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味道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上三年级,有点调皮,看着他活泼可爱的样子,总使我想起儿时的一些往事,想起儿时的味道——黄泥巴成鸭蛋,那是儿时最好吃的东西。山里的毛栗子、野山楂都比不上这个记忆深刻。
  像儿子这么大时,跟着父母的工作单位变换经常在外乡镇上学,寒暑假总是带上一点作业,迫不急侍的回到故乡的爷爷、奶奶身边,因为我知道,奶奶做的黄泥巴成鸭蛋也差不多可以上桌子了。
  暑假的时候天很热,也有很多农活要干,所以很多我们能干的“农活”都安排在太阳出来前的那段时间。那时我也只有十来岁,只能干点较轻的“农活”,比如,给玉米苗施肥,给黄豆地和菜地除杂草。那时给我们劳动量最大的活是给玉米苗上肥,上肥是三道程序,爷爷、弟弟和我刚好一人负责一道程序,我在前面给玉米苗的根部“打凼子(用锄头把根部的土挖一个小坑)”,在平地还好一些,在玉米苗的前后左右“打凼子”都没事。要是在坡地,是有讲究的,要在玉米苗根部的上坡面“打凼子”,这样有利于玉米苗更好地吸收施肥的养分。爷爷负责第二道工序,给玉米上肥,这可是有讲究的,每棵玉米给的肥要差不多,还要在较密的玉米苗间隙把“尿素”很准确的丢进“凼子”里。第三道程序简单省力些,总是弟弟的,把施有“尿素”的“凼子”用土盖起来,主要是防止肥料奶奶总是比我们起床早,在我们还没有起床的时候,把我们前一天的衣服用肥皂洗好,早早的下河里清洗衣服去了。奶奶把衣服在杆子上晾好后,就给我们准备早饭了。当我和弟弟在地里听到奶奶喊我们回家吃早饭的时候,我和弟弟总是把锄头一丢,飞快地跑回家,我知道,肯定又有黄泥巴成鸭蛋吃了。
  等我们把手洗好,奶奶已经把蒸熟的咸鸭蛋放在“葫芦瓢”里的冷水中降温了。奶奶总是蒸三个咸鸭蛋,爷爷、弟弟还有我一人一个,她自己是舍不得吃的。每次都是爷爷分一半给奶奶吃,说是我们在地里干活累,“犒劳”我们的。吃咸鸭蛋的时候,我和弟弟总是从鸭蛋的一头打一个小的洞,用筷子从小洞把成鸭蛋掏出来吃了,剩下的是一个一头有个小洞的完整的蛋壳,就是这样的蛋壳,也是儿时记忆里最深的东西。我和弟弟用它做过“小灯笼”把小蜡烛段从小洞里放进去,上面用一小段铁丝从开有小洞的一头放进去横在鸭蛋里,在小段铁丝的中间用细一点的铜丝或铁丝系住,把另一头栓在一根木棍上,最后在蛋壳的另一头再做一个很小的孔,这样就做成了一个自治的“小灯笼”。那时咸鸭蛋的壳有白色的,也有浅绿色的,在里面把蜡烛用火柴点上,在晚上是非常好看的,不是很实用,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蜡烛就没了,蛋壳也因为烤的脆了,很容易就破了。我和弟弟也用这样的蛋壳做过自制“菜肴”的工具把吃的咸鸭蛋不要吃完,留一点就行了,到中午奶奶做饭前,把从菜园里摘的老的“桨豆米”剥出来,洗过后将还有一点咸鸭蛋的壳填满,再放上一点点猪油,等米饭快要“焖饭”的时候放在饭头上蒸一下,咸鸭蛋留下的味道又渗到了“桨豆米”里,又是一道可口的菜肴。
  等暑假快过完的时候,把奶奶腌制好的黄泥巴成鸭蛋吃的也差不多了,于是奶奶又把暑假麻鸭下的新鲜鸭蛋拿出来洗干净,给我和弟弟一个任务:去小山边挖上一些黄泥巴。回来后,奶奶用水把泥和开,把洗干净后凉干的鸭蛋均匀的沾上黄泥,然后再均匀地在黄泥上撒上一些粗盐,放在一个小瓦罐里,盖上盖子,我知道,那是我们寒假回来享用的美餐。
  爷爷已经过世十四个年头了,奶奶的年龄也大了,从老家搬到城里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也许多年没有吃过儿时的黄泥巴咸鸭蛋了,但儿时的劳动让我懂得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儿时的黄泥巴成鸭蛋更是辛苦劳动中快乐的味道,让我倍加回味。
  编后:再回首,踏过童年,走过二十多个朝夕,有天真也有浪漫、有低潮也有激情、有感伤同样也带有欢笑,百感交集。
  还记得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也曾拿着铁锹,在门前种下了许多小树苗,希望它们能成为我的好朋友,陪我一路慢慢成长。童年的我,也一样顽皮,时常偎依在父母身边,逼着他们说‘凶外婆的故事’,却又常在夜晚来临时,吓得躲在被窝不敢探出头来。还经常走在乡村野外,脱下鞋袜,光着小脚丫,踩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青草挠得脚心痒痒的,我便躺下身子,在青草尖上打滚,直到露水打湿衣衫,才想起回家。童年,也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离开。
  (编辑 王琳琳)
其他文献
回头路  偶尔  我会走回头路:  这是我回忆的方式。  若一路向前  我会告诉你  什么是遗忘。  火  火  蹲下来  熄灭柴的悲伤  为其演唱  它燃烧着的歌曲。  柴  倾听着  耗尽自己  直到忘记  它曾是树。  祖母  当月亮  ——村子的祖母——  帶着石灰蜡烛出来  照亮寂静时,  夜开始了。  黑暗  藏匿在峭壁中,  小鸟  缠绕着歌  树  安眠于它的影子之上。  祖母  
我是谁?我是优秀教师吗?我配“南粤优秀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吗?思绪将我拉入20年前,那段懵懂、青葱的岁月……  寻梦  那是1995年的8月,18岁的我冒着炎炎的烈日,来到湖南省的一个偏僻小学,学校条件艰苦,但初为人师的我沉浸在教与学的喜悦之中。白天我同孩子们玩成一片,晚上在台灯下备课、批改作业,日子充实而忙碌……  “新鲜期”一过,心中却隐然难安。我是一个农家的孩子,从小就喜欢音乐。在1992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名女孩因患怪病,出现呕吐症状,而且发病一次会持续多日。据悉,这名女孩名叫米娅·格里森,现年11岁。米娅受病魔折磨已有多年,每次呕吐都要持续几天时间,期间身体虚脱无力,只能请假卧床养病。因为不能确定病因,医生也束手无策。直到前一段时间,母亲给她和弟弟安排了一次迪斯尼之旅后,她的病因才最终确定下来。游迪斯尼乐园当天,由于太过兴奋,米娅还未下车就开始呕吐,一天呕吐次数多达5
近日,一部《当代愚公孙开林》动漫短片经由襄阳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汉江创客”首发推送后,迅速引爆不少市民的朋友圈。  《当代愚公孙开林》时长约4分钟,主角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动漫通过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讲述了他的3次创业故事。  “跳出了以往的简单说教,形式很鲜活,手机收看也很方便,我们都爱看。”襄城区冯家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金义合这样说。  采用适合网络传播的MG动漫宣传党建
读小学三年级的外孙面对着作文题《我最喜欢红颜色》直发愣,问我怎么写。我告诉他,你读的书少,知道的事情有限。你就根据自己对颜色的认识,知道多少写多少,不要勉强。外孙又说,老师规定要写300个字呢,少了不行。  我觉得这可有些难为孩子了。作文应该由内容决定字数的多寡和篇幅的短长。如果孩子为了凑字数,难免东拉西扯,出现空泛的毛病。再者,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孩子有话可说,像《我最喜欢红颜色》这类题目,孩子受知
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繁荣红色文化,武汉市洪山区梨园街东湖社区充分利用省直公务员小区这一优势资源,将在职党员进社区这项民心工程打造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品牌。在建党96周年來临、省党代会召开之际,东湖社区联合省文化厅在岳家嘴小区共同举办了在职党员情系社区暨喜迎党代会文艺汇演。在欢歌笑语之中,社区居民、在职党员享受到了一场文化饕餮盛宴,感受到了党群同乐的和谐局面。目前,东湖社区已经与省文化厅等6个省直机
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党委主体责任,是党章规定的政治责任。能否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检验,也是各级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要素。  以思想建设为“根”。把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补足精神之“钙”;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上好廉政党课,利用信息、简报、监狱报刊进行廉政宣传,提高政治素养
近日,广东省肇庆市卫生健康局在市委党校为市支援湖北归来的医护人员赠送书籍,以充实他们在休整期间的精神生活。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朗参与了赠书活动。  据了解,肇庆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共64人,自抵达肇庆后,一直在市委党校休整。期间,队员们身心得到了放松,也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市卫生健康局提前了解每一名队员的心愿书单,采购了医学、文学、育儿、历史等种类的书籍共221本,并逐一分配包装。  当天
【释义】  小孩子头发下垂的样子,后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的意思。  【辨析】  “髫”容易和“髻”(jì)弄混。前者专门用于孩童,而且是用来形容头发下垂的样子;而后者主要用于“发髻”,指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起源与演变】  “髫”从髟(biāo),“髟”为长发下垂的样子。《说文解字》对“髫”的解释为“小儿垂结也”。指的是古时候小孩前额下垂的头发,后来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清代戴名世《姚符御诗序》
身处网络时代,人们几乎每天都会通过电子邮件、微博或是表情符号接触到“@”。但你知道吗?“@”这个符号绝非伴随着电子邮件或網络时代的兴起而产生的,而是古已有之。  @本是计量单位  历史学者乔治·罗曼斯发现1448年西班牙的一份文书中含有@的符号,这普遍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作为商业符号的最早文献。文书是关于从卡斯提尔向阿拉贡运送小麦的内容,其中@表示的应该就是重量单位arroba。在西班牙,ar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