小,中国服务
发现大脑中引发赌博冲动的部位    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有一个部位与赌博冲动相关。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治疗赌博上瘾和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此前的研究已发现,人们的赌博冲动与神经系统冲动物质多巴胺的生成有关。不过科学家一直不清楚其中哪一部分涉及赌博。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运用一个简单的赌博游戏和大脑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方法,终于找到了大脑的“参赌”部分。他们首先要求研究对象下注1美元
母乳是保障婴儿健康成长,促进婴儿智力开发最为理想的营养来源,具有温度适宜、喂哺方便、卫生安全等诸多优点。然而,一些年轻妈妈分娩小宝宝之后,却因种种原因,乳汁稀少,乳量不足,难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对于这样的新生儿母亲,不妨使用按摩疗法来催催乳。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陈红涛介绍,按摩催乳法是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的方法,通过按摩促进产妇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局部的血
【关键词】电子新闻稿件 失实 报道    电脑进报社,实现无纸化办报,是纸质媒体办报手段的革命,它不但给我们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量信息,也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高效率。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遇到必须解决的难题——如何预防电子新闻稿件报道失实?  《滁州日报》经济实力薄弱,编采人员少,记者自采的稿件,仅占总用稿量的5%左右,其他稿件主要来源于各县市区通讯员(包括乡村通讯员)。在实现无纸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