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立足《管理学》课程性质,从实际出发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思路,为《管理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资料。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 改革与建设
《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吸收了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兼具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管理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针对工作制定计划、组织协调。现阶段《管理学》课题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人才输出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高质量的管理人才。
一、课程性质及改革建设的必要性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管理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原则、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进行理论指导, 同时也是经管类各专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同时该课程是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概括,而且各部分内容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均较大,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该课程教学形式已勢在必行。
二、《管理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沿革,并通过管理职能这条主线,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内涵,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现代管理观念, 使学生学会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该课程的受众,他们属于不同的专业,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管理学知识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为不同专业学生授课时,教学内容侧重点、案例讲解都应区别对待。而实际上,很多高校在该课程授课时,都是合班课的形式,所有专业都使用相同的教材、课件,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学生认为这门课和本专业关联不大,从而学习态度上出现了怠慢现象。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较为单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也以改传统以黑板和粉笔为主的教学形式,把多媒体教学带进课堂。从目前来看,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实质性是不变的,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枯燥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考核方面还是沿用传统方式,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为主,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既达不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该课程主要讲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管理职能等,理论性比较强,所以很多高校教师都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讲授, 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建议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比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在管理学课程中应多加入激励和控制方面的内容;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多涉足计划、决策方面的知识。对于战略管理等高层次的知识,学生没有实践经验难以领会,可以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取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管理学基本理论性知识的选取不应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要分清主次,分清次重点。
高校管理学教学内容设置上要遵循的原则有三点,一是修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从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以够用为目的;二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强调不同专业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三是增加实训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力求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来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
管理学课程如果课堂设计死板没有心意,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目前来看模拟沙盘教学法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模拟沙盘教学以企业经营为模拟对象,包含了管理的各主要职能。通过将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抽象为一系列规则,由学生组成若干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模拟企业若干年内的经营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将实践和理论融为一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欢。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有效地调动了学习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
除此之外,高校课堂较之以前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提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案例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情景模拟法的运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营造一种情景,让学生根据给出情景中的角色进行扮演,比如上级、客户下属等角色,并按每个角色完成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愿选择扮演的角色,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其中问题。活动结束后,角色扮演者发表看法,教师和未参加的同学根据他们的发言、在活动中的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点评。这种形式摆脱了灌输式的教学,颇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在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效果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课程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在制定课程考核体系时,不仅仅关注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考量,更应该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建立学习过程考核机制,改变传统的卷面考核形式,以应用能力测试为考核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
[2]俞海洛.依托地方文化,走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3(09).
[3]程云行,何红光.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7).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 改革与建设
《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吸收了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兼具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管理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针对工作制定计划、组织协调。现阶段《管理学》课题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人才输出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高质量的管理人才。
一、课程性质及改革建设的必要性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管理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原则、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进行理论指导, 同时也是经管类各专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同时该课程是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概括,而且各部分内容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均较大,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该课程教学形式已勢在必行。
二、《管理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沿革,并通过管理职能这条主线,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内涵,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现代管理观念, 使学生学会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该课程的受众,他们属于不同的专业,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管理学知识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为不同专业学生授课时,教学内容侧重点、案例讲解都应区别对待。而实际上,很多高校在该课程授课时,都是合班课的形式,所有专业都使用相同的教材、课件,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学生认为这门课和本专业关联不大,从而学习态度上出现了怠慢现象。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较为单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也以改传统以黑板和粉笔为主的教学形式,把多媒体教学带进课堂。从目前来看,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实质性是不变的,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枯燥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考核方面还是沿用传统方式,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为主,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既达不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该课程主要讲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管理职能等,理论性比较强,所以很多高校教师都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讲授, 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建议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比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在管理学课程中应多加入激励和控制方面的内容;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多涉足计划、决策方面的知识。对于战略管理等高层次的知识,学生没有实践经验难以领会,可以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取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管理学基本理论性知识的选取不应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要分清主次,分清次重点。
高校管理学教学内容设置上要遵循的原则有三点,一是修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从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以够用为目的;二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强调不同专业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三是增加实训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力求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来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
管理学课程如果课堂设计死板没有心意,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目前来看模拟沙盘教学法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模拟沙盘教学以企业经营为模拟对象,包含了管理的各主要职能。通过将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抽象为一系列规则,由学生组成若干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模拟企业若干年内的经营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将实践和理论融为一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欢。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有效地调动了学习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
除此之外,高校课堂较之以前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提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案例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情景模拟法的运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营造一种情景,让学生根据给出情景中的角色进行扮演,比如上级、客户下属等角色,并按每个角色完成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愿选择扮演的角色,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其中问题。活动结束后,角色扮演者发表看法,教师和未参加的同学根据他们的发言、在活动中的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点评。这种形式摆脱了灌输式的教学,颇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在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效果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课程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在制定课程考核体系时,不仅仅关注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考量,更应该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建立学习过程考核机制,改变传统的卷面考核形式,以应用能力测试为考核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
[2]俞海洛.依托地方文化,走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3(09).
[3]程云行,何红光.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