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通识类慕课课程建设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30604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慕课”课程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古典家具”课程为例,探讨了高等院校通识类慕课课程的建设方法,具体包括课程建设的目标、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习题与测试安排以及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等,以期为相关高校同类课程的慕课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慕课;通识课;课程建设
  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以大规模、开放、在线为特征的一种参与者分布各地,而课程资料集中在网络的教学模式。[1]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教学课件,参与任课教师组织的讨论,完成课程作业;教师通过提供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信息,组织教学活动等,实现教学目的。一定意义来讲,课程的选课人数越多,开放性越好,则教学效果越好。[2]
  近年来,我国MOOC课程建设发展迅速,课程范围覆盖了广泛的大学公共课,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大学英语等,同时也包含了一些能够激发学生人文情怀、拓宽学生知识领域的通识课,如国学、写作、礼仪、历史等。[3]按照MOOC的定义和建设宗旨,建设具有通识性的MOOC课程将更有利于专业领域知识普及化,将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跨学科發展。
  “中国古典家具”是福建农林大学首批建设的MOOC课程,课程建设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本文以该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并分享通识类MOOC的建设经验,以期为其他高校通识类MOOC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原则
  (一) 建设目标
  1.课程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传授中国古典家具的基本理论,普及中国古典家具的基本知识,激发青年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感知古人造物之美,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使课程成为广大古典家具爱好者、收藏者的入门之选。
  2.课程在普及一般性知识的同时,强调科学性和完整性,例举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和传世作品,还通过挖掘古代石刻、画像砖、绘画、文字典籍等补充了两周、两汉、唐宋时期的家具知识,使课程成为古典家具行业从业者、创业者的素材库。
  3.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思考题、作业等形式启发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对家乡古镇民宅的古旧家具开展调研,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观察、总结归纳等途径积极撰写研究报告,提高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 建设原则
  1.开放性。教师在教学中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通过“引导—发现”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
  2.专题性。以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为脉络,通过“情景—陶冶”的方式,对不同时期的家具选取个案进行由表及里的细读,穿插中国古典家具经典理论知识,使学生感悟古典家具的艺术特色,增强学生对传统造物美学的感知能力。
  3.实用性。选取生活中频繁出现、喜闻乐见的古典家具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传承—接受”的方式,讲解中国古典家具的不变真理,使学生学习后可以迅速指导生活,提升学生对古典家具的辨识能力。
  二、教学内容建设与保障措施
  (一) 教学内容选择
  授课内容多以深受学生喜闻乐见的家具文化作为案例或者课程导入,按照历史顺序介绍不同阶段的家具形态与文化。
  1.初始阶段的古典家具,即原始家具阶段(史前—西周)。介绍各类原始家具,如席、彩陶制品等以及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云纹铜禁、壶门俎、刖人守门方鬲等青铜家具,并讲解了几、案类家具的形成溯源。
  2.早期古典家具,即低矮家具階段(春秋战国—两汉)。以介绍楚式家具为主,如彩绘大床、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家具(彩绘衣箱、鸳鸯盒等)以及秦汉以来各种新型家具如食案、几、榻、屏等。
  3.过渡时期古典家具,即低矮家具向高型转变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壁画、墓地出土文物、绘画作品为对象,介绍了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三足凭几、扶手椅、月牙凳、胡床、筌蹄、绳床、屏风等新型家具。
  4.发展中的古典家具,即高型家具发展阶段(宋、元)。以宋代、元代的绘画作品和传世实物为对象,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交椅、高坐、方桌、方凳、抽屉柜等。
  5.鼎盛时期的古典家具,即高型家具的繁荣阶段(明、清)。以传世作品为主,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圈椅、四出头官帽椅、官帽椅、灯挂椅、玫瑰椅、太师椅、鼓墩、架子床、翘头案、炕桌、香几、万历柜等,同时还介绍了明清家具的选材、榫卯结构、加工工具、表面装饰、老木工术语等,最后对外行容易混淆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进行了区别和界定。
  6.现代仿古家具,即明清家具仿制阶段。介绍明清家具现代制法的加工设备、选材、工艺等,例举了红木家具企业生产线实例。
  (二)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1.丰富的学习一体化指导,做好师生交互。制作课程宣传片1部,调动学生选课和学习兴趣;第一讲安排课程导论,概述教学内容,对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等进行总述;每一讲开始,告知学生本讲的基础知识点、重点、难点和要掌握的程度;每一讲结尾,对重点知识点进一步归纳,并对下讲内容作出学前引导;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平台,通过线上讨论等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发布学习信息,以及通报表扬、提醒等。
  2.多样的阶段考核与作业,做好人机交互。在视频中每间隔3~5分钟插入1道测试题,不能随意快进或跳跃观看;在课后向学生布置“课题型”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对学生提交的作业,组织学生互评、反馈、修回、再评改。在每周课程学习后,开展周测试。在课程运行之后,教学团队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等手段,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需求,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对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评价设计进行及时动态调整。
  3.灵活的小组型协作学习,做好生生交互。为消除MOOC课程学习的孤独感和乏味感,尽可能使同校(系、专业)或同地区选课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一般每组3~5人,由班级教师统筹安排。在任课教师布置作业或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并向班级教师提交任务分工明细,最终以小组的形式提交作业。
  三、结语
  MOOC课程以其规模化、开放性的特质,利用互联网广泛传播,使学生不受年龄、专业、区域和学习时间的限制,这将有利于促进优势教育资源的普及。将大学通识课制作成MOOC课程也将促进专业知识的平民化,有利于构建全民学习的知识型社会。MOOC的发展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的输入知识,真正地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的求知者,相信在未来MOOC将为高等教育带来更加崭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竹筠,郑奇.MOOC等在线教育模式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4(2):9-12.
  [2]兰绍清.MOOC在线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5(23):108-109.
  [3]李玲娣.尔雅通识课MOOC化带来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7):183.
  (责任编辑陈志萍)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职科研队伍。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成规模、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非常必要,随着高校科学研究职能比重日益加大,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亟待推进。当前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须加强顶层设计,突破各项体制机制障碍,本着“按需设岗、绩效导向、能进能出”的思路和原则,优化队伍结构和管理模式,加快专职科研队伍建设。  關键词:专职科研;师资队伍建设  在我国,
期刊
摘 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具有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的20所社会学系专任教师的博士毕业院校数据,本研究构建了由626名教师构成的20所社会学博士授予点之间的博士互聘网络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Ucinet分析软件,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社会学博士互聘网络的基本特征、密度、中心度和可视化网络。结果表明:社会学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中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对称性,依据博士毕业院系的声望排名形成了社会学学术劳动力市场聘
期刊
摘要: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以我国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产生的入学机会在时间和地区两个层面的双重变异为个体受教育水平的工具变量,实证估计了我国居民的个体教育收益率。实证结果发现如下结论:第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我国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了1.132年。第二,我国居民个体教育收益率的IV估计值为12.6%,为OLS估计值的两倍左右。第三,分样本回归发现,女性的教育收益率为
期刊
摘要:中国正在从效率驱动型国家向创新驱动型国家转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女性创业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是潜在的女性创业者和未来的女企业家。但是,中国女大学生却面临高创业意愿与低创业活动指数的困局。本文分析了该困局的现实表现,基于创业过程理论揭示了困局产生的阶段性和累积性原因,在众创时代背景下提出了破解女大学生高创业意愿与低创业活动指数困局
期刊
摘要: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以意向为切入点的创业行为研究对缓和我国劳动力市场饱和状况、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问卷调查对象,来讨论教育相关因素对本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和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男性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意识与倾向强于女性;大學期间接受教育内容与时长不同,对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影响不同;随家庭资本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会随之增强
期刊
摘要:CAS学生工作模式中的C、A、S分别是英文单词Care(关爱)、Appreciate(赏识)、Support(支持)的缩写。CAS学生工作模式,是指通过关爱感化学生、赏识激励学生、支持帮助学生,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就感,树立自尊、自信,增强学习动力,走上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的道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探索、运用CAS学生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显著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期刊
摘要: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研究是教师激励的基础性问题。对来自广东省8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共1092份有效问卷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按照方差解释贡献率的大小,依次命名为职业保障需求、职业成就需求、职业尊重需求和职业安全感需求。用主成分因子解释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特点,从职业发展保障条件的创设、教师发展制度的完善、组织文化环境的营造、激励要素的系统性构建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
期刊
摘要: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阅读文学文本时不知如何进行叙事解读。基于教学实践,本文试从百衲被叙事、内聚焦叙事和个人型叙事声音三个方面来对艾丽斯·沃克的《紫色》进行抛砖引玉。多种叙事策略在小说中的精妙运用充分揭示了黑人女性在性别与种族双重歧视下忍气吞声的辛酸与痛苦,逐步展现了她们摆脱父权制后苦尽甘来的重生与再塑,并最终体现了她们的叙事权威的确立而使其迈进自由平等的紫色殿堂。  关键
期刊
摘要: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会产生心理问题,若不及时疏通就会成为心理障碍。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可运用团体心灵教育方法,以心灵垃圾回收站为实践应用模式和载体,探寻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的心理发展过程规律,从培养成熟就业心理入手,着手在大学生心理疏导过程中起到强化大学生就业意识的作用。本模式采用四个活动过程,每个过程都有针对性的主题,根据对身、心、灵三个层次的目标,从身体、情绪以及思想观念三个层面
期刊
摘要:视唱练耳是高校艺术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重要课程,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能力型音乐人才的要求,所以推进高校艺术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多元化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视唱练耳教学收效甚微的原因,详细指出了视唱练耳教学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