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柯城吧,做画中人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二字,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菲菲细雨,濛濛烟云,缈缈竹海,潺潺山溪。
  无需赘言,仅凭“江南”二字,眼前便浮现出一幅清雅的山水画卷。弯弯的小桥,长长的雨巷,青青的茶园,悠悠的船家。
  没有大都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名景点的行人如织,更没有那些著名水乡的商街闹市、喧嚣浮华,温婉的柯城就是这样一位生长在江南深处的梦里水乡。犹如雨巷中那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缓缓款款,清静,素雅。如琴,如诗,如画。
  这位素雅的柯城“姑娘”,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衢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浙西明珠”之美称,被称为“南孔圣城,烂柯仙地”。
  2016年4月22日,“绿色中国摄影万里行”活动,走进了这座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衢州柯城。本次“绿色中国摄影万里行——聚焦秀美柯城”活动,由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和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柯城区委、柯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绿色中国杂志社、中共柯城区委宣传部、绿色中国行主题摄影联盟、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共同承办。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绿色中国网络电视等单位的16位摄影家和记者,在蒙蒙细雨中,从北京、上海等地抵达柯城。
  在他们之中,有的是第一次来到衢州柯城,也有的摄影家就是土生土长的柯城人,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深深的爱恋着江南的温润,衢州的秀丽,柯城的多情。摄影家们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构图,为温婉的柯城留下风情万种、风格和色彩都迥异的纪念。并且,在这次柯城的采风活动中,“绿色中国摄影万里行”第一次采用VR技术拍摄,用一幅幅360°全景画面,记录下柯城最温婉秀丽的春天。
  清晨的云雾伴着烟雨,朦胧环绕着柯城。
  离开柯城市中心只需半小时车程,蜿蜒的山路便载着我们钻进层层云海的深处。摄影家们准备好相机,小心翼翼的下车步行。踏足云端,仿佛闯入天宫仙境。青云在湿滑的石板小路上流走,晨雾在触摸快门的手指间环绕。微风拂过,一个脸庞清秀的小村庄隐隐约约的浮现在摄影师的镜头中。
  这是一座古老的小村庄——石梁镇张西村。据张氏家谱记载,张西村张氏为汉朝留侯张良的后裔,始祖第34代孙张士洪、张益超兄弟俩迁徙与继承先祖张良于白云山书院修炼业绩有缘,于康熙38年从闽上杭县白沙镇迁徙衢西胜堂源西坑,族居繁衍在此,已有300余年历史。
  为了保护好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古村落,柯城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精力,为居民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对老建筑、老景观修旧如旧,极大的保持了张西古村原有的样子。
  张西古村四周群山环绕,濛濛的云雾,渺渺的雨烟,微微的笑着,拥抱层层青山。这山中的景致,如同300年前张氏族人初来时一样。世世代代张西人在山上种橘,养竹,挖春笋,采山茶,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闯入仙境中的军旅摄影家李建波政委是此行年龄最长的一位,从踏入这山中起,他就没有停下过手中的快门声,他说:“我相信,这山里面真的住着一位白胡子老神仙。”
  橘香、茶香、竹香,清新自然的空气环绕着张西村,清清幽幽三百年。摄影师们镜头走过的地方,百岁的老人在淡淡橘香中倚坐在老宅门口听雨,深深的,望向远方,雪白白的小奶猫蹲坐在老人的布鞋旁撒娇,懒懒的,搔着痒痒。一身红衣的小媳妇抱着孩子坐在门里,羞涩的只露出半个发髻,而她怀中的婴孩儿,却睁着葡萄般的大眼睛,认真的望着一个个长长的镜头,盛开出天真的笑,年轻的母亲哼着童谣,欢唱起全家的希望。穿戴整洁的大叔铺开一张大大的箩筐挑拣刚刚采下的山茶,抬头看见我们,热情的招呼大家进屋喝茶。这位热情淳朴的张西村民真的端出一杯杯自家的山野茶,敬献给远道而来的摄影家。山中粗茶,虽不甚精致,茶汤却也嫩绿明亮,饮一口,嫩香甘醇,唇齿留香,好似炎夏烈日酷热的午后,忽然的一阵清凉雨,清远悠长,神清气爽。朦胧的云雾从千百年前起就环绕在这片青山之中,绵绵不绝,从未飘散,于是,这山上的清茶便酝酿出一味神秘的醇香。身为国家高级茶艺师的摄影家李福惠先生对这山野茶赞不绝口:“我品过那么多的好茶,今天这碗茶,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绿茶,清香到心里去了!”
  灰黑的瓦,灰白的墙,挂着雨痕的小木窗,吱扭斑驳的老门框,他们带着三百年来张西人的勤劳和智慧,忙碌着,悠闲着,微笑着,住在神仙住的地方。他们把平静和幸福,映进我们这些现代科技的长枪短炮里,映进摄影家们沁着橘花香的张西印象。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梅龙先生此次作为绿色中国行主题摄影联盟的摄影家,首次来到柯城拍摄。路边的野花、石板上的青苔、贪睡的花猫、羞涩的娃娃,山村中的一切都变成了他镜头中动人的影像。他说:“浙江我来过许多次,柯城却是第一次来到。没想到,比我之前去过的江南更秀美,更生动。”
  离开古老的张西村,车行并不远,摄影家们便来到了衢州市著名的自然生态风景区——桃源七里风景区。这里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已经在浙江做出了响亮的名声。乡村两级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旅游百强乡镇”、“浙江省生态示范乡”、“浙江省农家乐示范村”。是柯城的骄傲。
  春风阵阵,拂过层层竹海,从摄影家们的镜头里看去,就好像是哪位仙女姐姐轻抚着羽毛扇,又像是竹梢上立着一位盖世女侠玉娇龙,凌波微步,竹香涌动。上海乐游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云先生是全景拍摄的专家,他小心翼翼的支起他的VR全景相机,用这个小小的长着好多只眼睛的怪物摄影机,留住了竹尖上的玉娇龙,留住了阵阵春风,留住了潺潺溪水,更留住了摄影家们的欢声笑语。孙总说:“我就是柯城人,这次能跟随绿色中国摄影联盟的队伍一起回到柯城,并为柯城拍摄全景图像,感到特别的自豪。”
  在这幽静的绿色山谷中步行,耳朵也放下了所有的压力,尽情享受着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林中鸟儿清脆的歌声、和连绵不绝的潺潺水声。
  这山中清澈见底的溪水可着实来之不易。曾几何时,柯城的水源遭到了严重的工业污染,昔日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河道,再也不能下水游泳了,就连生活饮水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柯城政府下定决心,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工程,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严格治理水源污染。经过几年的努力,记忆中的绿水青山终于重返柯城人的美好生活,孩子们又可以在清澈见底的山溪中畅游了。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郭志坚先生此次作为绿色中国行主题摄影联盟的摄影家,首次来到柯城拍摄,他说:“虽然这是我是第一次来柯城,但是柯城的名字我早有耳闻,因为新闻联播曾经播过好几条关于柯城绿色环保的典型事迹的新闻呢,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柯城政府功不可没。”
  细细的山涧唱着欢歌,飞着雪白的浪花,钻过浓密的绿叶,从覆盖着青苔的石头上跑过。山涧与山涧相遇,汇成清澈的香溪,香溪穿过竹林,跑过村庄,跃过山谷,飞流直下,跳入清潭,如烟似雾。
  瀑布的水雾飘进细雨中,轻抚人们的脸庞,每一个毛孔都幸福的张开着,尽情吮吸这份清凉。一袭红衣的主持人姑娘小心翼翼的走向清潭畔,在一棵歪脖古树下,沐浴着雨雾,闭目静思。这一幕,被摄影家高勇先生用慢门拍摄,定格在画面。在他的镜头中,飞流的溪水凝结成飞舞的白练,鲜艳的红裙端坐在树下,思绪却穿过水幕,钻入水帘洞,飞入桃源仙境。摄影家高勇先生已经是第三次来衢州了,他说:“每一次来衢州都有惊喜。柯城的美与之前去过的衢州常山、开化、江山都不相同,非常有韵味。下次再有机会,我还会再来。”
  沿着湿滑的石板山路步入竹林深处,鲜笋正当季呢。竹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鲜嫩的春笋钻出潮湿的泥土,头顶甘甜的雨露,饱满鲜香,娇嫩欲滴。鲜得就像谁家刚出嫁的新娘,鲜得舌尖禁不住涌出美味的回忆,忙不迭的吞着口水。北京电视台摄像科科长、摄影家姜力先生已经是第二次到衢州了,他兴奋的对大家说:“你瞧这竹林长的多好,要是能在这山里住着,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吃着有机鲜竹笋,得多舒坦啊!”
  漫山的鲜笋、遍野的山野菜、散养的禽蛋鲜肉、清冽甘甜的山泉,这些正是桃源七里最骄傲的特产。这里的农家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不仅味道可口,食材更是鲜香的到了头。桃源七里风景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带了一个好头。
  一位大婶挎着两个竹篮子,步伐矫健的走来。一篮新鲜的山野茶,一篮挂着露珠的大春笋。大婶笑盈盈的捧着她的大竹笋,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方言。但她洋洋得意的眼睛翻译了一切:笋是刚刚挖出来的,鲜嫩着呢!茶是自家产的,保你好喝!
  大婶丝毫不惧镜头,爽朗的笑声引得大家纷纷上前合影留念,一旁的摄影家、著名导演于守山先生捕捉到了这一切,突发创意,让美女模特手捧春笋,大婶高举手机,拍摄下一组名为《新鲜》的创意图片。他解释说:“在山中大婶的眼中,高科技的手机是新鲜的,而在城里人眼中,大婶筐里的原生态、纯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农产品,和这山中的好空气,才是最新鲜的。”
  最美的风景就是这样,如恋人般,缘份到了,自然就遇到了。下山的路上,邂逅一座绝美的古桥,摄影家们赶忙喊司机停车。
  这是康熙年间的古石板桥。碧绿的苔藓幽幽的,铺满整个桥面,桥头的那棵枝繁叶茂的老香樟树,沐浴着雨水,饱饮山泉,屹立数百年。清冽的山泉,古韵的石桥,幽香的古樟,这些醉人的清香弥漫在绵绵细雨中,一位蓝衣飘飘的女子走入了摄影家们的画面。她撑着一把江南独有的油纸伞,从悠远的古韵中,缓缓款款,清静,素雅,如一缕丁香,揉在细雨中,滴落古桥头。
  除了温婉秀丽的江南风情,衢州柯城还是世界围棋文化的发源地,观棋烂柯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柯城:晋朝时期,有位叫王质的人到石室山去砍柴,偶遇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下围棋,于是他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也就是“柯”,已经腐烂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迹斑斑、凸凹不平。下山回家,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改朝换代,千年已逝。
  仙界只一日,人间已千年。
  自此,石室山更名为烂柯山,衢州柯城更被视为围棋仙地,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纷纷踏足的胜地。
  如今,再一个千年已逝。当“绿色中国行主题摄影联盟”的摄影家们来到这烂柯山上,博弈的童叟早已飞仙,观棋的樵夫也不知转往哪一世去了,腐烂的斧柯随风而散,唯有烂柯山上那座巨大的天生石桥,与几千年前一样,鬼斧天工,有如一道赤霞长虹,巍峨耸立,静候仙人归来。
  也许,石桥知道,仙人只是暂时离去个一日半日,很快便会回来下棋。可我们不知道,待到那时,人间将会是哪一世?
  这次“绿色中国摄影万里行——聚焦秀美柯城”的摄影采风活动收获颇丰。
  除了张西古村、桃源七里乡、烂柯仙山之外,摄影家们还去到了演员周迅的美丽故乡——坎底村,“猪棚换画廊”的蒋家牧歌文创园,经政府大力改造而重现清澈的石梁溪、庙源溪,国家一级水源地乌溪江,这一条条流淌着清澈童年的溪水,是柯城政府的骄傲,更是柯城人民的自豪。摄影家们陶醉在这微醺的清澈中,吸江南之香,饮神仙之味,拍摄下一幅幅醉人的图画,缠缠绵绵,沉醉不知归路。回去的路上,摄影家李福惠老师一遍欣赏着相机里的新鲜作品,一边感叹道:“回去我要告诉我的朋友们:来柯城吧,做画中人!”
其他文献
玉树地震五周年之际,雪域高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客人,玉树,成为了青藏高原野生动物保护的新起点。  7月21日下午四点,记者托着行李走进玉树宾馆的5楼房间,屋内的笔记本电脑前,坐着一位穿着朱红袈裟的喇嘛,他起身对记者友善地打招呼,面容慈祥亲和。他是近年来民间环保界崛起的新星——扎西桑俄。  2009年的一次与外国科学家的交流,使他开始意识到雪豹的生态价值,从此走上雪豹保护之路。随后几日与桑俄的相处十分
期刊
长江腰上系着一个宝葫芦,宝葫芦吸蓄赣、修、信、抚、饶五江之水,吞吐着浩浩汤汤的万里长江,这个宝葫芦就是驰名中外的鄱阳湖。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面积达315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1℃。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五河夹长江水系的呵护,使其“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于是,在1988年这里就建立了国家级的
期刊
4月29日下午,五一劳动节前夕,炎炎烈日下,北京火车站对面的东长安街上亮起了一面特殊的旗帜——北京国际饭店劳模团队为您指路。这是北京国际饭店与东城区赵家楼街道共同组建的劳模服务团队为五一劳动节来京的游客提供的指路服务。全国劳模段雪飞是北京国际饭店的一名员工,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这次她与被称为“北京活地图”的公交行业的另一名全国劳模——张鹊鸣并肩合作,带领北京国际饭店2016
期刊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五公里越野过后,战士们围坐在跑道上,享受着张振飞吼出来的一首《奔跑》。虽然有点走音,但听起来却阳刚气十足,让人有一种在操场上再跑上几个来回的冲动。张振飞不仅喜欢唱《奔跑》,自己也是个奔跑狂人。他说每天最放松的时刻,就是每天下午体能训练过后,能背对着落日绕着训练场走一圈:一边看着自己狭长的影子,一边撩开作训服
期刊
一  把幸福作为研究课题是一件冒险的事。“幸福”一词的意义过于含混,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但不同的人所向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哲学家们提出过种种幸福论,可以担保的是,没有一种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至于形形色色所谓幸福的“秘诀”,如果不是江湖骗方,也至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罢了。  幸福是一种太不确定的东西。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一旦愿望实现了,就真感到幸福么?萨特一
期刊
“微信运动”和运动手环的普及,掀起了一阵走路的“攀比风”。每天“晒”步数,互相询问“今天你走了多少步?”,为了争当“微信运动”的榜首而暗自较劲,这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将走路作为一种日常锻炼方式。  将稍显枯燥的走路运动转换为有趣的游戏互动,这虽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只看步数的走路真的能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吗?我们到底该如何走路锻炼呢?  走路锻炼,强度是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曾将
期刊
香榧属红豆杉科,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又称细榧、真榧,是榧属植物中品质最优的一种果实。香榧果炒熟后松脆可口,有特殊香味,深受人们欢迎。同时,香榧果仁更有着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近年来,松阳县大力发展香榧产业,以“平原茶发家,山区榧致富”为指导思想,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进一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与产业集约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积极谋划香榧全产业链布局,努力
期刊
北京西南,是一带属太行山系的崇山峻岭,称大房山。这座山被两条东去的大河所簇拥,西是拒马河,东是大石河。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拒马河已成为北京境内惟一终年不断流的河。而大石河,已经干涸30多个寒暑春秋。  这条河,发源于大山深处,曲折蜿蜒于北京房山群峰之间,一路不拒细流,两岸村落百姓无不深得她的滋润。喝着大石河的水,吃着河套里的粮,长大又沿着大石河畔走出大山步入京城,谁能说这条河不是我的母亲
期刊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南岸,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从1986年起,他一个人、一辆车、一把铁锹、一捆树苗,带领家人和乡亲们在南昌市南昌县南新乡的堤岸、乡道两旁植树60余万株。他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叫徐高柳,今年63岁,是南昌县南新乡爱民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党员。  做生意辛苦赚来的钱用于种树  “我要在有生之年,种上100万棵树。”在采访
期刊
胡明刚电话说:打捞沉船要出本书,想请我作序。我感到有些意外,虽然读过他的文章,却不认识他,也没有看过书稿,作序从何谈起?于是约会。原来他是我的本家,还同一辈分,叫陈舟宝。我的第一句话是:“你为什么用‘打捞沉船’的笔名?”  他留下一部 251 页的书稿,题曰《老手艺文稿》,详尽记载了家乡40余种老手艺。有些连我这90岁的老天台也知之不详。可见他采访生活的深入、对故乡风物的热爱、对老手艺人手艺的尊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