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简介:曹保顺,任教于河北省辛集中学,现在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石家庄市高中语文教学能手。教学科研成绩突出,所写论文多次获省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还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
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有典型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还必须围绕中心论点,把握好文章的结构,这样才能拒绝程序的漏洞。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有人称之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管说法不一,但其共同的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的论证观点,结尾归纳总结。其主体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左顾右盼通万里——并列式结构
所谓并列式结构,就是论证的主体部分分几个段落、层次,分论点或论据构成的几个层次之间平行展开,分别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进行论证。其基本的写作模式就是: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主体:分论点1(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分论点2(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分论点3(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结尾(总结概括、提出希望)。
采用并列式结构,关键在于分解中心论点,分解出的几个分论点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同时,几个分论点之间又要是并列关系,不能前后交叉错位。并列式结构的布局大体有两种:
(1)理由横向展开。可以是几个分论点的并列,也可是几个理论论据的并列。如有一则材料:浙江西部山区有一种刺猬,遇到老虎时,常腹部朝天缩成一团躺在地上。当被饿虎看见,将它一口吞下后,刺猬立刻恢复原形,用它全身钢针般的硬毛拼命刺穿老虎的胃,把老虎扎死。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如果抓住材料中的“拼命”“缩成一团”等词语,可以以“拼搏才能胜利”作为论点,本论部分分两个横向层次,一是要敢于拼搏,二是要善于拼搏。如果抓住“小刺猬”与“凶老虎”之间的“弱”与“强”的关系,本论部分也分两个横向层次,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弱者可以转化为强者,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强者可以转化为弱者。
(2)例证横向展开。就是从不同角度列举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如作文《我们的价值在中国》,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本论部分可列举三个时期的优秀人物的事例,边举边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一切有志之士都把自己能尽忠于祖国而感到生命非常富有价值。比如可首先列举国难当头、战火纷飞中的吉鸿昌的事例,再举新中国诞生前后钱学森、邓稼先的生动事例,最后列举当今改革开放伟大潮流中留美博士生陈志杰毅然回国创业的事例。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可深刻有序地论证“我们的价值在中国”这一中心论点。
二、细按则深有趣味——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就是后边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纵向展开论证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其基本模式是: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分论点1(是什么)→分论点2(为什么)→分论点3(怎么样)→结尾(总结概括、提出希望)。
采用层进式结构,关键在于论证思路的确定与展开。层进式结构的方式大体有两种:
(1)由此及彼,环环相扣。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在临场发挥时,有些人过于紧张,一下子‘卡了壳儿’,如何应急?在此提供一种应急措施,那就是面对论题或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做到——这是标准的递进式。”如写《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一文,可首先指出现在的学生陷于书山题海之中、渴望有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的现实;然后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无暇读书、无书可读、无理可言、无利可图;接着指出走出困境的途径: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引导到位;最后以含蓄的语句指出这样做的结果。这样写思路清晰,论证有力,深刻透彻。
(2)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选择这种形式时,考生必须对论述的层次内容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由浅入深,是不是由小到大或由表入理。如《“近墨”与“近朱”》一题,首先应指出要分清什么是“墨”、什么是“朱”,才能解决要近什么,近谁的问题。接着再进一步指出完全“红”和完全“黑”的人是不存在的,多数是“红”“墨”兼有,因此一定要一分为二,辩证全面地分析。最后可论述对于“黑”较多的人,即缺点较多的人,应“近”之而帮助之。这样层层深入,辩证分析,体现了严密的逻辑层次关系。
三、双峰对峙高低出——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结构是在阐述和论证论点时,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照比较。它是将论证内容构成正反对比或相关比较的关系。这种结构具体的安排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正反对比,或者用一種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作比较。其基本模式是: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開门见山交代总论点)→主体:正面论证(或反面论证)→反面论证(或正面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深化论点)
对照式结构的方式大体有两种:(1)事例的正反对比。事例可以是正反观点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对比。在具体选用事例时,既有正面事例,又有反面事例。(2)事例的相关比较。事例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一般地说,本论部分需要辩证分析时,常采用相关比较的布局形式。
四、寂然凝虑思千载——总分结构模式。
总分式就是在论证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系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能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井然。如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开篇提出与自由主义针锋相对的正确主张;然后分析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严重危害、思想根源与本质特征,展开论证;末了以“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作结,呼应开头,点明题旨。这是典型的“总——分——总”的格式。
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多种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首先应在“总”字上下功夫,要以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使“目张”的总纲。前后的“总说”必须内涵一致,前后呼应,一般说开头明确提出论点,结尾使之深化、升华。同时,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应从不同角度、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相互之间不可重复、交叉,而应协调、和谐,从而有利于论辨性与说服力的增强。
当然在实际写作时,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层次的思路并不仅仅是这几种,并且这几种展开论证层次的思路也不是孤立使用的。对于这些论证手段,我们务必要根据文章的论点,按照自己掌握和挑选的论据,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合理兼顾。
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有典型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还必须围绕中心论点,把握好文章的结构,这样才能拒绝程序的漏洞。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有人称之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管说法不一,但其共同的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的论证观点,结尾归纳总结。其主体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左顾右盼通万里——并列式结构
所谓并列式结构,就是论证的主体部分分几个段落、层次,分论点或论据构成的几个层次之间平行展开,分别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进行论证。其基本的写作模式就是: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主体:分论点1(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分论点2(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分论点3(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结尾(总结概括、提出希望)。
采用并列式结构,关键在于分解中心论点,分解出的几个分论点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同时,几个分论点之间又要是并列关系,不能前后交叉错位。并列式结构的布局大体有两种:
(1)理由横向展开。可以是几个分论点的并列,也可是几个理论论据的并列。如有一则材料:浙江西部山区有一种刺猬,遇到老虎时,常腹部朝天缩成一团躺在地上。当被饿虎看见,将它一口吞下后,刺猬立刻恢复原形,用它全身钢针般的硬毛拼命刺穿老虎的胃,把老虎扎死。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如果抓住材料中的“拼命”“缩成一团”等词语,可以以“拼搏才能胜利”作为论点,本论部分分两个横向层次,一是要敢于拼搏,二是要善于拼搏。如果抓住“小刺猬”与“凶老虎”之间的“弱”与“强”的关系,本论部分也分两个横向层次,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弱者可以转化为强者,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强者可以转化为弱者。
(2)例证横向展开。就是从不同角度列举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如作文《我们的价值在中国》,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本论部分可列举三个时期的优秀人物的事例,边举边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一切有志之士都把自己能尽忠于祖国而感到生命非常富有价值。比如可首先列举国难当头、战火纷飞中的吉鸿昌的事例,再举新中国诞生前后钱学森、邓稼先的生动事例,最后列举当今改革开放伟大潮流中留美博士生陈志杰毅然回国创业的事例。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可深刻有序地论证“我们的价值在中国”这一中心论点。
二、细按则深有趣味——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就是后边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纵向展开论证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其基本模式是: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分论点1(是什么)→分论点2(为什么)→分论点3(怎么样)→结尾(总结概括、提出希望)。
采用层进式结构,关键在于论证思路的确定与展开。层进式结构的方式大体有两种:
(1)由此及彼,环环相扣。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在临场发挥时,有些人过于紧张,一下子‘卡了壳儿’,如何应急?在此提供一种应急措施,那就是面对论题或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做到——这是标准的递进式。”如写《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一文,可首先指出现在的学生陷于书山题海之中、渴望有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的现实;然后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无暇读书、无书可读、无理可言、无利可图;接着指出走出困境的途径: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引导到位;最后以含蓄的语句指出这样做的结果。这样写思路清晰,论证有力,深刻透彻。
(2)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选择这种形式时,考生必须对论述的层次内容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由浅入深,是不是由小到大或由表入理。如《“近墨”与“近朱”》一题,首先应指出要分清什么是“墨”、什么是“朱”,才能解决要近什么,近谁的问题。接着再进一步指出完全“红”和完全“黑”的人是不存在的,多数是“红”“墨”兼有,因此一定要一分为二,辩证全面地分析。最后可论述对于“黑”较多的人,即缺点较多的人,应“近”之而帮助之。这样层层深入,辩证分析,体现了严密的逻辑层次关系。
三、双峰对峙高低出——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结构是在阐述和论证论点时,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照比较。它是将论证内容构成正反对比或相关比较的关系。这种结构具体的安排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正反对比,或者用一種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作比较。其基本模式是: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開门见山交代总论点)→主体:正面论证(或反面论证)→反面论证(或正面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深化论点)
对照式结构的方式大体有两种:(1)事例的正反对比。事例可以是正反观点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对比。在具体选用事例时,既有正面事例,又有反面事例。(2)事例的相关比较。事例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一般地说,本论部分需要辩证分析时,常采用相关比较的布局形式。
四、寂然凝虑思千载——总分结构模式。
总分式就是在论证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系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能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井然。如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开篇提出与自由主义针锋相对的正确主张;然后分析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严重危害、思想根源与本质特征,展开论证;末了以“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作结,呼应开头,点明题旨。这是典型的“总——分——总”的格式。
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多种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首先应在“总”字上下功夫,要以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使“目张”的总纲。前后的“总说”必须内涵一致,前后呼应,一般说开头明确提出论点,结尾使之深化、升华。同时,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应从不同角度、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相互之间不可重复、交叉,而应协调、和谐,从而有利于论辨性与说服力的增强。
当然在实际写作时,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层次的思路并不仅仅是这几种,并且这几种展开论证层次的思路也不是孤立使用的。对于这些论证手段,我们务必要根据文章的论点,按照自己掌握和挑选的论据,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合理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