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合并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治疗的75例抑郁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8周后的抑郁焦虑情况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患者经治疗前HAMA评分为(26.28±4.12)分,治疗后为(9.6±4.84)分;治疗前的HAMD评分为(25.26±4.97)分,治疗后为(9.82±4.19)分,治疗前后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抑郁合并焦虑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可将患者病情及时改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可推广运用。
【关键词】 西酞普兰 治疗 抑郁合并焦虑症 临床疗效分析
抑郁合并焦虑症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焦虑、精神紧张,病情严重患者会产生轻生念头,及时选取有效治疗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非常必要。西酞普兰为高选择性SSRIs药物,临床治疗中可将患者病情有效改善。相关研究指出,西酞普兰运用在抑郁合并焦虑症治疗中安全性高,不良症状小。为研究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合并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治疗的75例抑郁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治疗的75例抑郁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1例,女性44例,年龄在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43.26±10.72)岁。患者病程在0.29年-9.2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69±2.89)年。心境抑郁伴焦虑患者37例、器质性抑郁伴焦虑患者38例。
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75例患者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中的有关要求相符合。②75例患者经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数分别>14、18分。③所有患者经影像资料检查后无任何严重器质性疾病。④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 ①排除有自杀倾向或者精神病倾向的患者。②排除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并发癫痫疾病患者。④排除1个月内使用其他抗抑郁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对75例抑郁合并焦虑症患者实施西酞普兰片(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9)治疗,治疗起始剂量为2.5-5mg/1d,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将药物剂量加用至5-40mg/d,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2]
观察抑郁并发焦虑患者经治疗8周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并与治疗前相比,观察患者抑郁并发焦虑症状好转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软件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 < 0.05患者资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5例抑郁并发焦虑患者经西酞普兰治疗8周后我们对其HAMA、HAMD评分进行了观察。经观察后发现,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详细内容见表1:
3 讨论
研究发现,随着当前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加大以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抑郁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相关研究指出,当前50%以上的抑郁患者曾经遭受过严重精神打击[3]。随着病情发展,大多数抑郁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这时患者肾上腺素β受体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上抑郁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不仅仅和五羟色胺受体下降相关,并且也和患者肾上腺素有密切联系。此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治疗中使用有效药物控制患者病情非常重要。
传统治疗中对抑郁患者常用抗抑郁类药物,但是对焦虑病情的疗效不大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多,经常未等到药物发挥作用病人就放弃治疗,致使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临床治疗中开始逐渐重视抑郁并发焦虑患者,不仅是当前抑郁症合并焦虑症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还因治疗该类疾病比较复杂。西酞普兰在临床治疗中是高选择性SSRIs药物,是临床治疗中常见药物。相关研究指出,对实验小鼠背缝神经使用西酞普兰药物可将实验小鼠的五羟色胺敏感性减少,可将抑郁并发焦虑症症状有效减轻[4]。
本次研究中对抑郁合并焦虑患者的用药剂量为5-40mg一天,但是主要剂量仍然为5mg-20mg。因西酞普兰和其他抗抑郁类药物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起效时间短,因此我们建议每日对患者用药的剂量保证在20mg,可在早晨或者晚上睡前引导患者服用,如服用后无效可将用药剂量添加到40mg。
本次研究发现,抑郁并发焦虑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无明显肝脏、心脏、肾脏不适等疾病并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常见的病情有恶心、头昏、嗜睡等,所有出现不良症状的患者经酌量减少药物剂量后病情均得到缓解。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经治疗前HAMA评分为(26.28±4.12)分,治疗后为(9.6±4.84)分;治疗前的HAMD评分为(25.26±4.97)分,治疗后为(9.82±4.19)分,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刘卫华学者[5]研究所得结果对比后发现,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抑郁合并焦虑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可将患者病情及时改善,患者对本药物依从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可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洪丽霞,陈麟,张艳,等.半夏厚朴汤合并西酞普兰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1):45-47.
[2]刘静,赵永刚,杜文志,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坦度螺酮或丁螺环酮治疗焦虑性抑郁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3):60-61.
[3]马驰,张铁.阿普唑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性抑郁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16-18.
[4]郑雷.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2):126-128.
[5]刘卫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1):179-180.
【关键词】 西酞普兰 治疗 抑郁合并焦虑症 临床疗效分析
抑郁合并焦虑症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焦虑、精神紧张,病情严重患者会产生轻生念头,及时选取有效治疗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非常必要。西酞普兰为高选择性SSRIs药物,临床治疗中可将患者病情有效改善。相关研究指出,西酞普兰运用在抑郁合并焦虑症治疗中安全性高,不良症状小。为研究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合并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治疗的75例抑郁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治疗的75例抑郁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1例,女性44例,年龄在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43.26±10.72)岁。患者病程在0.29年-9.2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69±2.89)年。心境抑郁伴焦虑患者37例、器质性抑郁伴焦虑患者38例。
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75例患者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中的有关要求相符合。②75例患者经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数分别>14、18分。③所有患者经影像资料检查后无任何严重器质性疾病。④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 ①排除有自杀倾向或者精神病倾向的患者。②排除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并发癫痫疾病患者。④排除1个月内使用其他抗抑郁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对75例抑郁合并焦虑症患者实施西酞普兰片(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9)治疗,治疗起始剂量为2.5-5mg/1d,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将药物剂量加用至5-40mg/d,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2]
观察抑郁并发焦虑患者经治疗8周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并与治疗前相比,观察患者抑郁并发焦虑症状好转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软件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 < 0.05患者资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5例抑郁并发焦虑患者经西酞普兰治疗8周后我们对其HAMA、HAMD评分进行了观察。经观察后发现,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详细内容见表1:
3 讨论
研究发现,随着当前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加大以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抑郁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相关研究指出,当前50%以上的抑郁患者曾经遭受过严重精神打击[3]。随着病情发展,大多数抑郁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这时患者肾上腺素β受体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上抑郁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不仅仅和五羟色胺受体下降相关,并且也和患者肾上腺素有密切联系。此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治疗中使用有效药物控制患者病情非常重要。
传统治疗中对抑郁患者常用抗抑郁类药物,但是对焦虑病情的疗效不大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多,经常未等到药物发挥作用病人就放弃治疗,致使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临床治疗中开始逐渐重视抑郁并发焦虑患者,不仅是当前抑郁症合并焦虑症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还因治疗该类疾病比较复杂。西酞普兰在临床治疗中是高选择性SSRIs药物,是临床治疗中常见药物。相关研究指出,对实验小鼠背缝神经使用西酞普兰药物可将实验小鼠的五羟色胺敏感性减少,可将抑郁并发焦虑症症状有效减轻[4]。
本次研究中对抑郁合并焦虑患者的用药剂量为5-40mg一天,但是主要剂量仍然为5mg-20mg。因西酞普兰和其他抗抑郁类药物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起效时间短,因此我们建议每日对患者用药的剂量保证在20mg,可在早晨或者晚上睡前引导患者服用,如服用后无效可将用药剂量添加到40mg。
本次研究发现,抑郁并发焦虑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无明显肝脏、心脏、肾脏不适等疾病并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常见的病情有恶心、头昏、嗜睡等,所有出现不良症状的患者经酌量减少药物剂量后病情均得到缓解。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经治疗前HAMA评分为(26.28±4.12)分,治疗后为(9.6±4.84)分;治疗前的HAMD评分为(25.26±4.97)分,治疗后为(9.82±4.19)分,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刘卫华学者[5]研究所得结果对比后发现,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抑郁合并焦虑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可将患者病情及时改善,患者对本药物依从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可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洪丽霞,陈麟,张艳,等.半夏厚朴汤合并西酞普兰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1):45-47.
[2]刘静,赵永刚,杜文志,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坦度螺酮或丁螺环酮治疗焦虑性抑郁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3):60-61.
[3]马驰,张铁.阿普唑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性抑郁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16-18.
[4]郑雷.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2):126-128.
[5]刘卫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