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家安全与科技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综述

来源 :现代国际关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lb0628w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空间和网络空间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国家出现了推动新一轮空间与网络空间军事化的冲动,非国家组织、私营部门和黑客个体也日趋活跃于网络空间,空间与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以及跨领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在当今网络时代,美国以新信息技术和网络新媒体为工具,通过网络公共外交和网络舆论攻击的“组合拳”方式,对华开展网络外交,其结果是一柄双刃剑,对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形象和美国自身的影响都有利有弊。透过美国对华网络外交的实践与影响可以预见:全球信息争霸战将会走向白热化;国际社会在“自由”与“安全”这一传统对立命题的博弈中将面临更为深刻的伦理困境;全球文明融合与冲突的趋势将会在虚拟空间进一步走向深入。
东亚国际体系是否以及如何转型?中国和东亚各国正在形成何种互动关系?东亚共同体的前景如何?为了弄清这些足以影响当今世界秩序的重大问题,2011年10月22—23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了主题为“转型中的国际体系:中国与东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12月11日,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美中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巧实力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中教育基金会、圣地亚哥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
本文以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为契机,通过对武汉市8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以及对“3·11”地震前后中日关系相关热点问题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基本认知和印象普遍比较负面。不过,自日本“3·11”大地震以来,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评价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正面评价和感性认识较以前增多。此外,中国大学生对当前及未来中日关系的看法比较一致,对中国对日政策官方表述的认同感有选择性,其标准就是国家利益,这反映出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外交理念。
目前欧元区陷入多重困境:债务问题愈加严重;紧缩措施产生系列负面效果;成员国间经济失衡加剧;经济治理的制度缺陷凸显。欧洲各界已对欧元区所处困境展开反思,从不同角度或立场开出“药方”,各方虽有分歧,但总体是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可预见的未来,各项举措将逐渐发挥作用,欧元区不但不会解体,反而会向经济趋同、财政联盟、政治联盟等目标靠近,权力有可能进一步向欧洲层面转移。但由于缺乏足够动力,欧洲一体化发展速度将是小幅和缓慢的。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四个南欧国家尽管富裕程度和发达程度不尽相同,但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上却存在着较为相似的问题,因而先后沦为欧债危机重灾国,共同面临债务违约甚至脱离欧元区的风险。为应对危机,避免被迫退出欧元区,南欧四国近两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了多项重大改革,试图消除本国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中的各种积弊。尽管目前南欧国家仍未走出困境,但各国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欧元区机制建设的逐步到位,增大了它们摆脱危机并继续留在欧元区的可能性。
本文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012年12月1日在“21世纪世界权力结构中的俄罗斯”年度国际会议暨“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成立20周年、《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创刊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对于国际关系体系未来发展及俄罗斯对外政策原则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拉夫罗夫认为,世界正经历深刻变化,未来世界将是多极格局,单极霸权主义没有前途。他还阐明了俄罗斯应如何应对新的形势。
沃罗比约夫2012年12月在《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对中国的中亚政策以及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看法。他认为中亚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正在深化,“中国模式”对中亚国家有一定吸引力;上合组织的成立为中国进一步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有共同利益,可以和谐共处。
当前,中国外交正经历着从应对型外交向主动型外交的转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正在为各方所讨论、接受。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7月6日,主题为“中国外交新动向”的年度“中国国际问题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国内17家国际问题教研单位联合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协办。
2013年4月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在北京举办了“当前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新变局”专题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社科规划办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