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事实的清晰化是相关事实信息的函数,也是影响国家治理的关键变量.土地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国家治理清晰化的基本对象,是治理画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土地信息管理为分析对象,阐释了土地信息管理的清晰化维度及其政治逻辑.土地信息管理作为重要的国家治理技术,具体包括土地测绘、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和标准设定等技术,推动了土地规范属性、自然属性、管理属性和使用属性的清晰化.国家通过国家认证、标准化、资源配置和知识生产等介入和干预社会,不断拓展和延伸国家的基础性权力.土地信息管理说到底就是国家对土地进行信息化操作,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协商民主的体系化及其程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AZD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事实的清晰化是相关事实信息的函数,也是影响国家治理的关键变量.土地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国家治理清晰化的基本对象,是治理画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土地信息管理为分析对象,阐释了土地信息管理的清晰化维度及其政治逻辑.土地信息管理作为重要的国家治理技术,具体包括土地测绘、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和标准设定等技术,推动了土地规范属性、自然属性、管理属性和使用属性的清晰化.国家通过国家认证、标准化、资源配置和知识生产等介入和干预社会,不断拓展和延伸国家的基础性权力.土地信息管理说到底就是国家对土地进行信息化操作,展示了国家干预、介入和支配土地资源的过程,生动呈现了国家治理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其他文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是落实《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厚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体现了低碳经济发展与政策体系协同的整体布局,彰显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气候正义”的时代价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的实现,应当兼顾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现实诉求,这是构建新发展理念下低碳循环经济运行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确保落实全球气候治
2008年以来,中国与英、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相同的下降趋势代表的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过程.文章基于系统论视角对生产力发展具体过程的理论研究表明: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要素的协同发展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劳动者发展的过程具有相似性.但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差异,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度创新形成的组织管理方式存在根本区别,这导致生产力系统协调度的不同发展趋势并最终体现为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的差异.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分析结
本文研究中国研发创新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提升效果.本文选择财政研发资助政策、专利保护、汇率、货币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内生增长DSGE模型框架下分析其对研发创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政策无法有效促进研发,在长期并不能有效提升技术进步,货币政策对技术的影响呈现中性,因而,保持汇率和货币政策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依然是重要的政策目标;财政研发资助的提高有助于刺激短期经济和提高经济增长率,但由于研发资助的提高引起了研发部门的拥挤效应,降低了国内研发部门的研发效率,因而从本文可以看到研发资助比例提高
本文基于生产函数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市场化改革与杠杆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1)市场化改革与杠杆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当市场化程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份额并不利于控制杠杆率水平;(2)市场化改革去杠杆的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去杠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去杠杆;(3)市场化改革对杠杆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即市场化改革通过影响金融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债务水平大幅度上升,加上影响更为深远的老龄化问题,高政府债务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现象.在此背景下,指望"财政稳债务"已经不现实,同时,经济长期低迷导致低通胀、甚至通货紧缩,"货币稳通胀"因而也没有了必要.文章认为,在高政府债务背景下,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应该转向一个新组合——"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对财政来说,需要以发行政府债务来增加财政支出,弥补总需求的不足;对央行来说,通过购买政府债务来维持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在这
以中国近年来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现实背景和内在根源为思考起点,文章试图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次税制调整的产生背景、职能定位及政策用意,由此提炼与归结中国税制改革的逻辑机理和优化空间,并对新一轮财税改革提供方向指引.通过对税制改革历史进程的梳理,文章发现,各阶段税制改革均产生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内生于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并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契机,这决定了中国税制改革的渐进式特征.在充分明确中国税制局限性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新一轮税制改革应注重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地方税体系重构、加强减税降费等政策的短期应对能
人工智能这一现代技术的应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就包括未来社会将消除人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论断.在消除脑、体劳动差别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向度主要表现为:代替人类劳动过程中的"双向运动"以及能够促进新劳动形态的生成.然而,人工智能的作用同样有其限度: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最终只会导致社会群体间撕裂和对立状态的进一步加剧;而且仅仅依靠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类脑、体劳动间的差别.只有客观、全面地认识到人工智能作用的向度与限度,才能把握好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使得未来共产主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然而现实中却普遍面临严重的金融排斥,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优化升级.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日益受到各界关注.文章系统梳理了目前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路径,认为银行部门、资本市场以及非正规金融在此方面均作出了有益探索.文章最后总结认为,微型金融的创新需考虑盈利目标与社会目标的权衡,防止出现使命漂移.一方面,政府可通过提供补贴助力小微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可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发挥有力作用.未来应从金融科技赋能视角为解决小微经济体融资问题创造可行条件、拓展全新思路,推动
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创与奠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与前进、改革开放时期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新时代的推进与深化四个发展阶段.百年来,党对合作化性质的认识日益成熟,对合作化发展中公有制的理解更切实际,对农民首创精神愈加尊重,逐渐从传统合作化走向新型合作化,丰富完善了合作化的理论体系.百年大党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业合作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指引:必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注重合作化发展与土地制度的变革相联系
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型,是建设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对货币调控方式转型理论和各国政策实践进行简要梳理后,文章以货币数量与价格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对货币数量和利率与物价、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动态系数和权重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利率与物价、产出的动态系数和权重明显高于货币数量,价格变量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中间变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章的发现,为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为主转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方式转型和健全我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提供了可靠的实证研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