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企业“走出去”的基本形态已经从最初相对简单的出口贸易,逐渐发展到工程承包、项目投资、国际并购整合等更为复杂的形式。“走出去”企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银行金融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提升“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抢占“走出去”业务蓝海,商业银行必须从传统、单一的存贷款、结算、担保和贸易融资业务向全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结构化融资、财务顾问等“商行+投行”的经营模式转变。
近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投资额逐年增加,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900多亿美元;完成跨国并购近14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过500亿美元,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针对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要求,如何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银行“走出去”客户服务能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从跟随企业“走出去”到引领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商业银行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趋势及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是国家支持“走出去”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跨境人民币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政策的推出,为“走出去”企业在结算、融资和现金管理方面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虽然全球经济低迷,但中国对外投资流量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可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仍然很小,仅相当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0%。
三是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走出去”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国并购市场发展迅速,无论是在交易量和还是在交易额层面上均展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前景,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而投资重点仍主要集中于能源电力、资源(原材料)和工业等行业。
二、商业银行发展“走出去”业务的必要性
从推动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角度看,“走出去”业务集合了商业银行国际、公司、投行、资金等专业条线,目标客户包括境内外的公司、机构、同业和个人等客户类型,涉及跨境结算、融资、对外担保、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管理、财务和法律顾问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办理该项业务不仅可通过较为复杂多样的产品组合带动本外币结算、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增长,还能实现较高的综合收益,对各业务条线业务拓展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未来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蓝海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走出去”金融服务能力的举措
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币国际化,如何更好的实现从跟随企业“走出去”-协同企业“走出去”-引领企业“走出去”的转型、升级和再造,是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和目标。为此,基于商业银行已在跨境贸易和工程领域等方面取得的一定成绩,以及在境外信贷市场拓展和走出去业务的风险控制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实现跟随、协同和引领这不同阶段目标,结合北京地区实际情况,商业银行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包括:
一是针对贸易型企业,要实现由被动地等待客户“送单上门”,完成客户指定的收付汇动作,到利用商业银行海外网络资源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海外市场信息,为企业寻找良好市场拓展商机,比如获得交易对手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交易对手情况、协商结算方式等,不但为企业提供资金结算和融资需求,还为企业创造业务,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和产业链与服务链资源,实现贸易数据和金融信息的充分融合与交互,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点到点贸易融资管理和一站式金融服务。
二是针对境外投资型企业,要从分散提供、单项介入各类业务的模式,转变为其提供全面、周到、贴合度高的一揽子服务方案。相对于贸易型企业,境外投资型企业由于其单笔交易历时较长,从目标选择到实施投资计划、开展实体经营等,涵盖了新建企业的全部流程。受地缘、法律、监管及文化差异的影响,海外投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境内投资。除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各项服务外,核心的需求是海外融资和以财务顾问为核心的投行服务,同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或选址建厂的过程中,需要银行就具体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同商务部、外汇局、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动合作,定期举办走出去研讨会,就走出去政策、行业领域、风险把控等做研讨,并组织企业与投行、律所和咨询公司开展专题讨论会,探讨海外合作战略,从战略角度和市场前景角度了解企业的项目,把政策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走出去做好政策引导。
三是针对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型企业,由于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贸易行为,是服务贸易的一种,因此此类企业的需求与贸易型企业需求存在类似之处。同时在承包工程项下,企业在挣揽及实施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银行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合同协议的把关和转移项目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在项目谈判、协议签订等方面给予协助和建议,在项目合同的生效条款、价格条款、支付条款和法律条款等方面协助企业防范风险,通过顾问服务,帮助企业把控海外项目的风险,防范细节中隐藏的陷阱。
总之,“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我们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提升商业银行走出去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深化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逐渐积累经验,提升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能力,实现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最终目标。(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林景臻,《跨国方略-商业银行全球化布局与执行》,中信出版社
[2] 林家彬等,《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林树红,《刍议“走出去”金融服务》,《中国外汇》2011年第02期
[4] 张琦,《“走出去”金融三足鼎立》,《中国外汇》2013年第05期
[5] 李虹,《金融护航企业“走出去”》,《中国外汇》2012年第10期
[6] 韩英彤,《迎接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黄金期”-专访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中国外汇》2012年第04期
[7] 孙梅玉,《银行国际业务经营转型新思考》,《中国外汇》2013年第10期
近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投资额逐年增加,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900多亿美元;完成跨国并购近14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过500亿美元,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针对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要求,如何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银行“走出去”客户服务能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从跟随企业“走出去”到引领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商业银行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趋势及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是国家支持“走出去”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跨境人民币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政策的推出,为“走出去”企业在结算、融资和现金管理方面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虽然全球经济低迷,但中国对外投资流量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可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仍然很小,仅相当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0%。
三是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走出去”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国并购市场发展迅速,无论是在交易量和还是在交易额层面上均展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前景,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而投资重点仍主要集中于能源电力、资源(原材料)和工业等行业。
二、商业银行发展“走出去”业务的必要性
从推动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角度看,“走出去”业务集合了商业银行国际、公司、投行、资金等专业条线,目标客户包括境内外的公司、机构、同业和个人等客户类型,涉及跨境结算、融资、对外担保、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管理、财务和法律顾问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办理该项业务不仅可通过较为复杂多样的产品组合带动本外币结算、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增长,还能实现较高的综合收益,对各业务条线业务拓展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未来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蓝海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走出去”金融服务能力的举措
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币国际化,如何更好的实现从跟随企业“走出去”-协同企业“走出去”-引领企业“走出去”的转型、升级和再造,是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和目标。为此,基于商业银行已在跨境贸易和工程领域等方面取得的一定成绩,以及在境外信贷市场拓展和走出去业务的风险控制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实现跟随、协同和引领这不同阶段目标,结合北京地区实际情况,商业银行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包括:
一是针对贸易型企业,要实现由被动地等待客户“送单上门”,完成客户指定的收付汇动作,到利用商业银行海外网络资源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海外市场信息,为企业寻找良好市场拓展商机,比如获得交易对手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交易对手情况、协商结算方式等,不但为企业提供资金结算和融资需求,还为企业创造业务,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和产业链与服务链资源,实现贸易数据和金融信息的充分融合与交互,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点到点贸易融资管理和一站式金融服务。
二是针对境外投资型企业,要从分散提供、单项介入各类业务的模式,转变为其提供全面、周到、贴合度高的一揽子服务方案。相对于贸易型企业,境外投资型企业由于其单笔交易历时较长,从目标选择到实施投资计划、开展实体经营等,涵盖了新建企业的全部流程。受地缘、法律、监管及文化差异的影响,海外投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境内投资。除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各项服务外,核心的需求是海外融资和以财务顾问为核心的投行服务,同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或选址建厂的过程中,需要银行就具体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同商务部、外汇局、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动合作,定期举办走出去研讨会,就走出去政策、行业领域、风险把控等做研讨,并组织企业与投行、律所和咨询公司开展专题讨论会,探讨海外合作战略,从战略角度和市场前景角度了解企业的项目,把政策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走出去做好政策引导。
三是针对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型企业,由于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贸易行为,是服务贸易的一种,因此此类企业的需求与贸易型企业需求存在类似之处。同时在承包工程项下,企业在挣揽及实施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银行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合同协议的把关和转移项目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在项目谈判、协议签订等方面给予协助和建议,在项目合同的生效条款、价格条款、支付条款和法律条款等方面协助企业防范风险,通过顾问服务,帮助企业把控海外项目的风险,防范细节中隐藏的陷阱。
总之,“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我们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提升商业银行走出去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深化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逐渐积累经验,提升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能力,实现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最终目标。(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林景臻,《跨国方略-商业银行全球化布局与执行》,中信出版社
[2] 林家彬等,《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林树红,《刍议“走出去”金融服务》,《中国外汇》2011年第02期
[4] 张琦,《“走出去”金融三足鼎立》,《中国外汇》2013年第05期
[5] 李虹,《金融护航企业“走出去”》,《中国外汇》2012年第10期
[6] 韩英彤,《迎接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黄金期”-专访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中国外汇》2012年第04期
[7] 孙梅玉,《银行国际业务经营转型新思考》,《中国外汇》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