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河南的著名作家闫红女士是安徽人。有一天她在朋友圈提起河南菜,说:“我吃过的河南菜给我一种自家大嫂的感觉,热情、实在、家常,不讲究外形。混沌成一团的烩面还算好的,在洛阳看到的一种淡绿色的面汤,干脆有一种呕吐物的感觉——请河南的朋友一定要原谅我,我猜这一定是一种有趣的反差,就像湖南臭豆腐,就像你遇到一个人,看外形一塌糊涂,了解其实质才觉灿若云霞,倒是广东菜虽然色香味俱全,但是太完美太理所当然,反而有一种难以亲近的距离感。”我乐不可支,马上回复:“那是浆面条,酸香可口,开胃又容易消化。”
我的同学慧慧姑娘是河南三门峡人,前几年嫁去了厦门。一开始她沉浸在可以吃到最新鲜海鲜的幸福之中,后来因为那边口味过于清淡而开始忧愁,直到今年,她对我说:“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口味不南不北不中的中国人,厦门的饭嫌淡,河南的饭又嫌口味重。”而我呢,一个搞定全国各地食谱都不在话下、唯一懼怕鱼腥草的人,一旦回到河南,就会深深意识到,我的胃,真正的归属地,还是这里呀。
诚如闫红所说,河南菜家常得很,远远谈不上色香味俱全。一位跟河南人结了婚、在河南定居了五六年的朋友说:“你们河南菜就是乱炖!不分主次搭配,什么菜都可以稀里哗啦倒在一起做成一团。”这也有道理,只是河南的做法不是乱炖,而是乱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在农村,走庙会、过年待客都没有什么好吃的,大多数人家会把鸡肉丸子、海带、油豆腐、粉条、焖子(一种用红薯淀粉和粉条做成的食物)丢进一个大锅烩熟,临出锅前撒一把菠菜,宾客们一人盛一大碗,就着馒头或烙馍吃掉。我儿时颇觉这吃法简陋,又嫌吃得絮烦,并不喜欢。现在家家过年过节都摆上几冷几热几荤几素,倒又让我怀念起当年的味道了。
因为没什么足以支撑局面的大菜,河南菜压根就没排进八大菜系里。我省厨师们奋发自强整了个“豫菜”菜系,努力想要挤上台面去,始终也还是自嗨居多。豫菜用料平常,风味中庸平淡,确实不如著名的八大菜系那么有味觉记忆点。豫菜的主要特点,正与它的地理位置相符:中与和。“中”,指豫菜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而居东西南北之中;不偏甜、不偏咸、不偏辣、不偏酸,而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用料朴实无华,肉无非猪羊鸡(鸭鹅唯偏南的信阳多用一些)以及下水,蔬菜常用白菜萝卜菠菜豆芽(后来随着时代进步也出现了茼蒿、油麦菜等新菜),主食各种面条、饼,实在没有什么好吹嘘的资本啊。
然而,回到河南,吃一碗最简单的鸡蛋炝锅面,我才发现,原来常年在北京的我,胃里是有褶皱的,是纠成一团的。这褶皱,被一碗面熨平了。所谓炝锅面,就是下面之前先炒菜来炝一下锅。番茄鸡蛋炒好直接加冷水煮开,再放面条煮熟。这样菜的味道会煮进面条里去,汤也好喝。连汤带水一碗面下去,整个人就活过来了。
很多河南的饭食,是只有河南人才会觉得美味的,比如河南版的麻辣烫。提起麻辣烫,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如今风靡全国的川式串串麻辣烫。河南的麻辣烫,其实更接近于麻辣粉。骨汤打底,几块鸡肉、几根粉条、几丝海带、几条千张丝、几片蘑菇、几片青菜(菠菜、生菜、油麦菜随机),临出锅撒点香菜碎,就齐活了。说辣不辣,说麻也只稍微有点麻,不知为什么还是很好吃。
说起来,豫菜跟粉条、海带、千张的关系特别深,它们几乎是万能地出现在各式饭食里。烩面里有,拌面里有,砂锅里有,烩菜里还有,甚至胡辣汤里都有!粉条应用广泛倒容易理解,红薯原是河南很重要的农作物,红薯淀粉最容易制成的食物就是粉条,我老家还是河南最出名的红薯粉条出产地。千张也容易理解,毕竟豆制品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一部分)。作为内陆菜系,豫菜中广泛出现的海带是怎么一回事,我就一直没想通,只能推测,海带易得又易运输,价廉而味美,营养价值也高,于是迅速被河南人接纳为常规食物中的一员。
至于河南人最拿手的面食,跟山西人一样,河南最好吃的面食隐藏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即使有些饭店做了出来,味道也跟家里做的有差别。蒸卤面、焖面、炝锅面、糊汤面、葱花面、面疙瘩、韭菜疙瘩、蒜面条、拌面、酸汤面叶……随季节不同,出现在锅里的面食会更换品种,但以上几样已差不多包括了餐桌上的常见品种。炒面、烩面、炒烩面,更经常出现在饭店里。
另外就是各种饼。烙馍、蒸馍、烧饼、火烧、蒸包子、蒸糖角、炸油馍、炸麻叶、炸馓子、焙芝麻干馍……应时应节,各有用处。日常吃的最多的是蒸馍——也就是蒸馒头和烙馍。蒸馒头没什么好说的,以前都各家自己蒸,現在都吃外面卖的机制馍。烙馍这个东西,知道的人却不多。是直接用擀面杖把死面面团擀成一张薄面饼,在一种中间凸起的铁质“鏊子”上烙熟的面饼。吃时卷上炒菜——以汤水少的黄豆芽等为佳,如烤鸭卷饼一样卷成一个卷,就大口咬下去吃掉。在河南,这么吃的地方也不多,主要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豫中一带,全国范围内就更少了。后来,我发现江苏徐州也有这种吃法。徐州还有跟河南非常像的蜜三刀等蜜饯。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的饮食风俗有一种跳跃式的相似,我也并不知道。
以上这些,只是我乡愁的一部分。要写完我所有的乡愁,只怕几万字也不够呢。
我的同学慧慧姑娘是河南三门峡人,前几年嫁去了厦门。一开始她沉浸在可以吃到最新鲜海鲜的幸福之中,后来因为那边口味过于清淡而开始忧愁,直到今年,她对我说:“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口味不南不北不中的中国人,厦门的饭嫌淡,河南的饭又嫌口味重。”而我呢,一个搞定全国各地食谱都不在话下、唯一懼怕鱼腥草的人,一旦回到河南,就会深深意识到,我的胃,真正的归属地,还是这里呀。
诚如闫红所说,河南菜家常得很,远远谈不上色香味俱全。一位跟河南人结了婚、在河南定居了五六年的朋友说:“你们河南菜就是乱炖!不分主次搭配,什么菜都可以稀里哗啦倒在一起做成一团。”这也有道理,只是河南的做法不是乱炖,而是乱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在农村,走庙会、过年待客都没有什么好吃的,大多数人家会把鸡肉丸子、海带、油豆腐、粉条、焖子(一种用红薯淀粉和粉条做成的食物)丢进一个大锅烩熟,临出锅前撒一把菠菜,宾客们一人盛一大碗,就着馒头或烙馍吃掉。我儿时颇觉这吃法简陋,又嫌吃得絮烦,并不喜欢。现在家家过年过节都摆上几冷几热几荤几素,倒又让我怀念起当年的味道了。
因为没什么足以支撑局面的大菜,河南菜压根就没排进八大菜系里。我省厨师们奋发自强整了个“豫菜”菜系,努力想要挤上台面去,始终也还是自嗨居多。豫菜用料平常,风味中庸平淡,确实不如著名的八大菜系那么有味觉记忆点。豫菜的主要特点,正与它的地理位置相符:中与和。“中”,指豫菜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而居东西南北之中;不偏甜、不偏咸、不偏辣、不偏酸,而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用料朴实无华,肉无非猪羊鸡(鸭鹅唯偏南的信阳多用一些)以及下水,蔬菜常用白菜萝卜菠菜豆芽(后来随着时代进步也出现了茼蒿、油麦菜等新菜),主食各种面条、饼,实在没有什么好吹嘘的资本啊。
然而,回到河南,吃一碗最简单的鸡蛋炝锅面,我才发现,原来常年在北京的我,胃里是有褶皱的,是纠成一团的。这褶皱,被一碗面熨平了。所谓炝锅面,就是下面之前先炒菜来炝一下锅。番茄鸡蛋炒好直接加冷水煮开,再放面条煮熟。这样菜的味道会煮进面条里去,汤也好喝。连汤带水一碗面下去,整个人就活过来了。
很多河南的饭食,是只有河南人才会觉得美味的,比如河南版的麻辣烫。提起麻辣烫,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如今风靡全国的川式串串麻辣烫。河南的麻辣烫,其实更接近于麻辣粉。骨汤打底,几块鸡肉、几根粉条、几丝海带、几条千张丝、几片蘑菇、几片青菜(菠菜、生菜、油麦菜随机),临出锅撒点香菜碎,就齐活了。说辣不辣,说麻也只稍微有点麻,不知为什么还是很好吃。
说起来,豫菜跟粉条、海带、千张的关系特别深,它们几乎是万能地出现在各式饭食里。烩面里有,拌面里有,砂锅里有,烩菜里还有,甚至胡辣汤里都有!粉条应用广泛倒容易理解,红薯原是河南很重要的农作物,红薯淀粉最容易制成的食物就是粉条,我老家还是河南最出名的红薯粉条出产地。千张也容易理解,毕竟豆制品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一部分)。作为内陆菜系,豫菜中广泛出现的海带是怎么一回事,我就一直没想通,只能推测,海带易得又易运输,价廉而味美,营养价值也高,于是迅速被河南人接纳为常规食物中的一员。
至于河南人最拿手的面食,跟山西人一样,河南最好吃的面食隐藏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即使有些饭店做了出来,味道也跟家里做的有差别。蒸卤面、焖面、炝锅面、糊汤面、葱花面、面疙瘩、韭菜疙瘩、蒜面条、拌面、酸汤面叶……随季节不同,出现在锅里的面食会更换品种,但以上几样已差不多包括了餐桌上的常见品种。炒面、烩面、炒烩面,更经常出现在饭店里。
另外就是各种饼。烙馍、蒸馍、烧饼、火烧、蒸包子、蒸糖角、炸油馍、炸麻叶、炸馓子、焙芝麻干馍……应时应节,各有用处。日常吃的最多的是蒸馍——也就是蒸馒头和烙馍。蒸馒头没什么好说的,以前都各家自己蒸,現在都吃外面卖的机制馍。烙馍这个东西,知道的人却不多。是直接用擀面杖把死面面团擀成一张薄面饼,在一种中间凸起的铁质“鏊子”上烙熟的面饼。吃时卷上炒菜——以汤水少的黄豆芽等为佳,如烤鸭卷饼一样卷成一个卷,就大口咬下去吃掉。在河南,这么吃的地方也不多,主要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豫中一带,全国范围内就更少了。后来,我发现江苏徐州也有这种吃法。徐州还有跟河南非常像的蜜三刀等蜜饯。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的饮食风俗有一种跳跃式的相似,我也并不知道。
以上这些,只是我乡愁的一部分。要写完我所有的乡愁,只怕几万字也不够呢。