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冰雪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我很庆幸,自己在冬天来到哈尔滨,看到这座百年老城如何被冰雪雕砌,
在晶莹剔透中散发着五颜六色的迷人光彩,如梦幻一般美好。
初到哈尔滨,我发现自己在第一时间不可免俗地来到了中央大街。这是一条与哈尔滨历史几乎一样久远的街道,早已闻名遐迩。历经百年的千米长街,铺着带有美丽弧度的方石路面,街边老建筑鳞次栉比,它们各自代表着巴洛克、文艺复兴、折衷主义或是新艺术运动等西方建筑流派。数不清的百年老店里,贩卖着令人味蕾大动的俄罗斯味道——红肠、大列巴和俄式西餐。而在冬季零下的气温里,冰棍才是最受欢迎的美味。街角的马迭尔冰棍柜台,面前总是围着似乎永远都散不开的人群。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风情令人着迷,不过,在我看来,最具诱惑力的,却是街道上那些实实在在的巨大冰块。它们或整齐或散乱地堆在微微隆起的像面包一样的古老石头路面上,工匠们对着冰块切割、拼装、雕琢,最后将它们变成各种清净透亮的冰雕。
冰城,是哈尔滨的另一个名字。每到冬天,城市的一切仿佛都在零下的温度里,凝结成冰。哈尔滨人对冰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哈尔滨人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当时由园林部门组织,用盆、桶等模具制成了一千多盏冰灯以及几十个冰花,于元宵节在兆麟公园展出。结果全城轰动,万人空巷,这也成了老一辈哈尔滨人记忆犹新的事。
漫步于中央大街,“冰雪”的气氛已随处可见。各种形象的冰雕伫立于路边,栩栩如生;有些还在雕琢,有人将绳子套在冰块上,将它拖过长长的石街;也有卡车运来了整车的冰块,正一块一块地往下卸。在他们忙碌的身影中,哈尔滨正一点一点地变成“冰城”。
松花江上的采冰人
老闫是地道的哈尔滨人,他告诉我,用来装点城市的冰块,都取自松花江。更有意思的是,每年冬季大张旗鼓地建设“冰城”,也因此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采冰。“不过,得到江北才能看到。”老闫说,眼下,冰雪节将至,采冰已接近尾声。
我同老闫一起,前往江北。此时,宽阔的松花江已然结冰,江面被切割得整整齐齐,一块一块像阡陌纵横:也有一大片冰消失不见,露出深色的江水,仿佛一块翻新待种的农田。采冰人三五成群,在各自的江面忙碌着。
江边,一块块巨大的冰块如积木一般横七竖八地堆着,在太阳的映照下,竟像浅蓝色的透明玻璃。空旷的江面上,两位采冰人推着一部机器来回前行,锯齿强力切割着厚厚的冰层,在前方扬起如浓雾一般的冰花。直到他们回来,我才看清,那是一面直径约1米的圆形锯齿。
在他们100米开外的江面上,有另一个采冰队伍忙碌着,他们正把冰凿开,一块一块地拉出来,再用叉车一块一块地装上卡车。江面上,笔直地挺立着数支冰镩——这种有点像十字架一样的冰镩,是凿冰的利器。
吕孝双正是这个采冰队伍里的凿冰工人。从松花江捞出的每一块冰厚度约50厘米,当割冰人用冰锯切下25厘米的深度后,剩下的一半,就得由凿冰人来完成了。吕孝双熟练地操起冰镩,富有韵律的凿冰动作就像充满节奏感的机械。不过,凿冰却不能由机器替代,他告诉我,在浮动的冰面,人工要比机器更加可控。
半日的劳动过后,平坦的江面好似被他们揭去一块皮,裸露出奔涌的江水。此时,吕孝双凿开了一块七八米长,三四米宽的浮冰。他在稳固的“陆地”上插入一根冰镩,拴上一条白色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绑在自己腰上。紧接着,他身手敏捷地跨上那块浮冰,双手拉动绳子。我眼前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巨大的浮冰在江面上缓缓向前移动,吕孝双站在冰上,稳若磐石,就像是刚刚指挥着船只穿过狂风骤雨的船长,煞是威风。
“船”停下来后,吕孝双再用冰镩将它凿成更小的的冰块,与大浮冰分离。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冰块被凿开,“船”一点一点地被分解,很快,他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我看着他脚下的面积越来越小,不由得担心起来。不过这位有着十几年采冰经验的凿冰人却告诉我没事,“凿到只剩四块冰大小的时候,上面就不能站人了。”他担心的是我们,他说,“小心别掉水里,冰下的水是活(流动)的。”
被吕孝双分离出来的冰块很快被
冰雪盛会
每年1月5日的哈尔滨冰雪节,都像是在万众瞩目中诞生的巨大的冰雪游乐盛会。两个重要的冰雪乐园——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就在离采冰的江面不远的地方。
此时,冰雪节还未开幕,这些大型的冰雪乐园,俨然一个巨大的冰雪工地。在宏伟的冰体建筑旁,有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吊车在忙碌地运转,将那1000斤的大冰块高高吊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送至脚手架上:高空中的工人们从容地卸下冰块,将其锯成大大小小的模样。造雪机轰隆作响,惹得雪花纷纷扬扬,迷蒙了前方的视野。冰锯和冰铲是人们手中最常见的工具。无论在何处,都可见到他们用冰锯切割着浅蓝色的冰块,在身后扬起纷飞的冰花:也可见到他们在冰雕或雪雕上,用力地铲除多余的冰雪。一支巨大的钩子扎住,有三名队友上前,呼哈呼哈地合力将其拉出。
“一块冰需要三个人拉?”我很惊讶。
“怎么不用?有1000斤重呢!”拉冰的小伙子插进话来,转头又忙着去拖水里的另一块冰。这些冰块几乎有着一样的大小,说实话,它们冰莹剔透的样子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实际重量。
与此同时,叉车也在冰面上不停地忙活,它要负责将拉出的冰块叉上运冰的卡车。在岸上,运冰的卡车凌晨4点就在此等待。冰块装上后,卡车便奔跑在市内,將它们运往规模最大的冰雪大世界、年代最久的兆麟公园以及哈尔滨的各个角落。
吕孝双和采冰队伍里所有队员一样,都来自松花江江北的村子。江北渔村,现在盛产著名的东北铁锅炖鱼。
天色向晚,不知谁将灯光点亮,冰雪大世界很快淹没在五颜六色的冰的海洋里,煞是好看。在七彩的灯光中,游客渐渐多了起来,他们大都直奔已经搭建完好的冰雕建筑,爬上爬下,自带一块小塑料板,垫在屁股下面,从长长的冰滑梯急速滑下,惊声尖叫,乐此不疲。晚上,这里才真正是冰的乐园。
在东北,有一种说法叫“猫冬”,意思是说冬天最好窝在家里,啥也别干。在我看来,这一点都不像哈尔滨人的作风。似乎越是天寒,就越能激发起不过,很多人冲着铁锅炖鱼去一饱口福,却不曾知道采冰是很多村民冬季里的另一种营生。12月整整一个月,以及冰雪节之前,是吕孝双他们最忙的时候,他们要为搭建冰城源源不断地供应天然的原材料。
“以前有句老话说在哈尔滨,‘干半年,歇半年’。哈尔滨这天气,冬天气温太低,干农活只能干半年。”吕孝双说。
“哦?那闲着都做什么?”
“没事做,就花钱了呗!”吕孝双哈哈一笑,“所以一年到头存不了钱。”
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哈尔滨冰雪节,似乎让这些农闲的村民们找到了寒冷冬季里的生活热情。对吕孝双他们来说,冬季有活干,不用想着花钱,还能赚钱,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他们建设冰城的灵感,或是在冰天雪地中游玩的热情。也只有在冬天,哈尔滨人才真正释放出自己对冰的一片深情。我很庆幸,自己在冬天来到哈尔滨,看到它如何被冰雪雕砌,在晶莹剔透中散发着五颜六色的迷人光彩,如梦幻般美好。
我很庆幸,自己在冬天来到哈尔滨,看到这座百年老城如何被冰雪雕砌,
在晶莹剔透中散发着五颜六色的迷人光彩,如梦幻一般美好。
初到哈尔滨,我发现自己在第一时间不可免俗地来到了中央大街。这是一条与哈尔滨历史几乎一样久远的街道,早已闻名遐迩。历经百年的千米长街,铺着带有美丽弧度的方石路面,街边老建筑鳞次栉比,它们各自代表着巴洛克、文艺复兴、折衷主义或是新艺术运动等西方建筑流派。数不清的百年老店里,贩卖着令人味蕾大动的俄罗斯味道——红肠、大列巴和俄式西餐。而在冬季零下的气温里,冰棍才是最受欢迎的美味。街角的马迭尔冰棍柜台,面前总是围着似乎永远都散不开的人群。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风情令人着迷,不过,在我看来,最具诱惑力的,却是街道上那些实实在在的巨大冰块。它们或整齐或散乱地堆在微微隆起的像面包一样的古老石头路面上,工匠们对着冰块切割、拼装、雕琢,最后将它们变成各种清净透亮的冰雕。
冰城,是哈尔滨的另一个名字。每到冬天,城市的一切仿佛都在零下的温度里,凝结成冰。哈尔滨人对冰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哈尔滨人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当时由园林部门组织,用盆、桶等模具制成了一千多盏冰灯以及几十个冰花,于元宵节在兆麟公园展出。结果全城轰动,万人空巷,这也成了老一辈哈尔滨人记忆犹新的事。
漫步于中央大街,“冰雪”的气氛已随处可见。各种形象的冰雕伫立于路边,栩栩如生;有些还在雕琢,有人将绳子套在冰块上,将它拖过长长的石街;也有卡车运来了整车的冰块,正一块一块地往下卸。在他们忙碌的身影中,哈尔滨正一点一点地变成“冰城”。
松花江上的采冰人
老闫是地道的哈尔滨人,他告诉我,用来装点城市的冰块,都取自松花江。更有意思的是,每年冬季大张旗鼓地建设“冰城”,也因此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采冰。“不过,得到江北才能看到。”老闫说,眼下,冰雪节将至,采冰已接近尾声。
我同老闫一起,前往江北。此时,宽阔的松花江已然结冰,江面被切割得整整齐齐,一块一块像阡陌纵横:也有一大片冰消失不见,露出深色的江水,仿佛一块翻新待种的农田。采冰人三五成群,在各自的江面忙碌着。
江边,一块块巨大的冰块如积木一般横七竖八地堆着,在太阳的映照下,竟像浅蓝色的透明玻璃。空旷的江面上,两位采冰人推着一部机器来回前行,锯齿强力切割着厚厚的冰层,在前方扬起如浓雾一般的冰花。直到他们回来,我才看清,那是一面直径约1米的圆形锯齿。
在他们100米开外的江面上,有另一个采冰队伍忙碌着,他们正把冰凿开,一块一块地拉出来,再用叉车一块一块地装上卡车。江面上,笔直地挺立着数支冰镩——这种有点像十字架一样的冰镩,是凿冰的利器。
吕孝双正是这个采冰队伍里的凿冰工人。从松花江捞出的每一块冰厚度约50厘米,当割冰人用冰锯切下25厘米的深度后,剩下的一半,就得由凿冰人来完成了。吕孝双熟练地操起冰镩,富有韵律的凿冰动作就像充满节奏感的机械。不过,凿冰却不能由机器替代,他告诉我,在浮动的冰面,人工要比机器更加可控。
半日的劳动过后,平坦的江面好似被他们揭去一块皮,裸露出奔涌的江水。此时,吕孝双凿开了一块七八米长,三四米宽的浮冰。他在稳固的“陆地”上插入一根冰镩,拴上一条白色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绑在自己腰上。紧接着,他身手敏捷地跨上那块浮冰,双手拉动绳子。我眼前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巨大的浮冰在江面上缓缓向前移动,吕孝双站在冰上,稳若磐石,就像是刚刚指挥着船只穿过狂风骤雨的船长,煞是威风。
“船”停下来后,吕孝双再用冰镩将它凿成更小的的冰块,与大浮冰分离。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冰块被凿开,“船”一点一点地被分解,很快,他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我看着他脚下的面积越来越小,不由得担心起来。不过这位有着十几年采冰经验的凿冰人却告诉我没事,“凿到只剩四块冰大小的时候,上面就不能站人了。”他担心的是我们,他说,“小心别掉水里,冰下的水是活(流动)的。”
被吕孝双分离出来的冰块很快被
冰雪盛会
每年1月5日的哈尔滨冰雪节,都像是在万众瞩目中诞生的巨大的冰雪游乐盛会。两个重要的冰雪乐园——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就在离采冰的江面不远的地方。
此时,冰雪节还未开幕,这些大型的冰雪乐园,俨然一个巨大的冰雪工地。在宏伟的冰体建筑旁,有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吊车在忙碌地运转,将那1000斤的大冰块高高吊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送至脚手架上:高空中的工人们从容地卸下冰块,将其锯成大大小小的模样。造雪机轰隆作响,惹得雪花纷纷扬扬,迷蒙了前方的视野。冰锯和冰铲是人们手中最常见的工具。无论在何处,都可见到他们用冰锯切割着浅蓝色的冰块,在身后扬起纷飞的冰花:也可见到他们在冰雕或雪雕上,用力地铲除多余的冰雪。一支巨大的钩子扎住,有三名队友上前,呼哈呼哈地合力将其拉出。
“一块冰需要三个人拉?”我很惊讶。
“怎么不用?有1000斤重呢!”拉冰的小伙子插进话来,转头又忙着去拖水里的另一块冰。这些冰块几乎有着一样的大小,说实话,它们冰莹剔透的样子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实际重量。
与此同时,叉车也在冰面上不停地忙活,它要负责将拉出的冰块叉上运冰的卡车。在岸上,运冰的卡车凌晨4点就在此等待。冰块装上后,卡车便奔跑在市内,將它们运往规模最大的冰雪大世界、年代最久的兆麟公园以及哈尔滨的各个角落。
吕孝双和采冰队伍里所有队员一样,都来自松花江江北的村子。江北渔村,现在盛产著名的东北铁锅炖鱼。
天色向晚,不知谁将灯光点亮,冰雪大世界很快淹没在五颜六色的冰的海洋里,煞是好看。在七彩的灯光中,游客渐渐多了起来,他们大都直奔已经搭建完好的冰雕建筑,爬上爬下,自带一块小塑料板,垫在屁股下面,从长长的冰滑梯急速滑下,惊声尖叫,乐此不疲。晚上,这里才真正是冰的乐园。
在东北,有一种说法叫“猫冬”,意思是说冬天最好窝在家里,啥也别干。在我看来,这一点都不像哈尔滨人的作风。似乎越是天寒,就越能激发起不过,很多人冲着铁锅炖鱼去一饱口福,却不曾知道采冰是很多村民冬季里的另一种营生。12月整整一个月,以及冰雪节之前,是吕孝双他们最忙的时候,他们要为搭建冰城源源不断地供应天然的原材料。
“以前有句老话说在哈尔滨,‘干半年,歇半年’。哈尔滨这天气,冬天气温太低,干农活只能干半年。”吕孝双说。
“哦?那闲着都做什么?”
“没事做,就花钱了呗!”吕孝双哈哈一笑,“所以一年到头存不了钱。”
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哈尔滨冰雪节,似乎让这些农闲的村民们找到了寒冷冬季里的生活热情。对吕孝双他们来说,冬季有活干,不用想着花钱,还能赚钱,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他们建设冰城的灵感,或是在冰天雪地中游玩的热情。也只有在冬天,哈尔滨人才真正释放出自己对冰的一片深情。我很庆幸,自己在冬天来到哈尔滨,看到它如何被冰雪雕砌,在晶莹剔透中散发着五颜六色的迷人光彩,如梦幻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