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科技公司是如此强大,在它们面前,任何关于隐私的法律仿佛都变得无关紧要。刚满15岁的脸书就是最好的例子,去年,该公司曾数次就用户安全问题道歉。问题是,道歉归道歉,互联网巨头并不打算放弃挖掘你的隐私。
2018年伊始,该公司就卷入“剑桥分析”丑闻(政治顾问机构“剑桥分析”在没有获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使用了脸书数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为政治人物服务),此后又被揭露存在多个用户隐私安全漏洞,影响了超过5000万用户。
“脸书对我们的了解比想象中更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写道,“它分析我们的帖子、照片、键入和删除的内容,甚至我们离线后做的事。它购买我们的数据,以便推断出更多内容:我们的性取向、政治信仰、人际关系、是否吸毒和其他人格特质,哪怕我们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测试。”
脸书不可告人的举动令观者毛骨悚然,觸及隐私这条红线令其付出了惨重代价。去年,该公司市值锐减1610亿美元,CEO扎克伯格的个人身家缩水2.1亿美元。脸书还将面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开出的“创纪录罚单”。
脸书并非唯一一家暗中搜集并不当使用用户信息的互联网企业。在Statista的调查中,推特、亚马逊、优步等大牌互联网公司也被用户列入不信任名单,尽管前两家公司的不被公众信任程度为8%,仅为脸书的1/5。
“舆论对脸书的抨击,让其他成千上万家同类企业松了口气。”《今日美国》写道,“痛打落水狗之余,人们似乎忘了,还有其他公司正在监视并操控我们以获得利润。”
如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标榜它们能为用户提供最稀缺的电子商品——隐私保护。然而,对它们能否兑现承诺,你最好留个心眼儿。如果肯花时间阅读软件用户协议里的小字,你或许会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
“但凡有能力监控你的,几乎必然会这么干。”《纽约时报》称,“互联网公司为您提供免费的服务以换取各种数据……谷歌一直在筛查你的家庭网络,脸书一直对你的隐私设置动手动脚。即使像阅后即焚(snapchat)这种号称会让你看过的照片、短信和邮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服务,也在后台偷偷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在信息终端上的每一个操作,都会被储存进网络服务商和手机运营商的服务器。从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的文件来看,就连玩《魔兽世界》的人都在受到监控。
“手机可能是有史以来和你最亲密的监控设备——它不断跟踪我们的位置,知道我们在哪儿住、在哪儿工作和消磨时间。看手机是我们每天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后一件事。因此,它知道我们何时醒来、何时入睡。鉴于人人都有手机,它甚至知道我们什么时间与什么人在一起。你的智能手机提供商搜集的位置信息比任何程序都多,与之相比,优步只不过使用了其中的一些边角料,充其量能发现我们和谁在一起。”CNN的文章写道。
再加上我们访问的网站——谷歌地图、Gmail账户,这意味着该公司有能力对任何用户实施全面跟踪。
哈佛商学院教授肖沙娜·朱伯夫称这种监控为“监视资本主义”。“大部分免费服务及许多付费服务背后都有监视资本主义的身影。”他告诉CNN,“它的目标是心理操纵,以个性化的广告说服你购物或者做其他事,如投票给特定候选人。虽然脸书与‘剑桥分析’的举动令人厌恶,但从本质上讲,这和其他公司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不同。个人信息如此有价值,让企业有足够的理由以身犯险。”
《卫报》指出,如今,互联网公司正在开启“数据军备竞赛”,数据正从所有可能的源头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被提取。这意味着,数据盗窃已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其根源,则是数据可能产出大量价值。
甲骨文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推出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谷歌、优步和亚马逊公司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于,它们率先接受了“数据是重要资产”这种思维方式;将数据作为资本处理,意味着这些公司要尽可能多地商品化和货币化数据。
“数据库永远不嫌大。要知道,数据无处不在且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要把数据理解为资产,进而将其转化为价值。”德国西门子公司发言人告诉《卫报》,这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巨头宁可吃官司也不肯放弃挖掘用户隐私。
据CNN报道,美国现在有2500名至4000名数据经纪人,他们靠买卖个人数据挣钱。普通人通常不知道自己的数据是如何被使用的,它们会被赋予何种意义。何况,大公司收集、处理数据的活动通常涉及商业机密而受法律保护,这令公众无法了解公司分析、使用个人数据的内幕。
当互联网公司通过服务协议条款寻求用户同意时,协议中往往充满法律语言,导致大多数用户在不理解协议内容的情况下就按下“同意”按钮。如今,对数据使用者而言,默认已经是获得“同意”的标准模式。在《卫报》看来,这或许称得上互联网公司了不起的胜利。
“数据占用不仅是道德问题。”该报写道,“互联网公司对数据的掠夺,让他们建立起新的财富和权力帝国,不必担心付出任何补偿。在这个数字镀金时代,对数据自由放任的态度成就了一类新的强盗。我们不应该再允许这些强盗肆无忌惮地收集、交易和囤积我们的数据。我们有必要将这种行为定义为盗窃,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数据所有权。”
脸书面临“创纪录罚单”
2018年伊始,该公司就卷入“剑桥分析”丑闻(政治顾问机构“剑桥分析”在没有获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使用了脸书数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为政治人物服务),此后又被揭露存在多个用户隐私安全漏洞,影响了超过5000万用户。
“脸书对我们的了解比想象中更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写道,“它分析我们的帖子、照片、键入和删除的内容,甚至我们离线后做的事。它购买我们的数据,以便推断出更多内容:我们的性取向、政治信仰、人际关系、是否吸毒和其他人格特质,哪怕我们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测试。”
脸书不可告人的举动令观者毛骨悚然,觸及隐私这条红线令其付出了惨重代价。去年,该公司市值锐减1610亿美元,CEO扎克伯格的个人身家缩水2.1亿美元。脸书还将面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开出的“创纪录罚单”。
网上服务真的免费吗
脸书并非唯一一家暗中搜集并不当使用用户信息的互联网企业。在Statista的调查中,推特、亚马逊、优步等大牌互联网公司也被用户列入不信任名单,尽管前两家公司的不被公众信任程度为8%,仅为脸书的1/5。
“舆论对脸书的抨击,让其他成千上万家同类企业松了口气。”《今日美国》写道,“痛打落水狗之余,人们似乎忘了,还有其他公司正在监视并操控我们以获得利润。”
如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标榜它们能为用户提供最稀缺的电子商品——隐私保护。然而,对它们能否兑现承诺,你最好留个心眼儿。如果肯花时间阅读软件用户协议里的小字,你或许会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
“但凡有能力监控你的,几乎必然会这么干。”《纽约时报》称,“互联网公司为您提供免费的服务以换取各种数据……谷歌一直在筛查你的家庭网络,脸书一直对你的隐私设置动手动脚。即使像阅后即焚(snapchat)这种号称会让你看过的照片、短信和邮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服务,也在后台偷偷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你不知道手机有多了解你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在信息终端上的每一个操作,都会被储存进网络服务商和手机运营商的服务器。从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的文件来看,就连玩《魔兽世界》的人都在受到监控。
“手机可能是有史以来和你最亲密的监控设备——它不断跟踪我们的位置,知道我们在哪儿住、在哪儿工作和消磨时间。看手机是我们每天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后一件事。因此,它知道我们何时醒来、何时入睡。鉴于人人都有手机,它甚至知道我们什么时间与什么人在一起。你的智能手机提供商搜集的位置信息比任何程序都多,与之相比,优步只不过使用了其中的一些边角料,充其量能发现我们和谁在一起。”CNN的文章写道。
再加上我们访问的网站——谷歌地图、Gmail账户,这意味着该公司有能力对任何用户实施全面跟踪。
哈佛商学院教授肖沙娜·朱伯夫称这种监控为“监视资本主义”。“大部分免费服务及许多付费服务背后都有监视资本主义的身影。”他告诉CNN,“它的目标是心理操纵,以个性化的广告说服你购物或者做其他事,如投票给特定候选人。虽然脸书与‘剑桥分析’的举动令人厌恶,但从本质上讲,这和其他公司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不同。个人信息如此有价值,让企业有足够的理由以身犯险。”
“数据军备竞赛”永不停歇
《卫报》指出,如今,互联网公司正在开启“数据军备竞赛”,数据正从所有可能的源头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被提取。这意味着,数据盗窃已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其根源,则是数据可能产出大量价值。
甲骨文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推出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谷歌、优步和亚马逊公司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于,它们率先接受了“数据是重要资产”这种思维方式;将数据作为资本处理,意味着这些公司要尽可能多地商品化和货币化数据。
“数据库永远不嫌大。要知道,数据无处不在且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要把数据理解为资产,进而将其转化为价值。”德国西门子公司发言人告诉《卫报》,这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巨头宁可吃官司也不肯放弃挖掘用户隐私。
据CNN报道,美国现在有2500名至4000名数据经纪人,他们靠买卖个人数据挣钱。普通人通常不知道自己的数据是如何被使用的,它们会被赋予何种意义。何况,大公司收集、处理数据的活动通常涉及商业机密而受法律保护,这令公众无法了解公司分析、使用个人数据的内幕。
当互联网公司通过服务协议条款寻求用户同意时,协议中往往充满法律语言,导致大多数用户在不理解协议内容的情况下就按下“同意”按钮。如今,对数据使用者而言,默认已经是获得“同意”的标准模式。在《卫报》看来,这或许称得上互联网公司了不起的胜利。
“数据占用不仅是道德问题。”该报写道,“互联网公司对数据的掠夺,让他们建立起新的财富和权力帝国,不必担心付出任何补偿。在这个数字镀金时代,对数据自由放任的态度成就了一类新的强盗。我们不应该再允许这些强盗肆无忌惮地收集、交易和囤积我们的数据。我们有必要将这种行为定义为盗窃,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数据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