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旧存在这种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多于奖励,批评多于表扬,否定多于肯定。我们理应分析惩罚学生的负面影响,关注惩罚策略,讲究教学管理艺术,把惩罚变为一种动力,以便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惩罚 课堂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113-02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们更是如鱼得水,在遥无边际的网络海洋中自游自在,然而毕竟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让他们不能随心所欲,任己操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发生学生“出轨”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高年级中尤为明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行为问题,更多的则是采取停止学生操作、训骂学生或让学生站立和出列。把惩罚行为作为首选方法,这是不恰当的。求成避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总是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喜欢奖励,害怕惩罚。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惩罚在某种角度来说,也确实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明显效果。前提是,我们就必须认清惩罚教育的策略,领悟惩罚也是一种艺术的魅力所在。教师不恰当地使用惩罚,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那么惩罚如何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策略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下面就我个人的教育教学中结合他人经验罗列以下几点课堂中如何运用惩罚艺术。
一、惩罚目的是让学生最终经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某些学生的操作速度较慢,其中的原因较多,如上课时不认真听课,思想不集中,没有及时领会老师教学的内容,也有部分同学确实在动手操作方面不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尽力了,但还是很难达到老师的标准,更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懒惰心理,认为自己已经会了就不愿操作。这类情况的出现原因林林总总,比较多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总是统一对待,训斥一顿,惩罚学生做这做那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特别是操作速度较慢的同学。那么怎样取其长补其短呢?我们不妨利用别样的惩罚来帮助学生避免惩罚。我是这样操作的:明确惩罚目的,分清被惩罚学生类别,让懒惰的教走神的,让走神的管懒惰的,让慢的学快的,让快的指导不会的。所以在我的教学课堂中,每5个人为一组,其中个个学生表现不一。通过这样安排,能够让学生充分明确老师惩罚他们的目的,以避免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
二、惩罚应尽可能及时,延时实施容易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惩罚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刻施行。如果惩罚和不良行为间隔的时间太长,行为者可能会对惩罚感到莫名其妙,认为老师不在意,继续我行我素,最终导致以点带面,影响整个教学秩序。所以,教育要及时,不翻旧帐,不算总帐。否则,就会失去惩罚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生这样一幕:当老师宣布下课后,个别学生蜂拥而至,没有按照机房使用规则,正确的摆放好鼠标、键盘及凳子。所以我要求那些学生回到座位上,等其他同学出去后,叫他们摆好自己使用的东西,并检查其他同学的摆放位置,并布置任务,惩罚他们定期到机房打扫卫生,特别是相关硬件的摆放位置及干净程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惩罚后,那些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都能正确遵守机房的使用规则。
三、惩罚应注意爱和尊重,态度和蔼与满怀深情者来实施效果更佳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应该是真爱和尊重,而不是去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态度和蔼,满怀真情的实施惩罚效果最佳,同样的错误,行为者最亲密的人或最尊敬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行为者往往心悦诚服。而其他人若对其批评就有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师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那是恨铁不成钢。为什么老师惩罚学生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家长的认可支持呢?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使用惩罚时,是否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尊严呢?是否真正的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是否真正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中实施惩罚呢?是否真正出于教师的爱心呢?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心灵无法沟通,惩罚法是不可使用的。
有效的惩罚,往往使学生由衷地感到高兴,并因此受益匪浅。而粗暴的惩罚,往往使学生自尊心受损,产生逆反心理。惩罚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花朵。由于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所以惩罚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科学的惩罚可以让孩子学会珍惜,懂得规则。
四、惩罚应换位考虑,变惩罚为激励,让惩罚服务教学
惩罚者与被惩罚者是对立的关系,在实施具体的惩罚过程中,许多老师不能很好的面对被惩罚对象,忘却了面对你的是一群充满稚气的孩子,更是忘记了他们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惩罚中,换位思考尤为重要。你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受老师惩罚的利弊。这样的惩罚你能不能接受或乐意接受。在学生觉得你的惩罚我“喜欢”,那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曾碰到这样一堂课: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因为分组讨论,其中一组特别激烈,我过去发现他们讨论的内容其实是“QQ”,我当时很气愤,但还是压制了激动。我想尝试另类的惩罚艺术。所以没有批评他们,接着问全班同学怎样处置这5个同学,全班鸦雀无声,其中的一个回答“组建QQ群,把您也加进来……让张斌(讨论QQ那组组长)负责,老师在课外帮助我们解答问题……”,这正合我意。我的最终宣布让全班高声欢呼,在后续的生活中,我的决策得到肯定,同学们在QQ群中都非常积极,畅所欲言,有针对性地探讨一个问题,也有发表自己对某节课的看法,更让我欣慰的是以前不敢在课堂中提问的学生都能和我交流。要求我解答问题,使我着实成了他们的课外老师。特别说明的是,在课堂中再也没有出现刚才的一幕。
同样是惩罚,甜甜的惩罚是善意的惩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惩罚中包含着惩罚者对被惩罚者的一种爱!当学生意识到“爱”这个字眼时,他会欣然接受你的惩罚并改正错误。试着使用甜甜的惩罚吧,它体现着惩罚者的高尚和大度,显示了惩罚者的修养与宽容、胸襟与情怀。若能如此,惩罚对被惩罚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五、惩罚务必与说理相结合,这一点尤为重要
学生能够接受你的惩罚,最终取决于你是否能够说服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这点,以自己强制的观点去驯服学生,是学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在惩罚中说理尤为重要,以理服人,天经地义。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了其中道理,他们才能屈服。
总之,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有法但无定法,但要注重其科学性、有效性。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学会理解、接纳、欣赏、宽容学生的错误,并能够正确认识惩罚和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有艺术的运用惩罚,努力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错误的勇气和提高社会责任感,使自己在惩罚中规范不良的行为。这样,惩罚教育就一定能发挥其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这样的惩罚教育才是有人情味的、科学的、有效的、有意义的教育。
做一名高尚的老师吧,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惩罚时也能感觉到师爱,也能从中体味到你的宽容、你的关怀。如果能让学生感觉到“被惩罚着,也是美丽的”,那你一定是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惩罚 课堂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113-02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们更是如鱼得水,在遥无边际的网络海洋中自游自在,然而毕竟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让他们不能随心所欲,任己操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发生学生“出轨”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高年级中尤为明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行为问题,更多的则是采取停止学生操作、训骂学生或让学生站立和出列。把惩罚行为作为首选方法,这是不恰当的。求成避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总是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喜欢奖励,害怕惩罚。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惩罚在某种角度来说,也确实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明显效果。前提是,我们就必须认清惩罚教育的策略,领悟惩罚也是一种艺术的魅力所在。教师不恰当地使用惩罚,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那么惩罚如何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策略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下面就我个人的教育教学中结合他人经验罗列以下几点课堂中如何运用惩罚艺术。
一、惩罚目的是让学生最终经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某些学生的操作速度较慢,其中的原因较多,如上课时不认真听课,思想不集中,没有及时领会老师教学的内容,也有部分同学确实在动手操作方面不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尽力了,但还是很难达到老师的标准,更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懒惰心理,认为自己已经会了就不愿操作。这类情况的出现原因林林总总,比较多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总是统一对待,训斥一顿,惩罚学生做这做那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特别是操作速度较慢的同学。那么怎样取其长补其短呢?我们不妨利用别样的惩罚来帮助学生避免惩罚。我是这样操作的:明确惩罚目的,分清被惩罚学生类别,让懒惰的教走神的,让走神的管懒惰的,让慢的学快的,让快的指导不会的。所以在我的教学课堂中,每5个人为一组,其中个个学生表现不一。通过这样安排,能够让学生充分明确老师惩罚他们的目的,以避免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
二、惩罚应尽可能及时,延时实施容易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惩罚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刻施行。如果惩罚和不良行为间隔的时间太长,行为者可能会对惩罚感到莫名其妙,认为老师不在意,继续我行我素,最终导致以点带面,影响整个教学秩序。所以,教育要及时,不翻旧帐,不算总帐。否则,就会失去惩罚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生这样一幕:当老师宣布下课后,个别学生蜂拥而至,没有按照机房使用规则,正确的摆放好鼠标、键盘及凳子。所以我要求那些学生回到座位上,等其他同学出去后,叫他们摆好自己使用的东西,并检查其他同学的摆放位置,并布置任务,惩罚他们定期到机房打扫卫生,特别是相关硬件的摆放位置及干净程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惩罚后,那些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都能正确遵守机房的使用规则。
三、惩罚应注意爱和尊重,态度和蔼与满怀深情者来实施效果更佳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应该是真爱和尊重,而不是去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态度和蔼,满怀真情的实施惩罚效果最佳,同样的错误,行为者最亲密的人或最尊敬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行为者往往心悦诚服。而其他人若对其批评就有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师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那是恨铁不成钢。为什么老师惩罚学生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家长的认可支持呢?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使用惩罚时,是否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尊严呢?是否真正的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是否真正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中实施惩罚呢?是否真正出于教师的爱心呢?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心灵无法沟通,惩罚法是不可使用的。
有效的惩罚,往往使学生由衷地感到高兴,并因此受益匪浅。而粗暴的惩罚,往往使学生自尊心受损,产生逆反心理。惩罚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花朵。由于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所以惩罚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科学的惩罚可以让孩子学会珍惜,懂得规则。
四、惩罚应换位考虑,变惩罚为激励,让惩罚服务教学
惩罚者与被惩罚者是对立的关系,在实施具体的惩罚过程中,许多老师不能很好的面对被惩罚对象,忘却了面对你的是一群充满稚气的孩子,更是忘记了他们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惩罚中,换位思考尤为重要。你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受老师惩罚的利弊。这样的惩罚你能不能接受或乐意接受。在学生觉得你的惩罚我“喜欢”,那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曾碰到这样一堂课: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因为分组讨论,其中一组特别激烈,我过去发现他们讨论的内容其实是“QQ”,我当时很气愤,但还是压制了激动。我想尝试另类的惩罚艺术。所以没有批评他们,接着问全班同学怎样处置这5个同学,全班鸦雀无声,其中的一个回答“组建QQ群,把您也加进来……让张斌(讨论QQ那组组长)负责,老师在课外帮助我们解答问题……”,这正合我意。我的最终宣布让全班高声欢呼,在后续的生活中,我的决策得到肯定,同学们在QQ群中都非常积极,畅所欲言,有针对性地探讨一个问题,也有发表自己对某节课的看法,更让我欣慰的是以前不敢在课堂中提问的学生都能和我交流。要求我解答问题,使我着实成了他们的课外老师。特别说明的是,在课堂中再也没有出现刚才的一幕。
同样是惩罚,甜甜的惩罚是善意的惩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惩罚中包含着惩罚者对被惩罚者的一种爱!当学生意识到“爱”这个字眼时,他会欣然接受你的惩罚并改正错误。试着使用甜甜的惩罚吧,它体现着惩罚者的高尚和大度,显示了惩罚者的修养与宽容、胸襟与情怀。若能如此,惩罚对被惩罚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五、惩罚务必与说理相结合,这一点尤为重要
学生能够接受你的惩罚,最终取决于你是否能够说服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这点,以自己强制的观点去驯服学生,是学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在惩罚中说理尤为重要,以理服人,天经地义。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了其中道理,他们才能屈服。
总之,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有法但无定法,但要注重其科学性、有效性。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学会理解、接纳、欣赏、宽容学生的错误,并能够正确认识惩罚和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有艺术的运用惩罚,努力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错误的勇气和提高社会责任感,使自己在惩罚中规范不良的行为。这样,惩罚教育就一定能发挥其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这样的惩罚教育才是有人情味的、科学的、有效的、有意义的教育。
做一名高尚的老师吧,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惩罚时也能感觉到师爱,也能从中体味到你的宽容、你的关怀。如果能让学生感觉到“被惩罚着,也是美丽的”,那你一定是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