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几年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亮点纷呈,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以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可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
(二)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几乎是空白,导致农村市场信息严重闭塞,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加之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中,不研究市场规律,而是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造成各种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大战”,如棉花大战、蚕茧大战等,导致农业生产能力大起大落,给农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农产品加工项目尤其是初加工项目投资较少、审批较快、易于生产经营、市场广阔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选择投资项目大多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而荒地、未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因所需投资较多、回收期长、风险较大,外商更缺乏投资兴趣。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结构调整步子不大、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虽说近几年通过多方努力,农业结构已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几大优质产业,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偏小,再加上受传统农业影响,农民思想观念仍比较落后,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缺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有的超前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和创大业意识。虽然我县的农业品牌有了一些,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打得响的品牌,能代表我县的形象。品种的多乱杂、产业的小而全,无疑影响了主打产业的规模发展。
(五)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多,难以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没有资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二是没有经费搞示范、推广工作;三是没有经费对病虫害的防控;四是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没有经费。这些都阻碍着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二、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出规模发展,解决量的问题,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现代农业是领域宽广的多元产业体系,是以信息传递、现代物流、博览会展、农业旅游、合作组织等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服务业,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突破小农经济“小而全”的历史性局限,走上产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路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1.加快基地规模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着力构建特色板块基地,提升“5+1”农业产业化水平,形成产业成带、基地成片的新格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切实建好企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通过多种形式实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对接,建立数量充足,质量稳定的原料产销基地,切实解决好农产品对龙头企业供不应求的矛盾。
2.加快产业化经营。以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的良性互动为原则,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强、扶大、扶优”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庆符--文江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为载体,培育“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成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流通体系,推动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着力延伸产业链,使农产品上档次、增效益。
3.加快专业化服务。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营销大户、中介组织等农产品流通主体,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与广大业主、农业企业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当好农产品市场的第一信息员、农产品流通的第一直销员和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第一领航员,农民提供农资、信贷、农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逐步形成上连市场、下连农户、信息畅通、购销快速、农民信得过的流通网络。
4.加快市场化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培育一批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为高县农产品“走出去”搭建平台和桥梁。要加强粮油、果业、畜产品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设农产品产地大市场,与农产品销区大市场连接,进入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一个全方位、高标准的物流基地,形成发达的农业市场体系,为农产品销售以及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农业的(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9页)高度市场化。
(二)突出提质增效,解决质的问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技支撑起来的农业,要坚持把农业增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综合效益,以科技优势抢占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
1.加强技术引进与推广。抓好一批面向农业、农村的重点农业技术、与产学研机构建立互助平台,开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新技术、新产品。每年每个产业至少引进、示范、推广2--3项新技术或新品种。 2.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业。以生态、安全为前提,突出抓好生猪、家禽、粮油、茶叶等优势农产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绿色和有机标准,全面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我县农产品中的比例。
3.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标准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苦练内功,奠定品牌坚实的质量基础,把资源优有效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动农产品知名、著名商标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等名牌农产品,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富有高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三)突出配套完善,解决弱的问题,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要以各类项目为驱动,配套发展基础设施,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水网、路网、电网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实现农村经济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
1.加快民居建设。做好新农村农房建设整体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原则,规划好民居建设。民居建设要充分考虑生产、生活、公共设施以及配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农家乐建设,统筹兼顾,突出特色,整体提升农村风貌,逐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加快公路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同时,积极推动镇村网点公路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
3.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较为完善的生产用水排灌渠系,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为油菜基地实施轮排轮灌和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4.加快耕地建设。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土地整治,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增强土地产出能力,以利快速推广机械作业,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四)突出素质提升,解决人的问题,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造力
1.强化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贫困户劳务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育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确保每个劳动者都有1-2项基本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科学种养技能,激发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强化创业回引。加大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创优服务环境,全力回引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带着资金、新观念、新技术回乡发展农业,充分利用其外出学得的知识,增加的见解,积累的资金为农业生产服务,加快改善农业从业人员结构。
3.强化人才引培。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以涉农大专院校毕业生、涉农企业技术人员为主,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企业招聘、项目捆绑引进等方式,积极引进农业各类人才,致力发展产业高端,力争在农业科研关键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施人才再造计划。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以农技干部、种养大户和经纪人为重点,每年选送一批到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学习,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用人才。
总之,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社会已建立的市场经济理念经营农业,用当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大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可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
(二)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几乎是空白,导致农村市场信息严重闭塞,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加之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中,不研究市场规律,而是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造成各种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大战”,如棉花大战、蚕茧大战等,导致农业生产能力大起大落,给农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农产品加工项目尤其是初加工项目投资较少、审批较快、易于生产经营、市场广阔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选择投资项目大多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而荒地、未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因所需投资较多、回收期长、风险较大,外商更缺乏投资兴趣。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结构调整步子不大、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虽说近几年通过多方努力,农业结构已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几大优质产业,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偏小,再加上受传统农业影响,农民思想观念仍比较落后,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缺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有的超前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和创大业意识。虽然我县的农业品牌有了一些,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打得响的品牌,能代表我县的形象。品种的多乱杂、产业的小而全,无疑影响了主打产业的规模发展。
(五)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多,难以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没有资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二是没有经费搞示范、推广工作;三是没有经费对病虫害的防控;四是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没有经费。这些都阻碍着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二、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出规模发展,解决量的问题,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现代农业是领域宽广的多元产业体系,是以信息传递、现代物流、博览会展、农业旅游、合作组织等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服务业,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突破小农经济“小而全”的历史性局限,走上产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路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1.加快基地规模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着力构建特色板块基地,提升“5+1”农业产业化水平,形成产业成带、基地成片的新格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切实建好企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通过多种形式实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对接,建立数量充足,质量稳定的原料产销基地,切实解决好农产品对龙头企业供不应求的矛盾。
2.加快产业化经营。以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的良性互动为原则,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强、扶大、扶优”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庆符--文江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为载体,培育“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成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流通体系,推动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着力延伸产业链,使农产品上档次、增效益。
3.加快专业化服务。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营销大户、中介组织等农产品流通主体,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与广大业主、农业企业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当好农产品市场的第一信息员、农产品流通的第一直销员和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第一领航员,农民提供农资、信贷、农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逐步形成上连市场、下连农户、信息畅通、购销快速、农民信得过的流通网络。
4.加快市场化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培育一批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为高县农产品“走出去”搭建平台和桥梁。要加强粮油、果业、畜产品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设农产品产地大市场,与农产品销区大市场连接,进入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一个全方位、高标准的物流基地,形成发达的农业市场体系,为农产品销售以及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农业的(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9页)高度市场化。
(二)突出提质增效,解决质的问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技支撑起来的农业,要坚持把农业增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综合效益,以科技优势抢占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
1.加强技术引进与推广。抓好一批面向农业、农村的重点农业技术、与产学研机构建立互助平台,开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新技术、新产品。每年每个产业至少引进、示范、推广2--3项新技术或新品种。 2.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业。以生态、安全为前提,突出抓好生猪、家禽、粮油、茶叶等优势农产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绿色和有机标准,全面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我县农产品中的比例。
3.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标准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苦练内功,奠定品牌坚实的质量基础,把资源优有效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动农产品知名、著名商标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等名牌农产品,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富有高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三)突出配套完善,解决弱的问题,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要以各类项目为驱动,配套发展基础设施,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水网、路网、电网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实现农村经济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
1.加快民居建设。做好新农村农房建设整体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原则,规划好民居建设。民居建设要充分考虑生产、生活、公共设施以及配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农家乐建设,统筹兼顾,突出特色,整体提升农村风貌,逐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加快公路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同时,积极推动镇村网点公路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
3.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较为完善的生产用水排灌渠系,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为油菜基地实施轮排轮灌和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4.加快耕地建设。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土地整治,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增强土地产出能力,以利快速推广机械作业,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四)突出素质提升,解决人的问题,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造力
1.强化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贫困户劳务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育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确保每个劳动者都有1-2项基本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科学种养技能,激发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强化创业回引。加大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创优服务环境,全力回引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带着资金、新观念、新技术回乡发展农业,充分利用其外出学得的知识,增加的见解,积累的资金为农业生产服务,加快改善农业从业人员结构。
3.强化人才引培。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以涉农大专院校毕业生、涉农企业技术人员为主,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企业招聘、项目捆绑引进等方式,积极引进农业各类人才,致力发展产业高端,力争在农业科研关键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施人才再造计划。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以农技干部、种养大户和经纪人为重点,每年选送一批到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学习,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用人才。
总之,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社会已建立的市场经济理念经营农业,用当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大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