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现代电子商务长久发展的核心环节,构建良好的现代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着重分析平凉市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农村精准扶贫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推动平凉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平凉市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平凉市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问题和对策
一、平凉市电子商务发展和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作为“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电子商务以及近两年飞速发展的移动电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活力和创新力最强、社会影响力最广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平凉市《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指引下,平凉市将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活跃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庄浪、静宁、灵台、泾川和崇信五县先后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截止2017年7月底,全市已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快递服务站25个,累计达到了102个;建成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物流配送点71个,累计达到了424个,占贫困村的71%;完成电商人员培训5500人,其中贫困户培训1767人;全市网络交易额完成3.8亿元,其中贫困村完成交易额1275万元(卖出550万元,买入725万元)。争取乡站建设资金205万元,村点建设资金236万元,培训资金100万元。
同时,平凉市积极探索一店带一户或多户,一店带一村或多村的扶贫模式,在全市组建成立村级电商互助组213个,帮助贫困户开展网销,实现增收。静宁红六福果品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自建中国静宁苹果网,注册用户达到6万户。公司组建了万里果品专业合作社,2017年上半年通过电子商务累计销售苹果820万元,户均增收3050元。灵台县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了以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純粮醋、养生醋为主的网适产品,注册了“黑旦”、“灵谷香”等商标,通过线上线下的不断推广,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认同,产品远销北京、广州、上海、陕西等省市,紫苏籽收购价格的提高,带动了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据统计,今年灵台县油品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其中胡麻油和紫酥籽油4万亩,比去年增加13%。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商交易已经成为平凉公众经济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易形式。然而,在平凉市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电子商务领域的信用问题也日渐凸显,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广告、服务违约、虚假交易、刷单炒信、恶意差评以及滥用、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对电子商务的长久发展和县域经济的持续繁荣造成恶劣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统计调查中,超过40%的被调查网民对中国网络安全的感知感觉一般,仅有10.3%的被调查网民感觉当前中国网络安全度非常高(如图1所示)。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中,仅2016年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的被调查者占比达到样本总体的70.5%,近4成网民遭遇过网络诈骗事件。不容乐观的网络信用环境给平凉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分析平凉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一步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的信用环境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
二、平凉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问题的原因
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平凉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一)信用意识缺乏和信用道德规范不完善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凉市地处西北内陆的主客观环境因素导致平凉市社会信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市场信用交易比较落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交易行为过程中比较缺乏信用意识和较为完善的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反过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受限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和信用道德约束有效性不足的双重制约,给平凉市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发展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
(二)电商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较于中东部地区形成规模的大型电商企业,平凉市的电商行业企业多以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为主,资金规模、人员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使得电商企业特别是农村的网店经营者没有相应的手段和资源去全面了解交易对手方的信用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商交易的顺利完成。
(三)有效的信用中介服务不足
中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以前各部门各自统计相关信用信息的局面无形中给信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形成一定的阻碍,就平凉市而言,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能够提供相应的信用查询服务和几家商业银行可以提供适度规模的信用担保服务,专业的信用评级认定类机构在该市无分支机构或营业场所,信用中介服务不足而形成的买卖双方信用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难度。
(四)法律法规对信用体系的支撑不足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当前中国法律法规尤其是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无法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处罚措施的不明确和处罚依据说服力不足使得社会上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打擦边球的现象不断出现,法律法规的不完备影响了电子商务市场加速发展的进程。
(五)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广泛性对社会信用的冲击
电子商务借助现代互联网络便捷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的一些负面效应也对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相应的制约。一方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买卖双方不平等始终存在于电商交易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和虚拟性使得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欺诈交易时有发生。
三、改善平凉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精准扶贫,促进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对于平凉市活跃市场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在给电子商务市场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设良好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是一项复杂和庞大的工作,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倾力合作。 (一)注重社会信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培养和引导公众的社会信用意识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和基础,缺乏信用意识和诚信文化的无法形成稳固的社会信用体系。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宣传社会信用意识,教育参与者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引导电子商务经营者出售价格信得过,质量信得过,计量信得过,服务于顾客,取信于顾客,做好自身形象的“三信”商品。同时,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诚信教育,形成全社会人人讲诚信的良好风气,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优质框架
电子商务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交易模式,其交易活动需要广泛的参与者为支撑,在一次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其参与者往往包括交易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以及公安等多个机构和部门,交易过程的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信用责任,鉴于此,构建涵盖电子商务交易所有参与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托政府部门力量逐步打破原有的各机构独立搜集相应个人信用信息的模式,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组建信息更加全面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方便查询到相应的信用信息。
(三)加速电子商务法制化进程
电子商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规范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为依托,使电子商务发展和交易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的检查做到执法必严,对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失信违法行为做到违法必究,坚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推动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商行业的特点和规律,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管理
电子商务行业是新兴行业,提高电子商务行业自律性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各电商平台自身经营规则的自主性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电子商务相关自律组织应约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按照诚信和公平的原则制定相应条款制度,避免产生霸王条款等各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各地应加强对各类网店的自律性约束,积极引导其诚信经营,自觉遵守和维护交易规则,促进电子商务的长久发展。
(五)加科技创新加速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科技手段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更加先进的识别技术提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的账户信息安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理分析各类卖家信用交易记录提供便捷的条件,同时为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的筛选自己满意的商品提供技术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构建涵盖多领域多部门信用信息的大平台成为可能,也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信用服务机构更好的提取和分析客户信息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2).
[2]李向华,杜鹃.社交网络用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5(1).
[3]刘景艳.大数据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6(14).
作者简介:王林涛(1991-),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关键词】平凉市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问题和对策
一、平凉市电子商务发展和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作为“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电子商务以及近两年飞速发展的移动电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活力和创新力最强、社会影响力最广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平凉市《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指引下,平凉市将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活跃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庄浪、静宁、灵台、泾川和崇信五县先后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截止2017年7月底,全市已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快递服务站25个,累计达到了102个;建成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物流配送点71个,累计达到了424个,占贫困村的71%;完成电商人员培训5500人,其中贫困户培训1767人;全市网络交易额完成3.8亿元,其中贫困村完成交易额1275万元(卖出550万元,买入725万元)。争取乡站建设资金205万元,村点建设资金236万元,培训资金100万元。
同时,平凉市积极探索一店带一户或多户,一店带一村或多村的扶贫模式,在全市组建成立村级电商互助组213个,帮助贫困户开展网销,实现增收。静宁红六福果品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自建中国静宁苹果网,注册用户达到6万户。公司组建了万里果品专业合作社,2017年上半年通过电子商务累计销售苹果820万元,户均增收3050元。灵台县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了以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純粮醋、养生醋为主的网适产品,注册了“黑旦”、“灵谷香”等商标,通过线上线下的不断推广,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认同,产品远销北京、广州、上海、陕西等省市,紫苏籽收购价格的提高,带动了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据统计,今年灵台县油品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其中胡麻油和紫酥籽油4万亩,比去年增加13%。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商交易已经成为平凉公众经济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易形式。然而,在平凉市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电子商务领域的信用问题也日渐凸显,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广告、服务违约、虚假交易、刷单炒信、恶意差评以及滥用、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对电子商务的长久发展和县域经济的持续繁荣造成恶劣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统计调查中,超过40%的被调查网民对中国网络安全的感知感觉一般,仅有10.3%的被调查网民感觉当前中国网络安全度非常高(如图1所示)。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中,仅2016年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的被调查者占比达到样本总体的70.5%,近4成网民遭遇过网络诈骗事件。不容乐观的网络信用环境给平凉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分析平凉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一步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的信用环境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
二、平凉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问题的原因
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平凉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一)信用意识缺乏和信用道德规范不完善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凉市地处西北内陆的主客观环境因素导致平凉市社会信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市场信用交易比较落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交易行为过程中比较缺乏信用意识和较为完善的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反过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受限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和信用道德约束有效性不足的双重制约,给平凉市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发展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
(二)电商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较于中东部地区形成规模的大型电商企业,平凉市的电商行业企业多以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为主,资金规模、人员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使得电商企业特别是农村的网店经营者没有相应的手段和资源去全面了解交易对手方的信用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商交易的顺利完成。
(三)有效的信用中介服务不足
中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以前各部门各自统计相关信用信息的局面无形中给信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形成一定的阻碍,就平凉市而言,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能够提供相应的信用查询服务和几家商业银行可以提供适度规模的信用担保服务,专业的信用评级认定类机构在该市无分支机构或营业场所,信用中介服务不足而形成的买卖双方信用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难度。
(四)法律法规对信用体系的支撑不足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当前中国法律法规尤其是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无法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处罚措施的不明确和处罚依据说服力不足使得社会上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打擦边球的现象不断出现,法律法规的不完备影响了电子商务市场加速发展的进程。
(五)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广泛性对社会信用的冲击
电子商务借助现代互联网络便捷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的一些负面效应也对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相应的制约。一方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买卖双方不平等始终存在于电商交易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和虚拟性使得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欺诈交易时有发生。
三、改善平凉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精准扶贫,促进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对于平凉市活跃市场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在给电子商务市场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设良好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是一项复杂和庞大的工作,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倾力合作。 (一)注重社会信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培养和引导公众的社会信用意识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和基础,缺乏信用意识和诚信文化的无法形成稳固的社会信用体系。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宣传社会信用意识,教育参与者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引导电子商务经营者出售价格信得过,质量信得过,计量信得过,服务于顾客,取信于顾客,做好自身形象的“三信”商品。同时,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诚信教育,形成全社会人人讲诚信的良好风气,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优质框架
电子商务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交易模式,其交易活动需要广泛的参与者为支撑,在一次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其参与者往往包括交易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以及公安等多个机构和部门,交易过程的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信用责任,鉴于此,构建涵盖电子商务交易所有参与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托政府部门力量逐步打破原有的各机构独立搜集相应个人信用信息的模式,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组建信息更加全面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方便查询到相应的信用信息。
(三)加速电子商务法制化进程
电子商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规范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为依托,使电子商务发展和交易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的检查做到执法必严,对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失信违法行为做到违法必究,坚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推动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商行业的特点和规律,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管理
电子商务行业是新兴行业,提高电子商务行业自律性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各电商平台自身经营规则的自主性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电子商务相关自律组织应约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按照诚信和公平的原则制定相应条款制度,避免产生霸王条款等各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各地应加强对各类网店的自律性约束,积极引导其诚信经营,自觉遵守和维护交易规则,促进电子商务的长久发展。
(五)加科技创新加速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科技手段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更加先进的识别技术提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的账户信息安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理分析各类卖家信用交易记录提供便捷的条件,同时为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的筛选自己满意的商品提供技术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构建涵盖多领域多部门信用信息的大平台成为可能,也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信用服务机构更好的提取和分析客户信息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2).
[2]李向华,杜鹃.社交网络用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5(1).
[3]刘景艳.大数据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6(14).
作者简介:王林涛(1991-),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