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多媒体与信息技术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直观的“空间与图形”,本文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如何用信息技术巧妙结合数学图形教学,实现动静互补的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何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能有更完美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空间与图形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049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整合的积极意义
“学习最长久的动力源自于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能推动学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点创设为生动的学习情景而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自主积极思考,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探究欲望。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时,用多媒体课件讲述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石子放入水瓶中乌鸦就能够喝到水了?学生在新鲜的情境中,学习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对“體积”这一概念就由兴趣转为自觉地探究,效果当然事半功倍。其次是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信息化资源,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如利用视频资料、音像资料、文本资料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整合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中,供学习评议、分析、讨论,不仅使教学内容相应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而且可以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教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能得到很好的呈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整合的具体方法
在整合的过程中,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图形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点谈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图形教学整合的具体方法:
(一)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加快理解和掌握
在图形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加深对图形的想象力。这部分有两项基本的教学点,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对概念的理解是需要建立在图形的理解上,比如圆锥的高,“圆锥的定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先要理解圆心在什么地方,还要理解圆锥定点在什么地方,圆锥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这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师先出示圆锥图,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与圆柱体有何不同?课件演示圆柱体圆面无限缩小成为一个点时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再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拉出表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的虚线,让学生透视到高。这样的教学,既形象又直观,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了圆锥的高这一概念。
其次是公式的推导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推导方法,但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演示:用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圆的周长、半径、面积部分,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等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三角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的面积。学生迅速就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
以上推导过程中都包含极限的数学思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学生无法体验,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想象能力好的同学还行,想象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同学便只能靠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便可弥补这个不足。把复杂的、精细的实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实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化解了数学的重难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图形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的教学是脱离生活的,是很枯燥的,致使好多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现在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法宝,可以使数学教学紧贴生活,并且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能力,把数学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一特征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四根硬纸条订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双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从中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但是当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这一特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时候,虽然有部分学生说出了一些例子,但是从不少学生的脸上流露出无奈,因为他们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解决这问题,我就让学生上网搜索相关的图片。通过上网学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图片,然后在全体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广泛应用,教学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在数学的图形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会发现,好多的学生缺少空间观念,这将导致学生一些认知上的模糊和错误,巧妙的利用电脑,发挥它直观性和演示性很强的优点,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如学生在解决数堆砌图形中正方体的数目的时候,好多同学觉得无从下手,很茫然地死盯着题目。传统的教学,教师会很生硬地画出这一复杂的图形,一点一点地给学生把图形进行分解,讲说,有的教师也会拿出很多的正方体的教具,让学生摆一摆看,这两种教学方法只适合空间观念强的同学,对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收效甚微。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设计好课件,这时让学生来进行操作。学生可以将这一图形进行自由的分解,可以把它分成几层或几列,然后分别来数出正方体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省时省力,学生还容易理解。
三、结束语
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小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弱,因此这部分内容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显得很吃力,不仅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起来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图形动静结合得呈现出来,为学生创建形象得空间观念,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南云.小学低段数学中如何开展图文结合教学[J].魅力中国,2016(28).
【关键词】信息技术 空间与图形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049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整合的积极意义
“学习最长久的动力源自于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能推动学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点创设为生动的学习情景而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自主积极思考,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探究欲望。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时,用多媒体课件讲述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石子放入水瓶中乌鸦就能够喝到水了?学生在新鲜的情境中,学习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对“體积”这一概念就由兴趣转为自觉地探究,效果当然事半功倍。其次是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信息化资源,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如利用视频资料、音像资料、文本资料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整合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中,供学习评议、分析、讨论,不仅使教学内容相应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而且可以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教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能得到很好的呈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整合的具体方法
在整合的过程中,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图形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点谈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图形教学整合的具体方法:
(一)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加快理解和掌握
在图形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加深对图形的想象力。这部分有两项基本的教学点,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对概念的理解是需要建立在图形的理解上,比如圆锥的高,“圆锥的定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先要理解圆心在什么地方,还要理解圆锥定点在什么地方,圆锥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这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师先出示圆锥图,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与圆柱体有何不同?课件演示圆柱体圆面无限缩小成为一个点时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再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拉出表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的虚线,让学生透视到高。这样的教学,既形象又直观,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了圆锥的高这一概念。
其次是公式的推导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推导方法,但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演示:用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圆的周长、半径、面积部分,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等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三角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的面积。学生迅速就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
以上推导过程中都包含极限的数学思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学生无法体验,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想象能力好的同学还行,想象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同学便只能靠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便可弥补这个不足。把复杂的、精细的实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实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化解了数学的重难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图形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的教学是脱离生活的,是很枯燥的,致使好多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现在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法宝,可以使数学教学紧贴生活,并且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能力,把数学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一特征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四根硬纸条订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双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从中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但是当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这一特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时候,虽然有部分学生说出了一些例子,但是从不少学生的脸上流露出无奈,因为他们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解决这问题,我就让学生上网搜索相关的图片。通过上网学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图片,然后在全体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广泛应用,教学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在数学的图形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会发现,好多的学生缺少空间观念,这将导致学生一些认知上的模糊和错误,巧妙的利用电脑,发挥它直观性和演示性很强的优点,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如学生在解决数堆砌图形中正方体的数目的时候,好多同学觉得无从下手,很茫然地死盯着题目。传统的教学,教师会很生硬地画出这一复杂的图形,一点一点地给学生把图形进行分解,讲说,有的教师也会拿出很多的正方体的教具,让学生摆一摆看,这两种教学方法只适合空间观念强的同学,对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收效甚微。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设计好课件,这时让学生来进行操作。学生可以将这一图形进行自由的分解,可以把它分成几层或几列,然后分别来数出正方体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省时省力,学生还容易理解。
三、结束语
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小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弱,因此这部分内容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显得很吃力,不仅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起来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图形动静结合得呈现出来,为学生创建形象得空间观念,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南云.小学低段数学中如何开展图文结合教学[J].魅力中国,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