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来源 :首都食品与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采用介入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栓塞之后经血管造影发现患者动脉瘤全部完全闭塞;患者的椎动脉与颈内动的脉狭窄程度也明显恢复,减少了90%。无1例出现卒中或死亡。平均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现1例出现颅内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在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应用价值比较高,具有创伤较小、临床后遗症较少等优势,值得应用及推广。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neurolog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August 2014, 40 case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40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 intervention. After embolization by angiography showed complete occlusion of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an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lso significantly recovered, a decrease of 90%. No one had a stroke or died. The average follow-up of 3 months, all patients did not find one cas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other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neurology is of high value, with less trauma and less clinical sequelae,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其他文献
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长期战略目标。财务指标分析通常是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方法,但以财务指标来评价企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8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针对患者开展介入治疗,研究其取得的临床疗效。
为研究高轴压比下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指标,设计了轴压比为0.57和0.70的2个型钢混凝土柱的水平往复拟静力加载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高轴压比下型钢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和骨
分析广告企业及广告业务的特点以及广告企业涉税问题,提出税务工作加强和规范广告企业税收管理的建议:针对广告业的机构涉税,调整其业税目注释,建立与工商信息交流共享;针对
不论何种船舶结构,其创造性、综合性、经验性都比较强,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创新,船舶制造行业也应该进行创新。在实际中采取何种优化方
利用生产坑道排水资料,选择比拟法、曲线方程法,对黄家山矿区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取得较好效果,对相邻类似矿区有指导意义。
远程缓冲区溢出漏洞是网络安全领域最严重的安全漏洞。而远程过程调用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环境中,是发起远程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常见手段。首先,阐述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给出win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空前繁荣的同时伴随着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长此以往中国将陷入“贫困化增长”的怪圈。然而新贸易理论与异质性企业理论却认为沿着扩展边际扩张的贸易并
为研究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利用ABAQUS软件,模拟试验设计六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建立在碳纤维布(CFRP)加固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控制试件
自 198 0年以来 ,随遗传学理论的进展和新的实验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出现 ,遗传图经历了从第 1代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遗传图、第 2代短串联重复遗传图、到第 3代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