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25日下午,91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银行柜台,在转账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正式将100万元巨款划到了“方汉奇基金”的账户上。此前一天,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方汉奇基金”成立儀式上,他决定将所获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奖金100万元悉数捐出,用以支持全国的新闻学、特别是新闻史学的研究,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转账捐奖引发小误会
“这辈子得过一些奖,没得过这么大数额的奖金。”方汉奇笑眯眯地跟记者聊起来。悉数捐出奖金的第二天,他去银行办理转账手续时,不小心闹了点小误会。银行工作人员听说91岁的老人要转出这么一大笔款,疑心遭诈骗,他们就把陪同人员隔开,要求单独和老人进行沟通。她们问,您的儿子在不在?需要跟您的儿子沟通一下。方汉奇说,儿子在美国,女儿在英国,都不在这儿。看着银行工作人员一副“老先生肯定被骗了”的表情,陪同他去银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哭笑不得,赶忙在手机里翻出前一天捐赠仪式的新闻,还播放了现场的视频,加上老先生再三确认,银行工作人员才为他办理了业务。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
方汉奇,广东普宁人,1926年12月生于北京,1946年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1951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4年成为中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导,1989年创立中国新闻史学会并担任首任会长。专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和他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等,是中国新闻史权威著作。
作为新中国资历最深、教龄最长的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心心念念的都是新闻史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新闻史有那么丰富有趣的事儿,如果老师还讲不好课,那可要打板子。”有学生谈起方先生的课,用八个字形容:满座叹服,惊为天人。他讲梁启超,随口就可以背出一篇千字政论,一边背诵,一边踱步,兴之所至,旁若无人;他讲邵飘萍,正史、野史,大人物、小人物,大事件、小事件,娓娓道来,举重若轻。“我没有多大的天分,只不过在积累上舍得下一点笨功夫而已。”在半个多世纪里,方汉奇做了10万张学术卡片,正是这一张张学术卡片,为他织就了一张立体庞大的知识网。
2004年,方汉奇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每年带一名博士生。方汉奇把家当作办公室,早上7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墙的三面都是书架,与天花板齐高,放着几十年来积累的几千本书。陈昌凤是方汉奇的学生,有一次去他家找书,方汉奇先拿起望远镜,迅速定位书的位置,随后搬来扶梯,身手敏捷地爬上去拿顶层的书,就像一个出色的将军在调动千军万马。随着年纪的增长,方汉奇爬不了梯子了,身高不足1米6的他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几乎全被书遮住了。
方汉奇原名方汉迁,他的爷爷希望他能和司马迁一样严谨治学。方汉奇的一生志趣确实与司马迁相符,人生经历也如司马迁一样起起伏伏。方汉奇是新闻史大家,也是公认的幽默大师。他在“文革”中“掏过人民大学每一个厕所”,“抡5斤大锤要抡1000多下”,蹲过牛棚,做过伙夫,但他从不计较这些事,甚至依然玩笑不断。有一次,他很严肃地对同住一棚的同事黄河说:“毛主席已经过问你的事了,你很快就能解放。”黄河大喜过望,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方汉奇指指新编《毛主席语录》:“上面有句话,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方老自称“90后”
一次,有一位学生告诉方汉奇,自己要退休了。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学生都被人叫“奶奶”了。但他对年纪似乎并不敏感,自称“90后”,对新事物十分好奇。
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学上网,让学生把操作手册写在本子上,用“一指禅”学会了五笔输入法。2010年他发了第一条微博,底下有学生评论:“祖师爷,我们是同一天开通微博的。”有学生抱怨,“我还在看您的《传播史》,太厚了。”他逗趣地回道:“让您受累了。”开通微博的第一天,他的粉丝就达12000多。前几年,他在微博上很活跃,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很气愤,说“其心可诛,其行可恶。”报刊亭被拆时,他很心痛这一城市风景线消失了。当“疆独”在昆明制造暴乱事件时,他呼吁在媒体上公示全部死难者的姓名,以表示对他们生命的悼念和尊重。
在微博里,91岁的他有时像个“愤老”,看不惯的事情总会批评两句。他说教授也是人,生了气也会骂人,但是最好学学鲁迅和章太炎骂人的艺术。后来他又注册了微信,昵称叫cOc0,是儿子家宠物狗的名字。他还会使用表情包,有一次点错了,把笑脸点成哭脸,惹得群里的学生哈哈大笑。师门聚会时,他还会掏出自拍杆和学生自拍一张。
老了也不浪费时间
虽然方汉奇并不像传统的90多岁老人,但在很多时候,学生陈昌凤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老师老了”。
陈昌凤至今仍清楚记得一个画面:得知老伴病危的时候,正在吃饭的方汉奇突然抬起头,一下子泪流满面。方汉奇和老伴感情很深,出门会给她买冰淇淋,从医院出来会悄悄在她额头上留一个吻,有时也会孩子气地向老伴讨着多吃两口蛋糕。方汉奇有糖尿病,都是老伴管着他。陈昌凤发现,师母去世后,以前由师母说的很多话变成了方老说。他也会絮叨“谁谁搬家了”“谁谁家的孩子还没有找到男朋友”;手上的力气也越来越小,拧不开瓶盖了。最明显的是,他也开始忘事了。有一次约好9点开会,学生们左等右等没来,着急赶到他家,他还坐在书房里。这是以前时间观念极强的他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有访客来,聊了一个多小时在门口道别,他又把人家叫回来,一边往书房走一边嘟嚷,“我记一下你的名字,客人来了却不知道叫什么,多不好意思啊!”对方又一次说出姓名,他拿出记事簿准备记,才发现早已经记下了。
即使如此,方老也从来没想过停止工作。他的儿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家里便剩下他一个人。他不愿意找保姆,想着保姆怕无聊可能要看电视,会影响他工作。他舍不得浪费一点时间,在医院,学生推着他去做检查,他的书还放在手边。家中的厕所里也放着书,他可以见缝插针地看一会儿。
这次转账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凑在他耳边大声强调“钱捐了就回不来了”,满头白发的方老一直坚定地点头,“知道。”
转账捐奖引发小误会
“这辈子得过一些奖,没得过这么大数额的奖金。”方汉奇笑眯眯地跟记者聊起来。悉数捐出奖金的第二天,他去银行办理转账手续时,不小心闹了点小误会。银行工作人员听说91岁的老人要转出这么一大笔款,疑心遭诈骗,他们就把陪同人员隔开,要求单独和老人进行沟通。她们问,您的儿子在不在?需要跟您的儿子沟通一下。方汉奇说,儿子在美国,女儿在英国,都不在这儿。看着银行工作人员一副“老先生肯定被骗了”的表情,陪同他去银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哭笑不得,赶忙在手机里翻出前一天捐赠仪式的新闻,还播放了现场的视频,加上老先生再三确认,银行工作人员才为他办理了业务。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
方汉奇,广东普宁人,1926年12月生于北京,1946年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1951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4年成为中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导,1989年创立中国新闻史学会并担任首任会长。专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和他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等,是中国新闻史权威著作。
作为新中国资历最深、教龄最长的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心心念念的都是新闻史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新闻史有那么丰富有趣的事儿,如果老师还讲不好课,那可要打板子。”有学生谈起方先生的课,用八个字形容:满座叹服,惊为天人。他讲梁启超,随口就可以背出一篇千字政论,一边背诵,一边踱步,兴之所至,旁若无人;他讲邵飘萍,正史、野史,大人物、小人物,大事件、小事件,娓娓道来,举重若轻。“我没有多大的天分,只不过在积累上舍得下一点笨功夫而已。”在半个多世纪里,方汉奇做了10万张学术卡片,正是这一张张学术卡片,为他织就了一张立体庞大的知识网。
2004年,方汉奇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每年带一名博士生。方汉奇把家当作办公室,早上7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墙的三面都是书架,与天花板齐高,放着几十年来积累的几千本书。陈昌凤是方汉奇的学生,有一次去他家找书,方汉奇先拿起望远镜,迅速定位书的位置,随后搬来扶梯,身手敏捷地爬上去拿顶层的书,就像一个出色的将军在调动千军万马。随着年纪的增长,方汉奇爬不了梯子了,身高不足1米6的他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几乎全被书遮住了。
方汉奇原名方汉迁,他的爷爷希望他能和司马迁一样严谨治学。方汉奇的一生志趣确实与司马迁相符,人生经历也如司马迁一样起起伏伏。方汉奇是新闻史大家,也是公认的幽默大师。他在“文革”中“掏过人民大学每一个厕所”,“抡5斤大锤要抡1000多下”,蹲过牛棚,做过伙夫,但他从不计较这些事,甚至依然玩笑不断。有一次,他很严肃地对同住一棚的同事黄河说:“毛主席已经过问你的事了,你很快就能解放。”黄河大喜过望,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方汉奇指指新编《毛主席语录》:“上面有句话,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方老自称“90后”
一次,有一位学生告诉方汉奇,自己要退休了。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学生都被人叫“奶奶”了。但他对年纪似乎并不敏感,自称“90后”,对新事物十分好奇。
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学上网,让学生把操作手册写在本子上,用“一指禅”学会了五笔输入法。2010年他发了第一条微博,底下有学生评论:“祖师爷,我们是同一天开通微博的。”有学生抱怨,“我还在看您的《传播史》,太厚了。”他逗趣地回道:“让您受累了。”开通微博的第一天,他的粉丝就达12000多。前几年,他在微博上很活跃,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很气愤,说“其心可诛,其行可恶。”报刊亭被拆时,他很心痛这一城市风景线消失了。当“疆独”在昆明制造暴乱事件时,他呼吁在媒体上公示全部死难者的姓名,以表示对他们生命的悼念和尊重。
在微博里,91岁的他有时像个“愤老”,看不惯的事情总会批评两句。他说教授也是人,生了气也会骂人,但是最好学学鲁迅和章太炎骂人的艺术。后来他又注册了微信,昵称叫cOc0,是儿子家宠物狗的名字。他还会使用表情包,有一次点错了,把笑脸点成哭脸,惹得群里的学生哈哈大笑。师门聚会时,他还会掏出自拍杆和学生自拍一张。
老了也不浪费时间
虽然方汉奇并不像传统的90多岁老人,但在很多时候,学生陈昌凤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老师老了”。
陈昌凤至今仍清楚记得一个画面:得知老伴病危的时候,正在吃饭的方汉奇突然抬起头,一下子泪流满面。方汉奇和老伴感情很深,出门会给她买冰淇淋,从医院出来会悄悄在她额头上留一个吻,有时也会孩子气地向老伴讨着多吃两口蛋糕。方汉奇有糖尿病,都是老伴管着他。陈昌凤发现,师母去世后,以前由师母说的很多话变成了方老说。他也会絮叨“谁谁搬家了”“谁谁家的孩子还没有找到男朋友”;手上的力气也越来越小,拧不开瓶盖了。最明显的是,他也开始忘事了。有一次约好9点开会,学生们左等右等没来,着急赶到他家,他还坐在书房里。这是以前时间观念极强的他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有访客来,聊了一个多小时在门口道别,他又把人家叫回来,一边往书房走一边嘟嚷,“我记一下你的名字,客人来了却不知道叫什么,多不好意思啊!”对方又一次说出姓名,他拿出记事簿准备记,才发现早已经记下了。
即使如此,方老也从来没想过停止工作。他的儿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家里便剩下他一个人。他不愿意找保姆,想着保姆怕无聊可能要看电视,会影响他工作。他舍不得浪费一点时间,在医院,学生推着他去做检查,他的书还放在手边。家中的厕所里也放着书,他可以见缝插针地看一会儿。
这次转账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凑在他耳边大声强调“钱捐了就回不来了”,满头白发的方老一直坚定地点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