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整合文学意象及其临近概念,以意象为思维中介沟通物象、形象、记忆表象、心理图式、意境等相关概念,把文学文本看作“由文学意象及意象组合构成”的话语系统,为深入开展文学阅读与写作提供了理论参照。
关键词:文学意象;整合研究;物象;记忆表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29-2
文学意象是中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目前已形成了以“意象”为思维中介、多学科理论互为参照的多元视角。[1]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意象理论主要局限在诗歌欣赏领域,文学理论中的意象与形象、与典型的关系,与心理学中的记忆表象、心理图式、集体记忆表象的关系等邻近概念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梳理整合和清晰的认识。文学阅读理论视野的狭隘,导致文学欣赏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个别化的阅读感悟阶段,难以形成基于理论指导的深入研讨交流。本文通过整合意象及其邻近概念的关系,将文学文本概括为“以文学意象为思维中介”的话语系统,旨在为文学阅读与接受提供多角度的理论借鉴,下面谨就此展开分析阐释。
一、意象与物象
意象是借助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物象则是形成意象的客观基础。[2]一般而言,物象总是具体的,可以被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并能借助语词表达而引领读者想象,产生记忆表象;读者凭借记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建构阅读情境,完成对艺术形象的再造想象。但是,单一物象并不具备表达作者情感意向的功能,只有一组物象构成的“意义场”或情境才能具备这一功能。主要原理为:主导性物象与辅助性物象两相对应,构成内在的映衬或对比关系,营造出表意倾向的情境氛围或暗示情感意向,类似于绘画中的背景与主题的两相对应关系——作为背景的辅助性物象,只能营造情境氛围;只有主导性物象才是绘画的表意中心。
以诗歌为例,“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这个诗句中,“青荇”是主导性物象,是表意中心;辅助性物象主要是营造情境氛围,如:软泥上——交代了青荇的生长环境,传达出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油油地——写出了青荇饱满的生命状态,透视出作者的喜悦;在水底招摇——写出了青荇柔曼的动作姿态,传达出青荇对“我”的依恋不舍:写“物”实则折射出“我”对康河美景的留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主导性物象正是诗句的表意中心,辅助性物象的作用则是营造情境氛围,因此,我们可以用“青荇意象”来概括这个诗句的主要内容。反之,我们也可以借助“青荇意象”还原出辅助性物象,再造出附着其间的情境氛围。推延开来,我们就可以以意象为思维中介展开阅读想象——借助物象把握意象,借助意象感受作品的艺术氛围,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
二、意象与意境
文学艺术追求的是最能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高级意象。艺术至境的意象,朱光潜先生称为“审美意象”,并把它界定为“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一种借助于想象追踪理性”、表现力已经达到“最高理想”境地的意象。[3]意象的上位概念是意境,广义上等同于境界、艺境,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思想与表现形式两相融合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表现型和再现型文学在意境(或艺境)的创造和欣赏方面稍有不同——
首先,在意境创造方面,表现型文学以“意象单元”为基本的思维单位,按照情感逻辑来构造“情”“景”关系,营造整体的艺术境界;再现型文学则以“场面场景”为基本思维单位,按照因果逻辑来构造情节结构,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寄寓丰厚的主题内涵。其次,在意境欣赏方面(主要考察文本意蕴的整体表现力),表现型文学艺术境界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情景的交融度和情感的饱和度,可从语词的表现力、意象的典型性、意象组合的融合度等方面来具体考察评价;再现型文学的艺术境界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主题意蕴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可从环境的典型性、人物的典型性和情节场面的生动性等方面来具体考察评价。
例如:王国维曾以“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揭示表现型文学艺术境界的高下。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以我(注:指主观情感)为主来观察景物,所以景物都染上“我”的色彩;“无我之境”,没有“我”的存在,是以事物来观察事物,所以不知道何者是我,何者是物。王氏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表现型文学最终目标是要表现作者的情感或情趣,但情感表现直露,境界就会不高。反之,情感隐藏得越深,越值得玩味;艺术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情境氛围也就越是浓厚,境界也就越高。就“泪眼问花”意象来看,虽然花儿通了人性,并饶有情趣,能听得懂自己语言,但“泪眼”早已暴露了作者情感倾向,根本不需要想象体味,所以“有我之境”有情境但情感显露,逼窄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在境界上自然逊色了许多;而“采菊”意象,却因情感内隐更加耐人玩味,读者可以在想象中分享物我契合的愉悦。“东篱”写出隐者的居所环境;“采菊”写出隐者的闲适生活;“南山”的本原意象是指四位德高望重、衣冠伟然的辅政老人,也可指美好的自然景物,“悠然”浮现(“见”),传递出采菊人不经意抬头看到南山时的淡淡喜悦之情,作者选择典型的文学意象寄寓情感,不直接显露情感却能启发读者想象,分享隐居者的悠闲心境,并且物我交融,情境氛围整体统一,自然艺术境界廓大高远。因此,表现型文学的表现力主要在于创作出典型的抒情意象,营造整体统一的情境氛围,将抽象的情感意趣高度情境化具象化,不着痕迹地融会在意象和意象组合之中,给予读者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三、意象与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
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是现代心理学的概念,用以揭示外部信息在人脑中的思维加工过程,对文学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所谓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事物后在头脑中所保存的形象。刺激物的强度、活动性和新异性,都有利于知觉的选择,形成新鲜的记忆表象,保证思维活动的持久深入进行;文学意象是典型化的感性形象,因而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激发读者的艺术想象,能够形成长久的记忆表象,有利于展开持久深入的阅读活动,使得阅读体验深刻持久。所谓的心理图式,是指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是知识的有序化储存方式。心理图式还可以表示一系列行为事件的有序联系。比如:对于去餐馆吃饭这一事件,人们在头脑中会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表征结构,即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在餐馆吃饭”心理图式:进入餐馆、点菜、吃和离开餐馆。因此,心理图式可以概括为按主题组织起来的行为事件。 就文学作品而言,文本就是作者心理图式的外在投射,暗含着作者的创作思路。阅读文本,概括段意,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际上就是要找出那个隐藏的主题,用语言概括作者的心理图式。反之,我们可以依据心理图式的提示,还原文本情境。比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可以概括为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等6个心理图式(等同于意象),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心理图式去还原附着其间的情境事实。
此外,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荣格称为集体记忆表象),基本等同于文学理论中的“公用意象”,凝结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虽然属于无意识范畴,情感意向较为隐秘,但因承传的是集体的记忆表象,经过很多作者的选择加工,成为“公用意象”,自然不难把握。至于个体无意识,只要在文本中有所显示,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文本的整体语境,也能意识把握。集体无意识和个体无意识,深入无意识层面,虽不能直接被我们的意识所把握,但确是客观存在的,大大增加了文本主题意蕴的隐秘性以及作品的深度。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整合意象及其邻近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第一,文学意象涵盖人物形象,功能与心理图式大体相当,都是对外部信息的概括性反映,具有一定的主题情境内涵。第二,借助文学意象理论,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概括成典型意象或心理图式,也可以据此还原出当时的情境。第三,借鉴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等心理学知识,能丰富文学阅读理论,揭示出阅读活动——从理解语词到解读意象,再到发现主题意蕴——各个思维环节的内在心理机制。第四,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典型化、情境化、意象化及意象组合的过程,主题意蕴可以借助“意象”这一中介而得到艺术地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看作“是由文学意象及意象组合构成”的话语系统,在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结构系统中,意象处于中心地位:意象是语言的概括化典型化成果;意象的典型化及意象的经营组合,就是艺术构思过程;意象对于主题的表现既确定又含糊,具有较大的读解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把文学意象视作最小的思维细胞,解读出文学作品结构和意蕴层次,体现文学意象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庆斌.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袁行沛.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3).
[3]萧君和.文学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97).
[4]邱明丰.立象尽意——中国文学的形象特征[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关键词:文学意象;整合研究;物象;记忆表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29-2
文学意象是中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目前已形成了以“意象”为思维中介、多学科理论互为参照的多元视角。[1]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意象理论主要局限在诗歌欣赏领域,文学理论中的意象与形象、与典型的关系,与心理学中的记忆表象、心理图式、集体记忆表象的关系等邻近概念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梳理整合和清晰的认识。文学阅读理论视野的狭隘,导致文学欣赏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个别化的阅读感悟阶段,难以形成基于理论指导的深入研讨交流。本文通过整合意象及其邻近概念的关系,将文学文本概括为“以文学意象为思维中介”的话语系统,旨在为文学阅读与接受提供多角度的理论借鉴,下面谨就此展开分析阐释。
一、意象与物象
意象是借助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物象则是形成意象的客观基础。[2]一般而言,物象总是具体的,可以被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并能借助语词表达而引领读者想象,产生记忆表象;读者凭借记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建构阅读情境,完成对艺术形象的再造想象。但是,单一物象并不具备表达作者情感意向的功能,只有一组物象构成的“意义场”或情境才能具备这一功能。主要原理为:主导性物象与辅助性物象两相对应,构成内在的映衬或对比关系,营造出表意倾向的情境氛围或暗示情感意向,类似于绘画中的背景与主题的两相对应关系——作为背景的辅助性物象,只能营造情境氛围;只有主导性物象才是绘画的表意中心。
以诗歌为例,“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这个诗句中,“青荇”是主导性物象,是表意中心;辅助性物象主要是营造情境氛围,如:软泥上——交代了青荇的生长环境,传达出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油油地——写出了青荇饱满的生命状态,透视出作者的喜悦;在水底招摇——写出了青荇柔曼的动作姿态,传达出青荇对“我”的依恋不舍:写“物”实则折射出“我”对康河美景的留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主导性物象正是诗句的表意中心,辅助性物象的作用则是营造情境氛围,因此,我们可以用“青荇意象”来概括这个诗句的主要内容。反之,我们也可以借助“青荇意象”还原出辅助性物象,再造出附着其间的情境氛围。推延开来,我们就可以以意象为思维中介展开阅读想象——借助物象把握意象,借助意象感受作品的艺术氛围,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
二、意象与意境
文学艺术追求的是最能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高级意象。艺术至境的意象,朱光潜先生称为“审美意象”,并把它界定为“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一种借助于想象追踪理性”、表现力已经达到“最高理想”境地的意象。[3]意象的上位概念是意境,广义上等同于境界、艺境,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思想与表现形式两相融合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表现型和再现型文学在意境(或艺境)的创造和欣赏方面稍有不同——
首先,在意境创造方面,表现型文学以“意象单元”为基本的思维单位,按照情感逻辑来构造“情”“景”关系,营造整体的艺术境界;再现型文学则以“场面场景”为基本思维单位,按照因果逻辑来构造情节结构,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寄寓丰厚的主题内涵。其次,在意境欣赏方面(主要考察文本意蕴的整体表现力),表现型文学艺术境界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情景的交融度和情感的饱和度,可从语词的表现力、意象的典型性、意象组合的融合度等方面来具体考察评价;再现型文学的艺术境界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主题意蕴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可从环境的典型性、人物的典型性和情节场面的生动性等方面来具体考察评价。
例如:王国维曾以“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揭示表现型文学艺术境界的高下。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以我(注:指主观情感)为主来观察景物,所以景物都染上“我”的色彩;“无我之境”,没有“我”的存在,是以事物来观察事物,所以不知道何者是我,何者是物。王氏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表现型文学最终目标是要表现作者的情感或情趣,但情感表现直露,境界就会不高。反之,情感隐藏得越深,越值得玩味;艺术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情境氛围也就越是浓厚,境界也就越高。就“泪眼问花”意象来看,虽然花儿通了人性,并饶有情趣,能听得懂自己语言,但“泪眼”早已暴露了作者情感倾向,根本不需要想象体味,所以“有我之境”有情境但情感显露,逼窄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在境界上自然逊色了许多;而“采菊”意象,却因情感内隐更加耐人玩味,读者可以在想象中分享物我契合的愉悦。“东篱”写出隐者的居所环境;“采菊”写出隐者的闲适生活;“南山”的本原意象是指四位德高望重、衣冠伟然的辅政老人,也可指美好的自然景物,“悠然”浮现(“见”),传递出采菊人不经意抬头看到南山时的淡淡喜悦之情,作者选择典型的文学意象寄寓情感,不直接显露情感却能启发读者想象,分享隐居者的悠闲心境,并且物我交融,情境氛围整体统一,自然艺术境界廓大高远。因此,表现型文学的表现力主要在于创作出典型的抒情意象,营造整体统一的情境氛围,将抽象的情感意趣高度情境化具象化,不着痕迹地融会在意象和意象组合之中,给予读者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三、意象与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
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是现代心理学的概念,用以揭示外部信息在人脑中的思维加工过程,对文学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所谓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事物后在头脑中所保存的形象。刺激物的强度、活动性和新异性,都有利于知觉的选择,形成新鲜的记忆表象,保证思维活动的持久深入进行;文学意象是典型化的感性形象,因而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激发读者的艺术想象,能够形成长久的记忆表象,有利于展开持久深入的阅读活动,使得阅读体验深刻持久。所谓的心理图式,是指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是知识的有序化储存方式。心理图式还可以表示一系列行为事件的有序联系。比如:对于去餐馆吃饭这一事件,人们在头脑中会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表征结构,即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在餐馆吃饭”心理图式:进入餐馆、点菜、吃和离开餐馆。因此,心理图式可以概括为按主题组织起来的行为事件。 就文学作品而言,文本就是作者心理图式的外在投射,暗含着作者的创作思路。阅读文本,概括段意,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际上就是要找出那个隐藏的主题,用语言概括作者的心理图式。反之,我们可以依据心理图式的提示,还原文本情境。比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可以概括为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等6个心理图式(等同于意象),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心理图式去还原附着其间的情境事实。
此外,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荣格称为集体记忆表象),基本等同于文学理论中的“公用意象”,凝结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虽然属于无意识范畴,情感意向较为隐秘,但因承传的是集体的记忆表象,经过很多作者的选择加工,成为“公用意象”,自然不难把握。至于个体无意识,只要在文本中有所显示,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文本的整体语境,也能意识把握。集体无意识和个体无意识,深入无意识层面,虽不能直接被我们的意识所把握,但确是客观存在的,大大增加了文本主题意蕴的隐秘性以及作品的深度。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整合意象及其邻近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第一,文学意象涵盖人物形象,功能与心理图式大体相当,都是对外部信息的概括性反映,具有一定的主题情境内涵。第二,借助文学意象理论,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概括成典型意象或心理图式,也可以据此还原出当时的情境。第三,借鉴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等心理学知识,能丰富文学阅读理论,揭示出阅读活动——从理解语词到解读意象,再到发现主题意蕴——各个思维环节的内在心理机制。第四,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典型化、情境化、意象化及意象组合的过程,主题意蕴可以借助“意象”这一中介而得到艺术地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看作“是由文学意象及意象组合构成”的话语系统,在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结构系统中,意象处于中心地位:意象是语言的概括化典型化成果;意象的典型化及意象的经营组合,就是艺术构思过程;意象对于主题的表现既确定又含糊,具有较大的读解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把文学意象视作最小的思维细胞,解读出文学作品结构和意蕴层次,体现文学意象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庆斌.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袁行沛.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3).
[3]萧君和.文学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97).
[4]邱明丰.立象尽意——中国文学的形象特征[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