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鲜食玉米苏玉糯1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选择、隔离种植、整地施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大田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鲜食玉米;苏玉糯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126-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公害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鲜食糯玉米因其特有的香糯风味、营养丰富(富含硒、锌、维生素E等有利健康的特殊养分)、蒸煮食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2005年泗阳县裴圩镇引种苏玉糯1号1 500m2,经2年试种,表现为产量高,抗逆性强,品质佳,商品性较好。2007年全县种植糯玉米面积达30hm2,已在当前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品种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征
苏玉糯1号属中熟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从播种至鲜果采收春播约90~95d,夏播90d。该品种为单交种,植株根系发达,株型半紧凑,株高180~200cm,穗位高80cm左右,果穗长18~20cm,穗粗4.0~4.5cm,单穗鲜重150~180g,双穗率达40%,籽粒排列整齐,嫩白色,果皮薄,有光泽。
1.2抗逆性和适应性
该品种由于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且耐湿性较好,适应性广,中抗大小斑病。
1.3商品外观和食用品质
采收期,果穗苞叶青绿色,果穗纺锤形,粒大饱满,外观商品性佳。据报道,总淀粉含量76%~77%,粗蛋白含量7.15%,粗脂肪含量4.33%,可溶性糖含量1.34%。品尝评价糯性高,口感细腻,集香、糯、甜于一体。
1.4产量较高
成穗在6.98万个/hm2左右,单穗重量150~180g,可产鲜穗10.35~12.45t/hm2。
2高产栽培技术
2.1土壤选择
种植苏玉糯1号地块宜选择地势较高爽,排灌方便,平坦,肥沃,便于隔离的砂壤土为好。
2.2隔离种植
为避免不同品种串粉影响籽粒颜色和食用品质,必须与其他不同品种同期播种的玉米间隔350m以上种植,或者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错开授粉期,两品种播种时期必须相差20d以上。
2.3整地施肥
苏玉糯1号较喜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5.0~22.5t/hm2,45%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750kg/hm2和尿素225kg/hm2。一般先将肥料一次性施入,然后耕耙。播前须精细耕地,耙平地面,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一次得全苗。
2.4适期播种
早播早收效益好,但糯玉米种子不耐低温潮湿,一般在清明以后方可播种,若提早播种,则必须采用营养钵育苗或地膜覆盖技术,以保安全出苗并取得较高产量,直播或地膜覆盖播种前按1.5m做畦,实行宽窄行(90cm×30cm)起垄种植。
2.5合理密植
2.5.1及时移栽。育苗移栽的苗宁小勿大,苗小活棵快、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幼苗2叶1心时及时带土带水移栽,移栽密度4.95~5.40万株/hm2,实行宽窄行种植,即宽行距80cm,窄行距45~50cm,这样有利于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
2.5.2直播田。三叶期间苗,每穴留2株。五叶期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并查苗补缺。及时浅中耕培土和培根。
2.5.3地膜覆盖田。要及时破膜培根,并按照适宜密度做好间苗、定苗工作。
2.6大田管理
2.6.1及时施肥。施足基肥(占40%),轻施苗肥(20%),适施拔节肥(10%),主攻穗肥(30%)。营养钵移栽田要在移栽后7~10d,即缓苗期施农家有机液肥(稀粪水)15t/hm2或尿素150kg/hm2。抽雄前7~10d当植株呈大喇叭口期时,正值雌蕊小花分化,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施尿素150kg/hm2,以促进雌蕊小花分化,增加粒数,并及时培土。
2.6.2水浆管理。全生育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苗期注意防渍害,抽雄吐丝期要防干旱,特别是开花授粉期不能受旱。
2.6.3病虫害防治。主要是玉米螟和地老虎,当玉米长到5~6叶时,用80%敌百虫1 000倍液于晴天下午3时后喷施防治地老虎,每7d喷1次,连喷3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浇芯或用Bt、锐劲特等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高温高湿天气要注意防治叶斑病和纹枯病。玉米授粉以后不要使用农药,以防果穗污染。
2.7适时采收
一般在授粉后19~23d外观苞叶稍黄(即乳叶期)时为采收适期,此时籽粒含水量约75%,采摘后的果穗要及时上市或加工冷藏,以免影响品质。
关键词 鲜食玉米;苏玉糯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126-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公害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鲜食糯玉米因其特有的香糯风味、营养丰富(富含硒、锌、维生素E等有利健康的特殊养分)、蒸煮食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2005年泗阳县裴圩镇引种苏玉糯1号1 500m2,经2年试种,表现为产量高,抗逆性强,品质佳,商品性较好。2007年全县种植糯玉米面积达30hm2,已在当前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品种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征
苏玉糯1号属中熟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从播种至鲜果采收春播约90~95d,夏播90d。该品种为单交种,植株根系发达,株型半紧凑,株高180~200cm,穗位高80cm左右,果穗长18~20cm,穗粗4.0~4.5cm,单穗鲜重150~180g,双穗率达40%,籽粒排列整齐,嫩白色,果皮薄,有光泽。
1.2抗逆性和适应性
该品种由于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且耐湿性较好,适应性广,中抗大小斑病。
1.3商品外观和食用品质
采收期,果穗苞叶青绿色,果穗纺锤形,粒大饱满,外观商品性佳。据报道,总淀粉含量76%~77%,粗蛋白含量7.15%,粗脂肪含量4.33%,可溶性糖含量1.34%。品尝评价糯性高,口感细腻,集香、糯、甜于一体。
1.4产量较高
成穗在6.98万个/hm2左右,单穗重量150~180g,可产鲜穗10.35~12.45t/hm2。
2高产栽培技术
2.1土壤选择
种植苏玉糯1号地块宜选择地势较高爽,排灌方便,平坦,肥沃,便于隔离的砂壤土为好。
2.2隔离种植
为避免不同品种串粉影响籽粒颜色和食用品质,必须与其他不同品种同期播种的玉米间隔350m以上种植,或者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错开授粉期,两品种播种时期必须相差20d以上。
2.3整地施肥
苏玉糯1号较喜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5.0~22.5t/hm2,45%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750kg/hm2和尿素225kg/hm2。一般先将肥料一次性施入,然后耕耙。播前须精细耕地,耙平地面,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一次得全苗。
2.4适期播种
早播早收效益好,但糯玉米种子不耐低温潮湿,一般在清明以后方可播种,若提早播种,则必须采用营养钵育苗或地膜覆盖技术,以保安全出苗并取得较高产量,直播或地膜覆盖播种前按1.5m做畦,实行宽窄行(90cm×30cm)起垄种植。
2.5合理密植
2.5.1及时移栽。育苗移栽的苗宁小勿大,苗小活棵快、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幼苗2叶1心时及时带土带水移栽,移栽密度4.95~5.40万株/hm2,实行宽窄行种植,即宽行距80cm,窄行距45~50cm,这样有利于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
2.5.2直播田。三叶期间苗,每穴留2株。五叶期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并查苗补缺。及时浅中耕培土和培根。
2.5.3地膜覆盖田。要及时破膜培根,并按照适宜密度做好间苗、定苗工作。
2.6大田管理
2.6.1及时施肥。施足基肥(占40%),轻施苗肥(20%),适施拔节肥(10%),主攻穗肥(30%)。营养钵移栽田要在移栽后7~10d,即缓苗期施农家有机液肥(稀粪水)15t/hm2或尿素150kg/hm2。抽雄前7~10d当植株呈大喇叭口期时,正值雌蕊小花分化,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施尿素150kg/hm2,以促进雌蕊小花分化,增加粒数,并及时培土。
2.6.2水浆管理。全生育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苗期注意防渍害,抽雄吐丝期要防干旱,特别是开花授粉期不能受旱。
2.6.3病虫害防治。主要是玉米螟和地老虎,当玉米长到5~6叶时,用80%敌百虫1 000倍液于晴天下午3时后喷施防治地老虎,每7d喷1次,连喷3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浇芯或用Bt、锐劲特等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高温高湿天气要注意防治叶斑病和纹枯病。玉米授粉以后不要使用农药,以防果穗污染。
2.7适时采收
一般在授粉后19~23d外观苞叶稍黄(即乳叶期)时为采收适期,此时籽粒含水量约75%,采摘后的果穗要及时上市或加工冷藏,以免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