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农都”改良推广旱地农作物的方法、原因及特点——以玉米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州沙塘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农都",在引进及推广旱地农作物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支撑了大后方经济的发展。玉米品种的优化及其种植技术的改良是"农都"科研的主要领域之一,中央农业实验所和广西农事试验场等科研机构及相关人员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既延续了传统,也开辟出新的道路;既发挥出科研主体的作用,也运用了社会管理的力量。"农都"引进及推广旱地农作物的方法带有鲜明的战时特征。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城市居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求,城市人员、物资、信息流动也越来越快,城市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城市街道功能趋向专门化、单
实践智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它是指教师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在其所处特定的社会空间中展开实践交往的能力,是基于教师本人的知识、德性和权
儒家思想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的政治设计学说。在现实层面,儒家构想和设计的政治秩序模式是德治和礼治的政治秩序。为了保障它们的长久运行,儒家在建构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