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平均主义”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观念,深深地烙在我们这一民族的头脑中,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观念的继承与摒弃值得人们深思。
关键词:民俗文化 平均主义 思想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充满平均主义思想的社会,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即使到了21世纪现代化社会的今天,平均主义仍然充斥在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一种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究其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民俗文化中“平均主义”形成的根源
首先,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任何人离开了群体都难以生存,加之当时群体所获得的生活资料十分有限,产品只能维持人们最低生存需要而没有剩余,所以,只有平均分配产品才能够使种群延续下去而不致灭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说中,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被“过滤”了,原始人类生活的艰难困苦在传说中也被忽略了,原始社会人人劳动,平均分配的情景却被理想化。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就曾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描绘为理想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将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历史记忆必然对人们的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并理想化其产品平均分配的方式。其次,也正是这种理想化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中也体现了它的组织动员作用。如果封建专制严重,剥削压迫盛行,使广大农民无法生存,往往会引发农民战争,而平均主义思想则能迅速组织大多数被压迫民众,形成强大的力量,去推翻统治阶级。从农民的历次起义来看,从东汉末年黄金起义的“太平道”到帝制时代末期的“太平天國”,“太平”即“平均”思想是贯穿于两千多年农民战争的一条主线。黄巾的“黄天太平”口号,提出了用“黄天”去代替“苍天”,希望从而获得太平。唐末的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而黄巢则称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很明显地表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平之”的“均贫富”口号。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打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旗帜,南宋初年,钟相、杨幺在洞庭地区起义,提出“等贵贱、均平富”的战斗纲领。元末农民大起义即喊出了“天道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杀尽不平方太平”的口号,明代前期的郑茂七起义,则自号为“铲平王”。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割富济平”、“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的口号。帝制时代的最后一次农民战争,则用成立“太平天国”的方式,更为形象地体现了这种“太平”思想。太平军把“平分土地”的要求具体化为《天朝田亩制度》。应当承认,在封建社会中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虽然他们提不出新的思想纲领,但是,其平均主义的思想,具有周期性地铲平贫富悬殊的功能。使土地归劳动者所有,显然是一种正义的行为。
二、民俗文化中“平均主义”对民族个性造成的影响
首先,平均主义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从正面看,就是“跟大家一样”,“随大流”,“顺杆爬”;从反面来看,则是不敢标新立异,不敢逾越传统的惯例。举个小小的例子吧,天气从寒转暖时,你感到热,而穿了一件衬衣,马上就会有人惊讶:“哎呀,你怎么穿衬衣了,别人都还穿毛衣呢?”这就是一种习俗的力量,别人穿毛衣,你也必须这样穿。这个小例子也折射出“个体,”、“个性”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缺乏应有地位的。中国民俗的传统心理不欣赏一个人有“个性”,而只是欣赏一个人“不脱离群众”、“不掉队”、“听话”,换句话说,就是“跟大家一样”。正是由于在这种“跟大家一样”的平均思想影响下,中国人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去做与别人不同的事情。其次,平均主义,表现在社会现实中,就比如:六十年代明明穷得不名一文,却空喊“一大二公”,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荒唐地“割资本主义尾巴”,将善于经营的农民当作“资产阶级暴发户”来处理,将知识分子当作“资产阶级”的做法,人们一旦在自己的行业里有了一定的发展或者作出较突出的成绩时,民俗文化中的平均主义的思想常常会将这种突出者 “铲平”。曾经折腾到可笑的程度。这一页自然是翻过去了。但是,小农的心态,平均主义的阴影,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人们都渴望当一个强者。但是在中国的古老民俗文化里,则是一个“同情弱者”的文化,它用“和合”、“团结在一起”的方式,达到“向低标准看齐”的效果。而将有个性的、出类拔萃的人放入“平均”的对象。例如,在学校里,一些才貌出众,功课好,人也活跃,家境又好的优秀学生,常常会成为班上一些同学妒恨的对象。同样道理,在单位里,一些有个性,才貌双全,有创新能力,而且又具有积极向上精神和拼搏奋斗的人,也常常出其不意地被放入“平均”的对象里,让他们处于“平均”甚至“平庸”的群体里,寻其根源,受到“平均”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嫉妒,只是因为他比你好,更为有甚者的思想是怕他比你发展得好,将来成为佼佼者,做出了成绩,盖过了某些人的风头。
三、认识“平均主义”思想的利弊,摒弃中国传统的政治心态
平均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不同素质、不同能力的社会成员,作同样的投入,又得到同样的回报。它抹杀了人的创造力,不管个人的才能、历史条件如何,要搞无差别的绝对平均,容易抹杀和损害个人的积极性。但人生来的才能是不同的,有创造性的人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社会不公,可以推行一时,但不可能持久。因为它实际上打击了素质高、投入多的社会成员,鼓励不求上进。因此,平均主义思想对机会平等原则有着直接抵触的作用。另外,受平均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政治心态,到现在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中国传统的政治心态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古观念。古代中国人素有效法先王、复古的观念,士大夫阶层对于平均主义的心理追求,在很大程度取决定于效法先王的政治心态。一方面体现为平均主义思想本身浸透着士大夫阶层的复古情趣,另一方面平均主义原则为社会广泛接受以后,又加固了复古、法古的政治心态。秦汉以后存在着一个令人瞩目的事实,即社会愈是发展,人们复古的愿望愈是强烈,以贫富均齐为特征的政治、经济制度愈受到思想家们的推崇。 第二,权力本位心态。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强调专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在平均主义思想的深层理念里,是统治者对于强有力的集权专制统治的实施。第三,治与安的心理。在中国传统政治心态中, 历朝历代都把治与安看作是高于一切的概念。统治者要想专制王朝运祚的久远,社会等级结构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安宁。就必须制造一个人人平均的社会现象,目的是让人们感谢统治者给予人们假公平的社会制度。所以,平均主义其实是统治者制服和治理一个集体或国家民众的重要手段。
总之平均主义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影响涉及到我国的各行各业,而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要让传统民俗中的平均主义思想阻碍我们的社会生活,要勇于放手,摒弃平均主义思想,摒弃中国传统政治心态,并期望社会在生存与发展方面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不同的舞台,以便让人们能够在有序竞争规则的条件下,自身获得充分发展。■
作者简介:
杨庆黎(1968-),保山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地方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 平均主义 思想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充满平均主义思想的社会,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即使到了21世纪现代化社会的今天,平均主义仍然充斥在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一种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究其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民俗文化中“平均主义”形成的根源
首先,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任何人离开了群体都难以生存,加之当时群体所获得的生活资料十分有限,产品只能维持人们最低生存需要而没有剩余,所以,只有平均分配产品才能够使种群延续下去而不致灭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说中,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被“过滤”了,原始人类生活的艰难困苦在传说中也被忽略了,原始社会人人劳动,平均分配的情景却被理想化。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就曾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描绘为理想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将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历史记忆必然对人们的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并理想化其产品平均分配的方式。其次,也正是这种理想化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中也体现了它的组织动员作用。如果封建专制严重,剥削压迫盛行,使广大农民无法生存,往往会引发农民战争,而平均主义思想则能迅速组织大多数被压迫民众,形成强大的力量,去推翻统治阶级。从农民的历次起义来看,从东汉末年黄金起义的“太平道”到帝制时代末期的“太平天國”,“太平”即“平均”思想是贯穿于两千多年农民战争的一条主线。黄巾的“黄天太平”口号,提出了用“黄天”去代替“苍天”,希望从而获得太平。唐末的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而黄巢则称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很明显地表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平之”的“均贫富”口号。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打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旗帜,南宋初年,钟相、杨幺在洞庭地区起义,提出“等贵贱、均平富”的战斗纲领。元末农民大起义即喊出了“天道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杀尽不平方太平”的口号,明代前期的郑茂七起义,则自号为“铲平王”。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割富济平”、“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的口号。帝制时代的最后一次农民战争,则用成立“太平天国”的方式,更为形象地体现了这种“太平”思想。太平军把“平分土地”的要求具体化为《天朝田亩制度》。应当承认,在封建社会中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虽然他们提不出新的思想纲领,但是,其平均主义的思想,具有周期性地铲平贫富悬殊的功能。使土地归劳动者所有,显然是一种正义的行为。
二、民俗文化中“平均主义”对民族个性造成的影响
首先,平均主义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从正面看,就是“跟大家一样”,“随大流”,“顺杆爬”;从反面来看,则是不敢标新立异,不敢逾越传统的惯例。举个小小的例子吧,天气从寒转暖时,你感到热,而穿了一件衬衣,马上就会有人惊讶:“哎呀,你怎么穿衬衣了,别人都还穿毛衣呢?”这就是一种习俗的力量,别人穿毛衣,你也必须这样穿。这个小例子也折射出“个体,”、“个性”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缺乏应有地位的。中国民俗的传统心理不欣赏一个人有“个性”,而只是欣赏一个人“不脱离群众”、“不掉队”、“听话”,换句话说,就是“跟大家一样”。正是由于在这种“跟大家一样”的平均思想影响下,中国人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去做与别人不同的事情。其次,平均主义,表现在社会现实中,就比如:六十年代明明穷得不名一文,却空喊“一大二公”,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荒唐地“割资本主义尾巴”,将善于经营的农民当作“资产阶级暴发户”来处理,将知识分子当作“资产阶级”的做法,人们一旦在自己的行业里有了一定的发展或者作出较突出的成绩时,民俗文化中的平均主义的思想常常会将这种突出者 “铲平”。曾经折腾到可笑的程度。这一页自然是翻过去了。但是,小农的心态,平均主义的阴影,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人们都渴望当一个强者。但是在中国的古老民俗文化里,则是一个“同情弱者”的文化,它用“和合”、“团结在一起”的方式,达到“向低标准看齐”的效果。而将有个性的、出类拔萃的人放入“平均”的对象。例如,在学校里,一些才貌出众,功课好,人也活跃,家境又好的优秀学生,常常会成为班上一些同学妒恨的对象。同样道理,在单位里,一些有个性,才貌双全,有创新能力,而且又具有积极向上精神和拼搏奋斗的人,也常常出其不意地被放入“平均”的对象里,让他们处于“平均”甚至“平庸”的群体里,寻其根源,受到“平均”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嫉妒,只是因为他比你好,更为有甚者的思想是怕他比你发展得好,将来成为佼佼者,做出了成绩,盖过了某些人的风头。
三、认识“平均主义”思想的利弊,摒弃中国传统的政治心态
平均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不同素质、不同能力的社会成员,作同样的投入,又得到同样的回报。它抹杀了人的创造力,不管个人的才能、历史条件如何,要搞无差别的绝对平均,容易抹杀和损害个人的积极性。但人生来的才能是不同的,有创造性的人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社会不公,可以推行一时,但不可能持久。因为它实际上打击了素质高、投入多的社会成员,鼓励不求上进。因此,平均主义思想对机会平等原则有着直接抵触的作用。另外,受平均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政治心态,到现在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中国传统的政治心态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古观念。古代中国人素有效法先王、复古的观念,士大夫阶层对于平均主义的心理追求,在很大程度取决定于效法先王的政治心态。一方面体现为平均主义思想本身浸透着士大夫阶层的复古情趣,另一方面平均主义原则为社会广泛接受以后,又加固了复古、法古的政治心态。秦汉以后存在着一个令人瞩目的事实,即社会愈是发展,人们复古的愿望愈是强烈,以贫富均齐为特征的政治、经济制度愈受到思想家们的推崇。 第二,权力本位心态。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强调专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在平均主义思想的深层理念里,是统治者对于强有力的集权专制统治的实施。第三,治与安的心理。在中国传统政治心态中, 历朝历代都把治与安看作是高于一切的概念。统治者要想专制王朝运祚的久远,社会等级结构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安宁。就必须制造一个人人平均的社会现象,目的是让人们感谢统治者给予人们假公平的社会制度。所以,平均主义其实是统治者制服和治理一个集体或国家民众的重要手段。
总之平均主义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影响涉及到我国的各行各业,而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要让传统民俗中的平均主义思想阻碍我们的社会生活,要勇于放手,摒弃平均主义思想,摒弃中国传统政治心态,并期望社会在生存与发展方面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不同的舞台,以便让人们能够在有序竞争规则的条件下,自身获得充分发展。■
作者简介:
杨庆黎(1968-),保山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地方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