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不断升温,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视能源和环境问题。“贸易与环境”议题成为WTO新一轮多边谈判的唯一崭新议题。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环境产业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机遇和挑战,以弄清我国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所处的位置,以便顺利推进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62-02
一、引言
环境产品(EGS,Environmental Goods),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定义,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在WTO框架范围内,各成员方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在环境产品领域要逐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并在各成员方能力范围内给予环境商品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环境产品在世界各国自由流通,从而有利于各成员方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目前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行动积极推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环境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发展速度迅猛。2005-2010年间,仅全球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贸易增长翻番,到2011年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达2980亿美元。
我国一直参与wTO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弄清我国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所处的位置,以顺利推进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深入研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十分重要。
二、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机遇
(一)有利于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首先,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加强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必须要求我国有条件地开放国内环境市场,引进国外环境产品,这必然会导致外国环境产品企业与我国的环境企业进行竞争,从而促使我国的环境产业者改进经营作风,提高效率,提高整个环境产业的水平。其次,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引进资金与先进的管理方式,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增加先进环境产品的进出口以及对环境产业的投资。这样,必然伴随着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进入。通过学习借鉴,吸引与消化,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可提高我国环境产业的水平,从而为国内环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最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拉动环境产业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方面,环境市场对外开放会丰富环境产品的种类,从而扩大环境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在加剧了竞争的同时,会带来部环境分产品价格的下降,增加环境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WTO有关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创立各成员国共同遵守的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发展的国际准则提供机会,使得各成员国对环境市场的保护与贸易关系的对立转向互相开放与合作,有助于成员各方的人员交往与信息流通。这将有助于我国环境产业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管理措施,获取世界环境产业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供求信息;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产业者及时掌握信息,平等地进入其它国家的环境市场,从而给我国环境产业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其次,虽然我国环境产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但在一些领域,节能产品、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产品等,还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各国环境市场的开放,我国环境产业出口取得了公平竞争的地位,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环境产业领域的出口,充分發挥与提高这些环境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我国环境产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环境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向及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在合营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技术。这将有利于我国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
(三)有利于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随着环境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环境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将大大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产品部门的出口。例如,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将给我国的节能型产品(例如节能灯)、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这些产品部门带来新的出口机会与贸易利益,进而能够带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大,通过引入国外环境产品,有助于打破国内不少环境产业中存在的独家垄断局面,克服其封闭、落后和资源配置里不合理等状态;有助于尽快完善市场机制,提环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环境产业的质量,从而改善我国在环境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状态,进而改善投资环境。因此,国外环境企业进入我国必将促进更多外商前来我国投资更多的领域,推动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向全方位、高层次和纵深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有利于扩大我国劳动就业
环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能从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又能从横向拓宽企业产品的经营领域,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环境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发展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动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来看,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我国的环境产业又尚未成长起来,再加上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又比较困难,因此,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在短期内会影响环境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环境产业对外开放的加大,环境产品进口与出口也相应的扩大,会带动相关环境部门的发展,并为这些部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能够缓解中国国内就业的一些压力。 (五)有利于我国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的差距,首先要缩小环境技术差距和环境知识差距,而缩小这些差距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加入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扩大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和环境技术转让,进而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方法,即使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先进国家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在国际环境产品自由贸易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特点,迅速提高自己的环境技术水平与环境技术开发能力。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产品市场具有十分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这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向我国转让环境技术和知识,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合作等方式开发先进环境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对环境产品需求具有多样性,将对发达国家环境产品和技术的直接销售造成障碍。这也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将环境技术向我国进行商业性转让,以及在我国对环境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六)有利于促进高质量FDI的流入
环境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我国的环境产业还处于产业成长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外商对我国环境产业的直接投资,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发展环境产业。
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外资政策的修订与完善,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引导外资的流向,推动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首先,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但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而且明确规定企业从事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并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减免。其次,发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确定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如新技术、新设备,能够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等项目。再次,为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引导外资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防治工业污染,国家经贸委组织编制《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已相继于1999年、2003年和2006年公布了三批具体的清洁生产技术。
三、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一)对我国国内环境产业产生巨大挑战和冲击
随着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具体承诺的履行,国外环境产品会大量涌入,挤占国内环境产业业务,在业务和市场方面对中国的环境产业构成巨大的挑战。我国环境产业的许多部门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都相对落后,无论是在企业环境技术、经营机制、硬件设施、人员的素质水平、资金融通、信息交流等方面都与一些环境产业大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国环境产业的进入,由于其拥有的先进环境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不可避免地会使我国的某些环境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一些环境产业者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破产,一些环境产业者在激烈竞争中难以发展壮大,从而在短期内阻碍我国环境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二)加大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本上将取消地域限制,并且在环境行业的领域和品种上也将逐步取消限制。尽管如此,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投资仍将是有选择的,利益驱动将使外商进入投资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行业和部门方面,外商主要将投资于高附加值的门类(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而在地区分布方面,外商投资将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对环境产品需求较大的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而我国经济相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将基本上不在外国公司的目标之内。这势必会使环境产业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三)影响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
环境产品贸易自由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它要求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实现贸易的完全自由化;但是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通过参与国际环保条约或制定国内环保法规、标准等形式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措施,比如制定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使用环境标志等。这些环境措施对国外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往往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环境措施在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环境产品出口有消极影响。这主要因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缺乏包括人力、物质资源以及管理机构在内的资源,不易于获得技术、信息和相对来说比较昂贵的有益于环境的原材料,而且这些进口国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环境要求较高。我国最主要的环境产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这3个经济实体正是对我国出口环境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四)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数量限制和关税壁垒日益受到限制,但是,比较隐蔽、灵活的非关税壁垒正在成为各国最广泛的保护工具。为了跨越这些非关税贸易壁壘,为了达到发达国家如国际环境标准等的苛刻要求,我国出口环境企业要大力改进环境技术,提高环境产品质量,改善生产环境,提高检测水平,从而获得和维持相应的国际认证,这些都要付出巨大的额外成本,同时却削弱了出口环境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进口国家要求的标准、技术法规,只有通过贸易商社索取,常常会因交涉不力而耽误了成交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国家的环境技术标准非常苛刻,我国许多环境企业现有的市场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一般达不到相应的新要求,势必要修改或改变设计、工艺,甚至推迟交货,相应会增加环境企业的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环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后,我国许多出口环境产品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应对环境规制,企业被迫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与认证等手续及其相关费用,这些都意味着企业加大成本和费用的投入。与高附加值的产业相比,利润空间受挤压的相对比例更大,从而使其丧失价格竞争优势,削弱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关键词]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62-02
一、引言
环境产品(EGS,Environmental Goods),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定义,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在WTO框架范围内,各成员方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在环境产品领域要逐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并在各成员方能力范围内给予环境商品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环境产品在世界各国自由流通,从而有利于各成员方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目前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行动积极推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环境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发展速度迅猛。2005-2010年间,仅全球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贸易增长翻番,到2011年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达2980亿美元。
我国一直参与wTO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弄清我国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所处的位置,以顺利推进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深入研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十分重要。
二、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机遇
(一)有利于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首先,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加强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必须要求我国有条件地开放国内环境市场,引进国外环境产品,这必然会导致外国环境产品企业与我国的环境企业进行竞争,从而促使我国的环境产业者改进经营作风,提高效率,提高整个环境产业的水平。其次,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引进资金与先进的管理方式,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增加先进环境产品的进出口以及对环境产业的投资。这样,必然伴随着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进入。通过学习借鉴,吸引与消化,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可提高我国环境产业的水平,从而为国内环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最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拉动环境产业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方面,环境市场对外开放会丰富环境产品的种类,从而扩大环境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在加剧了竞争的同时,会带来部环境分产品价格的下降,增加环境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WTO有关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创立各成员国共同遵守的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发展的国际准则提供机会,使得各成员国对环境市场的保护与贸易关系的对立转向互相开放与合作,有助于成员各方的人员交往与信息流通。这将有助于我国环境产业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管理措施,获取世界环境产业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供求信息;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产业者及时掌握信息,平等地进入其它国家的环境市场,从而给我国环境产业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其次,虽然我国环境产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但在一些领域,节能产品、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产品等,还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各国环境市场的开放,我国环境产业出口取得了公平竞争的地位,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环境产业领域的出口,充分發挥与提高这些环境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我国环境产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环境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向及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在合营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技术。这将有利于我国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
(三)有利于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随着环境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环境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将大大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产品部门的出口。例如,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将给我国的节能型产品(例如节能灯)、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这些产品部门带来新的出口机会与贸易利益,进而能够带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大,通过引入国外环境产品,有助于打破国内不少环境产业中存在的独家垄断局面,克服其封闭、落后和资源配置里不合理等状态;有助于尽快完善市场机制,提环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环境产业的质量,从而改善我国在环境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状态,进而改善投资环境。因此,国外环境企业进入我国必将促进更多外商前来我国投资更多的领域,推动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向全方位、高层次和纵深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有利于扩大我国劳动就业
环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能从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又能从横向拓宽企业产品的经营领域,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环境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发展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动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来看,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我国的环境产业又尚未成长起来,再加上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又比较困难,因此,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在短期内会影响环境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环境产业对外开放的加大,环境产品进口与出口也相应的扩大,会带动相关环境部门的发展,并为这些部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能够缓解中国国内就业的一些压力。 (五)有利于我国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的差距,首先要缩小环境技术差距和环境知识差距,而缩小这些差距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加入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扩大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和环境技术转让,进而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方法,即使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先进国家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在国际环境产品自由贸易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特点,迅速提高自己的环境技术水平与环境技术开发能力。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产品市场具有十分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这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向我国转让环境技术和知识,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合作等方式开发先进环境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对环境产品需求具有多样性,将对发达国家环境产品和技术的直接销售造成障碍。这也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将环境技术向我国进行商业性转让,以及在我国对环境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六)有利于促进高质量FDI的流入
环境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我国的环境产业还处于产业成长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外商对我国环境产业的直接投资,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发展环境产业。
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外资政策的修订与完善,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引导外资的流向,推动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首先,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但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而且明确规定企业从事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并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减免。其次,发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确定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如新技术、新设备,能够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等项目。再次,为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引导外资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防治工业污染,国家经贸委组织编制《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已相继于1999年、2003年和2006年公布了三批具体的清洁生产技术。
三、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一)对我国国内环境产业产生巨大挑战和冲击
随着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具体承诺的履行,国外环境产品会大量涌入,挤占国内环境产业业务,在业务和市场方面对中国的环境产业构成巨大的挑战。我国环境产业的许多部门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都相对落后,无论是在企业环境技术、经营机制、硬件设施、人员的素质水平、资金融通、信息交流等方面都与一些环境产业大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国环境产业的进入,由于其拥有的先进环境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不可避免地会使我国的某些环境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一些环境产业者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破产,一些环境产业者在激烈竞争中难以发展壮大,从而在短期内阻碍我国环境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二)加大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本上将取消地域限制,并且在环境行业的领域和品种上也将逐步取消限制。尽管如此,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投资仍将是有选择的,利益驱动将使外商进入投资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行业和部门方面,外商主要将投资于高附加值的门类(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而在地区分布方面,外商投资将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对环境产品需求较大的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而我国经济相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将基本上不在外国公司的目标之内。这势必会使环境产业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三)影响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
环境产品贸易自由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它要求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实现贸易的完全自由化;但是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通过参与国际环保条约或制定国内环保法规、标准等形式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措施,比如制定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使用环境标志等。这些环境措施对国外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往往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环境措施在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环境产品出口有消极影响。这主要因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缺乏包括人力、物质资源以及管理机构在内的资源,不易于获得技术、信息和相对来说比较昂贵的有益于环境的原材料,而且这些进口国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环境要求较高。我国最主要的环境产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这3个经济实体正是对我国出口环境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四)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数量限制和关税壁垒日益受到限制,但是,比较隐蔽、灵活的非关税壁垒正在成为各国最广泛的保护工具。为了跨越这些非关税贸易壁壘,为了达到发达国家如国际环境标准等的苛刻要求,我国出口环境企业要大力改进环境技术,提高环境产品质量,改善生产环境,提高检测水平,从而获得和维持相应的国际认证,这些都要付出巨大的额外成本,同时却削弱了出口环境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进口国家要求的标准、技术法规,只有通过贸易商社索取,常常会因交涉不力而耽误了成交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国家的环境技术标准非常苛刻,我国许多环境企业现有的市场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一般达不到相应的新要求,势必要修改或改变设计、工艺,甚至推迟交货,相应会增加环境企业的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环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后,我国许多出口环境产品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应对环境规制,企业被迫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与认证等手续及其相关费用,这些都意味着企业加大成本和费用的投入。与高附加值的产业相比,利润空间受挤压的相对比例更大,从而使其丧失价格竞争优势,削弱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