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的生产总量也处于飞速上升的状态,而在中职院校中,汽车维修这一专业所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效果会受到直接性的影响,本篇文章将去分析如何推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上升。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汽车是人们现代出行一项十分重要以及常见的工具,而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这也极大的带动了汽车这一行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中职院校现如今也提升了自身對汽车维修这一专业的重视程度,因为汽车行业现如今对汽车维修人员所具有的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而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是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前提,中职院校要运用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推动汽车维修这一专业教学效果的上升。
1 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陷入僵化
根据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的教学主要重视于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而教师并不主动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提升课堂整体的活跃性,同时还不利于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实用性也遭到了一定的忽视。目前有一些院校也想要提升自身专业教学质量的上升选择运用了多媒体设备,希望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上升。但是却存在着教师并没有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现象,只是会运用幻灯片,向学生们继续灌输理论方面的知识,这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
1.2 无法准确把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中职院校的汽车维修教学专业被分为理论以及实践这两个方面的教学,而这两方面是处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状态。学生要通过理论方面的学习来服务于自己的实践,真正的掌握技能。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自己工作具有着更强的便利性,往往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因此也就产生了实践教学遭到忽视,两者之间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并且过于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故事实践,还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教学一体化发展程度不足
目前由于很多种因素的存在,这导致教学一体化在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推进。有一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并且还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上升,还会对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起到阻碍性作用。
2 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1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中职教师要灵活的去进行教学,去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挖掘教材,将教材里有利的资源充分呈现出来,这样也可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而教师自身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自身的教学方式,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曲柄连杆机构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加直观的将曲轴飞轮组以及活塞两者之间所产生运动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更加轻易的就明白发动机的内部是如何进行运行的。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们亲自能够去拆卸一些零部件,这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或者是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汽车电器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变。由以往偏向于理论的讲解转变为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的方法。可以将学生们划分为几个具有科学性的小组,将一张大图纸划分为比较重要的小图纸,并对图纸中所具有的关键点进行详细的讨论。而所划分出来的部分图纸可以被当做单项的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任务学习。当任务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对于一些成绩最为优秀的小组,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推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热情的上升。
2.2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工作素养
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是十分常见的,但是依旧有一些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中职院校必须要完全利用这一教学模式,选择与企业开展合作,充分的利用企业所具有的优势资源。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快速的提升自我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缓解所存在的就业困难问题。而中职院校与企业两者在进行合作时,还必须要全方位的去考验学生在课堂以及工作两个地点的具体表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炼出优秀人才,推动汽车维修这一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上升。
3 结束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也随之变化,新时代的汽修专业也必须要学会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自身要明确汽修专业所具有的实用性。学会创新自我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以及实践这两个板块的教学进行充分的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技术水平较高的优秀汽修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海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22-24.
[2] 陈丽君.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J].科技经济导刊,2018(28):179.
[3] 黎洁珊.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5):68-71.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汽车是人们现代出行一项十分重要以及常见的工具,而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这也极大的带动了汽车这一行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中职院校现如今也提升了自身對汽车维修这一专业的重视程度,因为汽车行业现如今对汽车维修人员所具有的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而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是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前提,中职院校要运用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推动汽车维修这一专业教学效果的上升。
1 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陷入僵化
根据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的教学主要重视于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而教师并不主动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提升课堂整体的活跃性,同时还不利于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实用性也遭到了一定的忽视。目前有一些院校也想要提升自身专业教学质量的上升选择运用了多媒体设备,希望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上升。但是却存在着教师并没有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现象,只是会运用幻灯片,向学生们继续灌输理论方面的知识,这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
1.2 无法准确把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中职院校的汽车维修教学专业被分为理论以及实践这两个方面的教学,而这两方面是处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状态。学生要通过理论方面的学习来服务于自己的实践,真正的掌握技能。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自己工作具有着更强的便利性,往往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因此也就产生了实践教学遭到忽视,两者之间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并且过于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故事实践,还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教学一体化发展程度不足
目前由于很多种因素的存在,这导致教学一体化在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推进。有一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并且还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上升,还会对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起到阻碍性作用。
2 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1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中职教师要灵活的去进行教学,去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挖掘教材,将教材里有利的资源充分呈现出来,这样也可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而教师自身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自身的教学方式,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曲柄连杆机构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加直观的将曲轴飞轮组以及活塞两者之间所产生运动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更加轻易的就明白发动机的内部是如何进行运行的。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们亲自能够去拆卸一些零部件,这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或者是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汽车电器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变。由以往偏向于理论的讲解转变为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的方法。可以将学生们划分为几个具有科学性的小组,将一张大图纸划分为比较重要的小图纸,并对图纸中所具有的关键点进行详细的讨论。而所划分出来的部分图纸可以被当做单项的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任务学习。当任务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对于一些成绩最为优秀的小组,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推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热情的上升。
2.2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工作素养
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是十分常见的,但是依旧有一些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中职院校必须要完全利用这一教学模式,选择与企业开展合作,充分的利用企业所具有的优势资源。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快速的提升自我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缓解所存在的就业困难问题。而中职院校与企业两者在进行合作时,还必须要全方位的去考验学生在课堂以及工作两个地点的具体表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炼出优秀人才,推动汽车维修这一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上升。
3 结束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也随之变化,新时代的汽修专业也必须要学会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自身要明确汽修专业所具有的实用性。学会创新自我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以及实践这两个板块的教学进行充分的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技术水平较高的优秀汽修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海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22-24.
[2] 陈丽君.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J].科技经济导刊,2018(28):179.
[3] 黎洁珊.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5):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