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许多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从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入手,进而谈及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并且针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地对策,以期对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现状 对策
环境质量将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变暖、淡水资源不足以及森林资源过度使用等环境问题已经进入全球人民的视野之中,人们在环境保护上逐渐达成了共识,多方面采取措施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村”。且不说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就我国国内的环境问题而言,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显而易见,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司空见惯,为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正积极开展着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还海、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通过诸如此类的方法和手段也使得我国的环境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环境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具有根深蒂固性,我们必须正视我国的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地区之间其环境问题的表现也不同。根据历史时期我们将环境问题分两种,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即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为了求得生存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引发的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具体表现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旱涝灾害频繁等;二是现代意义的环境问题,即是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除了以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外,更多的环境问题是侧重于环境污染方面,如“三废”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较之于环境破坏,其危害性更大,更广。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能力也在增强,远远超过了自然的有效承载力。而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仅以亚洲为例,近些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颇为可观,然而环境问题也最为突出,特别是城市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城市人口剧增、交通堵塞、生活垃圾成堆、大气及河流污染等,使城市的环境也逐渐恶化。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1.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性
近年來,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在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目前在我国的环境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河流污染、沙尘暴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较为严峻。环境的好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忽视环境问题必将会受到自然的严惩。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引发的灾害屡屡发生,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环境立法上的滞后性
由于我国的环境立法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因此,在内容及实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其立法思想多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下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而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其环境立法也开始注重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要求并且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其根本未变。我国的环境立法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在立法上只注重经验性却忽视了先导性, 很多的立法内容明显滞后, 还有一些与现实脱节,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等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且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产生的,因此,其内容上必定存在很多疏漏的地方。
3.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在我国现行的体制面前,环保部门没有直接强制性的执行权力,因此,这无疑增加了环保部门的工作难度,环保部门对许多有关环境方面违法行为常常束手无策, 无法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不得不通过人民法院来对其违法环境保护法的行为进行处理,并使其履行环保义务。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也正由于缺乏必要的直接强制执行的权力,因此其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常常受到挑战,不仅不利于执法部门执法积极性的提高,也使得执法效率大打折扣,并在无形之中助长了环境违法分子的猖獗。
4.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
中国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在生产与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使用一次性餐具,奢侈浪费的行为随处可见,此外,以牺牲环境及资源来获得经济发展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实际上,环境并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治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每一个公民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公民的环保意识还较为淡薄,需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低碳环保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杜绝浪费思想及行为。
三、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1.完善环保立法,加大执法力度
逐步完善当前的环境保护法律,采用监督问责制度,以督促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能够自觉遵守环保法,使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环境现状相适应。在完善环境立法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管理和整治违法排污的一些企业,对重金属污染及危险废物处理不到位的企业予以适当惩治。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督察力度,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作用,加大检查与治理力度,进而有效地解决其中的环境问题。此外,要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机制,突出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及管理的重要地位,从而能够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妥善的处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环保立法的进程、完善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环境科技创新,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完善环保的体制与机制,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相平衡。 2.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
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以环保为宗旨,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让广大公民自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通过每个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的方式来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此外,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进行统筹考虑,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低碳环保生产,从根本上来解决环境问题。
3.加大环境处罚力度
对于违法、偷排以及超标排放的企业,根据环境保护法要进行适当处罚,而对于多次超标排污的企业,环保部门对其进行处罚的同时,可提请人民政府对其进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顿。且在限期治理的期间,应该要限产和限排,如果仍然无法达到排污标准,则可以强制要求其停止生产,此外,还可建立和完善环境执法状况新闻通报制度。通过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来督促环保部门严格执法。
4.生物补救法
环境循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种循环维持着地球生命的延续。以大气中的碳循环为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能够供植物生长的养料,又通过夜间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此外,微生物对动、植物体的尸体及排泄物等的分解, 又将碳输送到大气层之中,或是经过长期的逐渐积累, 成为煤或者石油等有机物质,对其分解也可释放出其他元素, 如氮、硫及磷等, 进行氮循环、硫循环以及磷循环等成为自然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有机微生物分解的方式来处理环境问题,对环境实现了完全的零负担,无二次污染,经过分解之后,还可以成为有机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为了提高表层对微生物的适宜度, 需增加些表面活性剂,这样有助于土壤乳化。生物补救的方法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5.植物工程
植物对于改善环境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且可以对工业环境进行美化, 增加绿化面积,如人们通常会在道路两侧栽种许多树木,这样有利于吸附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尘土,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此外,如生活区的缓冲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的恢复,都需要用到植物工程。
四、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到破坏,则必定会危及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世界人民所关注。如何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运用各种对策,利用生物补救,植物工程等,此外,从长远来看,要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完善我国的立法等,都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可行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韩玲,刘湘,石碧清. 基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2) .
[2]高殿文.环境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3]钟先丽,钟先芳. 论环境保护意识在旅游业中的树立[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4]郝吉明;汪诚文;邵立松;苏保林;马永亮;方安兴;王书肖;刘仁志;程声通;赵雪锋;董礼先;张冰;胡杰;胡文翔. 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Z]. 国家科技成果.
[5]许学丽;王会芳;. 当前环境保护之我见 [J]. 改革与开放, 2011.14.
[6]潘荣贵;. 浅谈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2.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现状 对策
环境质量将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变暖、淡水资源不足以及森林资源过度使用等环境问题已经进入全球人民的视野之中,人们在环境保护上逐渐达成了共识,多方面采取措施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村”。且不说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就我国国内的环境问题而言,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显而易见,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司空见惯,为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正积极开展着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还海、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通过诸如此类的方法和手段也使得我国的环境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环境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具有根深蒂固性,我们必须正视我国的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地区之间其环境问题的表现也不同。根据历史时期我们将环境问题分两种,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即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为了求得生存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引发的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具体表现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旱涝灾害频繁等;二是现代意义的环境问题,即是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除了以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外,更多的环境问题是侧重于环境污染方面,如“三废”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较之于环境破坏,其危害性更大,更广。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能力也在增强,远远超过了自然的有效承载力。而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仅以亚洲为例,近些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颇为可观,然而环境问题也最为突出,特别是城市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城市人口剧增、交通堵塞、生活垃圾成堆、大气及河流污染等,使城市的环境也逐渐恶化。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1.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性
近年來,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在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目前在我国的环境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河流污染、沙尘暴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较为严峻。环境的好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忽视环境问题必将会受到自然的严惩。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引发的灾害屡屡发生,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环境立法上的滞后性
由于我国的环境立法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因此,在内容及实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其立法思想多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下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而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其环境立法也开始注重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要求并且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其根本未变。我国的环境立法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在立法上只注重经验性却忽视了先导性, 很多的立法内容明显滞后, 还有一些与现实脱节,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等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且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产生的,因此,其内容上必定存在很多疏漏的地方。
3.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在我国现行的体制面前,环保部门没有直接强制性的执行权力,因此,这无疑增加了环保部门的工作难度,环保部门对许多有关环境方面违法行为常常束手无策, 无法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不得不通过人民法院来对其违法环境保护法的行为进行处理,并使其履行环保义务。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也正由于缺乏必要的直接强制执行的权力,因此其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常常受到挑战,不仅不利于执法部门执法积极性的提高,也使得执法效率大打折扣,并在无形之中助长了环境违法分子的猖獗。
4.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
中国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在生产与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使用一次性餐具,奢侈浪费的行为随处可见,此外,以牺牲环境及资源来获得经济发展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实际上,环境并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治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每一个公民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公民的环保意识还较为淡薄,需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低碳环保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杜绝浪费思想及行为。
三、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1.完善环保立法,加大执法力度
逐步完善当前的环境保护法律,采用监督问责制度,以督促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能够自觉遵守环保法,使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环境现状相适应。在完善环境立法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管理和整治违法排污的一些企业,对重金属污染及危险废物处理不到位的企业予以适当惩治。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督察力度,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作用,加大检查与治理力度,进而有效地解决其中的环境问题。此外,要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机制,突出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及管理的重要地位,从而能够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妥善的处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环保立法的进程、完善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环境科技创新,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完善环保的体制与机制,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相平衡。 2.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
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以环保为宗旨,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让广大公民自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通过每个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的方式来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此外,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进行统筹考虑,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低碳环保生产,从根本上来解决环境问题。
3.加大环境处罚力度
对于违法、偷排以及超标排放的企业,根据环境保护法要进行适当处罚,而对于多次超标排污的企业,环保部门对其进行处罚的同时,可提请人民政府对其进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顿。且在限期治理的期间,应该要限产和限排,如果仍然无法达到排污标准,则可以强制要求其停止生产,此外,还可建立和完善环境执法状况新闻通报制度。通过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来督促环保部门严格执法。
4.生物补救法
环境循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种循环维持着地球生命的延续。以大气中的碳循环为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能够供植物生长的养料,又通过夜间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此外,微生物对动、植物体的尸体及排泄物等的分解, 又将碳输送到大气层之中,或是经过长期的逐渐积累, 成为煤或者石油等有机物质,对其分解也可释放出其他元素, 如氮、硫及磷等, 进行氮循环、硫循环以及磷循环等成为自然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有机微生物分解的方式来处理环境问题,对环境实现了完全的零负担,无二次污染,经过分解之后,还可以成为有机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为了提高表层对微生物的适宜度, 需增加些表面活性剂,这样有助于土壤乳化。生物补救的方法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5.植物工程
植物对于改善环境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且可以对工业环境进行美化, 增加绿化面积,如人们通常会在道路两侧栽种许多树木,这样有利于吸附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尘土,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此外,如生活区的缓冲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的恢复,都需要用到植物工程。
四、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到破坏,则必定会危及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世界人民所关注。如何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运用各种对策,利用生物补救,植物工程等,此外,从长远来看,要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完善我国的立法等,都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可行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韩玲,刘湘,石碧清. 基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2) .
[2]高殿文.环境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3]钟先丽,钟先芳. 论环境保护意识在旅游业中的树立[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4]郝吉明;汪诚文;邵立松;苏保林;马永亮;方安兴;王书肖;刘仁志;程声通;赵雪锋;董礼先;张冰;胡杰;胡文翔. 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Z]. 国家科技成果.
[5]许学丽;王会芳;. 当前环境保护之我见 [J]. 改革与开放, 2011.14.
[6]潘荣贵;. 浅谈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