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江山行旅”之后我最大的感受也是天工与清新、雄壮与雅逸交相辉映,如同中国山水绘画的南北两条脉络横亘在眼前。李项鸿老师的绘画既深得传统之精神,又研习诸家之长自成一家;既壮写北国雄伟大气的名山大川,又描绘江南清丽雅逸的汀渚矮坡。
山水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不仅仅是山,是水,是客观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物象,它还承载了文人的精神追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和人生观的凝练和总结。项鸿老师山水画之清秀与浑厚风格的双重追求不仅仅是他半生军旅生涯的记录、描摹,更是他思想和心境的成长变化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言“……北派山水中雄浑、博大、壮丽之魅力时常激动着我,我试图用笔墨语言对这种气势、豪情、力量进行表现与赞美。这些都融于我心,发于我情,而见笔端,形成我对山水画之清秀与浑厚风格的双重追求”,大自然中大山大川有多丰富,他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就有多丰富。
一、“气”与“韵”兼容
在第一个展厅,李老师的每一幅画都是鸿篇巨制,所有的山峰连绵不绝,从上倾泻而下,所有的山石树木直逼眼前,流转于山林间的云气、隐藏其间的房屋等无一不有近在咫尺之感,这些大画尽显李老师的军人本性——刚毅、浑厚沉着、器宇轩昂。《山道弯弯》中河流从左上蜿蜒而下,时隐时现的小路行走着稀拉的人,全画以小笔画就,最先施以淡墨,其后再一遍一遍地不断加深,最终形成沉着厚重的黄土高原的景象。《昆仑兵车行》中刚毅之气弥漫,所有的山峰都直插云霄,山尖棱角分明似要捅破苍穹,白云萦绕山间,一辆辆军绿色的兵车在崎岖的山道上由远而近,这样的绘画面貌正这是作者军人本性的流露。
在展览后的研讨会中大家都对李老师的绘画大加赞赏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憧憬,由此可见李老师的绘画成果是不言而喻的。相较于鸿篇巨制、奇绝险峻的北国山水,我反而比较钟情那些烟雾迷蒙、沙洲野芦、山水相映、清丽秀媚的江南山水,如《归雁声声》《江波含烟翠》虽然只是信笔涂抹、逸笔草草,但已经形似意尽,正如张彦远所言:“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中国的山水画从来不以其物尽似为结果,而是以境界高雅和气韵生动为追求目标,所以才有了谢赫的“六法”,并且 “六法”中“气韵生动”最为重要,其他五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在李老师画面中,坡前岸边,石头散落,几支芦苇、树枝横斜而出,大大小小的叶子一挥而就,就这么随心随性而营造出来的清明境界就是其“气韵”所在,笔精墨妙,笔笔见精神,涤荡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艺术之美。
“气韵”是绘画作品的高贵之处,也是画家心迹流露的重要标志。在本次画展之前我曾经在美术报上看到过李老师的另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春风又绿江南》,只是一瞥就将我的目光锁住,几支树枝随风飘摇伸向水面上,几笔浓墨渲染出前景的土坡和树的最深处,稍远处用枯笔一扫,远山远树若隐若现。树枝上星星点点的翠色,点活了干涩的画面,也点醒了春的气息,顷刻间春风流转于纸上,有意思的是,泊在岸边的小船,船头立着两只休息的鸬鹚。最见精彩之处就是那几笔湿润、渲淡的浓墨,不仅仅做到了“笔墨当随时代”,还做到了“师造物”,显得特别精神,特别饱满,把江南的秀润展现得淋漓尽致,虽是水墨画却有种绚丽多彩之感,墨色从浓到淡,从丰至竭,每一个微小的变化似乎是刻意而为,又似乎是意外之象,苍翠欲滴,令人真心欢喜之余再无其他。这些充满野逸气息的绘画深得造化之神韵,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老师性情中的灵气、才气和诗性,使李老师的绘画呈现出南北风貌的双重格局。
二、以生活入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独特的生活经历托起了李老师的艺术梦想,他以生活为出发点,回归到大自然,最后回归到自己内心的本源之中。军旅生涯是李老师独特的生活经历,也是他艺术创作的独特源泉,李老师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当时那种经历只是我的生活,而现在却成为我艺术创作的积累”。由此可见,他的艺术皆生发于生活,从四方游走的军旅生涯得以丰富,从目之所见的山山水之中得到抒发。因为对生活的感悟,对家乡的眷恋,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使他结缘山水,并成为他一生不可割离的创作主题和追求。
诗人和画家都是形象的制造者,他们和所塑造的形象之间往往存在着关联,这个关联也是生活。作为一个军人,守卫疆土,保家卫国,所以他深刻感受到美好生活的难能可贵。在半生的军旅中,他北上燕山,南下漓江,东临嵩岭,西览戈壁,他的家国情怀就像一杯烈酒远比常人要来得强烈,历久弥新。看遍祖国山水,他眼里都是造物主可爱的造化,他对祖国山河的描绘也是对生活蓝图的壮写。不管是《昆仑兵车行》《山道弯弯》还是《漓江揽胜图》这些都是他曾经生活,曾经挥洒热情的地方,是他对那一段生活的记录和凝练。
正如李老师敦厚、朴实的个性一样,他的画面中常流露出一种朴实的生活气息。他一反元代文人画树木萧疏、枝杈横斜突兀和境界清冷的山水,在他的画中不管是奇山大川还是萧疏湖畔,我们常常能看到路上行人三两人,林间房屋三两间,江上渔船三两只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调动观者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感官,自觉地想象出画面背后真实而有趣的生活。
在《秋山晚晴》《狼牙山》《漓江揽胜图》这些画卷中就不乏那些平时生活中常常冲击我们视觉而又常常无法捕捉的景色——汹涌的云流,隐没在云间的翠峰,湖面上蒸腾的雾气,若隐若现的人家,渔舟荡漾,渔民忙碌等,这无一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景色。就其内容而言画的是生活,但就其意境而言,远远超出生活中这些表面的东西,成为精神表达的载体。
三、以情感入画
梵高说:“任何想画人体的人必须对人类抱有溫暖的同情,并且保持它,否则他的画将是冰冷乏味的。”可见好的作品往往融于心,发于情,而见笔端,要求艺术家不仅拥有独特的审美追求还要有高度的人文关怀。同样,怎么样使自己的作品避免流于表面和形式,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我认为情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若有则增色万分,若无则空白无物。在情感入画这方面李老师的探索就很值得我辈学习。他说,“余作山水是因心里欲言而性情所至,故操笔破墨,如痴如醉,倾心倾情”,“我的画是我心灵与真情的结晶,是我心与自然沟通的载体,也是我精神的抒情诗”,在他眼里,画为心声,情为心画,心、情、画是互通的。 李老师大部分的艺术活动是在军旅时期,他身上绝大部分的气质塑造于军队,多数的情感也生发于军队之中,以军人之气质壮写山河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昆仑兵车行》《狼牙山》《龙隐峡栈道》我感受到的是一位军人的刚毅和满腔的热血,饱含了作者厚重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画中霞光绚烂如血,山峰俊俏如钢,溪流争鸣如瀑,山路崎岖如龙,乱石堆叠欲坠,满目大气象。如果不是身即山川而取之,如果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哪儿能有此大气象,充其量只不过是通过自己脑海里简单的素材拼凑而成的“赝品”而已。
除了军人的身份,李老师还是一名游子。他出生于浙江东阳,那是一个引无数人遐想和向往的水乡,从小受到家乡的滋养,家乡浓厚的人文气息,山水、花木都在李老师的心里印下了烙印,并成为他的牵挂。正因如此,李老师在创作中常常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创作了很多关于乡愁的作品,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古城小巷时常出现在画中;在行笔落墨之间总能有意或无意地倾注情感,捕捉江南水乡的柔情和灵魂精髓。加上80年代在桂林生活学习的经历,桂林苍翠的山、丰盈的水把他一颗坚硬的心软化,把行人匆匆的步履减缓。所以江南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清明的山水意境培养了他性格中柔软、抒情、细腻的一面,也打开了他绘画风格面貌的另一面。
在《秋山晚晴》《归雁声声》《一溪流水赋秋声》表现了对北国壮美风光、南方秀丽景致和季节四时更替之奇景的倾心。南北共融、刚柔相济,是他好古、师古而不泥于古的表现。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人面对众多先辈留下来的优秀艺术品,往往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好古”情节,对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上至董巨,下至黄宾虹、吴冠中,他都在忘我学习,努力探索山水画艺术的多种可能性。
四、以诗入画
“画为不语诗,诗为能言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难吟之诗,以画补足”。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受其自身发展和西方绘画的影响,中国山水画如树之繁枝生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格局,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于“诗性”的追求。中国山水画以“诗性美”为极致,所以“诗性”是摄取中国山水神韵的关键,也是山水画创作成功的关键。
李老师的绘画的“诗性美”,首先在命名,每一幅作品或以诗命名,或能在古典诗文中找到出处。这是一种饱览诗文书画,以画为桥梁,密切诗、画之间关系的借鉴,也是一种以“诗心”为出发点的创作。对于一个涉猎绘画的人来说,他的“诗性”来自于画面上个人精神的抒发和山水意境的营造。“雨过千峰泼黛墨”“行云流水吟春秋”“崖头飞翠滴半溪”“江波含烟翠”“一溪流水赋秋声”“雨洗山头翠欲流”这些作品名字不仅是对画面内容的总结,还给观者创造了一个画外之境,在这个境界里大家可以随意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心象对眼前画面进行重构和补充。
虚白之处最见精妙,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李老师的画面。在他的一幅画中常常是兼容了北方山水的大格局和南方山水的小气象于一体,刚与柔、繁与简在一幅画中并行不悖,如果把两者单独截取出来就又都是两幅完整的画。繁有繁的亮点,简有简的妙处,这就像是一个人的一生,高峰低谷并存,每走一段路,走累了就停下歇一会儿,然后接着继续走。这样的道理或许大家都懂,也都有自己的阐述方式,李老师的可贵之处就是把诗歌融于绘画中,通过视觉观赏的方式使其本意返回观者的内心。
以上所有的性格特征融合在一起,既身居庙堂又游走山水的经历,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最终形成了李老师多方面的完全人格和绘画风格。
参考文献: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俞剑华注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2]孔新苗.美术鉴赏与批评[M].杭州:浙江美术出版社,2012.
[3]奥登.诗人与画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谢赫,姚最.古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商務印书馆,1936.
[6]高天明.江山行旅胸有乾坤[J].美术报,2015,(08):26.
[7]高雨薇.李项鸿:一名军旅画家的江南与塞北[J].绿色中国,2012,(08):16.
[8]刘大为.心灵·情性·意境[J].美术报,2014,(11).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山水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不仅仅是山,是水,是客观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物象,它还承载了文人的精神追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和人生观的凝练和总结。项鸿老师山水画之清秀与浑厚风格的双重追求不仅仅是他半生军旅生涯的记录、描摹,更是他思想和心境的成长变化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言“……北派山水中雄浑、博大、壮丽之魅力时常激动着我,我试图用笔墨语言对这种气势、豪情、力量进行表现与赞美。这些都融于我心,发于我情,而见笔端,形成我对山水画之清秀与浑厚风格的双重追求”,大自然中大山大川有多丰富,他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就有多丰富。
一、“气”与“韵”兼容
在第一个展厅,李老师的每一幅画都是鸿篇巨制,所有的山峰连绵不绝,从上倾泻而下,所有的山石树木直逼眼前,流转于山林间的云气、隐藏其间的房屋等无一不有近在咫尺之感,这些大画尽显李老师的军人本性——刚毅、浑厚沉着、器宇轩昂。《山道弯弯》中河流从左上蜿蜒而下,时隐时现的小路行走着稀拉的人,全画以小笔画就,最先施以淡墨,其后再一遍一遍地不断加深,最终形成沉着厚重的黄土高原的景象。《昆仑兵车行》中刚毅之气弥漫,所有的山峰都直插云霄,山尖棱角分明似要捅破苍穹,白云萦绕山间,一辆辆军绿色的兵车在崎岖的山道上由远而近,这样的绘画面貌正这是作者军人本性的流露。
在展览后的研讨会中大家都对李老师的绘画大加赞赏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憧憬,由此可见李老师的绘画成果是不言而喻的。相较于鸿篇巨制、奇绝险峻的北国山水,我反而比较钟情那些烟雾迷蒙、沙洲野芦、山水相映、清丽秀媚的江南山水,如《归雁声声》《江波含烟翠》虽然只是信笔涂抹、逸笔草草,但已经形似意尽,正如张彦远所言:“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中国的山水画从来不以其物尽似为结果,而是以境界高雅和气韵生动为追求目标,所以才有了谢赫的“六法”,并且 “六法”中“气韵生动”最为重要,其他五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在李老师画面中,坡前岸边,石头散落,几支芦苇、树枝横斜而出,大大小小的叶子一挥而就,就这么随心随性而营造出来的清明境界就是其“气韵”所在,笔精墨妙,笔笔见精神,涤荡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艺术之美。
“气韵”是绘画作品的高贵之处,也是画家心迹流露的重要标志。在本次画展之前我曾经在美术报上看到过李老师的另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春风又绿江南》,只是一瞥就将我的目光锁住,几支树枝随风飘摇伸向水面上,几笔浓墨渲染出前景的土坡和树的最深处,稍远处用枯笔一扫,远山远树若隐若现。树枝上星星点点的翠色,点活了干涩的画面,也点醒了春的气息,顷刻间春风流转于纸上,有意思的是,泊在岸边的小船,船头立着两只休息的鸬鹚。最见精彩之处就是那几笔湿润、渲淡的浓墨,不仅仅做到了“笔墨当随时代”,还做到了“师造物”,显得特别精神,特别饱满,把江南的秀润展现得淋漓尽致,虽是水墨画却有种绚丽多彩之感,墨色从浓到淡,从丰至竭,每一个微小的变化似乎是刻意而为,又似乎是意外之象,苍翠欲滴,令人真心欢喜之余再无其他。这些充满野逸气息的绘画深得造化之神韵,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老师性情中的灵气、才气和诗性,使李老师的绘画呈现出南北风貌的双重格局。
二、以生活入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独特的生活经历托起了李老师的艺术梦想,他以生活为出发点,回归到大自然,最后回归到自己内心的本源之中。军旅生涯是李老师独特的生活经历,也是他艺术创作的独特源泉,李老师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当时那种经历只是我的生活,而现在却成为我艺术创作的积累”。由此可见,他的艺术皆生发于生活,从四方游走的军旅生涯得以丰富,从目之所见的山山水之中得到抒发。因为对生活的感悟,对家乡的眷恋,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使他结缘山水,并成为他一生不可割离的创作主题和追求。
诗人和画家都是形象的制造者,他们和所塑造的形象之间往往存在着关联,这个关联也是生活。作为一个军人,守卫疆土,保家卫国,所以他深刻感受到美好生活的难能可贵。在半生的军旅中,他北上燕山,南下漓江,东临嵩岭,西览戈壁,他的家国情怀就像一杯烈酒远比常人要来得强烈,历久弥新。看遍祖国山水,他眼里都是造物主可爱的造化,他对祖国山河的描绘也是对生活蓝图的壮写。不管是《昆仑兵车行》《山道弯弯》还是《漓江揽胜图》这些都是他曾经生活,曾经挥洒热情的地方,是他对那一段生活的记录和凝练。
正如李老师敦厚、朴实的个性一样,他的画面中常流露出一种朴实的生活气息。他一反元代文人画树木萧疏、枝杈横斜突兀和境界清冷的山水,在他的画中不管是奇山大川还是萧疏湖畔,我们常常能看到路上行人三两人,林间房屋三两间,江上渔船三两只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调动观者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感官,自觉地想象出画面背后真实而有趣的生活。
在《秋山晚晴》《狼牙山》《漓江揽胜图》这些画卷中就不乏那些平时生活中常常冲击我们视觉而又常常无法捕捉的景色——汹涌的云流,隐没在云间的翠峰,湖面上蒸腾的雾气,若隐若现的人家,渔舟荡漾,渔民忙碌等,这无一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景色。就其内容而言画的是生活,但就其意境而言,远远超出生活中这些表面的东西,成为精神表达的载体。
三、以情感入画
梵高说:“任何想画人体的人必须对人类抱有溫暖的同情,并且保持它,否则他的画将是冰冷乏味的。”可见好的作品往往融于心,发于情,而见笔端,要求艺术家不仅拥有独特的审美追求还要有高度的人文关怀。同样,怎么样使自己的作品避免流于表面和形式,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我认为情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若有则增色万分,若无则空白无物。在情感入画这方面李老师的探索就很值得我辈学习。他说,“余作山水是因心里欲言而性情所至,故操笔破墨,如痴如醉,倾心倾情”,“我的画是我心灵与真情的结晶,是我心与自然沟通的载体,也是我精神的抒情诗”,在他眼里,画为心声,情为心画,心、情、画是互通的。 李老师大部分的艺术活动是在军旅时期,他身上绝大部分的气质塑造于军队,多数的情感也生发于军队之中,以军人之气质壮写山河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昆仑兵车行》《狼牙山》《龙隐峡栈道》我感受到的是一位军人的刚毅和满腔的热血,饱含了作者厚重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画中霞光绚烂如血,山峰俊俏如钢,溪流争鸣如瀑,山路崎岖如龙,乱石堆叠欲坠,满目大气象。如果不是身即山川而取之,如果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哪儿能有此大气象,充其量只不过是通过自己脑海里简单的素材拼凑而成的“赝品”而已。
除了军人的身份,李老师还是一名游子。他出生于浙江东阳,那是一个引无数人遐想和向往的水乡,从小受到家乡的滋养,家乡浓厚的人文气息,山水、花木都在李老师的心里印下了烙印,并成为他的牵挂。正因如此,李老师在创作中常常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创作了很多关于乡愁的作品,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古城小巷时常出现在画中;在行笔落墨之间总能有意或无意地倾注情感,捕捉江南水乡的柔情和灵魂精髓。加上80年代在桂林生活学习的经历,桂林苍翠的山、丰盈的水把他一颗坚硬的心软化,把行人匆匆的步履减缓。所以江南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清明的山水意境培养了他性格中柔软、抒情、细腻的一面,也打开了他绘画风格面貌的另一面。
在《秋山晚晴》《归雁声声》《一溪流水赋秋声》表现了对北国壮美风光、南方秀丽景致和季节四时更替之奇景的倾心。南北共融、刚柔相济,是他好古、师古而不泥于古的表现。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人面对众多先辈留下来的优秀艺术品,往往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好古”情节,对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上至董巨,下至黄宾虹、吴冠中,他都在忘我学习,努力探索山水画艺术的多种可能性。
四、以诗入画
“画为不语诗,诗为能言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难吟之诗,以画补足”。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受其自身发展和西方绘画的影响,中国山水画如树之繁枝生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格局,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于“诗性”的追求。中国山水画以“诗性美”为极致,所以“诗性”是摄取中国山水神韵的关键,也是山水画创作成功的关键。
李老师的绘画的“诗性美”,首先在命名,每一幅作品或以诗命名,或能在古典诗文中找到出处。这是一种饱览诗文书画,以画为桥梁,密切诗、画之间关系的借鉴,也是一种以“诗心”为出发点的创作。对于一个涉猎绘画的人来说,他的“诗性”来自于画面上个人精神的抒发和山水意境的营造。“雨过千峰泼黛墨”“行云流水吟春秋”“崖头飞翠滴半溪”“江波含烟翠”“一溪流水赋秋声”“雨洗山头翠欲流”这些作品名字不仅是对画面内容的总结,还给观者创造了一个画外之境,在这个境界里大家可以随意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心象对眼前画面进行重构和补充。
虚白之处最见精妙,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李老师的画面。在他的一幅画中常常是兼容了北方山水的大格局和南方山水的小气象于一体,刚与柔、繁与简在一幅画中并行不悖,如果把两者单独截取出来就又都是两幅完整的画。繁有繁的亮点,简有简的妙处,这就像是一个人的一生,高峰低谷并存,每走一段路,走累了就停下歇一会儿,然后接着继续走。这样的道理或许大家都懂,也都有自己的阐述方式,李老师的可贵之处就是把诗歌融于绘画中,通过视觉观赏的方式使其本意返回观者的内心。
以上所有的性格特征融合在一起,既身居庙堂又游走山水的经历,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最终形成了李老师多方面的完全人格和绘画风格。
参考文献: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俞剑华注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2]孔新苗.美术鉴赏与批评[M].杭州:浙江美术出版社,2012.
[3]奥登.诗人与画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谢赫,姚最.古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商務印书馆,1936.
[6]高天明.江山行旅胸有乾坤[J].美术报,2015,(08):26.
[7]高雨薇.李项鸿:一名军旅画家的江南与塞北[J].绿色中国,2012,(08):16.
[8]刘大为.心灵·情性·意境[J].美术报,2014,(11).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