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高僧洞山良价禅师是禅宗五大家之一,开山之祖。其著作《宝镜三昧歌》,开头有一句: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读之,令人清宁净美,宛若心头的灰尘被洁净的白雪濯洗,有明月像温柔手轻轻摩挲。世间事都小了,淡了,唯有心是初心,白雪澄明,明月宁静。
银碗里盛雪,在佛学中还有另一段出处,一个禅宗公案名,为云门文偃之法嗣巴陵颢鉴三转语之一,又作巴陵银碗里、巴陵银碗盛雪。
巴陵,谓之鉴多口,常缝坐具行脚,奇特,后出世,法嗣云门。又称巴陵颢鉴禅师。他先住岳州巴陵,不作法嗣书,只将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
最后一句转语极有意味,什么是提婆宗呢?
提婆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是禅宗的“西天第十五祖”。本是外道,然而见到第十四祖龙树时,投一针于盛满了水的钵里,不发一言。龙叔菩萨觉其有慧根,收为弟子,十分器重。《楞伽经》上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马祖曰:凡有言句,是提婆宗。
后来雪窦重显禅师有一偈子颂提婆宗:
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
九十六个应自知,不知问却天边月。
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风。
雪窦重显是云门宗的第四代传人,北宋时中兴云门的重要禅师。偈颂中前一句“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新开,即巴陵颢鉴禅师所住持的新开禅院。意即赞颂巴陵禅师“端的别”,懂得“银碗里盛雪”这样美好的境界。倘若个人的修行可达到“银碗里盛雪”的情境,内外通明澄彻,果真是不一般了。后一句“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風”,提婆菩萨的宗旨是什么呢?清风吹动赤幡,使人舒怀清透,心思明澈,自然而然。其禅意和“银碗里盛雪”相通,都是清透莹澈,白雪银碗,里外净明,精神亮清。
《庄子·知北游》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庄子所说“澡雪精神”,并非真是要茫茫雪地上以白雪洗澡,而是洗心,以白雪润泽内心,净化心灵。
正如禅宗的“银碗里盛雪”,那是人活于世的境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来到世间,赤子之身,赤子之心,宛若一只银碗,泛着素色玉润光。而世事恰如莲花下的池塘,清水亦有,淤泥亦有。我们内心这只银碗只有盛满白雪,时时清洗,才能像莲花一样亭亭立于复杂之上,身心内外浑如银雪洁净。
(编辑/杨逸)
银碗里盛雪,在佛学中还有另一段出处,一个禅宗公案名,为云门文偃之法嗣巴陵颢鉴三转语之一,又作巴陵银碗里、巴陵银碗盛雪。
巴陵,谓之鉴多口,常缝坐具行脚,奇特,后出世,法嗣云门。又称巴陵颢鉴禅师。他先住岳州巴陵,不作法嗣书,只将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
最后一句转语极有意味,什么是提婆宗呢?
提婆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是禅宗的“西天第十五祖”。本是外道,然而见到第十四祖龙树时,投一针于盛满了水的钵里,不发一言。龙叔菩萨觉其有慧根,收为弟子,十分器重。《楞伽经》上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马祖曰:凡有言句,是提婆宗。
后来雪窦重显禅师有一偈子颂提婆宗:
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
九十六个应自知,不知问却天边月。
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风。
雪窦重显是云门宗的第四代传人,北宋时中兴云门的重要禅师。偈颂中前一句“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新开,即巴陵颢鉴禅师所住持的新开禅院。意即赞颂巴陵禅师“端的别”,懂得“银碗里盛雪”这样美好的境界。倘若个人的修行可达到“银碗里盛雪”的情境,内外通明澄彻,果真是不一般了。后一句“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風”,提婆菩萨的宗旨是什么呢?清风吹动赤幡,使人舒怀清透,心思明澈,自然而然。其禅意和“银碗里盛雪”相通,都是清透莹澈,白雪银碗,里外净明,精神亮清。
《庄子·知北游》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庄子所说“澡雪精神”,并非真是要茫茫雪地上以白雪洗澡,而是洗心,以白雪润泽内心,净化心灵。
正如禅宗的“银碗里盛雪”,那是人活于世的境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来到世间,赤子之身,赤子之心,宛若一只银碗,泛着素色玉润光。而世事恰如莲花下的池塘,清水亦有,淤泥亦有。我们内心这只银碗只有盛满白雪,时时清洗,才能像莲花一样亭亭立于复杂之上,身心内外浑如银雪洁净。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