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与扎米亚京的反乌托邦小说《我们》具有明显的互文性。二者均使用大量隐喻,其中的数学隐喻、科技隐喻、建筑隐喻、疾病隐喻十分相似,其宗教哲学内涵基本一致,即对科学理性导致人的异化的担忧,对个体尊严与自由的向往。
关键词:《地下室手记》 《我们》 隐喻 互文性
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本质属性,是语言运作的根本机制,而文学隐喻的研究已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研究可以视为一种精神分析的过程,它有利于揭示文学创作的深层心理机制、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作家所属民族集体无意识层面的根本特质。本文拟以《地下室手记》与《我们》这两部俄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例,对两部小说中的隐喻进行分析研究。两部小说中均运用了大量隐喻,这些隐喻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地下室手记》(以下简称《地》)是俄国一代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的作品,发表于1864年。小说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主人公地下室人的内心独白,后半部分是地下室人经历的两个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探讨了科学理性、自由、灵魂等重大宗教哲学问题,是陀氏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我们》(以下简称《我》)是苏联作家扎米亚京(1884—1937)的代表作,创作于1920年,通常被视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小说中描写了未来世界人类处于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统治下,这个国度以纯粹的数学、科学技术手段统治一切,对人性进行壓制与摧残。主人公Д-503是一名数学家,起初对这一切习以为常,但后来觉醒,开始反抗这个在科学理性统治下的毫无人性的世界。可以发现,两部小说的创作虽时隔半个世纪,但二者在情节设置、主题思想及文化内涵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二者使用的隐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如出一辙。
一、互文性理论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扎米亚京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1941—)在巴赫金文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德里达、拉康、保罗·德·曼等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哲学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互文性理论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文本,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彼此借鉴、吸收,构成一个开放的文本体系。克里斯蒂娃在《词语、对话和小说》一文中指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互文性理论探寻不同时代的文本相互留下的印记,在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步是对文本的词汇、修辞、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地》与《我》两部小说的互文性十分明显。对陀氏与扎米亚京作品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已为数不少,苏联作家布朗(1889—1937)最早指出《我》是对《地》开创的优良传统的继承。有学者指出,《我》与《群魔》以及《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一节十分相似。例如在思想观念方面,《我》中未来世界人类的统治者大恩主的形象与《群魔》中的韦尔霍文斯基十分类似。大恩主与宗教大法官也十分相似,《我》中大恩主与主人公Д-503的对话基本是宗教大法官与耶稣的对话的翻版。此外还有学者指出,陀氏与扎米亚京的创作具有相同的背景,即19世纪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哲学思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扎米亚京以陀氏的系列作品为原型创作了《我》,其反乌托邦主题是一致的。在细节方面二者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我》中的心理分析方法明显继承自陀氏晚期的系列作品。在陀氏的《荒唐人的梦》《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都有“水晶宫”这一隐喻,该隐喻在《我》中转变为“玻璃世界”这一意象。《地》与《我》两部小说的显著特点是使用大量的隐喻。目前,尚没有学者对两部小说中的隐喻进行比较研究。在此,笔者拟以互文性理论观点对两部小说的隐喻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两部小说中的隐喻大致可分为数学隐喻、科技隐喻、建筑隐喻、疾病隐喻四大类,这些隐喻的建构方式大都完全一致,有些略有差别,但它们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二、数学隐喻
现代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演绎法,旨在推导出客观世界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它体现了西方文明崇尚理性分析与逻辑推理,追寻客观世界的共相的理性主义文化旨趣。两部小说中均大量使用数学术语及相关词汇,隐喻的是科学理性,并借此对科学理性进行宗教哲学式的反思。
首先,在两部小说中均多次出现“二二得四”这一俄语成语,可谓画龙点睛之笔。该俄语成语意指铁一般的、不可抗拒的法则,在两部小说中均象征科学理性对人的自由意志的禁锢。在《地》中,“二二得四”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据笔者统计有17次之多。如:“唉,诸位,当事情发展到运用对数表和算数,当人们只知道二二得四的时候,这时候还有什么自己的意志可言呢?即使没有我的意志参与,二二也是得四。所谓自己的意志难道就是这样吗?”在《我》中那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里,数学是指导一切的法则。人们的生活、工作均以数学法则为标准,一切都体现为数字关系。男主人公这样赞颂数学:“乘法表比古代的神灵更加睿智、更加绝对,因为乘法表永远不会犯任何错误!再也没有比那些按照乘法表正确、永恒的法则生活的人更加幸福和幸运的了。没有疑虑!永无错误!只存在一个真理,通往它的道路也只有一条。这真理就是:四;这道路就是:二乘以二。要是那些愉快地相乘着的二们想要愚蠢的自由——也就是说想到犯错误,这岂不是谬事一桩?”
反抗理性的霸权是陀氏晚期作品的重要思想。一味地追求普遍性规律,探究抽象的理论,并将其用于人类社会的改造,必然使人类社会走向异化,带来灾难性后果。“拿数学说事儿”是陀氏晚期作品的显著特色,目的是通过数学,以俄罗斯特有的文化传统对源于西方的理性至上观念进行思考。在《地》中陀氏认为,人类总是倾向于以数学的手段制作出“利益清单”,而这个清单“是从统计数字和经济学公式取了个平均数演算出来的”。对于这样一个清单,陀氏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是如此偏爱建立体系和偏爱抽象结论,因此宁可蓄意歪曲真相,宁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只要能够证实自己的逻辑就成。我之所以援引这个例子,因为这个例子太明显了。再请诸位环视一下四周:血流成河,而且大家还十分开心,倒像这是香槟酒似的。” 相比较而言,《我》中的数学隐喻比《地》更为丰富。小说借助这些隐喻展示了数学法则统治下,大一统国家的人民被彻底异化的悲惨下场。例如在这个国度里,人们起床、上班、下班、吃饭、就寝都有严格的时间表,就连散步时走路的步数、吃饭时咀嚼的次数都有明确规定。人类社会被完全数字化,所有建筑都必须符合欧几里得几何原理,音乐、诗歌都以数学方式创作。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们的思维都是数学式的。例如在与神秘女子I-330结识并约会后,男主人公Д-503这样思考爱情:“为了给函数确定真正的意义,我们必须设定它的值域。显然,昨天的‘熔化在宇宙中’的值域就是死亡。死亡正是自我在宇宙中的最完全熔化。所以,L(爱情)=f(D[死亡]),爱情是死亡的函数。”此外,《我》中还以“-1的平方根”“X”“无理数”等数学术语隐喻无法用数理、逻辑方式理解的内在世界,等等。
三、科技隐喻
这两部作品中有大量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词汇,均象征着科学技术对人类自由的剥夺、对个体尊严的践踏。其中十分典型的是将人比作机械。
《地》中有将人比作琴键、琴销的隐喻。例如:“科学本身就会教人们认识到,实际上他既不可能有意志,也不可能恣意妄为,而且这样的情况从来也不曾有过,而他自己也无非是钢琴上的琴键或者管风琴中的琴销而已。”琴键的隐喻影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1713—1784)在其所著的《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1769)中的话:“我们不过是些天生有感觉能力和记忆的工具。我们的感觉就是琴键,我们周围的大自然常常敲击它们,它们也会常常自己敲击自己。”琴键、琴销的隐喻体现了陀氏对西方科技文明的哲学基础,即实证主义、唯理主义、唯物主义的反思。别尔嘉耶夫(1874—1948)指出,古代人类对大自然中的鬼怪充满恐惧,基督把人从鬼神崇拜中解救出来;然而现在人类陷入了新的恺撒王国的统治而无法自拔,这个王国叫技术。根据他的“客体化”观念,把主体外化、把内在世界外化,把主体变成客体就造成了人类世界的客体化,而客体化是一切罪恶与痛苦的根源。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思想、经验的总和,它只不过是表明客观世界对于人来说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的臆想。它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它本身并非人类的终极目标。对此陀氏的观点是,人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应当是自由的意志、宁静的灵魂与爱。科学技术永远是外在的,以外在的客体化世界限定人类,其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正如他在《地》中说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愿望、没有意志,那还算什么人呢?这不是跟管风琴中的琴销一样了吗?”
与之类似,《我》则将人比作机器。例如主人公Д-503在日记中写道:“在大一统国家里,‘人’這个词并不恰当,这些不如说是装着大轮子的钢铁机器人,靠某种看不到的机制驱动。他们不是人,只是一种有点像人的机器。”大一统国家官方报纸的文章则这样教育全体国民:“发动机发出的每丝火花都是纯粹理性的火花,火花塞的每个运动都是异端完美的演绎推理。你们的体内难道不也存在着同样毫无瑕疵的理性吗?起重机、压力机、压力机和泵的哲学就像圆一样完美明晰。可是你的哲学难道不也一样完美吗?机械(比如说钟摆)的美在于它永恒的、精确的节奏。可是,你们这些在泰罗体制下成长的人,难道不已经像钟摆一样精确了吗?”泰罗(1856—1915)是美国管理学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列宁对其十分推崇。他倡导数学式的企业管理方法,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受他的启发,后人利用甘特数学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条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在此,这一人名也成为一种科技隐喻,其内涵与上述隐喻完全一致。
此外,《地》的前半部分中还有“蒸馏甑”“惯性”“自然规律”等隐喻,《我》中则有“死刑机”“气钟罩”,旨在切除人类想象力的手术等隐喻,其含义都是一致的。
四、建筑隐喻
《地》中有“水晶大厦”这一意象,但它“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据自然按规律它可能根本不存在”,地下室人拒绝为这座大厦“添砖加瓦”。这里影射傅立叶的信徒孔西德朗(1808—1893)的话:“我要为未来社会的大厦添砖加瓦。”此外还有“水晶宫”这一隐喻,影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描写的一座用金属和水晶玻璃建成的宫殿。水晶建筑是虚无缥缈的,而且极其脆弱,其隐喻义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的单纯理论构想。《我》中描绘的未来世界里有大量的建筑,这些建筑都是立方体或球形的,并且都是玻璃制成的。例如礼堂是“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玻璃建筑,阳光穿墙而入”。“透明”这一意象的隐喻义是公共空间占据了一切,在大一统国家中人们没有个人空间,一切都暴露在统治者的视线中。“玻璃”隐喻的是脆弱、被监视的状态,此处两部小说不尽相同。
《地》中,地下室人发现他碰到了一堵石墙,并企图以头撞碎这堵墙。陀氏明确指出,“石墙”的含义“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科学的结论,是数学”。对于这堵石墙,“反对是办不到的:这是二二得四!自然界是不会向您请示的;它才不管您的什么愿望,它才不管您是不是喜欢它的什么规律呢。您必须接受它,因此它引起的一切结果,您也必须如实接受。既然是墙,那它就是墙”。《我》中,人们生活在一个被“绿墙”包围的高科技世界里,墙外则是野蛮人的世界。Д-503说:“哦,墙和栏杆是多么伟大、神圣的制约物啊!我认为,这堵绿墙是人类创造出的最伟大发明。人们一旦建起这墙,就再也不是一些野蛮动物了;直到绿墙全部竣工,人类才正式摆脱原始人身份;这堵墙使我们机器般完美的世界和非理性、丑陋的树木、鸟类和野兽的世界分离。”
在小说结尾,旨在推翻大一统国家的起义被镇压,人们又重新竖起一道高压电墙。“绿墙”“高压电墙”的隐喻义与“石墙”一致,指代科学理性的桎梏。
《地》中,“地下室”隐喻的是人深刻的心灵、情感世界。人类生活在外部的客观世界里,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制约。按照西方理性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由理性的规律制约,而人也应是理性的动物。陀氏认为,理性是人类心理世界的表层,人类拥有一个具有无限深度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心灵的“地下室”。在《我》中,那个不安分守己的女性I-330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将Д-503带到了一座“古代房子”(即未来的高科技时代之前的、20世纪的房子)里幽会。与遍布全国的完全透明的建筑不同,“古代房子”只有窗户上安有玻璃。I-330在日记中写道:“想想吧,这里有‘没有原因的’爱;古人们为之烧灼、折磨自己。”从那以后,Д-503感觉到体内出现了另一个自我,不断地困扰着他。这另一个自我驱使他多次来到这所“古代房子”里寻找I-330,而每次来到“古代房子”的经历都令他感到欲仙欲死。显然“古代房子”与“地下室”的隐喻义是一致的。 五、疾病隐喻
陀氏笔下的人物很多都具有诸如癫痫、歇斯底里这样的精神疾病,地下室人也不例外。《地》开篇说道:“我是一个有病的人……我是一个心怀歹毒的人。” “我时时刻刻意识到,在我的心中有许许多多與此截然相反的因素。我感到这些相反的因素在我心中不断蠢动。我知道,这些相反的因素一辈子都在我心中蠢动,都要显露出来,但是我不让,不让它们出来,偏不让它们显露出来。它们折磨我,使我感到羞愧;把我弄得跟抽风似的——终于把我弄得烦透了,烦死了!”精神疾病隐喻的是灵魂的深度。基督教哲学认为,人不完全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灵魂来自最高的存在——神。人的心灵包括两种东西,一种是心理、意识,可从心理学角度得到说明;另一种是超心理的灵性,它具有神秘性,来自神,是一种宗教体验。精神的灵性很难用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解释清楚,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从《地》开始的陀氏后期的小说中,主人公都被这种神秘的灵性折磨,他们身上常常出现直觉、梦幻、预感、癫狂等形而上学的体验。这是陀氏揭示的灵魂的深度的表现。
《我》中的Д-503是科学理性的忠实信徒,起初是一个“健康”的人。自从神秘女子I-330带他在“古代房子”度过令人难忘的一夜后,他就患上了“精神疾病”。与地下室人如出一辙,他感到:“我的体内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以前的Д-503号,号码Д-503;而另一个……从前,这另一个人只会时不时地展示他毛茸茸的爪子,而现在他整个人都脱离了他的躯壳。”与陀氏笔下的一系列人物一样,他开始做梦,不断出现幻觉,他觉得自己患上了大一统国家成立以来即被消灭的癫痫症:“是啊,癫痫症是种精神疾病,是种痛楚。它是一种缓慢、甜蜜的痛苦,一种啮咬;它渐行渐深,越咬越紧。”他不得已去医院就诊,医生告知他会诊的结果,病情很严重:“显然,你体内已经形成了一个灵魂。”
灵魂是一个宗教哲学概念,应该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待它。荣格认为,人的精神现象不应被认为仅仅是一种内分泌活动。精神活动有其客观的一面,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物质、生理条件的制约,例如有许多情结我们并不能抑制,我们不能把一种恶劣的心情变成一种愉快的心情,我们不能命令自己做梦或不做梦。荣格认为最好将灵魂看成一种客观实在,这种古老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正确性的一面。荣格心理学以其神秘主义特色著称,而其灵魂观与陀氏、扎米亚京的观念也是一致的。
六、结语
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多个作品的平面交叉,是多重写作的对话。荣格则指出,一部作品被创作出来后,必然包含着世代相传的信息,这种世代相传的信息源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俄罗斯文学关注人类的自由与幸福,把笔触指向人类的灵魂世界,这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为几个世纪以来的一系列伟大作品。这些作品中的思想根植于本土,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互文性。这些作品中的隐喻具有重大宗教哲学内涵,它们同样不断流传,彼此借鉴,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这些隐喻来自俄罗斯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是俄罗斯作家群体思想的梦幻式表达,体现了俄罗斯知识分子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挑战时的深刻思考,其文化内涵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M]. 史忠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 Ахметова Г.А. Роман Е. Замятина Мы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усской классики (М. Салтыков-Щедрин, Ф. Достоевский) [J]. Российский гуманитарный журнал.Том 2.№ 1.Уфа,2013.
[3] Ло ливей.Замятин и Достоевский - истоки романа Мы[J].Дисс...канд. филол. наук. Москва,1994.
[4]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M]. 臧仲伦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 扎米亚京.我们[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6] 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与恺撒王国[M]. 安启念,周靖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7] Григорян Светлана.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е особенн ости романа Е. Замятина?Мы?[OL],http://tvorcheskieidei.ucoz.ru/load/referaty/khudozhestvennye_osobennosti_romana.
[8] 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卡尔·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课题“自由的隐喻:扎米亚京《我们》的文化阐释”,合作导师为温玉霞教授。论文若有舛误,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论文作者本人承担。
作 者:李 然,空军工程大学讲师,俄语语言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化及文学研究。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关键词:《地下室手记》 《我们》 隐喻 互文性
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本质属性,是语言运作的根本机制,而文学隐喻的研究已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研究可以视为一种精神分析的过程,它有利于揭示文学创作的深层心理机制、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作家所属民族集体无意识层面的根本特质。本文拟以《地下室手记》与《我们》这两部俄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例,对两部小说中的隐喻进行分析研究。两部小说中均运用了大量隐喻,这些隐喻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地下室手记》(以下简称《地》)是俄国一代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的作品,发表于1864年。小说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主人公地下室人的内心独白,后半部分是地下室人经历的两个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探讨了科学理性、自由、灵魂等重大宗教哲学问题,是陀氏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我们》(以下简称《我》)是苏联作家扎米亚京(1884—1937)的代表作,创作于1920年,通常被视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小说中描写了未来世界人类处于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统治下,这个国度以纯粹的数学、科学技术手段统治一切,对人性进行壓制与摧残。主人公Д-503是一名数学家,起初对这一切习以为常,但后来觉醒,开始反抗这个在科学理性统治下的毫无人性的世界。可以发现,两部小说的创作虽时隔半个世纪,但二者在情节设置、主题思想及文化内涵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二者使用的隐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如出一辙。
一、互文性理论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扎米亚京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1941—)在巴赫金文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德里达、拉康、保罗·德·曼等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哲学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互文性理论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文本,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彼此借鉴、吸收,构成一个开放的文本体系。克里斯蒂娃在《词语、对话和小说》一文中指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互文性理论探寻不同时代的文本相互留下的印记,在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步是对文本的词汇、修辞、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地》与《我》两部小说的互文性十分明显。对陀氏与扎米亚京作品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已为数不少,苏联作家布朗(1889—1937)最早指出《我》是对《地》开创的优良传统的继承。有学者指出,《我》与《群魔》以及《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一节十分相似。例如在思想观念方面,《我》中未来世界人类的统治者大恩主的形象与《群魔》中的韦尔霍文斯基十分类似。大恩主与宗教大法官也十分相似,《我》中大恩主与主人公Д-503的对话基本是宗教大法官与耶稣的对话的翻版。此外还有学者指出,陀氏与扎米亚京的创作具有相同的背景,即19世纪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哲学思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扎米亚京以陀氏的系列作品为原型创作了《我》,其反乌托邦主题是一致的。在细节方面二者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我》中的心理分析方法明显继承自陀氏晚期的系列作品。在陀氏的《荒唐人的梦》《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都有“水晶宫”这一隐喻,该隐喻在《我》中转变为“玻璃世界”这一意象。《地》与《我》两部小说的显著特点是使用大量的隐喻。目前,尚没有学者对两部小说中的隐喻进行比较研究。在此,笔者拟以互文性理论观点对两部小说的隐喻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两部小说中的隐喻大致可分为数学隐喻、科技隐喻、建筑隐喻、疾病隐喻四大类,这些隐喻的建构方式大都完全一致,有些略有差别,但它们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二、数学隐喻
现代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演绎法,旨在推导出客观世界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它体现了西方文明崇尚理性分析与逻辑推理,追寻客观世界的共相的理性主义文化旨趣。两部小说中均大量使用数学术语及相关词汇,隐喻的是科学理性,并借此对科学理性进行宗教哲学式的反思。
首先,在两部小说中均多次出现“二二得四”这一俄语成语,可谓画龙点睛之笔。该俄语成语意指铁一般的、不可抗拒的法则,在两部小说中均象征科学理性对人的自由意志的禁锢。在《地》中,“二二得四”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据笔者统计有17次之多。如:“唉,诸位,当事情发展到运用对数表和算数,当人们只知道二二得四的时候,这时候还有什么自己的意志可言呢?即使没有我的意志参与,二二也是得四。所谓自己的意志难道就是这样吗?”在《我》中那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里,数学是指导一切的法则。人们的生活、工作均以数学法则为标准,一切都体现为数字关系。男主人公这样赞颂数学:“乘法表比古代的神灵更加睿智、更加绝对,因为乘法表永远不会犯任何错误!再也没有比那些按照乘法表正确、永恒的法则生活的人更加幸福和幸运的了。没有疑虑!永无错误!只存在一个真理,通往它的道路也只有一条。这真理就是:四;这道路就是:二乘以二。要是那些愉快地相乘着的二们想要愚蠢的自由——也就是说想到犯错误,这岂不是谬事一桩?”
反抗理性的霸权是陀氏晚期作品的重要思想。一味地追求普遍性规律,探究抽象的理论,并将其用于人类社会的改造,必然使人类社会走向异化,带来灾难性后果。“拿数学说事儿”是陀氏晚期作品的显著特色,目的是通过数学,以俄罗斯特有的文化传统对源于西方的理性至上观念进行思考。在《地》中陀氏认为,人类总是倾向于以数学的手段制作出“利益清单”,而这个清单“是从统计数字和经济学公式取了个平均数演算出来的”。对于这样一个清单,陀氏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是如此偏爱建立体系和偏爱抽象结论,因此宁可蓄意歪曲真相,宁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只要能够证实自己的逻辑就成。我之所以援引这个例子,因为这个例子太明显了。再请诸位环视一下四周:血流成河,而且大家还十分开心,倒像这是香槟酒似的。” 相比较而言,《我》中的数学隐喻比《地》更为丰富。小说借助这些隐喻展示了数学法则统治下,大一统国家的人民被彻底异化的悲惨下场。例如在这个国度里,人们起床、上班、下班、吃饭、就寝都有严格的时间表,就连散步时走路的步数、吃饭时咀嚼的次数都有明确规定。人类社会被完全数字化,所有建筑都必须符合欧几里得几何原理,音乐、诗歌都以数学方式创作。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们的思维都是数学式的。例如在与神秘女子I-330结识并约会后,男主人公Д-503这样思考爱情:“为了给函数确定真正的意义,我们必须设定它的值域。显然,昨天的‘熔化在宇宙中’的值域就是死亡。死亡正是自我在宇宙中的最完全熔化。所以,L(爱情)=f(D[死亡]),爱情是死亡的函数。”此外,《我》中还以“-1的平方根”“X”“无理数”等数学术语隐喻无法用数理、逻辑方式理解的内在世界,等等。
三、科技隐喻
这两部作品中有大量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词汇,均象征着科学技术对人类自由的剥夺、对个体尊严的践踏。其中十分典型的是将人比作机械。
《地》中有将人比作琴键、琴销的隐喻。例如:“科学本身就会教人们认识到,实际上他既不可能有意志,也不可能恣意妄为,而且这样的情况从来也不曾有过,而他自己也无非是钢琴上的琴键或者管风琴中的琴销而已。”琴键的隐喻影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1713—1784)在其所著的《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1769)中的话:“我们不过是些天生有感觉能力和记忆的工具。我们的感觉就是琴键,我们周围的大自然常常敲击它们,它们也会常常自己敲击自己。”琴键、琴销的隐喻体现了陀氏对西方科技文明的哲学基础,即实证主义、唯理主义、唯物主义的反思。别尔嘉耶夫(1874—1948)指出,古代人类对大自然中的鬼怪充满恐惧,基督把人从鬼神崇拜中解救出来;然而现在人类陷入了新的恺撒王国的统治而无法自拔,这个王国叫技术。根据他的“客体化”观念,把主体外化、把内在世界外化,把主体变成客体就造成了人类世界的客体化,而客体化是一切罪恶与痛苦的根源。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思想、经验的总和,它只不过是表明客观世界对于人来说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的臆想。它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它本身并非人类的终极目标。对此陀氏的观点是,人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应当是自由的意志、宁静的灵魂与爱。科学技术永远是外在的,以外在的客体化世界限定人类,其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正如他在《地》中说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愿望、没有意志,那还算什么人呢?这不是跟管风琴中的琴销一样了吗?”
与之类似,《我》则将人比作机器。例如主人公Д-503在日记中写道:“在大一统国家里,‘人’這个词并不恰当,这些不如说是装着大轮子的钢铁机器人,靠某种看不到的机制驱动。他们不是人,只是一种有点像人的机器。”大一统国家官方报纸的文章则这样教育全体国民:“发动机发出的每丝火花都是纯粹理性的火花,火花塞的每个运动都是异端完美的演绎推理。你们的体内难道不也存在着同样毫无瑕疵的理性吗?起重机、压力机、压力机和泵的哲学就像圆一样完美明晰。可是你的哲学难道不也一样完美吗?机械(比如说钟摆)的美在于它永恒的、精确的节奏。可是,你们这些在泰罗体制下成长的人,难道不已经像钟摆一样精确了吗?”泰罗(1856—1915)是美国管理学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列宁对其十分推崇。他倡导数学式的企业管理方法,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受他的启发,后人利用甘特数学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条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在此,这一人名也成为一种科技隐喻,其内涵与上述隐喻完全一致。
此外,《地》的前半部分中还有“蒸馏甑”“惯性”“自然规律”等隐喻,《我》中则有“死刑机”“气钟罩”,旨在切除人类想象力的手术等隐喻,其含义都是一致的。
四、建筑隐喻
《地》中有“水晶大厦”这一意象,但它“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据自然按规律它可能根本不存在”,地下室人拒绝为这座大厦“添砖加瓦”。这里影射傅立叶的信徒孔西德朗(1808—1893)的话:“我要为未来社会的大厦添砖加瓦。”此外还有“水晶宫”这一隐喻,影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描写的一座用金属和水晶玻璃建成的宫殿。水晶建筑是虚无缥缈的,而且极其脆弱,其隐喻义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的单纯理论构想。《我》中描绘的未来世界里有大量的建筑,这些建筑都是立方体或球形的,并且都是玻璃制成的。例如礼堂是“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玻璃建筑,阳光穿墙而入”。“透明”这一意象的隐喻义是公共空间占据了一切,在大一统国家中人们没有个人空间,一切都暴露在统治者的视线中。“玻璃”隐喻的是脆弱、被监视的状态,此处两部小说不尽相同。
《地》中,地下室人发现他碰到了一堵石墙,并企图以头撞碎这堵墙。陀氏明确指出,“石墙”的含义“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科学的结论,是数学”。对于这堵石墙,“反对是办不到的:这是二二得四!自然界是不会向您请示的;它才不管您的什么愿望,它才不管您是不是喜欢它的什么规律呢。您必须接受它,因此它引起的一切结果,您也必须如实接受。既然是墙,那它就是墙”。《我》中,人们生活在一个被“绿墙”包围的高科技世界里,墙外则是野蛮人的世界。Д-503说:“哦,墙和栏杆是多么伟大、神圣的制约物啊!我认为,这堵绿墙是人类创造出的最伟大发明。人们一旦建起这墙,就再也不是一些野蛮动物了;直到绿墙全部竣工,人类才正式摆脱原始人身份;这堵墙使我们机器般完美的世界和非理性、丑陋的树木、鸟类和野兽的世界分离。”
在小说结尾,旨在推翻大一统国家的起义被镇压,人们又重新竖起一道高压电墙。“绿墙”“高压电墙”的隐喻义与“石墙”一致,指代科学理性的桎梏。
《地》中,“地下室”隐喻的是人深刻的心灵、情感世界。人类生活在外部的客观世界里,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制约。按照西方理性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由理性的规律制约,而人也应是理性的动物。陀氏认为,理性是人类心理世界的表层,人类拥有一个具有无限深度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心灵的“地下室”。在《我》中,那个不安分守己的女性I-330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将Д-503带到了一座“古代房子”(即未来的高科技时代之前的、20世纪的房子)里幽会。与遍布全国的完全透明的建筑不同,“古代房子”只有窗户上安有玻璃。I-330在日记中写道:“想想吧,这里有‘没有原因的’爱;古人们为之烧灼、折磨自己。”从那以后,Д-503感觉到体内出现了另一个自我,不断地困扰着他。这另一个自我驱使他多次来到这所“古代房子”里寻找I-330,而每次来到“古代房子”的经历都令他感到欲仙欲死。显然“古代房子”与“地下室”的隐喻义是一致的。 五、疾病隐喻
陀氏笔下的人物很多都具有诸如癫痫、歇斯底里这样的精神疾病,地下室人也不例外。《地》开篇说道:“我是一个有病的人……我是一个心怀歹毒的人。” “我时时刻刻意识到,在我的心中有许许多多與此截然相反的因素。我感到这些相反的因素在我心中不断蠢动。我知道,这些相反的因素一辈子都在我心中蠢动,都要显露出来,但是我不让,不让它们出来,偏不让它们显露出来。它们折磨我,使我感到羞愧;把我弄得跟抽风似的——终于把我弄得烦透了,烦死了!”精神疾病隐喻的是灵魂的深度。基督教哲学认为,人不完全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灵魂来自最高的存在——神。人的心灵包括两种东西,一种是心理、意识,可从心理学角度得到说明;另一种是超心理的灵性,它具有神秘性,来自神,是一种宗教体验。精神的灵性很难用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解释清楚,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从《地》开始的陀氏后期的小说中,主人公都被这种神秘的灵性折磨,他们身上常常出现直觉、梦幻、预感、癫狂等形而上学的体验。这是陀氏揭示的灵魂的深度的表现。
《我》中的Д-503是科学理性的忠实信徒,起初是一个“健康”的人。自从神秘女子I-330带他在“古代房子”度过令人难忘的一夜后,他就患上了“精神疾病”。与地下室人如出一辙,他感到:“我的体内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以前的Д-503号,号码Д-503;而另一个……从前,这另一个人只会时不时地展示他毛茸茸的爪子,而现在他整个人都脱离了他的躯壳。”与陀氏笔下的一系列人物一样,他开始做梦,不断出现幻觉,他觉得自己患上了大一统国家成立以来即被消灭的癫痫症:“是啊,癫痫症是种精神疾病,是种痛楚。它是一种缓慢、甜蜜的痛苦,一种啮咬;它渐行渐深,越咬越紧。”他不得已去医院就诊,医生告知他会诊的结果,病情很严重:“显然,你体内已经形成了一个灵魂。”
灵魂是一个宗教哲学概念,应该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待它。荣格认为,人的精神现象不应被认为仅仅是一种内分泌活动。精神活动有其客观的一面,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物质、生理条件的制约,例如有许多情结我们并不能抑制,我们不能把一种恶劣的心情变成一种愉快的心情,我们不能命令自己做梦或不做梦。荣格认为最好将灵魂看成一种客观实在,这种古老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正确性的一面。荣格心理学以其神秘主义特色著称,而其灵魂观与陀氏、扎米亚京的观念也是一致的。
六、结语
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多个作品的平面交叉,是多重写作的对话。荣格则指出,一部作品被创作出来后,必然包含着世代相传的信息,这种世代相传的信息源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俄罗斯文学关注人类的自由与幸福,把笔触指向人类的灵魂世界,这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为几个世纪以来的一系列伟大作品。这些作品中的思想根植于本土,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互文性。这些作品中的隐喻具有重大宗教哲学内涵,它们同样不断流传,彼此借鉴,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这些隐喻来自俄罗斯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是俄罗斯作家群体思想的梦幻式表达,体现了俄罗斯知识分子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挑战时的深刻思考,其文化内涵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M]. 史忠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 Ахметова Г.А. Роман Е. Замятина Мы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усской классики (М. Салтыков-Щедрин, Ф. Достоевский) [J]. Российский гуманитарный журнал.Том 2.№ 1.Уфа,2013.
[3] Ло ливей.Замятин и Достоевский - истоки романа Мы[J].Дисс...канд. филол. наук. Москва,1994.
[4]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M]. 臧仲伦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 扎米亚京.我们[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6] 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与恺撒王国[M]. 安启念,周靖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7] Григорян Светлана.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е особенн ости романа Е. Замятина?Мы?[OL],http://tvorcheskieidei.ucoz.ru/load/referaty/khudozhestvennye_osobennosti_romana.
[8] 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卡尔·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课题“自由的隐喻:扎米亚京《我们》的文化阐释”,合作导师为温玉霞教授。论文若有舛误,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论文作者本人承担。
作 者:李 然,空军工程大学讲师,俄语语言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化及文学研究。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