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家陈省身曾给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考100分。前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也曾在公开场合提出不考100分的观点。对此,我非常赞成。
我们送孩子读书上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有较高的收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句话,是为将来孩子有更好的发展,能让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要想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掌握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体现在综合素质的高低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德、智、体、美等很多方面,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
很多家长、学生,也包括一些老师,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目的等同于升学。上小学就是为了考好中学,上中学就是为了上好大学。因为升学看分数,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就特别在乎分数。甚至要求学生考满分,考班级第一名。这种认识不能说错误,但却是很片面的。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成绩很好,到了高中就不行了;有些在高中成绩很好,到了大学就不行了;有些大学成绩很好,到了工作岗位就不行了……这就是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明白一点,有些同学所以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就不行了,恰恰就是因为初中成绩太好了,初中学习太努力了;有些人所以在上学阶段成绩很好,到了工作岗位就不行了,恰恰是因为上学的时候太关注学习,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这是人生的不同阶段,越往上发展,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
回到数学家陈省身先生那个“不考100分”的题词,我们就可以理解了:时间和精力过多的花在提高考试成绩上,必然会影响其他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孩子将来的持续发展能力。当然,有时候考100分并不难,可能试卷比较简单。所以把陈省身先生的“不考100分”的说法改为“不争第一名”或许更加准确。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把考试满分或者第一名作为争取的目标,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而为了去考满分或者第一名,花费了大量时间是不值得的。一天有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等时间以外,可以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大约有14个小时,如果你每天用7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就可以在班级排名前10名;而把全部的14个小时都用来学习,你的成绩可以进入前5名。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每天学习7个小时,还是14个小时呢?多花1倍的时间,考试成绩进步了5名,这是不值得的。从学习效率来说,7个小时的学习效率比14小时的学习效率要高得多。因此,我支持每天用7个小时来学习,剩下的7个小时,可以用来锻炼身体、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提高。
对于各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人认为某些学科很重要,就拼命在某学科上花时间,希望自认为重要的学科能考满分,在班级考第一,以至于不计成本、不求效率去学习这门学科,这种做法是很不高明的。从60分提高到80分不难,但从80分提高到100分却比登天还难。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说,并不是考得越高越好。因此,我们在学习当中不能把某门学科考满分或者考第一名作为目标,而应该追求多学科全面发展。为此,我提出一个学习策略:只有不把单科考分最高作为目标,而是把单科学习效率最大化作为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考试总分的最大化。
只有把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学习策略,和追求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机结合,才能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孩子的未来。
我们送孩子读书上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有较高的收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句话,是为将来孩子有更好的发展,能让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要想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掌握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体现在综合素质的高低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德、智、体、美等很多方面,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
很多家长、学生,也包括一些老师,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目的等同于升学。上小学就是为了考好中学,上中学就是为了上好大学。因为升学看分数,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就特别在乎分数。甚至要求学生考满分,考班级第一名。这种认识不能说错误,但却是很片面的。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成绩很好,到了高中就不行了;有些在高中成绩很好,到了大学就不行了;有些大学成绩很好,到了工作岗位就不行了……这就是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明白一点,有些同学所以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就不行了,恰恰就是因为初中成绩太好了,初中学习太努力了;有些人所以在上学阶段成绩很好,到了工作岗位就不行了,恰恰是因为上学的时候太关注学习,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这是人生的不同阶段,越往上发展,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
回到数学家陈省身先生那个“不考100分”的题词,我们就可以理解了:时间和精力过多的花在提高考试成绩上,必然会影响其他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孩子将来的持续发展能力。当然,有时候考100分并不难,可能试卷比较简单。所以把陈省身先生的“不考100分”的说法改为“不争第一名”或许更加准确。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把考试满分或者第一名作为争取的目标,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而为了去考满分或者第一名,花费了大量时间是不值得的。一天有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等时间以外,可以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大约有14个小时,如果你每天用7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就可以在班级排名前10名;而把全部的14个小时都用来学习,你的成绩可以进入前5名。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每天学习7个小时,还是14个小时呢?多花1倍的时间,考试成绩进步了5名,这是不值得的。从学习效率来说,7个小时的学习效率比14小时的学习效率要高得多。因此,我支持每天用7个小时来学习,剩下的7个小时,可以用来锻炼身体、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提高。
对于各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人认为某些学科很重要,就拼命在某学科上花时间,希望自认为重要的学科能考满分,在班级考第一,以至于不计成本、不求效率去学习这门学科,这种做法是很不高明的。从60分提高到80分不难,但从80分提高到100分却比登天还难。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说,并不是考得越高越好。因此,我们在学习当中不能把某门学科考满分或者考第一名作为目标,而应该追求多学科全面发展。为此,我提出一个学习策略:只有不把单科考分最高作为目标,而是把单科学习效率最大化作为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考试总分的最大化。
只有把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学习策略,和追求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机结合,才能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