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加快调整和改造,是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发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各种优势,并使之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战略背景取得成效 存在问题
一、“两个大局”思想出台的背景
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展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两个大局”的思想被党中央一贯坚持,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具体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2003年12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组长,黄菊、曾培炎两位副总理担任副组长,国务院25个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作为领导小组成员。
2004年4月,国务院成立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全面启动了振兴战略。
在此期间,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关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工作,多次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厂矿企业和边远乡村,调查研究,掌握情况,了解民意,作出部署,极大地推动了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效
振兴东北,是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实施的重大战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发展论坛”上说,这是中央再一次把东北推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目的是使其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的“火车头”和“发动机”。
从世界银行集团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初次到沈阳纵论东北振兴前景,到今年12月德国总理施罗德亲赴长春出席东北三省与德国经贸合作座谈会。近一年来,东北地区的经贸活动、振兴论坛、投资合作,令人应接不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在这里签下总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单。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0个月,辽宁新批利用外资合同1978个,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同比增长89.6%,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也达到两位数以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新的热点和亮点。外商们认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投资机遇。东北吸引投资少、发展起步晚,但潜力足、上升空间大,这与“蛋糕已经分完”的东南沿海相比,条件要优越得多。
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在东北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率先免征农业税、增值税转型、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等改革试点,对部分行业和企业在税收、银行贷款、项目核准、投资支持等方面采取灵活优惠的政策。
外资快速涌入东北的同时,民营资本也开始了新的“闯关东”。在“2004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合作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及海外客商仅与沈阳市就签订了208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达235亿元。黑龙江省1至9月引进国内超亿元项目达57项,同比增长54.5%,国内资本参与国企改组改造项目也超过项目总数一半以上。其中较大的项目包括温州资本参与的秋林公司改造、浙江邦德集团注资哈尔滨农用车制造厂等。今年前三个季度,吉林全省民间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两位数以上。
继去年第一批100个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改造国债项目批准立项以后,今年又安排了第二批197个国债项目立项,到今年10月中旬,32个项目的国债资金已经到位。这两批项目投入的重点是围绕建设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与此相呼应,国家大力加强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东北三省新的入关高速公路以及东北东边道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也正在实施,丹麦马士基集团等海外资本的纷纷进入,给大连这个百年老港吹来了一股新风。
东三省的七个国家级高新区纷纷围绕各自的特色产业制定了发展战略,如拥有石油资源的大庆重点发展石化工业,鞍山高新区则依托鞍钢发展钢铁工业,大连高新区以软件业为支柱产业,长春则重在汽车、生物制药等等。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缓慢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大部分都是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起来的,多年来,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索取多,投入少,有一段时间,国有企业的折旧费都上缴国家。因此,相当一部分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和发展能力。
(二)债务包袱比较沉重
目前,在东北的工业企业中,有不少企业的债务包袱比较沉重,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在“拨改贷”以后,通过银行贷款进行了更新改造,从此背上了比较沉重的债务负担;也有一些企业是以银行贷款为主新建的,这类企业,从建厂之日起,就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
(三)近4成的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目前,东北的很大一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单位资产产出率大大低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从2002年的情况来看,单位“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1/2的企业共有4148家(其中,有3161家企业低于1/3),在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这部分企业的数量占37.1%,资产占31.6%,从业人员占27%,工业总产值仅占14.7%。
(四)效益较好的企业比重不高
目前,东北工业的效益状况不容乐观。2002年,东北三省共有3346家企业发生亏损,占29.9%;有1228家企业的盈利为零,占11%;有1580家企业的盈利在10万元以内,属微利企业,占14.1%;有1755家企业的盈利在10--50万元之间,占15.7%;有823家企业的盈利在50--100万元之间,占7.4%;盈利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只有2435家,占21.8%,其中,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仅487家,占4.4%。
(五)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新兴产业比重过低;产业竞争能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资源面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本中比重过高,战线过长,布局不合理。
(六)农村传统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力水平落后
四、解决措施的几点建议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新形势下进行的。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不是简单的填平补齐,也不是仅仅调整几个产品、上几个大项目、救活几户企业,而是整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因此,必须与时俱进,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
创新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灵魂。体制创新是调整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产业创新是调整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把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例如在图们江地区设立东北第一个经济特区———大珲春经济特区,为了推动我国中部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的发展以及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迫切需要以大珲春经济特区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二)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正确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例如锦州笔架山风景区,由前几年的自发经营经过政府宏观调控,统一定价,使工作人员不再自相竞争,从而在旅游项目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技术跨越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
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以引进域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为主,注重在较高的起点上直接采用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先进科技成果。例如大连高新园区的建立及各省开发区的建设均是以科技和人才为第一需求。
(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把握东北实际情况,立足于加工制造业优势,整合资源,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加快重点地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化,走特色的振兴之路。
(五)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调整改造的优先目标
把解决就业问题与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壮大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六)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解决粮食主产区“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发挥生态和自然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例如大连市营城子,建立了大连博士农业科技园及营城子生态旅游园区等先进园区,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培育出市场需求的产品,有的产品直接与国外定单,远销欧美。
(七)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立足于自力更生,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既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又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社会承受能力,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东北人民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研究.方秉铸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2]HYPERLINK“http://www.lib.dufe.edu.cn:8080/opac/item.php?strMarcNo=0000194439”o “查看该书详细信息”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3]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 HY?鄄PERLINK“http://www.lib.dufe.edu.cn: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D5%C5%D0%C2%D3%B1%D6%F8” 。 “查看该作者的其它著作” 张新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
[4]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HYPERLINK “http://innopac.lib.tsinghua.edu.cn/search*chi/a{213026}{214757}{27596c}{27513c}{213925}{273a60}/aLG{213026}EH{214757}AW{21596c}FH{21513c}CE{213925}NS{213a60}KC{213455}OH{21383d}FH{21513c}FA{214926}/-2,-1,0,B/browse”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 .红旗出版社,2004年出版.
[5]叶卫平.东北亚经济圈与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出版.
关键词:战略背景取得成效 存在问题
一、“两个大局”思想出台的背景
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展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两个大局”的思想被党中央一贯坚持,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具体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2003年12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组长,黄菊、曾培炎两位副总理担任副组长,国务院25个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作为领导小组成员。
2004年4月,国务院成立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全面启动了振兴战略。
在此期间,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关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工作,多次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厂矿企业和边远乡村,调查研究,掌握情况,了解民意,作出部署,极大地推动了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效
振兴东北,是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实施的重大战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发展论坛”上说,这是中央再一次把东北推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目的是使其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的“火车头”和“发动机”。
从世界银行集团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初次到沈阳纵论东北振兴前景,到今年12月德国总理施罗德亲赴长春出席东北三省与德国经贸合作座谈会。近一年来,东北地区的经贸活动、振兴论坛、投资合作,令人应接不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在这里签下总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单。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0个月,辽宁新批利用外资合同1978个,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同比增长89.6%,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也达到两位数以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新的热点和亮点。外商们认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投资机遇。东北吸引投资少、发展起步晚,但潜力足、上升空间大,这与“蛋糕已经分完”的东南沿海相比,条件要优越得多。
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在东北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率先免征农业税、增值税转型、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等改革试点,对部分行业和企业在税收、银行贷款、项目核准、投资支持等方面采取灵活优惠的政策。
外资快速涌入东北的同时,民营资本也开始了新的“闯关东”。在“2004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合作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及海外客商仅与沈阳市就签订了208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达235亿元。黑龙江省1至9月引进国内超亿元项目达57项,同比增长54.5%,国内资本参与国企改组改造项目也超过项目总数一半以上。其中较大的项目包括温州资本参与的秋林公司改造、浙江邦德集团注资哈尔滨农用车制造厂等。今年前三个季度,吉林全省民间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两位数以上。
继去年第一批100个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改造国债项目批准立项以后,今年又安排了第二批197个国债项目立项,到今年10月中旬,32个项目的国债资金已经到位。这两批项目投入的重点是围绕建设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与此相呼应,国家大力加强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东北三省新的入关高速公路以及东北东边道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也正在实施,丹麦马士基集团等海外资本的纷纷进入,给大连这个百年老港吹来了一股新风。
东三省的七个国家级高新区纷纷围绕各自的特色产业制定了发展战略,如拥有石油资源的大庆重点发展石化工业,鞍山高新区则依托鞍钢发展钢铁工业,大连高新区以软件业为支柱产业,长春则重在汽车、生物制药等等。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缓慢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大部分都是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起来的,多年来,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索取多,投入少,有一段时间,国有企业的折旧费都上缴国家。因此,相当一部分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和发展能力。
(二)债务包袱比较沉重
目前,在东北的工业企业中,有不少企业的债务包袱比较沉重,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在“拨改贷”以后,通过银行贷款进行了更新改造,从此背上了比较沉重的债务负担;也有一些企业是以银行贷款为主新建的,这类企业,从建厂之日起,就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
(三)近4成的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目前,东北的很大一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单位资产产出率大大低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从2002年的情况来看,单位“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1/2的企业共有4148家(其中,有3161家企业低于1/3),在东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这部分企业的数量占37.1%,资产占31.6%,从业人员占27%,工业总产值仅占14.7%。
(四)效益较好的企业比重不高
目前,东北工业的效益状况不容乐观。2002年,东北三省共有3346家企业发生亏损,占29.9%;有1228家企业的盈利为零,占11%;有1580家企业的盈利在10万元以内,属微利企业,占14.1%;有1755家企业的盈利在10--50万元之间,占15.7%;有823家企业的盈利在50--100万元之间,占7.4%;盈利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只有2435家,占21.8%,其中,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仅487家,占4.4%。
(五)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新兴产业比重过低;产业竞争能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资源面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本中比重过高,战线过长,布局不合理。
(六)农村传统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力水平落后
四、解决措施的几点建议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新形势下进行的。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不是简单的填平补齐,也不是仅仅调整几个产品、上几个大项目、救活几户企业,而是整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因此,必须与时俱进,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
创新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灵魂。体制创新是调整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产业创新是调整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把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例如在图们江地区设立东北第一个经济特区———大珲春经济特区,为了推动我国中部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的发展以及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迫切需要以大珲春经济特区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二)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正确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例如锦州笔架山风景区,由前几年的自发经营经过政府宏观调控,统一定价,使工作人员不再自相竞争,从而在旅游项目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技术跨越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
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以引进域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为主,注重在较高的起点上直接采用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先进科技成果。例如大连高新园区的建立及各省开发区的建设均是以科技和人才为第一需求。
(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把握东北实际情况,立足于加工制造业优势,整合资源,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加快重点地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化,走特色的振兴之路。
(五)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调整改造的优先目标
把解决就业问题与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壮大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六)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解决粮食主产区“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发挥生态和自然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例如大连市营城子,建立了大连博士农业科技园及营城子生态旅游园区等先进园区,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培育出市场需求的产品,有的产品直接与国外定单,远销欧美。
(七)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立足于自力更生,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既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又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社会承受能力,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东北人民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研究.方秉铸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2]HYPERLINK“http://www.lib.dufe.edu.cn:8080/opac/item.php?strMarcNo=0000194439”o “查看该书详细信息”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3]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 HY?鄄PERLINK“http://www.lib.dufe.edu.cn: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D5%C5%D0%C2%D3%B1%D6%F8” 。 “查看该作者的其它著作” 张新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
[4]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HYPERLINK “http://innopac.lib.tsinghua.edu.cn/search*chi/a{213026}{214757}{27596c}{27513c}{213925}{273a60}/aLG{213026}EH{214757}AW{21596c}FH{21513c}CE{213925}NS{213a60}KC{213455}OH{21383d}FH{21513c}FA{214926}/-2,-1,0,B/browse”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 .红旗出版社,2004年出版.
[5]叶卫平.东北亚经济圈与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