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的β-淀粉样蛋白(Aβ)瀑布学说、Tau蛋白学说依然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但近年来也有大量研究表明AD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笔者现围绕AD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其靶向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帮助临床同道进一步思考AD可能的诊疗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普通病区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并重点评估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择期手术治疗后入住普通病房的298例患者进入研究,住院期间应用4AT谵妄评分工具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并将患者分为非谵妄组与谵妄组。回顾性收集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清AchE水平)等,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因素,尤其是明确术前血清AchE水平与其的关系,并绘制受试
目的探讨对高分叉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169例于手术显微镜下施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47例为非高分叉颈动脉狭窄,22例为高分叉颈动脉狭窄)进入研究,其中高分叉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采用切断二腹肌后腹辅助暴露颈内动脉斑块远端;术后1周内行颈部CTA/DSA检查明确颈动脉狭窄是否完全解除,术后半年和1年时行颈部血管超声复查明确颈动脉是否再狭窄。回顾性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疗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复查结果方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时首通效应(FPE)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40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根据首次取栓后血管是否完全再通将患者分为FPE组(186例)和非FPE组(22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数据,将单因素分析中P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第四脑室流出道探查松解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5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5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后颅窝减压 软膜下小脑扁桃体切除 神经内镜辅助第四脑室流出道探查松解术 枕大池扩大重建术进行治疗,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后颅窝减压 软膜下小脑扁桃体切除 枕大池扩大重建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回顾性收集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
目的总结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2月收治的1例抗mGluR5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的13例单一抗mGluR5脑炎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主要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13/14)、认知障碍(11/14)、睡眠障碍(9/14)、癫痫发作(8/14)、意识水平下降(6/14)及运动障碍(4/14)。4例患者头部MRI异常,包括T2像上右侧颞叶内侧高信号、双侧脑桥上部
TARDNA/RNA结合蛋白43(TDP-43)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清除异常聚集的TDP-43可能是AD潜在的治疗靶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TDP-43蛋白的主要清除方式之一,UPS功能障碍在AD的发病机制和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本文围绕TDP-43、UPS在AD发病进程中的作用,以及UPS介导清除TDP-43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咀嚼肌痉挛(HMS)是一种罕见的由三叉神经运动支功能异常导致咀嚼肌功能紊乱的疾病,与面肌痉挛在症状上相似,但更为罕见,国际范围内迄今仅有数十余例报道。目前,HM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中三叉神经运动支受深部组织或血管压迫导致的脱髓鞘病变是学者们普遍接受的观点。笔者现围绕HM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诊疗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地鉴别、诊疗该病提供思路。
半乳糖凝集素-3(Gal3)是一种参与细胞活化、增殖和迁移的多效性蛋白,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研究表明,Gal3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围绕Gal3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作用机制及表达水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Gal3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新治疗靶点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临床一线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但患者预后差异较大,残障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免疫治疗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笔者现围绕单克隆抗体层面、免疫调节剂层面及细胞因子层面治疗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GBS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