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北欧小国芬兰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然成为当下的国际教育品牌,不少国家均将其作为“教育标杆”在进行学习和效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芬兰的教育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出版了一些介绍书籍和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要真正将学术的成果和先进的经验转化为基于本土实践的课程行动,既要有更为系统和深度的研究,也要有更为广泛的观察主体的多维度视角。有鉴于此,本刊与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干部培训中心(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合作推出专栏,择取“杭州市‘十三五’名校长培训班”和 “杭州市基础教育管理者高研班”的部分芬兰研修学习成果以连载方式予以刊发,以飨读者,也热忱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近年来,芬兰教育因被称为“全球第一”而备受关注。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前不久有幸参加了赴芬兰的研修考察活动。通过对芬兰奥卢市的大学和多所中小学的深度访问和考察,引发了笔者对芬兰教育的更多思考。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芬兰教育“成全学生”的重要行动,也是此次芬兰之行带给我们的震撼之一。
以“天然之道”,育“自然之人”
芬兰是世界上著名的“森林王国”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欧洲绿色之肺”。森林,在芬兰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然是最大的课堂。一天下午,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去拜访奥卢Myllyoja School。走进学校,看到一群学生正在运动场上欢快地踢着球,似乎完全没有在意这场雨。这分明就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让人感慨良多。
这样的情景,在芬兰的校园随处可见。上课前,孩子们要在校园里“疯玩”一会儿,那秋千荡得我们“胆战心惊”;午饭后,孩子们在森林里的山坡上“撒野”,奔跑、跳跃、爬行……芬兰人一直秉承与自然界一体的生活方式,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芬兰的很多学校都建在森林或者湖泊的边上。校园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森林与湖泊常常被作为教学的场地,成为学生最大的课堂。上课时,师生可以尽情呼吸野草的清香、泥土的芬芳。人与自然高度融合,教育在身心与灵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悄然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在自然的课堂中自然地成长与成熟,这可能就是芬兰追寻的一种理想教育方式。
自然是最好的课程。芬兰的校园是人类现代文明与自然原始生态的完美融合,学校的很多课程就是在这种天然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拜访奥卢自然学校(Timosenkoski Nature School)时,校长带领笔者来到学校边上的那片森林里,邀请我们体验以“哪些动物最适合在这个森林里生存”为主题的森林自然课程。我们像学生一样,根据给出的课程学习建议去收集标本:采摘野生浆果和蘑菇,捕捉蜘蛛和蚂蚁,挖掘洞穴昆虫,捡拾松果……回到学校后,大家一起交流收集到的标本,一起统计,一起讨论“哪些食物更丰沛”“更适合哪些动物在这里生存”等问题。这是芬兰自然课程中最为常见的样态。
课程结束时,辅导教师又提出一系列要求,如将收集到的所有活体动物标本放回大自然,让它们自由地去生活;将可以食用的浆果洗干净后分享食用;将所有的标本盒(用过的牛奶盒)进行回收,以便重复使用。你可以感受到这一切都不是特意设计的,而是一种最为常态的教学环节。
在芬兰,从幼儿园开始,儿童每周都会去森林里活动。进入小学以后,学生就会在森林里开展田野调查、自然课程学习。人类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彩,给予了学生纯粹的感受、真实的体验和对自然的归属感。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已经成为芬兰教育的一种共识。学生在大自然中活动、学习,更能感受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更能成长为一个天然的人。其实,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与自然,但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注重了教材,却忽视了生活与自然,在自然中开展教学的机会少之又少。深究其因,不是条件不允许,而是观念没到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生存之道”,育“生活之人”
关于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教育,指导学生当下的生活以及引领学生未来的生活”这种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芬兰教育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教育即生活。70%左右的森林覆盖率意味着极其丰富的木材资源。在芬兰,处处可以感受到木头的魅力:树干锯成的原木茶几、古朴的原木餐具、各色原木家具等。对于芬兰的儿童来说,课程表上每周2课时的木工课程,意味着木工技能是必要的学习内容,掌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制作、维修的技能,是着眼于提升学生当下的生活质量。
木工教室、家政教室、技工教室等几乎是芬兰中小学校的标配。在木工教室里,学生运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创作、制作各种木制品;在技工教室里,学生学习车工、钳工、焊接等技术;在家政教室里,学生学习烹饪、毛线毯和毛线袜编织。从设计图纸到选择材料,从切割、打磨到粘贴、组装,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代表性观点,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阐述:“学校必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是当下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孩子圈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晓得生活常识,不锻炼生活能力,高分低能等现象普遍存在。或许,芬兰的教育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生活的必需”不仅是课程的基础,更是育人的基点。
教育即提升。“培养生活中的人”是芬兰教育较为重要的一种观点。通过对芬兰教育的观察,笔者感到“芬兰教育是在培养一个全面的生活的人”。因为地处寒冷的北极圈,所以就有了毛线袜编织课程;因为有洗桑拿浴的习惯,所以就有了桑拿木器具制作课程。这种对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服务于学生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综观芬兰学生的课程表,环境与自然、宗教与伦理、健康教育、视觉艺术、体能教育、家庭经济学等赫然位列其中,体现芬兰教育正在为每一个学生成为全面的生活的人而准备着,这种教育为提升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而努力着。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教育的课堂,这两者无法割裂。用“今天的生活”来帮助学生学会“明天的生活”是需要思考的命题。
以“探究之道”,育“未来之人”
2016年,《芬兰将颠覆学校教育,成为世界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一文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芬兰。芬兰的“现象教学”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依据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的现象,确定一些学习或研究主题,然后围绕特定的主题,如“欧洲”“难民问题”“芬兰独立100周年”“古埃及的历史”“生活中水的不同形态”等,将横向的不同学科知识融入新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
培育综合素养。现象教学,是直接聚焦学生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并由此作为驱动力而深入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由多门学科参与,围绕目标协同推进的;从参与方式上看,它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生需要和教师一起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协同实施,总结评估;从能力发展上看,在现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元思考、探究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跨学科读写、信息收集与提炼、交流与表达、合作能力等得到综合发展。由此可见,现象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力求成为一个综合的立体的人。
为未来培养人。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现象教学作为芬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思考是深入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正如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兰·中国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桑娜·劳斯拉赫蒂所说:“世界变化太快了,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儿童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在课程改革时主动面向未来,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力求将这种学习能力延续至终身,以满足学生在未来时空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需求。
对于国内的教育者来说,“现象教学”并不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教学方式。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制学习”“研究性学习”与芬兰的“现象教学”有很多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但芬兰的现象教学研究更为系统、深入、扎实,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项目时,较少顾及课程的连续性、层次性、逻辑性,随意性比较大,有“跟着感觉走”的嫌疑。芬兰教育中,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标准”为原点的思考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国家课程标准”为标准,系统、深入地思考“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
“不是我有什么就做什么。”目前,我们在开发课程、推进项目的时候,往往以教师为核心,教师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教师爱好什么就做什么。笔者接触过一所学校,在主题式学习周里,36个班级呈现了36个完全不同的学习项目。无论是同一年级的横向系列,还是不同年级的纵向系列,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这些项目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喜好来设计的,没有考虑年段或者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芬兰,每一个现象教学项目实施之前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与研究,以确保项目与国家课程标准的高度匹配和有效达成。
“不是流行什么就做什么。”“盲目跟风”是国内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常见问题。例如,成千上万的学校在还没有完全弄明白“STEM”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已经纷纷开出了STEM课程。后来,美国在STEM课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艺术学科,提出了“STEAM”的教育倡议。于是STEM课程纷纷升级为STEAM课程。这种“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跟风式的改革危害不小,值得警惕。芬兰教育则以淡定与从容的态度,看清方向,瞄准目标,找准途径,在课程改革的途中收获了一路芬芳。
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对原本习以为常的现象,重新进行评估,进而找到新的裂变点和生长点。芬兰奥卢之行,让我们从芬兰教育中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影子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建朝.芬兰学校建筑和学习环境的特点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8(1):67-71.
[2]钱文丹.芬兰如何设计教室,以满足21世纪核心素养的需要?[J].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7(12).
[3]佚名. 芬兰新课改:以“现象教学”为核心[J]. 中国德育,2016(12):4.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学教育集团 310015)
近年来,芬兰教育因被称为“全球第一”而备受关注。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前不久有幸参加了赴芬兰的研修考察活动。通过对芬兰奥卢市的大学和多所中小学的深度访问和考察,引发了笔者对芬兰教育的更多思考。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芬兰教育“成全学生”的重要行动,也是此次芬兰之行带给我们的震撼之一。
以“天然之道”,育“自然之人”
芬兰是世界上著名的“森林王国”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欧洲绿色之肺”。森林,在芬兰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然是最大的课堂。一天下午,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去拜访奥卢Myllyoja School。走进学校,看到一群学生正在运动场上欢快地踢着球,似乎完全没有在意这场雨。这分明就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让人感慨良多。
这样的情景,在芬兰的校园随处可见。上课前,孩子们要在校园里“疯玩”一会儿,那秋千荡得我们“胆战心惊”;午饭后,孩子们在森林里的山坡上“撒野”,奔跑、跳跃、爬行……芬兰人一直秉承与自然界一体的生活方式,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芬兰的很多学校都建在森林或者湖泊的边上。校园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森林与湖泊常常被作为教学的场地,成为学生最大的课堂。上课时,师生可以尽情呼吸野草的清香、泥土的芬芳。人与自然高度融合,教育在身心与灵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悄然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在自然的课堂中自然地成长与成熟,这可能就是芬兰追寻的一种理想教育方式。
自然是最好的课程。芬兰的校园是人类现代文明与自然原始生态的完美融合,学校的很多课程就是在这种天然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拜访奥卢自然学校(Timosenkoski Nature School)时,校长带领笔者来到学校边上的那片森林里,邀请我们体验以“哪些动物最适合在这个森林里生存”为主题的森林自然课程。我们像学生一样,根据给出的课程学习建议去收集标本:采摘野生浆果和蘑菇,捕捉蜘蛛和蚂蚁,挖掘洞穴昆虫,捡拾松果……回到学校后,大家一起交流收集到的标本,一起统计,一起讨论“哪些食物更丰沛”“更适合哪些动物在这里生存”等问题。这是芬兰自然课程中最为常见的样态。
课程结束时,辅导教师又提出一系列要求,如将收集到的所有活体动物标本放回大自然,让它们自由地去生活;将可以食用的浆果洗干净后分享食用;将所有的标本盒(用过的牛奶盒)进行回收,以便重复使用。你可以感受到这一切都不是特意设计的,而是一种最为常态的教学环节。
在芬兰,从幼儿园开始,儿童每周都会去森林里活动。进入小学以后,学生就会在森林里开展田野调查、自然课程学习。人类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彩,给予了学生纯粹的感受、真实的体验和对自然的归属感。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已经成为芬兰教育的一种共识。学生在大自然中活动、学习,更能感受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更能成长为一个天然的人。其实,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与自然,但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注重了教材,却忽视了生活与自然,在自然中开展教学的机会少之又少。深究其因,不是条件不允许,而是观念没到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生存之道”,育“生活之人”
关于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教育,指导学生当下的生活以及引领学生未来的生活”这种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芬兰教育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教育即生活。70%左右的森林覆盖率意味着极其丰富的木材资源。在芬兰,处处可以感受到木头的魅力:树干锯成的原木茶几、古朴的原木餐具、各色原木家具等。对于芬兰的儿童来说,课程表上每周2课时的木工课程,意味着木工技能是必要的学习内容,掌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制作、维修的技能,是着眼于提升学生当下的生活质量。
木工教室、家政教室、技工教室等几乎是芬兰中小学校的标配。在木工教室里,学生运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创作、制作各种木制品;在技工教室里,学生学习车工、钳工、焊接等技术;在家政教室里,学生学习烹饪、毛线毯和毛线袜编织。从设计图纸到选择材料,从切割、打磨到粘贴、组装,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代表性观点,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阐述:“学校必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是当下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孩子圈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晓得生活常识,不锻炼生活能力,高分低能等现象普遍存在。或许,芬兰的教育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生活的必需”不仅是课程的基础,更是育人的基点。
教育即提升。“培养生活中的人”是芬兰教育较为重要的一种观点。通过对芬兰教育的观察,笔者感到“芬兰教育是在培养一个全面的生活的人”。因为地处寒冷的北极圈,所以就有了毛线袜编织课程;因为有洗桑拿浴的习惯,所以就有了桑拿木器具制作课程。这种对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服务于学生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综观芬兰学生的课程表,环境与自然、宗教与伦理、健康教育、视觉艺术、体能教育、家庭经济学等赫然位列其中,体现芬兰教育正在为每一个学生成为全面的生活的人而准备着,这种教育为提升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而努力着。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教育的课堂,这两者无法割裂。用“今天的生活”来帮助学生学会“明天的生活”是需要思考的命题。
以“探究之道”,育“未来之人”
2016年,《芬兰将颠覆学校教育,成为世界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一文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芬兰。芬兰的“现象教学”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依据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的现象,确定一些学习或研究主题,然后围绕特定的主题,如“欧洲”“难民问题”“芬兰独立100周年”“古埃及的历史”“生活中水的不同形态”等,将横向的不同学科知识融入新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
培育综合素养。现象教学,是直接聚焦学生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并由此作为驱动力而深入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由多门学科参与,围绕目标协同推进的;从参与方式上看,它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生需要和教师一起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协同实施,总结评估;从能力发展上看,在现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元思考、探究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跨学科读写、信息收集与提炼、交流与表达、合作能力等得到综合发展。由此可见,现象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力求成为一个综合的立体的人。
为未来培养人。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现象教学作为芬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思考是深入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正如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兰·中国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桑娜·劳斯拉赫蒂所说:“世界变化太快了,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儿童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在课程改革时主动面向未来,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力求将这种学习能力延续至终身,以满足学生在未来时空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需求。
对于国内的教育者来说,“现象教学”并不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教学方式。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制学习”“研究性学习”与芬兰的“现象教学”有很多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但芬兰的现象教学研究更为系统、深入、扎实,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项目时,较少顾及课程的连续性、层次性、逻辑性,随意性比较大,有“跟着感觉走”的嫌疑。芬兰教育中,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标准”为原点的思考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国家课程标准”为标准,系统、深入地思考“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
“不是我有什么就做什么。”目前,我们在开发课程、推进项目的时候,往往以教师为核心,教师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教师爱好什么就做什么。笔者接触过一所学校,在主题式学习周里,36个班级呈现了36个完全不同的学习项目。无论是同一年级的横向系列,还是不同年级的纵向系列,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这些项目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喜好来设计的,没有考虑年段或者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芬兰,每一个现象教学项目实施之前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与研究,以确保项目与国家课程标准的高度匹配和有效达成。
“不是流行什么就做什么。”“盲目跟风”是国内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常见问题。例如,成千上万的学校在还没有完全弄明白“STEM”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已经纷纷开出了STEM课程。后来,美国在STEM课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艺术学科,提出了“STEAM”的教育倡议。于是STEM课程纷纷升级为STEAM课程。这种“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跟风式的改革危害不小,值得警惕。芬兰教育则以淡定与从容的态度,看清方向,瞄准目标,找准途径,在课程改革的途中收获了一路芬芳。
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对原本习以为常的现象,重新进行评估,进而找到新的裂变点和生长点。芬兰奥卢之行,让我们从芬兰教育中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影子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建朝.芬兰学校建筑和学习环境的特点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8(1):67-71.
[2]钱文丹.芬兰如何设计教室,以满足21世纪核心素养的需要?[J].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7(12).
[3]佚名. 芬兰新课改:以“现象教学”为核心[J]. 中国德育,2016(12):4.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学教育集团 3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