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发展的奇点已到,一旦有重大技术突破,极有可能重塑商业新生态,从而带来巨大的市场。
2017年伊始,谷歌人工智能Alpha Go连胜60位知名棋手的消息霸占各大新闻头条,人工智能相关A股股价随即全线飘红,人类再次震驚于人工智能的“威力”。
而在湖北,以自动驾驶技术、机器人制造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全面进入金融、医疗、电商、教育等领域,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新动力。
2016年11月底,武汉·中国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通过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专家,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应用案例、技术动态,形成“产业平台—技术研发—资本运作”立体运行模式。目前加入该联盟的企业已达30多家。
人工智能新境界
很多人调侃,2016年的投资界有三宝:直播、VR/AR、人工智能。
但与直播和VR/AR比起来,人工智能相当“沧桑”。
1956年的夏天,一场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学术会议,多年以后被世人认定为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起点,但鉴于当时简单的计算机与编程工具,研究者们主要着眼于一些比较特定和简单的问题。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出现了人工智能数学模型方面的重大发明,其中包括著名的多层神经网络(1986年)和BP反向传播算法(1986年)等,也出现了能与人类下象棋的高度智能机器(1989年),但第一代台式计算机出现之后,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技术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2016年春天,一场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高手李世石的人机世纪对战,人工智能浪潮再次被推上了新高。
虽然人工智能出现的时间已不短,但很多人对它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下围棋”上。
武汉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迪科技”)创始人、CTO李成华告诉《支点》记者,人工智能的这一波热潮,主要得益于技术上的突破。
“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语言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也带来了更多商业上的应用。”李成华说,比如科大讯飞的智能会议系统,就运用了先进的语音识别和转换技术,此外包括很多智能家居、指纹识别、智能安防等产品,都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
所谓“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中的一种技术或思想,曾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技术评论列为2013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是一个技术组合体,计算机和机器人能够以模拟人类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概念,机器学习是一个由高度复杂但重要的数学技术构建的完整工具包,在此工具包的协助下,计算机能够通过学习经验而提高执行任务的质量。而深度学习则是机器学习下属的一个更为细分的概念,其作用可以简单用“输入A,输出B”来概括。
“深度学习技术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的突破口。”李成华进一步解释,“强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门槛最高的阶段,它具备人脑一样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还有自我学习、理解和沟通能力。不过,之前几十年,人类通过不懈努力在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实现的人工智能,都只能算是弱人工智能。
“我认为强人工智能是一定会实现的,我们有生之年就能见到。”李成华说。
风投“香饽饽”
麦肯锡近期发布的人工智能深度报告《机器的崛起:中国高管眼中的人工智能》指出,经过60多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中国将引领行业趋势。
“很多技术,之前大家不知道它们也应归纳到人工智能的范畴。”李成华举例,比如机器学习、图像技术、语音识别、个人助手(苹果Siri)、机器人等等。
谈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运用,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微软、谷歌等美国科技公司。其实在国内,百度的搜索数据和智能汽车、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和智能金融、腾讯的智能社交、云服务等也早已开始发力人工智能;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技术公司也一直在提供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方面的服务。李成华本人就曾担任京东深度神经网络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在业内被称作“JIMI(京东客服机器人)之父”。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原创技术还是来自于国外,国内跟国外在技术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国内技术运用的速度要明显快一些。二者叠加,国内外在人工智能产业化运用方面的差距,不会超过半年。”李成华说。
谈及产业运用的机会,李成华表示,人工智能跟互联网一样,是颠覆性的通用性技术,跟各行各业都能结合。目前来看,语音客服、自动驾驶、机器人、医疗和金融等领域,更有可能率先看到这种颠覆。
泰迪科技现在的业务之一,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和知识进行处理,让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某些专业人士,比如理财师、法律人员、医生等。
“比如在医疗影像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这既能降低专业医生的诊断误差率,又能缓解不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李成华进一步解释。
也正是由于技术革新带来的商用领域扩展,人工智能成了风投争相追捧的“香饽饽”。
《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球共有超过800家人工智能企业成立。中国在这股浪潮中表现抢眼,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达到146笔,超过26亿美元融资规模。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和专利数量都仅次于美国。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都将人工智能提到了公司战略层面。
“其实,大量风投资金的进入,也客观上促进了行业发展。”李成华也笑言,有泡沫对行业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至少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纳这个技术。 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分析报告认为,随着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媒体、广告、零售、金融等行业的应用,仅这些领域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未来将达百亿美元级。研究机构Gartner也称,预计2018年,全世界将有60亿台设备用上人工智能技术,届时人们将在互联网家电、汽车等产品上与人工智能零距离接触。
市场最看重的不仅是技术
成本,依然被认为是横在众多科技公司面前的重要阻碍。据媒体报道,2009年,以百度的技术要完成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可能需要200-300人的顶尖科学家团队忙上一年,这是大多数企业无法承受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经过几年发展,情况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攻克。
“这也是大家愿意到武汉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湖北的高校资源是很多地方無法比拟的。”李成华举例说,人工智能公司的员工大致分三个梯队——从业十年以上的顶级人才、有几年经验的专家或者高校教师、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市场紧俏的情况下,湖北占有明显的人才资源优势。
2016年春天,AlphaGo击败世界围棋选手,标志着人工智能实现历史性突破,更引发了一波创业热。湖北的3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跟北上广比起来,还相差甚远。然而,2016年的另一个流行词是“资本寒冬”,从大量失败的创业项目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既是风口也有泡沫。另一方面,像BAT这样的大公司对人工智能也虎视眈眈,密集布局。创业公司如何才能突出重围?
“初创公司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市场角度解决问题。市场最看重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你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且解决问题也不能单靠技术手段,而要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李成华解释,这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应该既包括前端的数据采集,也包括后端的产品形态(硬件)。
对创业公司来说,应该选取自己在人力成本上不那么重的一两个行业,来研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李成华并不认为,在人工智能这样颠覆性的行业里,BAT这样的科技巨头比创业公司更容易获得成功。
“正因为如此,在武汉·中国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里,既有专门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又有极验验证、传神这样的服务型企业,还有一些单纯做硬件的公司。”泰迪科技作为该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李成华认为将软件和硬件结合,对人工智能产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如果把技术的发明、成熟、产业化,再到全面爆发、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的过程看作一条时间轴的话,人工智能产业目前的发展还处于时间轴的前端,未来的道路还非常漫长。
所以,谈及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初衷,李成华坦言,是希望把高校、技术应用方和技术提供方等上下游企业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力,共同推进湖北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千亿级别的全国市场上,分得更多羹,同时也希望能起到示范作用。
在人工智能产业写入国家战略以后,相关技术产品会投入到制造业、教育业、交通业、环保业、医疗业、社会治理与网络安全上去,与这些行业融合互补打造高效率的智慧城市。正如麦肯锡的报告所提出的:企业现在处于怎样的阶段?未来的目标竞争领域是什么?需要哪些人工智能能力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能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企业的CEO们,在制定“人工智能”战略时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从而作出审慎决策。
不过,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必然有一个纯投资期,包括资金和时间的投资。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明显获利。
2017年伊始,谷歌人工智能Alpha Go连胜60位知名棋手的消息霸占各大新闻头条,人工智能相关A股股价随即全线飘红,人类再次震驚于人工智能的“威力”。
而在湖北,以自动驾驶技术、机器人制造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全面进入金融、医疗、电商、教育等领域,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新动力。
2016年11月底,武汉·中国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通过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专家,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应用案例、技术动态,形成“产业平台—技术研发—资本运作”立体运行模式。目前加入该联盟的企业已达30多家。
人工智能新境界
很多人调侃,2016年的投资界有三宝:直播、VR/AR、人工智能。
但与直播和VR/AR比起来,人工智能相当“沧桑”。
1956年的夏天,一场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学术会议,多年以后被世人认定为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起点,但鉴于当时简单的计算机与编程工具,研究者们主要着眼于一些比较特定和简单的问题。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出现了人工智能数学模型方面的重大发明,其中包括著名的多层神经网络(1986年)和BP反向传播算法(1986年)等,也出现了能与人类下象棋的高度智能机器(1989年),但第一代台式计算机出现之后,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技术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2016年春天,一场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高手李世石的人机世纪对战,人工智能浪潮再次被推上了新高。
虽然人工智能出现的时间已不短,但很多人对它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下围棋”上。
武汉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迪科技”)创始人、CTO李成华告诉《支点》记者,人工智能的这一波热潮,主要得益于技术上的突破。
“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语言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也带来了更多商业上的应用。”李成华说,比如科大讯飞的智能会议系统,就运用了先进的语音识别和转换技术,此外包括很多智能家居、指纹识别、智能安防等产品,都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
所谓“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中的一种技术或思想,曾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技术评论列为2013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是一个技术组合体,计算机和机器人能够以模拟人类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概念,机器学习是一个由高度复杂但重要的数学技术构建的完整工具包,在此工具包的协助下,计算机能够通过学习经验而提高执行任务的质量。而深度学习则是机器学习下属的一个更为细分的概念,其作用可以简单用“输入A,输出B”来概括。
“深度学习技术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的突破口。”李成华进一步解释,“强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门槛最高的阶段,它具备人脑一样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还有自我学习、理解和沟通能力。不过,之前几十年,人类通过不懈努力在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实现的人工智能,都只能算是弱人工智能。
“我认为强人工智能是一定会实现的,我们有生之年就能见到。”李成华说。
风投“香饽饽”
麦肯锡近期发布的人工智能深度报告《机器的崛起:中国高管眼中的人工智能》指出,经过60多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中国将引领行业趋势。
“很多技术,之前大家不知道它们也应归纳到人工智能的范畴。”李成华举例,比如机器学习、图像技术、语音识别、个人助手(苹果Siri)、机器人等等。
谈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运用,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微软、谷歌等美国科技公司。其实在国内,百度的搜索数据和智能汽车、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和智能金融、腾讯的智能社交、云服务等也早已开始发力人工智能;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技术公司也一直在提供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方面的服务。李成华本人就曾担任京东深度神经网络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在业内被称作“JIMI(京东客服机器人)之父”。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原创技术还是来自于国外,国内跟国外在技术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国内技术运用的速度要明显快一些。二者叠加,国内外在人工智能产业化运用方面的差距,不会超过半年。”李成华说。
谈及产业运用的机会,李成华表示,人工智能跟互联网一样,是颠覆性的通用性技术,跟各行各业都能结合。目前来看,语音客服、自动驾驶、机器人、医疗和金融等领域,更有可能率先看到这种颠覆。
泰迪科技现在的业务之一,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和知识进行处理,让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某些专业人士,比如理财师、法律人员、医生等。
“比如在医疗影像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这既能降低专业医生的诊断误差率,又能缓解不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李成华进一步解释。
也正是由于技术革新带来的商用领域扩展,人工智能成了风投争相追捧的“香饽饽”。
《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球共有超过800家人工智能企业成立。中国在这股浪潮中表现抢眼,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达到146笔,超过26亿美元融资规模。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和专利数量都仅次于美国。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都将人工智能提到了公司战略层面。
“其实,大量风投资金的进入,也客观上促进了行业发展。”李成华也笑言,有泡沫对行业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至少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纳这个技术。 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分析报告认为,随着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媒体、广告、零售、金融等行业的应用,仅这些领域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未来将达百亿美元级。研究机构Gartner也称,预计2018年,全世界将有60亿台设备用上人工智能技术,届时人们将在互联网家电、汽车等产品上与人工智能零距离接触。
市场最看重的不仅是技术
成本,依然被认为是横在众多科技公司面前的重要阻碍。据媒体报道,2009年,以百度的技术要完成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可能需要200-300人的顶尖科学家团队忙上一年,这是大多数企业无法承受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经过几年发展,情况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攻克。
“这也是大家愿意到武汉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湖北的高校资源是很多地方無法比拟的。”李成华举例说,人工智能公司的员工大致分三个梯队——从业十年以上的顶级人才、有几年经验的专家或者高校教师、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市场紧俏的情况下,湖北占有明显的人才资源优势。
2016年春天,AlphaGo击败世界围棋选手,标志着人工智能实现历史性突破,更引发了一波创业热。湖北的3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跟北上广比起来,还相差甚远。然而,2016年的另一个流行词是“资本寒冬”,从大量失败的创业项目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既是风口也有泡沫。另一方面,像BAT这样的大公司对人工智能也虎视眈眈,密集布局。创业公司如何才能突出重围?
“初创公司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市场角度解决问题。市场最看重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你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且解决问题也不能单靠技术手段,而要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李成华解释,这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应该既包括前端的数据采集,也包括后端的产品形态(硬件)。
对创业公司来说,应该选取自己在人力成本上不那么重的一两个行业,来研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李成华并不认为,在人工智能这样颠覆性的行业里,BAT这样的科技巨头比创业公司更容易获得成功。
“正因为如此,在武汉·中国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里,既有专门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又有极验验证、传神这样的服务型企业,还有一些单纯做硬件的公司。”泰迪科技作为该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李成华认为将软件和硬件结合,对人工智能产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如果把技术的发明、成熟、产业化,再到全面爆发、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的过程看作一条时间轴的话,人工智能产业目前的发展还处于时间轴的前端,未来的道路还非常漫长。
所以,谈及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初衷,李成华坦言,是希望把高校、技术应用方和技术提供方等上下游企业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力,共同推进湖北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千亿级别的全国市场上,分得更多羹,同时也希望能起到示范作用。
在人工智能产业写入国家战略以后,相关技术产品会投入到制造业、教育业、交通业、环保业、医疗业、社会治理与网络安全上去,与这些行业融合互补打造高效率的智慧城市。正如麦肯锡的报告所提出的:企业现在处于怎样的阶段?未来的目标竞争领域是什么?需要哪些人工智能能力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能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企业的CEO们,在制定“人工智能”战略时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从而作出审慎决策。
不过,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必然有一个纯投资期,包括资金和时间的投资。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明显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