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视增长到重视发展是一个根本性转变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z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味着必须从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升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或指人均产出或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主要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一般将主要依赖土地、劳动、资本投入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规模的扩张:而将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制度完善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最大化。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从重视经济增长到重视经济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理念的升华。科学的发展理念要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则更加强调和突出了“好”。
  对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人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改革开放近3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增长的代价,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1)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这对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2)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在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经济社会考评体系等方面,还有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地方,需要尽快解决。(3)区域发展还不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过大、区域之间的过度竞争明显等等。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科学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清晰,经济发展的理念不断升华。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要让已高速运行多年的经济列车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促使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释放,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观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共同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处理和解决经济发展“快”与“好”的关系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一个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快”的要求,而是要好中求快。正因为如此,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把“好”字放在“快”的前面,突出了“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快”字当头,更多地强调的是速度,它可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而“好”字当头,更加突出对于效益的注重,它只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仅仅是一个词的变化,却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标志着我同经济发展新理念的确立。
  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形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创新驱动力。解决增长中带来的环境、资源、社会方面的不协调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方式。但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向后工业化过渡时期“增长极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技术与制度创新。创新是转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缓解和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的最便捷、最经济、最可行的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需要重视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定会形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创新驱动力。
  再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更好地体现经济长期良性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本质上要讲效率优先,这种效率是指全局的、综合性的经济长期发展的整体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合理结构,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从这一角度讲,转变经济发展疗式必然是长期持续的良性发展,而不是陡升陡降、大起大落的发展,也不是追求一时一地的快速发展,而是一种长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旧矛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之下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体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
  
  我国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但我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必须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样一个三元经济的框架里面去发展,而三元经济的发展战略会改变过去二元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入世贸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也会改变有限开放下的发展战略。可以说,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因此,围绕科学发展观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全方位的创新。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既然我们把知识经济带来的产业革命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体制革命看作是我同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变化,那么,就要依据这一新特征、新变化所产生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財富,但物质财富不是发展的唯一价值, 而且,物质财富也不等于全部的社会福利和人类幸福。经济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是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具有公共财产性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所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成为人类对自然和未来的掠夺。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展理论的指导,发展过程就有可能偏离科学的轨道,误入单纯追求个体理性而丧失集体理性的歧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而整个理论创新过程还应该不断地进行。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斯内茨的研究,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一般是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但是人均产量和人们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改善。现代经济增长是在人口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人均产量也增长,每个人可以享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在工业革命以后变得越来越快。我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就只有在技术创新的速度上比发达国家更快,才有可能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有理由被视为“奇迹”,但是,在同定资产投资占GDP的47%、出口占GDP的38%这两个数字面前,经济外延性增长的特点亦暴露无遗。处于价值链底端的我国企业,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价值链高端公司以知识产权或技术壁垒为由的打压。也就是说,“世界工厂”要想在价值链上从加工这个环节往上爬,并不轻松。因此,我国应该尽快把技术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少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技术创新的能力、社会和谐的程度、制度创新的能力。而技术创新的能力、社会和谐的程度也都要依赖于制度创新。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人类历史已经表明,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制度是最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也是最能够提升竞争性效率的。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便成为我国现阶段实现发展的同一命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以往之所以在理念上、政策上反复强调增长方式转变而不见显著成效,根本原因在于竞争性市场体制的缺失。我同經济转轨已有近30年的历程,市场机制已经开始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力量,但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市场化速度较快,要素市场化进程迟缓,而要素市场化却是提高要素质量、提升要素效率、支持技术进步的最为重要的市场体制条件。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能否真正有效地转变,重点和难点都是在于要素市场化的制度创新。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过程,而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管理工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各项目标,例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等,与其说是技术目标,不如说更是管理目标。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实施组织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同家管理的任务将更为复杂和繁生,不仅需要高度的科学性,而且需要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没有管理创新,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甚至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创新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责任编辑 金雯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我们要深入贯彻全会精神,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的水平。一、深刻
江苏省依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为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江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是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整个宏观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日臻完善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江苏凭借乡镇企业在全国率先“异军突起”的优势,开始了“以工促农”的探索与实践。90年代中期,针对农业产业链短、比较效益低的状
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当代江苏青年始终和祖国共奋进、与改革同成长。是改革开放坚定的支持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是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
目的:探讨中药朱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进行改进,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使用中药朱砂治疗疾病的患者进行
近年来,我们丰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强力推进传统农业大县转型升级,使我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我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
要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旱地小麦新品系洛旱2号的播期播量二因素优化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播期与播量合理配置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产,并得出亩产高于450kg的最佳技术组合:播期为
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标志。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各条战线的工作又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的历程波澜壮阔,令人振奋;未来的征程天宽地阔,大有可为。在这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新闻宣传战线应当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各项新闻宣传任务。    一、新闻宣传新课题    正确分析形势,明确发展任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新
“构图”是指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本文从培养学生构图意识,提高学生对构图的重视;学习构图演变史,知晓均
孟州市于1998年开始引进种植豫花14号,到2001年发展到240 hm2,豫花14号夏播平均荚果产量多在254.1 kg/亩以上,比白沙1016增加46 kg/亩,增产幅度达22.1%,荚果最高产量达389.4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ubner)又名贪夜蛾、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世界害虫.1997、1998年我县甜菜夜蛾主要在蔬菜上发生危害,重发生的1999年除在蔬菜上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