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的李兆会没有想到,自己的前半生竟过得像“坐过山车上”一样,从最高处落至最低处。
近日,一纸法律文书将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兆会再次带入公众视野。据悉,李兆会因涉及2.16亿资金债务拒绝履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而被限制出境。
出生于1981年的李兆会此前为公众所熟知,主要基于以下备受关注的几件事:一是22岁“临危受命”,接任其父“钢铁大王”李海仓之位,成为海鑫钢铁集团少帅;二是上任后淡出钢铁家业玩起了资本,令其饱受争议;三是26岁时登上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山西最年轻首富”;四是2010年豪掷千金迎娶女星车晓,两年后离婚,陷入“3亿分手费”传闻。
22岁接班成“少主”
在常人的认知里,人生因各种不确定性与未知体验而更精彩。但于李兆会而言,这或许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体验。22岁以前,他留着朋克范儿的长发;22岁后整齐的板寸,表情严肃。
这一切改变,只因2003年1月,其父李海仓在公司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枪杀。离奇的是,凶手冯引亮在现场饮弹自杀,留下了一个谜。至今为止,枪杀背后仍留一团疑云。震惊与惋惜之余,也给当时的海鑫钢铁集团留下了一个难题——“海鑫怎么办?”
李海仓被枪杀发生时,恰逢海鑫钢铁集团创立十周年之际。李海仓曾信心十足地宣称,“要打造中国最大的钢铁民企”。枪杀案发生后,一时间风云变幻,企业停产、银行催债、员工讨薪……令海鑫钢铁集团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对于海鑫人而言,李海仓突然的离世,几乎等于“天塌了”。“谁来接班”是李海仓留给海鑫的最大难题。
彼时,22岁的李兆会身在澳洲留学,主攻企业管理学。他在澳洲接到老家母亲的来电,家里说“奶奶病了,让他马上回来一趟。”他并不清楚自己将会面临的一切。
李兆会放下电话后,从一个澳洲的阿姨那里预感到是父亲出事了,但阿姨隐瞒,直到在香港转机时,李兆会看到两个女孩在看香港《华商报》头版头条,“头版一个大标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海仓被歹徒打死’一下跳进我眼里”,才确认了其父辞世一事。
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得知父亲突如其来的去世,李兆会有点不相信,“当时脑子一片空白,觉得不可能。可那是香港《华商报》头版头条,空姐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把报纸收起来,眼泪擦干,说‘没事,给我一杯咖啡’。”下了飞机,在坐车回家的路上,李兆会心中五味杂陈。
父亲不在了,谁来接班呢?很快,李兆会就想到了这些问题,“父亲没了,我们这个家该怎么办?公司这么大,又怎么办?”李兆会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尽管李兆会一一考虑了这些问题,但在海鑫这样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的企业中,却是由李家大家长、李海仓父亲李春元说了算。由于海鑫是由李海仓以一己之力创办而成,其所持有90%多的股份,在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给了长子李兆会。但在新任董事长的人选问题上,李家内部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为了确认最终的接班人,李家前后共召开了三次家族会议,商讨遗产继承权和新任董事长人选问题。据《商界》报道称,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原本是最热门的董事长候选人。他在海鑫钢铁集团总经理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八年,无论是经验、能力和人脉资源,都是董事长的不二人选,但这一提议却被李春元否决。随后有人建议由李兆会六叔李天杰做董事长,李天虎继续担任总经理,但还是没能通过李春元这一关。
最终,李春元力排众议,拍板决定由李兆会担任董事长,李家众人一片愕然。并且为了让李兆会快速上手,李家特地为他打造了一套保驾班子:五叔李天虎担任总经理,六叔李天杰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内部事务;曾和李海仓一起打天下的辛存海担任常务副董事长,负责日常工作;其余10名“托孤”元老分别担任各部门要职,全心辅佐“少主”李兆会。
至此,一个中国式的继承——“少主继位、老臣辅佐”在海鑫钢铁集团内部诞生。
李兆会表现得有点“底气不足”,他说当时觉得自己并没有能力来当这个董事长,“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有太多的人比我适合这个角色。当时我很软弱,不想受这份苦,想逃避。”他甚至提出了他认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我五叔、六叔、辛总,他们虽然跟我父亲有差距,但至少跟我不在同一个层次。”
也曾有媒体报道称,李兆会当时甚至吐露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先做两年,实在不行就交给叔叔们管理”。但被推上去的李兆会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26歲成为“山西最年轻首富”
上任初期,众人对李兆会质疑的声音并未减少。
外界普遍认为,尽管“子承父业”符合情理,但年轻的李兆会毕竟从未涉足过企业管理实践,加上对钢铁行业一无所知,众人担忧不知他会将海鑫钢铁集团带向何处。
不过上任后不久,这位“少帅”并未令众人失望,他开始“改头换面”,先是剪了朋克范儿的长发,然后全身心投入道工作之中。据一位海鑫钢铁集团的董事回忆,上任后李兆会拼命学习钢铁行业知识,很快就弄懂了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也很有悟性地了解了董事长的角色——“30%的时间是从决策者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剩下70%的时间是在应付朋友和处理一些琐碎事”。
李兆会掌舵海鑫钢铁集团头两年的业绩也不错。2003年,海鑫钢铁集团的资产总值达到50多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这也是海鑫钢铁集团历史上发展最快和最好的一年。
他甚至表现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潜力,超过了其父所在时的业绩。2003年下半年,李兆会掷下一亿元建起了高炉煤气发电厂,完成了对高炉和转炉的改造工程。这让海鑫钢铁集团在2004年钢铁总产值达到70亿元,远超李海仓创下的40亿元最高纪录。借此,李兆会更是一路登上了2004年《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他以30亿元身家,从李海仓在位时的第27位前移至第19位。
近日,一纸法律文书将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兆会再次带入公众视野。据悉,李兆会因涉及2.16亿资金债务拒绝履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而被限制出境。
出生于1981年的李兆会此前为公众所熟知,主要基于以下备受关注的几件事:一是22岁“临危受命”,接任其父“钢铁大王”李海仓之位,成为海鑫钢铁集团少帅;二是上任后淡出钢铁家业玩起了资本,令其饱受争议;三是26岁时登上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山西最年轻首富”;四是2010年豪掷千金迎娶女星车晓,两年后离婚,陷入“3亿分手费”传闻。
22岁接班成“少主”
在常人的认知里,人生因各种不确定性与未知体验而更精彩。但于李兆会而言,这或许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体验。22岁以前,他留着朋克范儿的长发;22岁后整齐的板寸,表情严肃。
这一切改变,只因2003年1月,其父李海仓在公司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枪杀。离奇的是,凶手冯引亮在现场饮弹自杀,留下了一个谜。至今为止,枪杀背后仍留一团疑云。震惊与惋惜之余,也给当时的海鑫钢铁集团留下了一个难题——“海鑫怎么办?”
李海仓被枪杀发生时,恰逢海鑫钢铁集团创立十周年之际。李海仓曾信心十足地宣称,“要打造中国最大的钢铁民企”。枪杀案发生后,一时间风云变幻,企业停产、银行催债、员工讨薪……令海鑫钢铁集团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对于海鑫人而言,李海仓突然的离世,几乎等于“天塌了”。“谁来接班”是李海仓留给海鑫的最大难题。
彼时,22岁的李兆会身在澳洲留学,主攻企业管理学。他在澳洲接到老家母亲的来电,家里说“奶奶病了,让他马上回来一趟。”他并不清楚自己将会面临的一切。
李兆会放下电话后,从一个澳洲的阿姨那里预感到是父亲出事了,但阿姨隐瞒,直到在香港转机时,李兆会看到两个女孩在看香港《华商报》头版头条,“头版一个大标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海仓被歹徒打死’一下跳进我眼里”,才确认了其父辞世一事。
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得知父亲突如其来的去世,李兆会有点不相信,“当时脑子一片空白,觉得不可能。可那是香港《华商报》头版头条,空姐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把报纸收起来,眼泪擦干,说‘没事,给我一杯咖啡’。”下了飞机,在坐车回家的路上,李兆会心中五味杂陈。
父亲不在了,谁来接班呢?很快,李兆会就想到了这些问题,“父亲没了,我们这个家该怎么办?公司这么大,又怎么办?”李兆会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尽管李兆会一一考虑了这些问题,但在海鑫这样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的企业中,却是由李家大家长、李海仓父亲李春元说了算。由于海鑫是由李海仓以一己之力创办而成,其所持有90%多的股份,在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给了长子李兆会。但在新任董事长的人选问题上,李家内部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为了确认最终的接班人,李家前后共召开了三次家族会议,商讨遗产继承权和新任董事长人选问题。据《商界》报道称,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原本是最热门的董事长候选人。他在海鑫钢铁集团总经理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八年,无论是经验、能力和人脉资源,都是董事长的不二人选,但这一提议却被李春元否决。随后有人建议由李兆会六叔李天杰做董事长,李天虎继续担任总经理,但还是没能通过李春元这一关。
最终,李春元力排众议,拍板决定由李兆会担任董事长,李家众人一片愕然。并且为了让李兆会快速上手,李家特地为他打造了一套保驾班子:五叔李天虎担任总经理,六叔李天杰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内部事务;曾和李海仓一起打天下的辛存海担任常务副董事长,负责日常工作;其余10名“托孤”元老分别担任各部门要职,全心辅佐“少主”李兆会。
至此,一个中国式的继承——“少主继位、老臣辅佐”在海鑫钢铁集团内部诞生。
李兆会表现得有点“底气不足”,他说当时觉得自己并没有能力来当这个董事长,“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有太多的人比我适合这个角色。当时我很软弱,不想受这份苦,想逃避。”他甚至提出了他认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我五叔、六叔、辛总,他们虽然跟我父亲有差距,但至少跟我不在同一个层次。”
也曾有媒体报道称,李兆会当时甚至吐露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先做两年,实在不行就交给叔叔们管理”。但被推上去的李兆会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26歲成为“山西最年轻首富”
上任初期,众人对李兆会质疑的声音并未减少。
外界普遍认为,尽管“子承父业”符合情理,但年轻的李兆会毕竟从未涉足过企业管理实践,加上对钢铁行业一无所知,众人担忧不知他会将海鑫钢铁集团带向何处。
不过上任后不久,这位“少帅”并未令众人失望,他开始“改头换面”,先是剪了朋克范儿的长发,然后全身心投入道工作之中。据一位海鑫钢铁集团的董事回忆,上任后李兆会拼命学习钢铁行业知识,很快就弄懂了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也很有悟性地了解了董事长的角色——“30%的时间是从决策者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剩下70%的时间是在应付朋友和处理一些琐碎事”。
李兆会掌舵海鑫钢铁集团头两年的业绩也不错。2003年,海鑫钢铁集团的资产总值达到50多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这也是海鑫钢铁集团历史上发展最快和最好的一年。
他甚至表现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潜力,超过了其父所在时的业绩。2003年下半年,李兆会掷下一亿元建起了高炉煤气发电厂,完成了对高炉和转炉的改造工程。这让海鑫钢铁集团在2004年钢铁总产值达到70亿元,远超李海仓创下的40亿元最高纪录。借此,李兆会更是一路登上了2004年《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他以30亿元身家,从李海仓在位时的第27位前移至第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