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遇到温暖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底时,家乡的天异常地冷。我在家无所事事地耗着,心里倍感无聊,就随邻村的邹志去了趟浙江,却没在浙江找到工作,又直接去了上海,再转车去了苏州。
  我去苏州投奔老乡小潘,我还在浙江的时候就给小潘打了电话。小潘说:你怎么快过年了还出来?我说在家呆不住了,你那里还要不要人。小潘说你直接过来就是。
  我在苏州下车后,直接打车来到小潘的工厂。小潘请了假,很快就出来接我了。江南的气温很低,大天晴的,却冷得我浑身发抖。待一切安排妥当,我于第二天就在他们厂上班了,他们厂做的是服装,而我之前一直是在南方做手袋,对服装的面料很敏感,十几天过去了,我仍然不习惯服装厂的工作和生活。早几天我就有了离开的念头,小潘和组长还有一些同事都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来慢慢学,我一时难以适应这里的工作生活,就直接打起了退堂鼓。
  由于才做了十来天,工资接不到。可我的心又不在这里,只好向小潘借了路费,从上海坐上返回老家的列车。混得太差,我不好意思回家。我在火车站徘徊了一个多小时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犹豫了一下,我买了一张去广州的车票。
  刚买好去广州的车票,我就收到一条信息。说我有一个包裹没有派送成功,短信还留有一个中山邮局联系人的号码。我很惊奇,在南方的这些年,我常会收到各种信件,都是些文友寄来的书籍。这次我以为又是哪个朋友给我寄东西了。
  我照着信息上留的号码打了过去,对方把我的身份信息先问了一遍,然后说有一个从云南寄给我的包裹派送到中山石歧区**路没有人接收。电话里还说他们从包裹里发现3张银行卡和20克海洛因,已经交给了警方处理,还给我留了那个警方的联系电话。我一下子如丈二和尚,我不停地追问对方,对方却先挂了电话。
  屋漏偏逢连阴雨,我一时就急了起来。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来南方打工后除了收到一些信件书籍外,根本就没有能力搞与毒品有关的勾当,难不成是有人要陷害我?想想这些年我堂堂正正做人,也没有得罪过谁呀。而我刚买了去广州的票,我要是过去,被抓了怎么办?我思索了好半天,还是决定去,身正不怕影子歪,我没有干犯法的事,我怕啥。
  我如时来了南方。在火车上,我遇到了好心的大姐肖开云,她是从毕节那里嫁过我家乡来的,和我是老乡。我把从苏州一路的经历告诉了她,她叫我和她去惠州上班。在惠州下车后,我心里一直还装着那个沉重的包袱。
  到惠州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大姐叫我先在工友旅社住一晚,等天亮再去工厂找她。天亮后我从旅社出来,按大姐之前所指的地点找去。我给她打了电话,一会儿大姐就出来接我了。在大姐的帮助下,我顺利地进了惠州新骏手袋制品有限公司。
  没有加班的时候,我就去夜市寻找书摊报刊亭,寻找我最爱的江门文艺杂志。终于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在小金口市场找到了两家书摊,买到好几本我落下的几期杂志。这次的收获不小——我不仅又可以读到我心爱的杂志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警钟栏目里的“包裹陷阱”这篇文章,和我收到那条诈骗信息完全是同一个手段的诈骗。我终于放下了挂在心里那个沉重的思想包袱。
  在这间手袋厂上班时间虽然有点长,但我感到很充实。走出了“包裹诈骗”的阴影,我一心就扑在了工作上。在开云大姐的关怀下,我很快就熟识了手袋厂的工作环境,并友善地融入到整个车间的同事和管理们。
  临近过年,南方的天也有些冷了。我初来乍到,身上的钱从坐车下来后就所剩无几。那天下班后,大姐叫我在饭堂门口等她,她很快就从楼上抱了条棉被、枕头和床帘下来,又问我其它生活用品都买好没有……瞬间,一种被读懂的感动就涌遍全身,开云大姐——我列车上遇到的老乡,竟像亲姐姐一样待我。
  由于父亲的腿被扭伤,行动不方便,加上我也有些事必须得亲自回去处理,我才上了15天班就提出要回家。组长叫我去找车间主任,车间主任一副熊样,根本没把我的话当回事。他说要赶货,现在谁都走不了。我把家里发生的事和我找车间主任的经过告诉了大姐,大姐一下子就为我的事着急起来。大姐说:“你要走怎么不先告诉我,你自己去找他们肯定是不行的”。大姐领着我直接去了办公室,并和车间主任理论起来,大姐说:“要是你家里发生了这些事,老板不让你走,你心里什么感受?”后来大姐又去找了生产经理。在大姐的帮助下,我顺利拿到了应得的工钱。大姐说如果生产经理都不同意,就要去找老板了。
  拿到钱的那一刻,我竟然哭了!我走的时候,几个要好的同事都围了过来,不舍得我走。重庆的燕子和广东妹仔说:“你到底是有啥子事嘛?说出来我们帮你一起想办法,大姐说是啊,要不我们凑点钱给你寄回家。”我一个劲的摇头,她们的话是我打工多年来最想听到的。尤其那句“你到底是有啥子事嘛?说出来我们帮你一起想办法,要不我们凑点钱给你寄回家”,让我漂泊的心像是有了依靠。
  开云大姐买了一大袋子东西给我,还执意要请假送我去车站,我怎么能再麻烦她?我已经够拖累她了。我推拖了大姐的好意,独自走了。我回头望了一眼工厂,模糊的视线里,大姐们还在原地一直朝我挥手。不知不觉,我的泪就出来了——在南方短暂的半个月,我一直被感动着。我不止是收获了友情,还遇到了如春的温暖。
  责 编:黄素芳
  题 图:INMA
其他文献
一  我叫小波,今年33岁。我把我的故事写出来,是因为可以感染很多不快乐的人,让大家看到生命的希望,生活的美好。  我喜爱心理学,我亲身体验过一个人怎样从绝望的无底深渊重新站起来,热情地生活。我觉得我有能力让一个忧愁憔悴的人乐观起来。所以我在网上一个论坛里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想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  2008年9月,真的有位西安的心理求助者拨打了我的电话,她的丈夫总出轨,她忍无可忍,痛苦至极,甚至
期刊
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十月,更是一个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  伴随着中秋、国庆两个佳节的即将到来,各大景区也将迎来黄金假期的旅游高峰。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参与“2012东莞旅游文化节”的活动安排,加大旅游和文化的深度结合,隆重开展“金秋休闲旅游月”,以观音山的宗教、生态特色,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广大游客在旅游休闲中,彻底放松身心,玩得快乐开心。  中秋佳节,举行赏月游园
期刊
春日春风春浩荡;龙年龙岁龙腾飞。龙年如期而来,与联友说起春联,总会提及笔者家乡福建东山岛人耳熟能详的一位名扬海内外的大师——黄道周。  黄道周(1585~1646年,号“石斋”),明末清初一位著名书法家、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著述甚丰,书法别具一格,人称“漳浦体”,他的存世书法作品是当今收藏界不可多得的稀有之宝。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将他“三比”古人,概括其不凡之处:“刻苦严谨的治学精神与精湛渊博的学
期刊
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自称被同伴轻视。心理医生:“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病人:“很多人见过我后都认不出我,或者记不起我的名字!”  心理医生:“不至于这么严重吧!对了,刚才你说你姓什么来着?”  太太的特殊教育  老张在电梯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一个美女,张太太看着非常不高兴。突然,那个女郎转过身来给了老张一个耳光,说道:“你个老色狼,下次别偷捏女孩子!”  当老张夫妇走出电梯的时候,他委屈地对太
期刊
凌晨,东方刚露出熹微的曙光,座落在市郊外的森林公园内便陆续出现了一群又一群晨练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跑步的,有打太极拳的,还有做操的、舞剑的,十分热闹。突然间,不知有股什么吸引力,竟将正在晨练的人群先后引进了公园深处。随即便出现一种混乱,似乎那里发现了瘟疫病,人们惊惶失措,四散开去,一路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公园里出人命了,闲事少管,无事早归,莫让麻烦惹上身来。”  森林公园派出所接到报警后
期刊
“对皮厚心黑的人,怎么办?”  “用立白。”  “对油腔滑调的人,怎么办?”  “洗洁精。”  “对不屑一顾的人,怎么办?”  “去屑灵。”  “对阴险的人,怎么办?”  “洁尔阴。”  “对压抑郁闷的人,怎么办?”  “安尔乐。”  不敢跟您比  男对女说:“做女人多好啊,矮了叫小巧玲珑,胖了叫丰满,不化妆叫清水芙蓉,俺羡慕得不得了。”  女对男说:“当男人多好啊,矮了称精华浓缩,胖了称魁梧,丑
期刊
第一百三十八支歌  金叶儿轻飘在天上  似一溜儿站在游泳池边  一边山看一边山  暮色什么也不懂  我也不大懂  你弯下腰来  只对我微笑  我入住的这条山谷,无边景色  释放出自然和本真  我的翅膀  掠过一处又一处  你弯下腰来,只对我笑  我仍然不大懂  我的翅膀  感到真实,再感到亲切  我投入了你的怀抱  找到久久的依偎  第一百三十九支歌  我在北方读书,在南方生活  我碰遇两个人,两
期刊
1998年高考落第,至今都有十几个年头了。这些年来,南征北战,一路挥洒着汗水,几多辛酸、几多痛苦;在山区造过林,在工地做过小工,做过木工学徒,在餐馆涮过碗,在流水线上苦熬过……  每每静下心来,透过办公室玻璃窗看到外面工地热火朝天的场景,看到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在太阳下挥汗如雨的时候,记忆会在些许辛酸中展开……  我南漂广东打工的第一站,就是深圳龙岗一建筑工地。  那是1998年的农历十一月份,高考
期刊
我原本是分不到这个宿舍的。  原本安排给我的那个床位有人在睡,没办法只好叫来舍管。舍管一发怒就把那床位上的席子和被子全拿下来了,嘴中还怒气冲冲地说:“老是乱睡床位,乱七八糟的,我怎么管理?”  毕竟我是新来的,陪着笑说:“要不,等人下班我再搬来?”舍管头也不抬地说:“不用,他回来问了你就说是我拿下来的。”我不再说了。  宿舍刚好有一个请假的,看到席子下有张银行卡,我就说:“还是等人下班再重新安排吧
期刊
1  那天桃花开了,工厂门前火红的一片。中午几个人就都挤进了几株桃树组成的树林子里,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和赵娜娜拍照。赵娜娜也大方,来者不拒,和厂里的男工都照了一遍。  冯三脑袋上的汗都出来了,他在做心理斗争,到底要不要去和赵娜照一张?眼看着等着照相的越来越少,他的思想斗争也更激烈,望着兴奋地、争先恐后的男生,冯三不知所措。当还有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他决定和赵娜去照一张,于是他看到工友都走了,他走向前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