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真实记录和反映城乡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历程的宝贵资料和重要凭证。因此,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事关每一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是实现社会平稳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开展医保业务的基础资料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作为城乡居民个人参保的基本数据信息,是记载参保人的身份、参保缴费、费用报销、病历资料等原始数据,也是核实和报销医保费用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为参保人员“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目标的关键要素。如果医保档案的信息资料不健全、失真失实,势必增加医保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医疗保险的数据处理和支付服务,导致医保部门不能合理科学分配医保资源。
(二)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反映医保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料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医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更是提高医保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档案中记载的详实、准确、动态的参保人员信息、缴费调整标准、缴费变化年限及费用报销情况,能够客观地掌握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更好地推動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医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医保档案数量和承载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不断更新,完整的数据信息和高质量的档案材料是制定和调整医保政策的第一手资料,是各级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因此,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医保政策,必须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二、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覆盖了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有参保人员,全新的医保体系已经建成。但地区差异、人群广泛分散、参保类型多样、参保数额参差不齐等因素,给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各地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制度标准
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管理还相对薄弱,医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往往把建档、缴费、转移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很多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只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统计,而忽视规范化整理和有效开发利用,甚至有的把档案管理当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附带性工作,导致档案支撑体作用发挥不明显。随着城乡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保体系的不断整合,医保档案涉及的数据和信息量大幅增长,一套完整、科学、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尚未建成,仍存在医、保、患、药等方面分级分类整理不系统、不同类别档案数据差距较大、归档不齐全、整理不规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医保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效能。
(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专业化能力不强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专业化档案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能。档案员接受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导致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得不到有效更新,也没有学习借鉴和有效推广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大部分档案管理员的能力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经验上,特别是基层医保档案工作者多为身兼数职,工作精力、思维观念和专业技能等方面都远远跟不上新时期的档案管理要求,人岗不相宜更显常态,甚至存在业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理解不透彻、工作流程不熟练、现代化手段不会用的现象。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政务和电子业务的普遍应用,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数据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已成为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医保经办机构严重存在档案存放空间不足、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现代办公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医保档案的安全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进程。此外,一些地区居民医疗和报销档案的管理仍采用手工操作方式,尚未实现人、机和软件的有效整合;有的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院之间不能进行网络对接,没有充分发挥医保档案数据的共享和服务作用,特别是一些转诊参保者的纸质档案资料不能及时转化为电子档案卷宗。这些,都是制约医保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推动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加强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医保、卫生等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健全制度机制,增强职能部门档案意识
各级医保、卫生(含定点医院)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各司其职,主动发挥其职能作用,将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机制,理顺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制定标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有序进行协调对接,促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医保档案的规范化处理。同时,要将医保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纳入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自上而下—环环相扣—有始有终”的医保档案管理工作新格局,确保档案在医保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注重业务培训,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政策性和业务性强,需要建设一支业务精、会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保档案管理需求。要通过集中学习、专业培训、典型案例分析等有效方式,加强档案管理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档案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引进一批既懂业务又懂高新技术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建强建优档案管理队伍。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是各级医保部门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设置符合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档案室、办公室、阅档室”,并配备高标准的密集架、计算机、打印机、复印件、除湿消毒一体机、灭火器等设施,为实现档案安全保管创造必要条件。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将参保人员详细信息、就诊信息、报销情况等档案信息数字化,不断完善电子档案,优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满足社会各界需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医保经办机构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多载体管理,加强纸质档案归档组卷、电子信息维护和运用,形成各载体之间的相互支撑、统一管理、有效利用,逐步提升医保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新萍.浅谈如何促进医疗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J].华人时刊(中期刊).2013(7).
[2]方志田.关于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档案管理.2014(1).
[3]石颖娜.加强县市级城市医保档案管理及提升服务水平的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201502.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 青龙县国家档案馆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真实记录和反映城乡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历程的宝贵资料和重要凭证。因此,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事关每一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是实现社会平稳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开展医保业务的基础资料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作为城乡居民个人参保的基本数据信息,是记载参保人的身份、参保缴费、费用报销、病历资料等原始数据,也是核实和报销医保费用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为参保人员“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目标的关键要素。如果医保档案的信息资料不健全、失真失实,势必增加医保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医疗保险的数据处理和支付服务,导致医保部门不能合理科学分配医保资源。
(二)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反映医保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料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医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更是提高医保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档案中记载的详实、准确、动态的参保人员信息、缴费调整标准、缴费变化年限及费用报销情况,能够客观地掌握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更好地推動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医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医保档案数量和承载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不断更新,完整的数据信息和高质量的档案材料是制定和调整医保政策的第一手资料,是各级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因此,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医保政策,必须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二、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覆盖了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有参保人员,全新的医保体系已经建成。但地区差异、人群广泛分散、参保类型多样、参保数额参差不齐等因素,给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各地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制度标准
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管理还相对薄弱,医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往往把建档、缴费、转移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很多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只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统计,而忽视规范化整理和有效开发利用,甚至有的把档案管理当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附带性工作,导致档案支撑体作用发挥不明显。随着城乡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保体系的不断整合,医保档案涉及的数据和信息量大幅增长,一套完整、科学、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尚未建成,仍存在医、保、患、药等方面分级分类整理不系统、不同类别档案数据差距较大、归档不齐全、整理不规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医保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效能。
(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专业化能力不强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专业化档案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能。档案员接受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导致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得不到有效更新,也没有学习借鉴和有效推广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大部分档案管理员的能力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经验上,特别是基层医保档案工作者多为身兼数职,工作精力、思维观念和专业技能等方面都远远跟不上新时期的档案管理要求,人岗不相宜更显常态,甚至存在业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理解不透彻、工作流程不熟练、现代化手段不会用的现象。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政务和电子业务的普遍应用,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数据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已成为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医保经办机构严重存在档案存放空间不足、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现代办公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医保档案的安全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进程。此外,一些地区居民医疗和报销档案的管理仍采用手工操作方式,尚未实现人、机和软件的有效整合;有的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院之间不能进行网络对接,没有充分发挥医保档案数据的共享和服务作用,特别是一些转诊参保者的纸质档案资料不能及时转化为电子档案卷宗。这些,都是制约医保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推动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加强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医保、卫生等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健全制度机制,增强职能部门档案意识
各级医保、卫生(含定点医院)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各司其职,主动发挥其职能作用,将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机制,理顺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制定标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有序进行协调对接,促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医保档案的规范化处理。同时,要将医保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纳入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自上而下—环环相扣—有始有终”的医保档案管理工作新格局,确保档案在医保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注重业务培训,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政策性和业务性强,需要建设一支业务精、会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保档案管理需求。要通过集中学习、专业培训、典型案例分析等有效方式,加强档案管理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档案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引进一批既懂业务又懂高新技术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建强建优档案管理队伍。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是各级医保部门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设置符合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档案室、办公室、阅档室”,并配备高标准的密集架、计算机、打印机、复印件、除湿消毒一体机、灭火器等设施,为实现档案安全保管创造必要条件。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将参保人员详细信息、就诊信息、报销情况等档案信息数字化,不断完善电子档案,优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满足社会各界需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医保经办机构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多载体管理,加强纸质档案归档组卷、电子信息维护和运用,形成各载体之间的相互支撑、统一管理、有效利用,逐步提升医保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新萍.浅谈如何促进医疗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J].华人时刊(中期刊).2013(7).
[2]方志田.关于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档案管理.2014(1).
[3]石颖娜.加强县市级城市医保档案管理及提升服务水平的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201502.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 青龙县国家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