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存在的内生问题,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基本见底、经济有所回暖的实际情况,就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如何规避逆向选择、分散市场风险,如何通过借鉴他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先进经验来完善自身不足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金融危机;经济回暖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1)01-0105-06
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概况及现状
根据主权财富基金国际工作组(IWG-SWF)的定义,主权财富基金指政府出于宏观经济目标而设立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投资基金或安排。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职能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下简称“中投公司”,CIC)行使。中投公司于2007年9月29日正式成立,母公司负责进行海外投资;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参股境内金融机构,负责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并取得控股权;汇金公司旗下的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银投资”)负责对问题券商进行注资和改造,进行综合性不良资产的处置。投资架构如图1所示。中投公司的投资运作早于形式上的正式成立。2007年5月,处于筹备阶段的中投公司宣布完成第一笔投资,即投资30亿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的价格购买美国黑石集团约9.9%的无投票权普通股;随后进行的一系列主要投资详见表1。
中投公司凭借汇金公司低价入股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至2008年底已获得投资收益近1617亿美元(总投资额600亿美元)。但中投的海外投资情况不容乐观:首笔对美国黑石集团3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至2008年底账面浮亏23亿美元;第二笔对摩根士丹利50亿美元可转换股权的投资,至2008年底账面浮亏38亿美元。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的亏损与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萎缩、经济基本面恶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据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State StreetGlobal Advisors)的报告显示,2008年主权财富基金普遍遭受账面亏损:韩国投资公司、新加坡淡马锡和挪威养老基金的账面损失率分别达到66.7%、31.4%和23.3%。相比之下,同期一2.1%的海外投资回报率对于成立仅两年多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而言可谓较为理想。同时,至2009年8月止,中投公司对黑石股权和对摩根士丹利可转换股权投资的账面浮亏分别由2008年底的23亿美元和38亿美元,缩小为17.5亿美元和20亿美元。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好转,也契合了主流经济学界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触底,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步入后危机时代的观点。为进一步把握后危机时代涌现的投资机会同时结合国内外舆论较高的盈利预期压力,中投公司2010年上半年仅公开披露的投资就达到14宗,并且以累计73亿美元的投资金额居同期所有主权财富基金之首,投资力度显著增强。但作为一支比较年轻的发展中国家基金,仅依靠资金和胆量显然无法支撑其长远发展。自身体制的缺陷、国际化投资运作经验的缺乏将可能成为制约我国主权财富基金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因此,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有必要在进行全面投资之际审时度势,在分析国际资本运作风险的同时,审视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自我完善逐渐成长为一支稳健、成熟的主权财富基金。
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缺陷
2007年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不少主权财富基金抱有抄底心态的注资行为及原投资对象财务情况的恶化,导致其投资收入和资产规模大幅度缩水。根据摩根士丹利2008年年底发表的报告估计,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持有的股票、不动产及其它资产的价值在2008年跌幅高达18%至25%,造成的损失约在5千亿至7千亿美元之间,致使主权财富基金总价值降至2.3万亿至2.5万亿美元。表2列示了世界各主要主权财富基金在金融危机中的部分损失情况。
从表2中可以清晰看到,许多老牌主权财富基金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像新加坡淡马锡等原先表现突出、投资理念广受推崇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同样受到重创。因此,像我国这样尚处于成长阶段的主权财富基金更应保持审慎的投资态度。因为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资本市场价值重估客观上为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提供了契机,但当前经济形势尚未完全明朗、全球金融市场仍可能余震不断,在此情况下,中投公司更应关注潜伏于投资机遇之下的风险与挑战。综合中投公司面临的外生性挑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投资对象道德风险增加;投资时机难以把握;汇率波动大、美元具有贬值风险。同时,投资角色定位模糊、治理结构权责不清晰、信息透明度欠缺等内生性缺陷也是中投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投资对象态度矛盾,道德风险增加
金融危机扩大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主权财富基金的态度长期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金融保护主义的情绪和势力一直都存在;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内流动性紧缺又加大了国内金融机构对外来资金的需求程度。例如,美国国内针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态度就存在明显分歧,侧重金融职能的财政部和美联储态度相对友好,而侧重政治职能的美国国会态度相对严苛,金融保护主义的势力更强。这导致我国主权财富基金需要面对两个问题:第一,妥协于现实的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有所缓和的后危机时代容易再次升温,出于对国内金融机构的扶持及对于自身国家安全的考虑,国外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多的投资限制,而混合型的投资特点将进一步导致我国主权财富基金面临更大的监管阻力。第二,在流动性逐渐松裕的过程中,东道国国内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窄化问题会得到释放,转化为对外部资金的强烈需求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随着道德风险的增加,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对于投资项目的评估能力亦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2.投资环境不稳定,投资时机难以把握
投资环境的不稳定由两方面造成:首先,在金融危机的余震中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与上游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产生较大联动性;即使投资对象的经营不存在问题,金融危机导致的投资项目失败亦会影响其资金链的运作,甚至影响到投资对象的生存。其次,东道国政府危机应对政策的滞后性会增大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两者结合,不仅加大了中投公司选择投资对象的风险,还增大了其把握投资时机的难度。投资过早,则市场底部未到,投资容易发生账面亏损;投资过晚,则市场底部已过,发达国家本国机构投资者大举进入,东道国政府抵制情绪上升,最终导致错失投资时机。
3.汇率波动显著。美元贬值预期增大盈利 压力
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美国采取大量印发美元作为缓解流动性紧缺的手段之一,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贬值压力进一步增大。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为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及所投资项目大多以美元计价,在汇率波动显著、长期看来美元具有贬值预期的背景下,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可能会面临美元资产缩水的问题。此外,相对于美元的贬值,人民币的升值会进一步加剧中投公司的盈利压力。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曾透露,中投公司每个工作日至少要赚3亿元人民币才能够支付其资本金的利息。而以15年期特别国债4.5%左右的利率加上人民币兑美元每年约5%左右的升值幅度计算,中投公司综合成本率已接近10%;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将使中投公司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
4.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存在的内生性问题
第一,投资角色定位模糊。如上文所述,中投公司的投资策略属于兼具战略性投资和组合型投资的混合型投资模式。一般而言,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性投资将对所投资的行业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容易使东道国政府认为其投资背后渗透了基金所在国政府的目的和利益,故该种投资容易引起东道国政府的反感。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角色定位的模糊易引起海外东道国的疑虑,如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3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中,放弃投票权与董事会席位无疑是为消除东道国疑虑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中投公司购买的是黑石集团无投票权普通单位(non-voting eorrl-mon unit),锁定期为四年,并且不会在董事会拥有席位。
第二,治理结构权责不清晰。管理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公司目前的治理结构更像是一个典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的管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党委和管理委员会。这种治理结构易导致董事会和党委各自的职能和角色分工权责不明确。同时,董事会和党委的成员并不完全一致,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部委,两者可能在关键问题上存有分歧并容易上升为部委之间的利益冲突。此外,虽然中投公司是由财政部通过发行债券注资成立,但是它是由国务院牵头,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参与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其管理的政府职能分散于若干不同的部门,多头领导带来的管理归口问题易导致管理的重叠或真空,亦不利于权责的清晰界定。
第三,信息透明度欠缺。主权财富基金信息透明度的缺乏也是其饱受非议的一大原因。结合其与生俱来的政府色彩,主权财富基金容易让东道国怀疑其投资动机之后可能隐藏某种政治目的,而非纯粹的商业投资。这种疑虑增大了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阻力。根据SWF institute公布的林纳堡一迈达艾尔透明度指数(Linaburg-Maduell transparency index),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透明度等级仅为六级,在其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指数榜单上仅列第十六位。同时,主权财富基金信息透明度低也可能导致其投资管理混乱,内部腐败滋生,并加剧投资风险。
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对策建议
1.应对金融危机外生性挑战的政策建议
首先,面对投资对象矛盾的态度,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可以选择更主动的投资策略。作为一家新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可以仿效国际私募股权投资业的通行做法,考虑多与成熟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投资。中投公司作为被动的跟投方可以在与主投方的合作中学习进行尽职调查,积累如何通过签订完善的投资合同来防范逆向选择等投资风险的经验。对于合作对象的选择,中投公司既可以考虑与其他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合作,也可以考虑与欧美成熟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与前者的合作有利于学习投资经验和分散投资风险,与后者的合作除上述优点外,还有利于缓和东道国的抵触情绪,优化投资环境。
其次,应对波动的投资环境和剧增的投资风险,建议中投公司通过对投资组合进行适当调整来降低整体的投资风险。目前中投公司的资产配置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权益类股票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另类投资和直接投资。其中,权益类股票包括公开市场交易股票、集中持股产品和蓝筹龙头股组合,而境外股市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使得权益类股票收益状况严重恶化,直接导致包括中投公司在内的主权财富基金在2008年集中出现账面亏损。因此,建议中投公司可以适当降低权益类股票产品的投资比例,适度增加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等的投资比重,通过投资不同产品的分散化策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再次,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使中投公司面临更大的投资收益率压力。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追求较高收益率就必须对资产配置进行一定调整。笔者认为,中投公司可适度降低某些主要币种的投资密度,使所投资的区域、项目更加多元化,以此减少投资或持有单一货币所面临的资产缩水问题,同时也可以适度减弱投资区域过于集中所导致的各类风险。在投资项目方面,未来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可以考虑增持能源、大宗商品的现货、期货或者相关供应商的股权,以对冲未来美元贬值、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宏观经济风险。
2.借鉴他国主权财富基金的经验完善自身建设
针对上文提及的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存在的内生性缺陷,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较为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所提供的经验,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挪威全球养老基金(GPFG)、韩国投资公司(KIC)、科威特投资局等,取其所长、补我所短,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体制及运作。
第一,明确投资定位。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由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0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简称GIC)管理,前者主要负责战略性投资,后者GIC主要负责组合型投资:分工明确的平行架构容易让东道国相信GIC的投资行为是纯粹的市场化行为,消除东道国疑虑的同时也降低了投资面临的阻力。
如果中投公司不合并汇金公司,而是像新加坡的淡马锡和GIC那样形成两个平行的实体--由汇金公司负责国内战略性投资,由中投公司负责海外组合型投资,则能使两者各自的投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但在当前混合型投资架构已经确立的事实下,建议中投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强调其纯粹商业化的组合型投资:一方面进行限定投资比例上限的参股型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发表声明或法律形式的定性来明确其纯粹商业化投资定位,消除东道国关于国家产业安全的疑虑。在此基础上,或可考虑另行成立一独立机构,将中投公司旗下对国有资产注资、控股及对问题券商改造等的战略型投资逐渐划归至该机构进行管理,使中投公司最终转型为纯粹的组合型投资者,以完全商业化的投资定位降低海外投资的阻力及限制。
第二,完善治理结构。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如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
关键词: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金融危机;经济回暖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1)01-0105-06
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概况及现状
根据主权财富基金国际工作组(IWG-SWF)的定义,主权财富基金指政府出于宏观经济目标而设立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投资基金或安排。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职能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下简称“中投公司”,CIC)行使。中投公司于2007年9月29日正式成立,母公司负责进行海外投资;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参股境内金融机构,负责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并取得控股权;汇金公司旗下的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银投资”)负责对问题券商进行注资和改造,进行综合性不良资产的处置。投资架构如图1所示。中投公司的投资运作早于形式上的正式成立。2007年5月,处于筹备阶段的中投公司宣布完成第一笔投资,即投资30亿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的价格购买美国黑石集团约9.9%的无投票权普通股;随后进行的一系列主要投资详见表1。
中投公司凭借汇金公司低价入股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至2008年底已获得投资收益近1617亿美元(总投资额600亿美元)。但中投的海外投资情况不容乐观:首笔对美国黑石集团3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至2008年底账面浮亏23亿美元;第二笔对摩根士丹利50亿美元可转换股权的投资,至2008年底账面浮亏38亿美元。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的亏损与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萎缩、经济基本面恶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据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State StreetGlobal Advisors)的报告显示,2008年主权财富基金普遍遭受账面亏损:韩国投资公司、新加坡淡马锡和挪威养老基金的账面损失率分别达到66.7%、31.4%和23.3%。相比之下,同期一2.1%的海外投资回报率对于成立仅两年多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而言可谓较为理想。同时,至2009年8月止,中投公司对黑石股权和对摩根士丹利可转换股权投资的账面浮亏分别由2008年底的23亿美元和38亿美元,缩小为17.5亿美元和20亿美元。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好转,也契合了主流经济学界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触底,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步入后危机时代的观点。为进一步把握后危机时代涌现的投资机会同时结合国内外舆论较高的盈利预期压力,中投公司2010年上半年仅公开披露的投资就达到14宗,并且以累计73亿美元的投资金额居同期所有主权财富基金之首,投资力度显著增强。但作为一支比较年轻的发展中国家基金,仅依靠资金和胆量显然无法支撑其长远发展。自身体制的缺陷、国际化投资运作经验的缺乏将可能成为制约我国主权财富基金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因此,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有必要在进行全面投资之际审时度势,在分析国际资本运作风险的同时,审视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自我完善逐渐成长为一支稳健、成熟的主权财富基金。
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缺陷
2007年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不少主权财富基金抱有抄底心态的注资行为及原投资对象财务情况的恶化,导致其投资收入和资产规模大幅度缩水。根据摩根士丹利2008年年底发表的报告估计,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持有的股票、不动产及其它资产的价值在2008年跌幅高达18%至25%,造成的损失约在5千亿至7千亿美元之间,致使主权财富基金总价值降至2.3万亿至2.5万亿美元。表2列示了世界各主要主权财富基金在金融危机中的部分损失情况。
从表2中可以清晰看到,许多老牌主权财富基金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像新加坡淡马锡等原先表现突出、投资理念广受推崇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同样受到重创。因此,像我国这样尚处于成长阶段的主权财富基金更应保持审慎的投资态度。因为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资本市场价值重估客观上为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提供了契机,但当前经济形势尚未完全明朗、全球金融市场仍可能余震不断,在此情况下,中投公司更应关注潜伏于投资机遇之下的风险与挑战。综合中投公司面临的外生性挑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投资对象道德风险增加;投资时机难以把握;汇率波动大、美元具有贬值风险。同时,投资角色定位模糊、治理结构权责不清晰、信息透明度欠缺等内生性缺陷也是中投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投资对象态度矛盾,道德风险增加
金融危机扩大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主权财富基金的态度长期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金融保护主义的情绪和势力一直都存在;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内流动性紧缺又加大了国内金融机构对外来资金的需求程度。例如,美国国内针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态度就存在明显分歧,侧重金融职能的财政部和美联储态度相对友好,而侧重政治职能的美国国会态度相对严苛,金融保护主义的势力更强。这导致我国主权财富基金需要面对两个问题:第一,妥协于现实的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有所缓和的后危机时代容易再次升温,出于对国内金融机构的扶持及对于自身国家安全的考虑,国外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多的投资限制,而混合型的投资特点将进一步导致我国主权财富基金面临更大的监管阻力。第二,在流动性逐渐松裕的过程中,东道国国内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窄化问题会得到释放,转化为对外部资金的强烈需求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随着道德风险的增加,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对于投资项目的评估能力亦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2.投资环境不稳定,投资时机难以把握
投资环境的不稳定由两方面造成:首先,在金融危机的余震中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与上游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产生较大联动性;即使投资对象的经营不存在问题,金融危机导致的投资项目失败亦会影响其资金链的运作,甚至影响到投资对象的生存。其次,东道国政府危机应对政策的滞后性会增大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两者结合,不仅加大了中投公司选择投资对象的风险,还增大了其把握投资时机的难度。投资过早,则市场底部未到,投资容易发生账面亏损;投资过晚,则市场底部已过,发达国家本国机构投资者大举进入,东道国政府抵制情绪上升,最终导致错失投资时机。
3.汇率波动显著。美元贬值预期增大盈利 压力
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美国采取大量印发美元作为缓解流动性紧缺的手段之一,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贬值压力进一步增大。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为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及所投资项目大多以美元计价,在汇率波动显著、长期看来美元具有贬值预期的背景下,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可能会面临美元资产缩水的问题。此外,相对于美元的贬值,人民币的升值会进一步加剧中投公司的盈利压力。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曾透露,中投公司每个工作日至少要赚3亿元人民币才能够支付其资本金的利息。而以15年期特别国债4.5%左右的利率加上人民币兑美元每年约5%左右的升值幅度计算,中投公司综合成本率已接近10%;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将使中投公司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
4.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存在的内生性问题
第一,投资角色定位模糊。如上文所述,中投公司的投资策略属于兼具战略性投资和组合型投资的混合型投资模式。一般而言,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性投资将对所投资的行业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容易使东道国政府认为其投资背后渗透了基金所在国政府的目的和利益,故该种投资容易引起东道国政府的反感。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角色定位的模糊易引起海外东道国的疑虑,如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3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中,放弃投票权与董事会席位无疑是为消除东道国疑虑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中投公司购买的是黑石集团无投票权普通单位(non-voting eorrl-mon unit),锁定期为四年,并且不会在董事会拥有席位。
第二,治理结构权责不清晰。管理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公司目前的治理结构更像是一个典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的管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党委和管理委员会。这种治理结构易导致董事会和党委各自的职能和角色分工权责不明确。同时,董事会和党委的成员并不完全一致,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部委,两者可能在关键问题上存有分歧并容易上升为部委之间的利益冲突。此外,虽然中投公司是由财政部通过发行债券注资成立,但是它是由国务院牵头,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参与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其管理的政府职能分散于若干不同的部门,多头领导带来的管理归口问题易导致管理的重叠或真空,亦不利于权责的清晰界定。
第三,信息透明度欠缺。主权财富基金信息透明度的缺乏也是其饱受非议的一大原因。结合其与生俱来的政府色彩,主权财富基金容易让东道国怀疑其投资动机之后可能隐藏某种政治目的,而非纯粹的商业投资。这种疑虑增大了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阻力。根据SWF institute公布的林纳堡一迈达艾尔透明度指数(Linaburg-Maduell transparency index),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透明度等级仅为六级,在其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指数榜单上仅列第十六位。同时,主权财富基金信息透明度低也可能导致其投资管理混乱,内部腐败滋生,并加剧投资风险。
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对策建议
1.应对金融危机外生性挑战的政策建议
首先,面对投资对象矛盾的态度,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可以选择更主动的投资策略。作为一家新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可以仿效国际私募股权投资业的通行做法,考虑多与成熟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投资。中投公司作为被动的跟投方可以在与主投方的合作中学习进行尽职调查,积累如何通过签订完善的投资合同来防范逆向选择等投资风险的经验。对于合作对象的选择,中投公司既可以考虑与其他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合作,也可以考虑与欧美成熟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与前者的合作有利于学习投资经验和分散投资风险,与后者的合作除上述优点外,还有利于缓和东道国的抵触情绪,优化投资环境。
其次,应对波动的投资环境和剧增的投资风险,建议中投公司通过对投资组合进行适当调整来降低整体的投资风险。目前中投公司的资产配置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权益类股票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另类投资和直接投资。其中,权益类股票包括公开市场交易股票、集中持股产品和蓝筹龙头股组合,而境外股市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使得权益类股票收益状况严重恶化,直接导致包括中投公司在内的主权财富基金在2008年集中出现账面亏损。因此,建议中投公司可以适当降低权益类股票产品的投资比例,适度增加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等的投资比重,通过投资不同产品的分散化策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再次,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使中投公司面临更大的投资收益率压力。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追求较高收益率就必须对资产配置进行一定调整。笔者认为,中投公司可适度降低某些主要币种的投资密度,使所投资的区域、项目更加多元化,以此减少投资或持有单一货币所面临的资产缩水问题,同时也可以适度减弱投资区域过于集中所导致的各类风险。在投资项目方面,未来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可以考虑增持能源、大宗商品的现货、期货或者相关供应商的股权,以对冲未来美元贬值、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宏观经济风险。
2.借鉴他国主权财富基金的经验完善自身建设
针对上文提及的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存在的内生性缺陷,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较为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所提供的经验,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挪威全球养老基金(GPFG)、韩国投资公司(KIC)、科威特投资局等,取其所长、补我所短,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体制及运作。
第一,明确投资定位。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由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0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简称GIC)管理,前者主要负责战略性投资,后者GIC主要负责组合型投资:分工明确的平行架构容易让东道国相信GIC的投资行为是纯粹的市场化行为,消除东道国疑虑的同时也降低了投资面临的阻力。
如果中投公司不合并汇金公司,而是像新加坡的淡马锡和GIC那样形成两个平行的实体--由汇金公司负责国内战略性投资,由中投公司负责海外组合型投资,则能使两者各自的投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但在当前混合型投资架构已经确立的事实下,建议中投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强调其纯粹商业化的组合型投资:一方面进行限定投资比例上限的参股型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发表声明或法律形式的定性来明确其纯粹商业化投资定位,消除东道国关于国家产业安全的疑虑。在此基础上,或可考虑另行成立一独立机构,将中投公司旗下对国有资产注资、控股及对问题券商改造等的战略型投资逐渐划归至该机构进行管理,使中投公司最终转型为纯粹的组合型投资者,以完全商业化的投资定位降低海外投资的阻力及限制。
第二,完善治理结构。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如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